50 青年时期:进入卡莱尔画室

50 青年时期:进入卡莱尔画室

00:00
27:17

50 青年时期:进入卡莱尔画室


一、知识点


1.上校:


上校是一些国家军队的校级军官的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一般都设有上校这一级军衔称号,除设有大校的少数国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级衔称。上校一般为团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为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中国军衔制历史中,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设立上校军衔。


2.巴黎上流社会:


17世纪的法国,是贵族社交的鼎盛时期。那个时代,沙龙成为社会精英们交流思想、分享艺术和文学的场所,不仅孕育了启蒙思想,还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然而,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法国社会陷入了政治和经济危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化领域的繁荣,沙龙成为了知识分子们的聚会地,为后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


17世纪的法国沙龙文化,是一段令人陶醉的历史篇章。那个时代,巴黎沙龙成为了社交界的亮点,汇聚了上层社会的贵族、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最著名的蓝色沙龙,由朗布依埃候爵夫人主持,她的高贵血统和意大利的影响使沙龙成为法国社交的巅峰。


与此同时,17世纪的沙龙也呈现出贵族特有的礼仪和语言。出入沙龙的人必须身份显赫,举止优雅,言谈之间洋溢着高贵的气息。沙龙妇人们崇尚高雅,讲究礼貌,男士们则从她们身上学到了优雅的仪态和谈吐。谈话成为沙龙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以清晰、愉快、优雅的方式交流思想,这种艺术化的交流方式被誉为前所未有的精美。


3.奥尔良:


奥尔良(Orléans),法国中部城市,中央大区(Région Centre Val-de-Loire)的大区首府和卢瓦雷省(Loiret,45省)的省会和该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奥尔良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在90—130米之间。法国第一大河卢瓦尔河(La Loire)贯穿市区,其支流卢瓦雷河(Le Loiret)流经市区南部。奥尔良是法国新兴工业城市,距离巴黎以南大约120公里,属于巴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同时奥尔良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所处的卢瓦尔河谷乃法兰西皇室之源,墨洛温王朝时奥尔良曾一度成为法兰西首都。百年战争期间, 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领导人民在此打败英国占领军。奥尔良古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严重破坏,但重建时仍保存了十八世纪的风格。奥尔良的经济水平和城市规模在法国排第25名左右,但奥尔良是一座典型的“民富”型城市,如果按照人均收入和存款来看,奥尔良城市圈内居民的人均收入则可以排到全国大城市中的第16名。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可是麻烦的是他是艺术家,同时他又是人,所以等到他创作的这个孤独过去之后,他又极其渴望,可能比一般人还要强烈地渴望友谊。


2、所以因此我们借着梵高与高更谈到一点人性怎么完成自我这个事情,我想要让所有的朋友熟悉高更这个名次,因为也许这个画家对于台湾或者华文的世界来讲,介绍的还不够多。


3、历史上的高更,现在他成为世界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能够把原始的情感画到最淋漓尽致的画家。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大概要有一系列的机会跟大家报告一位 19 世纪非常重要的法国画家高更。我不知道一般朋友是不是对这个名字有一定的熟悉,那如果不熟悉,我想也恰恰好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跟大家很细节地介绍这一位重要的画家。因为我想提到高更,我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一个好朋友就是梵高,他们曾经有过非常好的友谊,大概在 1887 年左右,他们在巴黎认识,那么之后梵高到了法国的南边,就是阿尔那高根,后来也被梵高邀请也到那个地方去住,所以他们大概在一起可能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就是大概 1888 年的 10 月,高哽到了阿尔,那么到 12 月的时候,他们中间发生了很多的冲突纠纷,高更认为梵高歌们就是发疯了,所以梵高就用剃刀割了自己的耳朵,然后高更就离开了他,从此没有再见梵高。




那我想这一段故事我们在梵高的传记里面常常会提到。当然当我们讲范股的时候,高更是一个配角,他是他的好朋友,那么这一段故事其实很有趣。我们常会觉得艺术家之间的友谊其实跟一般人很不一样,那不一样在哪里?我们是好朋友,那么我照顾这个朋友,我体贴这个朋友。艺术家有一个非常矛盾的东西是他需要一个朋友,他需要一般人所拥有的友谊。可是艺术家因为他在创作的世界里非常地孤独,他必须完成他自己的创作的时候,他又憎恨他的朋友或者伴侣。我们知道有时候做艺术家的妻子恐怕也是很辛苦的。那我说辛苦就是说当这个艺术家在创作的那个时刻,他需要一种纯粹的孤独,绝对的孤独,不能够被打扰,甚至如果对方个性很强,要来干扰他的时候,就一定发生极大的冲突。可是麻烦的是他是艺术家,同时他又是人,所以等到他创作的这个孤独过去之后,他又极其渴望,可能比一般人还要强烈地渴望友谊,渴望拥抱,渴望温暖,渴望照顾。我想这就是艺术家的矛盾。所以梵高跟高更可以说是 19 世纪末大概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两位画家。可是很不幸的,他们都对自己作为艺术家的部分了解不够,他们都误解了对方可以作为他最好的朋友,所以当他们住在一起才仅仅两个月,两个人在创作的过程当中都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跟争吵。那我想这是我们常常会借着梵高跟高更来提到艺术家的个性。可是也许一般朋友会觉得我们今天要讲高更,有些朋友可能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艺术创作,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一定要听高更?我并不这样看。




我想其实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部分的艺术家的部分,我的意思说每个人都有部分的 pe阿尔sonality 的个性,他要完成他自己,他要完成他的个性。如果一个人结了婚,有了妻子,有了丈夫,可他作为他自己原来的那个男人或女人,我相信他还是有部分的孤独的,渴望他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所以因此我们会发现包括夫妻之间,当他调试不好,都会发生巨大的冲突,因为会觉得我的私领域,我个人期待渴望非常孤独的时刻忽然倍感扰了,所以我想亲如夫妻,亲如父子母女,我相信都有类似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去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同时又尊重对方的独立性。




当我谈到高更与范股的时候,有时候我也觉得不完全是在谈两个艺术家,我觉得对我们个人的生活其实有时候是一种提醒,就是一个完全附属于他人。我们假设说梵高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那他当然不会是好画家,没有个性,所以他就可以体贴高更,照顾高更,每天黏着他,然后帮助他把所有事完成,可他不完成他自己。




那这样的人在世俗里有没有?当然有,比如婚姻生活里,恋爱生活里,我们都看到有一个人可能说我自己完全不存在,我就是牺牲,然后为完成了你。可是通常我的观察,这样的感情并不是最好的感情,而且有时候当我面对一个朋友,他们在一起可能 10 年,然后有一方这个女方可能是完全牺牲的,她觉得她什么都放弃,她就是为了成全这个她爱的男人,一切都为她。




那么所有家里的事打点得好好的,然后这个人连上班的时候领带袜子都洗干净烫好摆在那里,每天穿什么都已经被规范好。可是当有一天我被打电话告知说这个男的有了外遇,我大概就理解到我的预感就是其实这样的一个男子有时候想逃掉,因为他害怕他忽然会觉得这样的爱不是一种爱,其实有一点像一个监狱一样的感觉,那很不幸,我想我讲这样的故事也许会触动某些很伤心的朋友,可是我的意思说,最好的爱情,最好的感情,不管是爱情或友谊,它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完整的独立性上,它必须能够有自己的创造性,它自己的完整人格,那么从而他才能够尊重对方。所以因此我们借着梵高与高更谈到一点人性怎么完成自我这个事情,我想要让所有的朋友熟悉高更这个名次,因为也许这个画家对于台湾或者华文的世界来讲,介绍的还不够多。




为什么是高更?为什么想到了高更?我不知道,我想高更给我的感动是当我很年轻的时候,我就看到他的话。他的话其实在我了解他的传记跟他的生平之前,我就觉得很讶异。这个人是谁?他叫高更,他是法国画家,他生在 1848 年 19 世纪,那他比梵高还大几岁。那可是为什么我在他的画里我看不到任何欧洲的、巴黎的、法国的或者白种人的世界?他的话是什么样的话?很多朋友如果看过高更的话,你大概马上脑海里就会有一个回忆,他的话永远都是一个有色人种。




什么叫有色人种?我们所说的黄种人是有色人种,我们说的非洲的黑种人是有色人种,我们说的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他们是有色人种,世界上其实很广大的地区都是有色人种,而这个有色人种相对的只是一个叫做白种人,就是欧洲,因为欧洲在 1718 世纪,当它的海洋行权发展起来,它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强势政治,不管是西班牙、葡萄牙或者是英国,后来的荷兰、法国,他们就开始向全世界扩张,去占有很多的殖民地。




我想大家都记得在中国的历史上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军都是这些国家,他们那么远跑到中国来掠夺所有的财宝。这些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我们就知道他们在全世界有多少的土地,比如说我们知道西班牙曾经拥有整个的中美洲跟南美洲,如果我们今天看阿根廷,我们看看智利,我们看秘鲁,这么广大的土地全部是西班牙人占领的,那我们也知道葡萄牙也占领了巴西,葡萄牙也占领了亚洲的澳门,那对于清朝的政府来讲,可能刚开始觉得澳门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你要来干吗呢?是我们知道西方的这些强权开始扩张他们的领土,到处占有土地,那么占有之后他就在这里开始做生意,然后把这个地方所有的资源全部都带走了。




我们知道荷兰曾经统治台湾,荷兰统治台湾时期,每一天从台湾带走的木材跟鹿皮是无以计数的,现在还保留在荷兰的老档案的图书馆当中。所以因此也许我们不太知道,在特别 1819 世纪这个高涨的西方的资本主义其实是一个剥削,让他们在全世界发展殖民,让他们发展殖民的同时不只是掠夺财富,其实更可怕的是他们开始奴役当地的人民,他们把当地的人当有色人种,他们觉得只有白种人是优雅的,高高在上,所有有色的人种都是奴隶,因为他们没有文明。




其实我们知道英国统治的印度有这么古老的文明,中国当时有这么古老的文明,埃及有这么古老的文明,可是这些国家陆续都成为欧洲强权的殖民地,所以他的人民就被奴役了。我想很多朋友听说过,在当时,欧洲人如何把一批一批的华人一船一船地运到欧洲或美国去修铁路,所谓的华工,有人写过华工写泪史,就是他们在旧金山,他们在加州去修造最早的铁路的过程,几乎全部都死在那边。然后当然谈不到什么薪水福利,更谈不到所谓的人权。所以今天欧美讲的人群恰恰好,也许在那个年代,他们是根本不在意这个部分。




那我想讲更简单的例子是当时才建国没有多久的美国,他就一船从非洲运来所谓的,一直到林肯解放运动之前,美国每一个家里都是意识的,当我们用一个奴这个字的时候,我们是很难想象它绝不是我们今天家里用的仆人或佣人。所谓的黑衣奴,是说这个人的生命就是你的财产的一部分。所以譬如说一个人,他要卖他的土地,他会连带把他土地上的采棉花的一起卖掉,因为他的财产里面说我有多少,这些值多少钱,所以其实它是财产的一部分。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讲究人权的时代,也许很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希望这个背景对我们是重要的,因为高更的画刚好画出了一批当时被西方殖民的人种。他去的地方是马耳记群岛,他去的是南美,他去的是大溪地、南太平洋。他在那些小岛上看到了法国的殖民地上面的人名。那只有少部分的法国官员派到那个地方去管理,因为离法国的本土很远,那这些官员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当地的老百姓是很愚钝的。我说愚钝是说他们根本还没有开窍,他们没有看过文明世界的东西,他不晓得船是什么,他不知道枪炮是什么,所以因此他们完全像一个动物一样地被意识。可是我们看到高庚到哪里去以后,高庚开始画他们,高庚并不是一个革命者,他并不见得说你们这些奴隶,你们要站起来为自己争取你们的自由跟人权,你们应该抗争不是?他就开始画他们,他带了 100 英尺长的画布,然后在那边一张一张地画那些在树底下梳着头的裸体的女子,因为当地的女孩子没有穿衣服的观念,那他们成长了以后,他们的胴体,他们的,他们的臀部都可以这么自然,像果实一样的在海洋里展现给大家看。




可是高根忽然觉得好感动的原因是他忽然想到为什么在欧洲的白种人对身体是这么恐惧的,他觉得白种人觉得自己了不起,在统治这些有色人种,可事实上他会觉得白种人的文明远不如这些有色人种,因为这些有色人种可以这么简单地过日子,摘着树上的果实,和着溪边的清澈的溪流的水,然后住在自己用茅草搭盖起来的小房子里,那么这样子一代一代他们就生存下去。




他忽然开始反省,检讨欧洲人的工业革命,那种都会生活是对的吗?还是错的?所以我想,也许敏感的朋友已经知道为什么我要在 2008 年讲高更,我想我们的工业革命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的高科技的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今天住在都市里,我们家里有所有的机器帮我们的忙,可是很可能我们不快乐了。等一下我们会提到高更,为什么到大批地区,他是因为寻找快乐吗?还是逃避不快乐?我想也许这是我特别想介绍高更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我们提到了高更,我们刚才提到说他到了大溪地去画画,然后画这些有色人种,画这些在当年 19 世纪末被法国白种人殖民奴役的一些岛屿上的原住民。他歌颂他们的文化,他发现他们的文化这么单纯,他们的欲求这么的少,他们可以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小岛上,提供给所有他们生命的就是大自然给的东西。水、阳光、果实、花朵,每一个少女头上都戴着艳丽的浮桑花,在海边走来走去,唱着古老的祖先留下来的歌谣。高更好像到了一个天堂,他开始写信给他在欧洲的朋友,然后告诉他们说这里真的是天堂。这些人无忧无虑,包括白人这样奴役他们,白种人这样剥削他们,他们也无所觉察。他们觉得你要那么多东西干吗呢?那我就给你要,我帮你砍木材,我就砍了,然后一船一船的木材带回法国,他们会觉得大自然是你采取不完的,他们在那样的土地里,他有他自己的富足。所以高更其实是法国的殖民地最早的一个反省者,它的反省是说我是殖民地来的人,我是白种人。可是为什么我的身上会感觉到隐藏着一个南美的土著的血缘,好像他觉得他们是他的同胞,他好像觉得他回到了巴黎反而觉得陌生,他觉得巴黎人不是他的同胞,法国人不是他的同胞,是大溪地人。我想这一点非常得特殊。当我们在讲高更的时候,有时候会在问说,如果我自己住的岛屿开始工业革命以后,污染了土地,然后每一个人变得非常非常的贪婪,然后非常的不快乐。那今天比如说我如果去了不丹,我发现不丹的人好快乐,我会觉得其实我跟不单的人反而有更多的精神血缘的关系。




所以因此我们讲到高更,我们会觉得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比如说我的故乡是台湾,我在这里长大,即使在欧洲读书的时候,都会每一天魂牵梦萦的想念台湾,有一种强大的乡愁,可是我相信除了我们所说的地理上的故乡以外,我们还有个心灵的故乡,很难解释是哪里,有时候我觉得好像是尼普尔,可能在喜马拉雅山的山脚边的一个小国家,可是他们过得很简单的生活,尤其是在 70 年代我去尼普尔的时候,有时候我觉得是印尼的巴厘岛,每次去巴厘岛觉得哪里的人可以看着落花看一整天,然后这么安静,那我开始觉得是不是我的心灵故乡并不在台湾?那我想高更当时也有这样的问题,那下面我想也许告诉大家一点很多朋友惊讶的事,高更并不是一开始就跑到秘鲁去,跑到马尔基群岛,跑到大溪地,高更的背景非常的复杂,他的母亲外祖母就是这个母亲的世系,这一代都是住在秘鲁的人,因为他的外族母他们是西班牙的贵族,所以当时西班牙统治了南美的秘鲁。




我们知道当时西班牙除了统治南美的秘鲁,也同时统治了亚洲的菲律宾,是世界上版图最大的一个国家。那么所以有很多从西班牙派去的贵族高跟的外祖母叫佛罗拉,佛罗拉特利斯坦特别讲他的名字,因为如果大家打他的名字 Flo阿尔a Twistan,在网络上你会查到他的名字,他外祖母是这么有名的人,我们都叫他叫高更的外祖母,可是其实他自己有他非常强的社会史上的地位。




这个弗罗拉这个女人,她的爸爸是派到秘鲁去的一个上校,地位很高很高,那其实它可以养尊处优,过的像公主一样的生活,它也可以身边有一大堆秘鲁的土著的印第安人做他的奴仆,像我们家里的这个用人仆人一样,可是他的外祖母很特别,他的外祖母在成长的过程里面开始思考说人为什么可以去奴役另外一个人?我为什么要另外一个人帮我爬在地上擦地板?我为什么不能够自己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佛罗拉特利斯坦是西方社会史里面非常特殊的一个女人,他后来变卖了很多的家产,因为他们其实家里很有钱,就是秘鲁的大贵族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去做什么工作,他去做工人运动,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他走进了工厂,他可以面对上千工人去演讲,告诉他们说你们不应该这样子被剥削,从早上 5 点钟工作到晚上 8 点,我们今天没有人工作,是从早上 5 点到 8 点。可是当时佛罗拉看到是说这些工人到纺织工厂去,从早上 5 点工作到晚上 8 点,然后没有任何福利,薪水少得不得了。所以他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在 1843 年出版,叫做工人联盟。




这当然有不同的翻译,有人翻译成工人组织,就是呼吁当时的劳工阶级站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说话,走上街头去向所有的剥削的政府、大资本家去抗争。很少人知道高庚有一个这么了不起的外祖母,那因为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外祖母,所以高庚的身上其实有一个很背叛的血缘,就是他其实可以在法国做一个养尊处优的白人,可是他不要,他觉得他的学艺当中留着外祖母这种颠覆的流浪的自我放逐的学员,那他的母亲 Alin 就是弗罗拉的这个女儿,后来当然就嫁给了也是类似这样角色,就是高更的父亲叫克罗维 clovey 克罗维,但他是法国人,高更的父亲是法国人,那么这个克罗维是当时的一个记者,可是我们知道记者也有好有坏,有的记者拼命写文章可以是为了赚钱哪为了去拍正客的马屁啊之类。




可是有些记者是非常有正义感的,那当时刚好在 1848 年就是高庚出生,高庚要出生,他的爸爸就发现法国的总统路易菲利普他们搞很多的权利上的这种转换,就是他们想要称帝,把共和改成帝制,所以他爸爸在当时的纳斯用纳勒这个报纸就是民族报,法国的民族报账工作就写社论,抨击攻击,就认为说这是不对的。




那好不容易革命了,没有皇帝了,你今天又想做皇帝了,那,那么他的父亲就一直在做这个批判的工作,那我们当然知道当时一定有一大批记者都在写文章去捧这个执政者,希望他做皇帝,所以他父亲就变成一个很孤立的声音,那当然政府的军队就抓他。所以到了 1849 年,我们知道高庚才一岁,他爸爸为了要逃避这个政治的灾难,因为一直有政府军队来迫害他,抓他,就带着他的太太 Aline 还有这个小儿子就坐船到秘鲁去,因为我们记得刚才讲说他母亲这边其实在秘鲁一直有很大的土地,那么是一个贵族,所以就想逃难到南美去,那当时从法国坐船到秘鲁是非常长的一个航程,那么结果他父亲就在路途当中死去了,死在其中的一个海港当中。




那么这是高跟一岁的遭遇,我们等一下会继续跟大家谈这一些童年的遭遇,是不是构成了高更以后不断要去寻找他心灵的故乡。心灵故乡到底在哪里?是法国吗?他的国籍是法国,和他心灵的故乡好像不在法国,好像在南美洲,好像在那个原住民的世界。那我们就看到这个画家最后怎么走向他的心灵故乡。




我们提到了高庚一岁,因为父亲受到政治的迫害,所以他们举家就坐船远渡重洋,通过正要开凿的这个巴拿马运河,然后到了秘路去。那父亲没有到秘路,父亲在半路上就死了,所以家人也不可能在船上带着他的尸体,所以就把他埋葬在其中的一个海港上。然后母亲就带着一岁的高更到了秘鲁。




所以我们看到高更是一岁一出生就离开法国的这个血缘上的故乡,这个父亲的国籍,他的 passpo阿尔t 上是法国人,可是他其实一岁就离开了,那么离开以后他住在秘鲁,他的回忆当中,一直到 6 岁左右,他都在秘鲁度过。我们知道孩子最重要的记忆其实是五六岁,这个时候就是刚刚大脑成熟,从 3 岁、 4 岁、 5 岁、 6 岁那个记忆是最鲜明的,所以也有很多人说人老了以后很奇怪,很多东西都会忘掉,可是记得会是童年的几个事情,所以高更在晚年时候写过一个回忆录,而这个回忆录里面讲的就是他的童年,就是告诉大家说当时家里好多的这种印家种族的原住民仆人,然后照顾高更,然后礼拜天他们就会到教堂去做弥撒,他们是天主教,所以这些仆人就会带一个小地毯,让高根可以跪在教堂里面祈祷。然后那个教堂有一个圆的拱顶,拱顶上面就是南美洲非常蓝的天。他的记忆里面一直有非常奇怪的东西,他跟别人说他的视觉记忆非常强。好,我们特别注意高刚说的视觉记忆,也许是他会来做画家的重要的原因。




我们有些记忆是抽象的,我们爱一个人,恨一个人都很抽象。可是记忆本身如果是视觉的,是眼睛看到的图像出现的话,它本身很中性,所以他就记得很多很多张脸,而这些脸肤色都很黑,鼻子很扁平。好,我们注意到他讲的是印家的血统,还有他也回忆到他家里帮他们洗衣服的一个佣人是华人,是中国来的,所以他就记得说很多张有色人种的脸孔是他童年最美的梦想,而他在睡觉的时候,这些人会唱歌给他听,所以等到 7 岁的时候,他母亲把他带回到法国,在奥尔良就他父亲的爸爸,就他的祖父的家。




那去投靠他的祖父的时候,他进了奥尔良的学校,进小学,我们知道 7 岁是要进小学的。高根忽然吓了一跳,他在回忆录里面说,他觉得 7 岁之后,他忽然觉得进入一个很恐怖的环境。他说人怎么那么白,那么惨白。然后这些人很丑,因为他觉得美丽的是那些有色人种,他觉得他们那种黑白分明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他们在太阳光里面晒得很亮的皮肤,他觉得好美。然后等到他到二梁,他看到的法国人都是苍白,他就像鬼一样好。




我们在这里看到所谓的视觉记忆,可能会对一个艺术家发生一生的强大影响。所以有时候如果我们是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特别要注意孩子的记忆很多是视觉的,不一定是大脑思维的。对他来讲,他不断看的那个图像,他一辈子都忘不掉,所以不一定要跟他解释说这张画谁画的,哪一年画的这些知识性的东西,你就把它带到一张画前面,他的视觉经过直觉感受到那张画的图像,他一辈子都忘不掉,也许在他很老年时,他会重复这件事情。




所以高庚后来进到了股票市场,因为我们知道它的付系其实有一些遗产,所以他后来就进到了巴黎。当时股票市场是刚刚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然后他去炒股票,做股票的经纪人,发了大财投资,然后娶了丹麦的一个非常有钱人家的女儿,然后生了五个孩子。我们就想高更这样的人,在巴黎的上流社会住在豪宅里面,每天出入的都是证券市场,那他应该很满足,家里面妻子又很好,非常高雅,晚上时候穿着盛装的晚礼服去听歌剧,那孩子也很好,这样的生活应该很美满了。可是不然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十年以后,四十几岁的高更已经到四十几岁了。别人都觉得他在社会里面已经功成名就,用今天的话来讲,可能已经是科技界的新贵了。可是他忽然觉得人生不快乐,他忽然想出走,忽然辞掉了工作,然后跑到法国西边的一个海边,叫阿凡乔帮达万去,然后在那边他决定要做画家。他这太太简直快疯了,因为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说你的丈夫到底怎么回事了,出了什么事?是你们感情不好吗?可是又找不到任何迹象,他其实没有任何的具体的行为,可是我一直觉得这件事件是他童年的东西来呼唤他了。




童年的记忆有时候是隔了 20 年、 30 年才会呼唤你,就是如果你童年惊艳过那个海洋,他一岁时候通过的海洋,他的父亲的死亡,南美的阳光,土著的文化,土猪的歌声,那些围着大画布的女人在街上走来走去,这些记忆忽然回来了。所以他一直觉得他要去寻找的是一个出走流浪,一个对自己心灵原香的寻找。所以我想在今天的这个等于是续取的部分,我们特别希望大家可以了解。




2008 年我出版了高更的书,做高更的演讲,做高更的录音。我想是因为我觉得 2008 年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寻找自己心灵故乡的时刻,我的心灵故乡到底在哪里?是不是有一个地方会是比我现在工作的这个状况更能够使我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可能并不只是薪水,并不只是我的地位,作为处长或经理的这个角色,也许反而是心灵上的一个满足感。所以高更后来远渡重洋到大溪地区画画这件事,他完成了。历史上的高更,现在他成为世界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能够把原始的情感画到最淋漓尽致的画家。可是很少人知道,他曾经一度是完全成功的证券市场的商人。这是我们对高庚介绍的序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