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梯阶圣母》和《战斗》:16岁的大师级作品

15《梯阶圣母》和《战斗》:16岁的大师级作品

00:00
29:33

15《梯阶圣母》和《战斗》16岁的大师级作品


一、知识点


1.浮雕: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艺术家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一般分为浅浮雕、高浮雕和凹雕3种。


2.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柏拉图反对把爱情当成利害关系和情欲的满足,认为爱情是从人世间美的形体窥见美的本体以后所引起的爱慕,人经过这种爱情而达到永恒的美(理式)。这种思想虽然具有反对庸俗爱情的意义,但本质上是精神贵族的观点,是他唯心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后世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就是导源于他的爱情学说。



3.柏拉图式的恋爱:


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男子与男子之间的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爱情主要是指一个成年男子和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希腊学者认为男性和男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而男女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


柏拉图在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共同追求仅限于同性之间,只有这种爱才是高尚而珍贵的。所以说柏拉图式爱情,最开始指的并不是一般的精神恋爱。而应该是同性之爱,且摒弃对性的欲望。


在雅典,同亲密接触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向是当时的雅典的骄傲之一。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


“柏拉图式爱情”是被称为“精神恋爱”的一种真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性欲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柏拉图恋爱重视精神的交流,而不是肉体的欲望,是一种真爱。


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原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真爱,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的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西方学者对此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在恋爱当中有一个部分是非常现实的,就是欲望的部分,可是有一个部分你可以爱一个人,其实爱到变成非常精神性。


2、他常常会到精英学院来,当然因为他关心他的儿子跟孩子,他的女婿到底有没有好好在读书,有没有不守规矩,他常常来巡查一下。


3、就是说他其实思考到怎么样把艺术从传统的基督教的那个符号,刻板的符号变成比较人性。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这一系列的单元里为您介绍文艺复兴意大利最重要的一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我们谈到他在 1475 年出生以后,他曾经经过一个民间工匠的训练,就是由他的养父这种石雕的技术的工匠的训练。可是到 15 岁左右的时候,光是有手的技术并不是一个大艺术家。我们讲美术,美术只是一个基础,只是一个基本功。我拥有这个画画的技术,我拥有这一个雕刻的技术,可是接下来这个技术要用来表达什么技术?当然也可以表达丑,也可以表达美,表达了人性的美,歌颂了人性的美,才叫做美术,不然的话可能刚好走到了相反的一条路上去。所以我们也非常关心到了 15 岁的米克朗基罗手上的技术这么好,它能不能运用这个技术去发展出对人性里面最美的歌颂?所以因此我们很在意。他 15 岁遇到了佛罗伦斯城最重要的一位领袖,就是伟大的劳伦索。




我们特别介绍,伟大的劳伦索是梅迪奇家族的第三代,他自己受到了最好的人文修养的这种训练,所以等到他执政的时候,他管理整个的城市,他就走非常开明的路线。他办了精英的学院,这个精英学院虽然是为了训练他自己的子侄辈,他的儿子,侄子辈就是让梅蒂奇家族的第四代继续可以在这个优秀的人文教养里成长。同时他也召集了全程最重要的精英的孩子,让他们一起读书,所以他们产生一些互动,所以米格朗基罗就在这个学校里得到了最多的人文的修养。




米克朗基罗 15 岁,他的手的技术已经足够,他在学校里面如果要做雕刻,他一做就做得比别人好,他要画画,一画就比别人好。可是他会有更多的狂热想去读书,因为他会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只有手的技术的部分,这是不够的,你永远只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工匠,你必须要能够自己有思考,所以他就读了很多的柏拉图哲学,所以我们知道柏拉图哲学,古代的希腊的柏拉图哲学对米格兰基罗发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柏拉图哲学一直相信,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一个世界是现实的,我们每天打开门碰到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现实的世界,我们每一天在职场里碰到的所有的纷纷扰扰的事情都是现实的世界。




可是柏拉图一直提醒我们,我们有一个心灵的世界,这个心灵的世界它叫做idea,就是所谓的理念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美好的,纯粹的,值得我们去追寻的世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一词架构在一个比较基础的现实之上有一个提升的力量。所以可能很多朋友听过一个名称叫做柏拉图式的恋爱,这个名称我们现在用的很广,可是很少人会去追问说为什么我们讲柏拉图式的恋爱?因为我想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恋爱当中有一个部分是非常现实的,就是欲望的部分,可是有一个部分你可以爱一个人,其实爱到变成非常精神性。




所以柏拉图一直认为说包括爱情这件事情,它可以有现实的部分,我们有欲望,我们甚至也有人跟人相处的功利。可是他觉得真正伟大的爱其实是一个属于纯粹心灵上的互动,他觉得那个美如果不存在了,那么所有的爱,所有的婚姻其实也就往下坠落,而失去了那个提升的力量。




所以很多人讲到柏拉图时的恋爱,就是说有一点像我们在大学常常讲说,唉,这个人爱上班上某一个女生,可一直不敢讲的,然后在心里面一直爱那个人,爱得很深,甚至会偷偷去帮那个人,可是不要对方知道的这个叫做柏拉图式的恋爱,柏拉图觉得人可以把人性的崇高的部分发展到这种状况,就是这是我们有时候在现实里面不太理解,我们觉得,诶,我爱一个人,我一定要表现吗?然后我觉得我爱你,你一定要回报。可是柏拉图认为不是,他认为有一种爱伟大到可以,甚至连回报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柏拉图在讲一个非常升华的精神的力量,这个对米克朗基罗,尤其是 15 岁的米克朗基罗发生了非常大的理想,所以米克兰记罗一生都在希望完成这个东西。再后来他在处理他的雕刻,他的美学精神基本上是非常柏拉图氏的。然后他也读胆丁的诗歌,我们知道胆丁是米格朗基罗之前最伟大的佛罗伦斯的诗人,所以他在文学上的训练也非常优秀。米克朗基罗自己后来写了非常多非常美丽的诗句,所以这些陶养我们就会发现说,比如说我们去八里香,我们看到这些雕龙柱的或坐墓碑的工人,他们可能就少掉了这个训练。所以因此为什么米克朗基罗能够从这么多的一般的工匠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开始有了知识,他开始有了思考,他开始有了哲学和信仰。




我觉得这才是谈到米克朗基罗从 15 岁到 16 岁,它成为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那这里面我们还是要提到把它带进到圣马可精英学院的这个劳伦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在读传记的时候,甚至我们看到这个劳伦索是一个当时的等于说今天的领袖,一个国王或总统这样的角色,他多么忙。




可是我们看到他常常会到精英学院来,当然因为他关心他的儿子跟孩子,他的女婿到底有没有好好在读书,有没有不守规矩,他常常来巡查一下。而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是米格朗基罗当时做了一个年老的木神的像,刚好他来巡查,他就看到他就跟米格朗基罗讨论说木神是一个什么样的神,那木神老了以后,你觉得他在笑,那你觉不觉得他牙齿应该缺一颗,它就会更像一个老人,因为老人常常会缺一颗牙齿,他就跟米克兰记了讨论,所以米格兰俱乐就把那个老木神的微笑的那个嘴的部分打掉了一个牙齿,所以这个都在传记里有保留,就是包含说当时的政治人物跟一个 15 岁的孩子可以这么亲切的在交谈,而且给予他们很多了不起的思考跟建议。我想这些部分都是我们看到米克朗基罗成长起来非常重要的一些资料。




我们谈到了米克朗基罗 16 岁,那这一年对米克朗基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接下来要提到他两件最早的作品,都是在这一年创作,许多的艺术家 16 岁可能还懵懵懂懂,有时候我面对米克郎基罗 16 岁的一件作品的时候,我会问我自己 16 岁在干什么?我们可能为了考试,为了分数忙得昏头昏脑,可是米克朗基罗 16 岁的作品,今天我们看到已经绝对是大师级的作品了,它有一件浮雕在 16 岁完成的,叫做梯边圣母,也可以翻译成梯阶圣母。




为什么叫做梯阶圣母?因为在画面的背景的部分有一个楼梯,一层一层的楼梯,楼梯上有一个小天使抱着一个十字架站在楼梯上,那圣母刚好就坐在这个楼梯旁边,是一个侧面的做法,侧面坐在楼梯旁边,那我现在讲楼梯,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理解,就是楼梯,通常比如说有一个三度空间,比如我们家里楼梯,我们要上楼的话,我们是从比较靠近的部分慢慢到一个比较远的一个部分,可这件作品叫做浮雕,我们知道浮雕这个字是说在一个石头的石板上,它是一个平面的板,上面去雕出一个画面出来,所以跟我们讲的,比如说台湾的庙里的龙柱,比如我们在新竹的城隍庙看到一个龙柱,它是圆雕,因为它是四面的,四面都要雕的。




什么叫做浮雕?就是浮在一个平面表层的,这个叫做浮雕。如果大家对这个名称还不太理解,我觉得有一个很简单的建议,就是说你试试看把口袋的前臂摸出来,你就发现前臂摸起来上面有一点凹凸,对不对?那个就是浮雕这个雕法,它的凹凸不高,所以我们有时候也加一个字叫做浅浮雕,比较浅的浮在表面的一个雕刻的方法。所以我们就看到圣母抱着圣婴这个题材是非常传统的题材,就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婴儿时候, baby 时候的耶稣,那我们看到这件作品很漂亮,因为 16 岁可以用这么细的弓雕出圣母那种非常古典很母亲的宁静安详的表情,然后圣母的左手怀抱着这个婴儿,然后这个婴儿有一点要躲到妈妈的怀里去的感觉,是背对画面,如果大家找到一本米克朗基罗的画册,面前有这个图像的话,我觉得你会更清楚。




我特别要讲,就是说这是米克朗基罗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创意,因为在米克朗基罗之前,比如说比他大 23 岁的达温希,他们在画圣母跟圣婴的时候,圣婴基本上是正面,因为圣婴是耶稣,我们知道圣婴是耶稣,所以它的角色非常的重要,所以它基本上都是正面啊,就是古今中外画重要的人物很少画背面,都是画正面,那么因此都是圣母抱着圣鹰面对着观众。




可是我们看到米克郎季罗这件作品非常特别,你看到这个小baby,这个婴儿是背对我们,我们只看到后脑勺,然后他有一点好像要钻到妈妈的怀抱里去,所以圣母的右手拉开了衣服,他正要钻进那个衣服。为什么米克朗基罗这样做?我觉得这个动作非常有趣,就是你会发现米克朗基罗觉得圣母圣婴是一个基督教会里面的一个符号,可是大家都千篇一律的,那样的做法最后没有感动的力量。可他觉得圣母跟声音是什么?其实就是母亲跟孩子,他觉得一个孩子,你试试看,如果有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婴儿,尤其是那种大概只有一岁左右的小baby,如果你去逗他,你说好可爱好可爱,这个小宝宝好可爱,你就会发现这个小宝贝如果他是怕生的话,他立刻就会转过头,他就会想躲到妈妈的怀抱里,因为它不安全,他会觉得这个来逗我的这个人到底是谁?然后他也害羞,他就会转过身去躲在妈妈怀里。




所以如果我们看米格兰基罗这个画面,你觉得非常精彩,就是说他其实思考到怎么样把艺术从传统的基督教的那个符号,刻板的符号变成比较人性,让大家觉得,诶,这真的就是妈妈跟婴儿的感觉,不然的话,过去我们就觉得传统的基督教里的圣母跟圣婴,那个耶稣的感觉有点太成熟了,我们就觉得一岁怎么会那么成熟?好像还要祝福大家的那个感觉就是它就是一个神。




可是米康觉得圣婴也是一个婴儿,如果是婴儿应该有婴儿的害羞,有婴儿的那种依恋母亲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里非常精彩,是这个婴儿的做法,因为它背部那个肌肉非常的柔软,我们知道婴儿的身体是跟一般人很不一样,非常柔软。而那个婴儿的整个的右手转到后面去的时候,那个手背的那个柔软的感觉,你都可以感觉到那个皮肤的弹性,就在石头的浮雕里面。




最后你觉得它不是石头,好像是一种有弹性的肌肉,而且皮肤非常的细腻,非常的光滑的感觉,所以这是一个大艺术家的 16 岁的作品,你看到你会觉得非常的惊讶,就 16 岁可以做出这么完美,就在技术上这么完美,而同时在精神性上又让你觉得这么崇高,因为人世间最崇高的情感莫过于亲子的情感,尤其是母亲跟孩子的情感,是一种最崇高的爱。




所以我们也充分的看到米克朗基罗在这里受到柏拉图哲学非常明显的影响,给予他一个很崇高的追寻,就让你觉得母亲的爱,亲子的爱可以是这么崇高的,可他当然后面在阶梯里有一个暗示,就小天使拿了一个十字架,暗示这个婴儿以后长大会定十字架,是有一点悲剧性的。




可是前面的部分你会觉得在此时此刻母亲跟孩子是这么温暖而产生一个绝对安详跟温馨的画面,所以我们只要面对他 16 岁这件作品,我们大概就相信说这个人手工的技术的基本功已经无懈可击,已经达于完美,而同时它又有非常深的人文教养,所以才能够抽出这么完美的一件伟大作品出来。




我们介绍了米开朗基罗 16 岁的一件了不起的作品 t 接圣母,里面表达出基督教传统非常优美、安详、宁静、崇高的一种美,也同时把人性里面最伟大的亲慈之爱做了最大的歌颂。那么所以提切圣母代表了米克朗基罗所接受的一个基督教传统的美学的部分。可是我们注意一下文艺复兴,因为它同时有两个思潮在发展,一边是基督教的思潮,当时梵蒂冈的教皇当然还是一个主流,所以基督教的思想影响是最大的。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包括像佛罗伦斯的梅蒂奇家族,他们不断的希望能够重新恢复对希腊文化的介绍,因为他们发现希腊的文化有一个跟基督教不同的思想。可是过去因为基督教在中古世纪成为一个唯一的主流,所以希腊是被排斥的。




希腊的文化包括苏格拉底,包括柏拉图,包括亚里斯多德,被当为是异端,就说他们不是正统。可是到文艺复兴的时候,我觉得一个开明的家族,他们也逐渐的就开始希望能够把希腊的文化慢慢恢复。那米克朗基罗在这个精英学院一方面读圣经,受基督教的影响,他是在圣马可精英学院读书,所以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一个修道院,所以他一定读了很多基督教的思想,使他做出 t 接圣母这么伟大的作品。可是他也读了很多希腊的东西,因为他的老师里面有一个叫Fixino,就是翻译柏拉图哲学的,所以一定跟他讲了很多柏拉图的神话。




我们知道 15 岁的孩子其实非常喜欢听神话的,所以他就听到了说,噢,希腊神话里面有一种神,半人半兽,是叫做桑豆腐、伤豆腐,我们通常翻译成人马,其实现在 12 星座里面有一个星座就是射手座,其实也叫做人马座,就是这个符号。所以如果你下次有机会看到人马座或射手座的符号,你注意一下他上半身是一个人,下半身是一个马,那这个希腊神话里面关于这个人马兽的描绘非常的多,我读到很多的关于他们的故事,很好玩,就是当时希腊有好多的城邦,比如说雅典哪,奥林匹亚就是比较文明的城邦。




这些文明城邦在开宴会或者是有一个婚礼,婚宴的时候忽然就会冲进一大堆的人马,然人马就有一点像我们民间传说的所谓的帮,或者是那种土匪,那种感觉就是他们忽然冲进来,然后把你的整个的会议场面或者婚宴的场面冲的乱七八糟。最可怕的是他们常常会用暴力把所有的文明世界里面的美丽的少女女人就抢走了。




因此我们就看到很多的故事里面就在讲当时的这些文明城邦怎么去对抗这些人马兽,可是我记得我到希腊的时候,我的希腊朋友有曾经跟我讲过,他说这些神话其实并不是神话,因为当时希腊半岛,像雅典、奥林匹尔这些地方已经很高度文明,可它的北边像今天的马奇顿这一带其实是游牧民族,起码的游牧民族常常南下来侵略南方的这些文明城邦,所以他们就把这些游牧民族作为马兽,作为神话里的人马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神话里其实有很多东西,有一部分其实也是历史,讲的就是历史的故事。可对米克朗基罗,他就对人马兽就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为什么发生很大兴趣?因为他觉得人马兽很有趣,就是基督教认为我们的身上不能存在动物性,甚至不能存在人性,我们应该尽量把它提升成为神性,它才是圣洁的。可是希腊会觉得人本来就是一半是人,一半是动物。希腊神话里很多的神都是半人半兽的,就上面是人,下面可能是马,上面是人,下面可能是羊,上面是人,下面可能是鱼或者蛇。




那这个神话有什么意义?我们知道他会相信人的身上还没有完全变成人,所以有一部分是动物性的。所以当人马兽冲进来把这些美丽的女子都抢走,我们会觉得这是文明世界不允许的事情,我们今天的法律跟道德都不允许说用暴力去抢夺一个你喜欢的女子。可是希腊神话会觉得这些人马受很无辜,因为他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马,所以那个抢的那个不道德动作不是上面人负责,是下面马应该要负责的。所以我们就会觉得希腊神话留给人很多动物性的空间。年轻的 16 岁的米克朗基罗就做了一件人马兽的雕刻,这个跟他刚才做 TJ 圣母非常不一样,他做 t 接圣母的时候,他要做基督教非常伟大崇高的纯粹的精神。可是当他做人马兽的时候,他要表现人的肉体欲望、纠缠、堕落,所有这种感官上的起伏,所以他就在一块石板上做了很多拉扯的人体,一个人体跟后面的人体在拉扯,那一个人体跟另外一个人体在纠缠的这种关系。




所以我们看到米克兰纪罗 16 岁的两件作品传达出来的美学精神是完全不一样的, TJ 圣母完全是基督教精神,非常的圣洁。可是这个人马兽我把它翻译成战斗,这一件作品完全就是希腊精神的表现,那个肉体的非常郁闷、焦虑不安的、烦躁不安的那个状态,那因此他给我们传达的美的感动也非常不一样。




所以我们从这两件他 16 岁最早的作品希望传达一个讯号,这个讯号是说文艺复兴,特别是米克朗基罗他们身上一直有一种矛盾,这个矛盾是一边是基督教,一边是希腊。这两部分有时候不能摆平的时候会冲突的蛮厉害,那冲突的蛮厉害,这就会形成他创作的一个很大的动力。比如说达文西也有这两部分,可是达温希通常是把它们和解的比较好,所以达温希的话里就传达出一个比较协和的安静。




米克兰基洛,有时候这两个东西会冲突,就会觉得好像不晓怎么摆平,天平的两端是不平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会焦虑起来,他就会在他的像战斗这个浮雕作品里面传达出非常爆裂的人体的个性出来。那希望大家从这两个起点来观察米开朗记录,我们介绍到了米卡朗基罗 16 岁的一件浮雕叫做战斗这件作品如果大家面对画面的时候,你立刻会感觉到一种跟 TJ 圣母完全不一样的汹涌澎湃的情绪。我先解释一下这两件作品,我们都叫做浮雕,我们已经解释过浮雕就是后面有一块石板,在石板上面做凹凸的表现,叫做浮雕。可是很多朋友如果看到这个画面,你会觉得蛮讶异,是为什么它跟 TJ 圣母传达的感觉这么不一样?因为 TJ 圣母是浮雕,我们加了一个字叫做浅浮雕,它是比较浅的凹凸,没有那么明显。




战斗我们加了一个字叫高浮雕,就是它把它雕的比较高,比较凹凸,比较明显,所以你会发现人体的那个肌肉的明暗非常对比,用我们比较专业的话来讲,就是说有强烈的反差,就是明跟暗有强烈的反差,那这种强反差里面你就会觉得视觉比较强烈,然后整个画面里有比较流动性的动态感,因为 TJ 圣母是很安静的,可是现在我们看到战斗这件作品里面就有很多顽强的身体跟身体的对抗关系,所以他传达的情绪就非常非常不一样。




我觉得 TJ 圣母很像一个宁静的夜晚的感觉,可是在痘就很像一个爆裂的白天,那个阳光晒到你皮肤都发烫的感觉,所以它是两个很不同的温度。而在战斗里特别明显的是米克朗基罗用了比较大的刀法,因为我们知道刀法这个东西是说如果我们看一个雕刻家,它可能有大的刀子到小的刀子,有很多不同的工具,可他在雕踢接圣母的时候,他用很多精细的刀法,所以雕得非常的柔软。




那个圣母坐在阶梯旁边的时候,那个伊文像水一样,这样子你就觉得好像整个画面都软的不得了,像蜡烛一样,可是它在叼这个战斗的时候,你非常明显看到它有一种很快速的大刀斧的感觉,尤其是这个石板的上端的部分,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机理,它几乎是不太处理,它就是用刀子打过以后打出那个粗糙的面。所以因此我们知道雕刻其实有两种美。我不知道。大家去比如说故宫博物院,你会看到一个象牙球,就一层一层叼进去,一层层叼进去,我们说啊,真是精细到这个样子,我们叫做精雕细找,然后它会让你觉得美得不得了。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有些雕刻家是大刀阔斧,大刀阔斧其实是另外一种美,就是可能三两刀就劈出来了,那个有一种浑厚的力量的感觉,所以我们在他 16 岁的时候看到很明显两件作品竟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美学,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一直要提到说米克朗基罗的身上其实是有两个不同的文化在那边激荡,我觉得这两个激荡其实是好的,因为这两个东西的激荡使它一直有一种冲突性,那他不晓得他自己应该往哪里走。他其实做 TJ 圣母那种很柔美的,他也可以做得很好,他做这种战斗,这种很阳刚的热情,他也做得很好。




可是后来我们发现米克朗基罗随着年龄的增长,它越来越透露出来的本性,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他是比较阳刚的,它其实不善于做太柔美的东西。我想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是我们讲过米格兰基罗生在 1475 年, 23 年之前, 1452 年达温西诞生,所以我觉得米克兰基罗前面一直有一个很有趣的对手,就是达温希。我们可以这样假设,米克兰基罗一岁的时候,达温希 23 岁,米格朗基罗 10 岁的时候,达文希 33 岁,米格朗基罗 20 岁的时候,达文希 43 岁。所以米克朗基罗一直知道前面有一个比他大 23 岁的人是这么了不起的。我们知道说其实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压力。




我常常跟很多朋友形容说,在第七世纪的长安城,杜甫比李白小 11 岁,所以杜甫永远觉得前面有一个比他大 11 岁的诗人,诗写的这么好。我觉得这种关系其实又让你尊敬,又让你觉得是敌人,所以米克兰基罗其实跟达芬西的关系非常的微妙,我们很难理解,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城市,其实中间有一段时间有 18 年,米达文西不在佛罗伦斯,他在米兰就是他的 30 岁到 48 岁不在佛罗伦斯,可 48 岁以后他又回到佛罗伦斯,我们知道他们两个人每天都会碰到,因为佛罗伦是很小,而且街道就那么几条,街道又很窄,那真的是狭路相逢。




可是每次碰到以后你就觉得很尴尬,因为达文西是大师,那米格昂基罗就永远觉得前面有一个人是比他厉害的,他就很不服气,他就有一点想背叛这个人。达文西跟米格昂基罗个性有很不同,达文西很温和,永远穿很漂亮的衣服,洒很多香水,那很优雅的绅士的感觉。那米克兰基罗因为在做雕刻,满头满脸都是灰,都是石粉,所以两个人一见面的时候,就像一个很高级的贵族跟一个低杯的工人忽然碰到。那米刚刚居罗每次就口出恶言,就故意要讽刺达文西,那达文西每次都很优雅的鞠躬就离开,我想这里面有一个我们很难懂的东西,就是作为历史上棋逢对手的两个大师级的人物。




其实作为年轻 23 岁的米克朗季罗,其实有一种苦闷,那个苦闷就说他前面老是有一个人比他棒,然后他要怎么超越他,他要怎么去打败这个人,那么因此我会觉得这个也是构成米格兰基罗一直最后去思考,我有什么地方跟他不一样,比他更强,因为达文西其实最善于做的东西刚好就是圣母跟圣婴。我们知道他的言哭圣母是他最成名的作品,他做了圣母抱着圣婴是非常美的作品。然后达文西的个性里有非常温柔的东西,达文西画的女性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温柔、最美的、最善良的女性。那因此米克朗俱乐后来越来越走向阳刚,因为他不可能去跟达温西比柔美,因为柔美他比不过达温西,最后他就走向非常阳刚的个性。




所以因此在他 16 岁这两件作品来做比较的时候,我们特别强调,虽然两件作品都是极其完美的作品,可是我们看到战斗这一件作品里面所有的这些人体的肌肉,它的暴突,它的明暗对比,它的强反差,它的情绪上的这种狂热,像惊涛骇浪一样的美学,这个可能才是米开朗基罗后来走向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美学的起点。那么因此我们也说美很简单,其实是回来做自己。如果他一直模仿达文西,他永远就只是第二,那他也不会是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enee谷

    优美,安详,宁静,崇高的美。

  • 小御寒

    美的定义是什么?如果美是安详的,那热烈的算美么?如果美是传奇的,那平淡是美么?如果美是令人快乐的,那触动人心令人感伤的悲剧是美么?

  • 听友455568009

    对蒋勋老师就是柏拉图式的热爱

  • 听友455568009

    表达人性的美歌颂人性的美才是美术 柏拉图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