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美01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一、知识点
1.韩愈人物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2. 什么是“贵游文学”:
以依附贵族进行写作,内容多以宴游和宴饮为主。与贵游文学相对的是贵游集团,贵游集团始自建安时期,贵游文学成为有形式,有要求,有规范的文类是汉代。
3. 《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传来十二郎去世的噩耗。韩愈尤为悲痛,写下这篇祭文。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就是说韩愈是文学衰落了这么长时间以后的一个复兴者,一个中心者。
2、可有没有感觉里面完全没有情绪,这是散文的高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散文的高手,他可以在某一个部分完全一清如水,一清如水的写出来。
3、就是岁月这么单纯,这么长的岁月,几句话交代过去,可是里面那个淡淡的忧伤在里面衬托出来。
三、全文逐字稿
今天我们讲的韩愈,他所领导的古文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当今天在历史上我们称呼他为文起八代之衰,就是文学已经没落了八年,已经衰落了八年八代了,那韩愈重新又建立了古文的这个传统,那这个八代指的也是我们前面讲的可能从魏晋一直到唐的这段时期,这一段,这所谓这个南朝这段时期。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况里,我们大概可以看到为什么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那我们今天应不应该接受苏东坡对他这样的赞美?就是说韩愈是文学衰落了这么长时间以后的一个复兴者,一个中心者。我想这里面牵涉到我们对文学的界定到底是什么?因为苏东坡这样讲,韩愈给他定位历史上这么高的地位的原因是说这八代当中都在要求文字的美学形式上的美,所谓的偏体,所谓的偏例文。我想我们在上半年我们提过这个问题,那么也就是说在大概魏晋南美朝这一段时期头,整个的汉文的文学变成了一个非常讲究技巧,非常讲究对仗结构文字堆砌的这个时代。那我们一讲到堆砌,我们对这样的文学其实是可能有批评的,我们认为文学堆砌的时候其实是不好,可是我不完全采用这样的看法。我今天也很希望大家了解一个文学家的手上,玩文字这件事情绝对是重要的,就是他懂得押韵,他懂得结构的对仗的美。
我们读到说关山南岳,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你还是觉得真是文字用到好极了,就是它 4646 这样的一个规格,而且关山对萍水这样子,我们今天都变成语了。我们当我们讲关山南越,讲萍水相逢,根本是从这个文字被这个文学家所界定出来的部分。所以只要各位口中还常常用到成语,你就会发现这就是四六传统出来的一个力量。就是为什么我们讲话这么爱用成语,包括你看到他一吵架的时候,他就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就是成语,那不是成语是什么?它当然就是结构,因为它很容易记忆,而且它很容易有一个形式上的一种力量出来。
你讲狼心狗肺也是四个字,成语,你还是一个结构,所以你会发现这个文学对民间其实影响非常大,就它结构的精准度跟它结构的容易被记忆的形式,使它变成了一个文学上掌握的最大的力量,可它发生了极大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说当我们在读关山南越,谁被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可能大家第一次听到还不太知道意思的时候,你觉得那个句子好美好,这是他的问题。这是苏东特、苏东坡跟韩愈特别要做的古文运动,原因就是韩愈认为文章已经变成大家不见得懂,可是听起来真好听,这就有问题了,就是说那个内容不是最重要的,而变成形式这么重要,变成形式这么重要,所以他们要推出一个古文运动。
那这个古文运动是说先把话讲清楚,那么修饰是其次的事情,先把话讲得非常非常清楚,能够让大家都可以读得懂。所以这个古文运动当然一定要放在放到寒韩愈的时代,就是我们看到是李杜之后,我韩愈都觉得李杜的文章是不得了,他也佩服他的前代达到了这个文学上的巅峰。可是韩愈希望领导另外一个运动,这个运动是说文章不要再变成重视形式,超过内容就是文学。
其实有两个东西是不可缺乏的,也就是我们讲的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我们讲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的时候,我想没有人会说形式重要。大部分人都说内容重要,可是很奇怪,我们喜欢读的诗都是形式很美的,所以我们其实可以修正这句话,就是说形式跟内容都重要,形式跟内容完美的时候是最好的文学时代,可如果不能偏重的时候怎么办好?韩愈会说先重内容,先把内容弄好,形式应该是附加在内容之后的问题,所以这个叫做古文运动。所以我也想用这个方法把大家常常听到的古文运动说。
唐宋八大家,指的就是韩愈所领导的八个带动古文运动的人,一直从唐代延续到宋代,开始于韩愈,几乎结束于苏东坡这些人,欧阳修、苏东坡就是唐宋八大家。所以你今天翻开古文观止这样的选本,这样的古文选本里面是以唐宋八大家的精神作为利润的一个基础,也重新建立了中国文学史当中的一个内容的实在精神,所以最有名的像我们这次选读的这个《祭十二郎文》,那完全是内容,你几乎感觉到作者不做文学文词上的修饰,把内容交代的清清楚楚。
可内容这么感人,这么实在的一个内容,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我们在讲李白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一个从魏晋时之后传下来的一个文学传统,我们叫做贵游文学。那这个传统是从魏晋时代的王导谢安家族这种王谢子弟传言下来,就是我们过去提过像王羲之这种世家子弟,他们非常讲究文次的修饰,那种美的修饰其实也就是从偏体偏力这个形式出来,因为文学变成了某些人很专业的一个,我们可以说某一种垄断,因为当时的读书人很少,然后你读书你一定是家世很好,你可以不要不试生产,你不要去做劳动的工作,你可以专业的读书,所以读书就变成了这一群人当中他们之间的默契,所以别人看起来都不能进入这个系统。
这个部分的贵游文学形成了。贵游文学就是特别讲究专业形式文字的美,像文心雕龙或者钟龙的诗品里面讨论到的艺术理论的那种高超,它把它变成一个非常专业的部分。可为什么?这个跟科举有关?我们看到武则天时代进行了中国最早的科举,所以这个女人是非常惊人的,就是他的影响不止他个人的夺权,或者说一个女性做到皇帝,武则天在改革制度上很重要,影响中国,我觉得更重要一点是它实行的科举制度第一次使得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贵族跟农民之间出来了文人阶层。
所以各位读十二郎文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一个父母双亡,靠着哥哥嫂嫂长大,可是没有多久哥哥也死掉,跟靠着嫂嫂养大,家境很贫寒的一个人,他可以经由科举变成政府里面官僚阶层非常重要的人。好,这是科举,如果在贵游时代不太可能,你必须都是出生于世家子弟的,都是个贵游文学。所以后来不是讲说做官的话要九品中正法,可是很多人就说上品无寒门,这种所有举出来的举荐到国家做大官的上品,没有一个是出自于寒门贫寒之家的。所以这个社会阶级其实是很严格在对立大概一直到李白的时代,这种情况都蛮明显。所以到了武则天之后,我们看到很明显的,武则天实行的科举制度,使得贵族出身做官的系统之外,有了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经由科举十年寒窗,你好好的读十年书,受十年的苦,可是你可以经由科举一举成名,然后成为国家的重要的政治改革者。韩愈于柳宗元这些人全部是这个出身。白居也是白居易二十几岁中尽失时候是非常得意的,做雁塔提名最年轻的人,所以他非常得意。所以这里面可以看到个人从一个很低的社会阶层跳跃到社会的高层跟政治的决策单位的这个改换机会,其实是武则天是一个关键的改变人物。
那我今天要想谈到,就是说因为这一群人出来了,所以这一群人才会了解到文学不应该只是少部分人垄断的一个专业,它不只是一个形式的美,它应该能够有其他的任务。其他任务是什么?很简单,文艺韩愈讲的文艺载道,文学必须要有一个道,要有一个你期待你信仰的理念在里面,这个叫做道,就是要有思想。文学不应该只是一个文词的修饰跟堆砌,文学应该有它真正的务实的内容在里面,所以文艺载道到今天对我们影响都很大。我们看一篇文章,我们非常在意他是不是具备这个理念跟思想上的主旨,他要谈什么东西?比如十二郎文里面他到底要传达什么?那么李元归、盘古虚他要讲什么东西?或郭橐驼种树传,它里面要传达一个什么思想,这个部分变成重要了,所以我想文艺载道。当然我会觉得这个古文运动的精神后来有可能被误解,有可能使得道变成八股,有可能使得我们的文学又陷入到另外一个困境,比如说我自己。现在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会提出对文艺载造不同的看法,因为我觉得他后来把我们的文学绑得很死。可是我们注意一下,文学跟艺术的所有的主张都应该要放到那个时代去检查。就韩愈在唐代的中期讲文艺载道是对的,因为当时的文学形成了形式,超过内容,大家都在想形式。
先从向大家最熟悉的祭十二郎文看,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有趣,就它就是一个简单的祭文,是一个叔叔对于一个侄子死掉的祭文,可这个祭文当中其实我们透过他看到了这一家人怎么活下来的,而这家人也不是最穷的,也不是最穷,因为最穷的话你连考试你也不敢想,可是很辛苦,那个生活非常辛苦,我觉得那种生活使我们进入到一个小市民的清寒的生活当中的那个那种感觉,它其实是一个极好的一篇散文,那种描述的这种方式,所以我觉得它其实真正的重点反而不在祭十二郎,而在于借十二郎的死把他们怎么长大的生活用文字宣告了出来。
我们没有读这篇文章以前,也许我们不知道啊,原来有人这样活着,我相信当时的贵油文学的传统里,大概真的不知道原来社会里面大部分的老百姓可能是用这样的方式活着,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当然没有什么难懂的,他不会用艰难的字,也不会用很奇怪的典故,所以大家读下去不会有什么难度。
可是你试试看,在读的时候有一点在像读朱自清的背影,因为他就是把你带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当中,他感动你的就是那个事实,他就让你看到你没有看过的一个事实,那这些人的生存上的一种真实的感觉跟一种尊严。好,因为我想大家很熟,所以我希望说我念一下,大家可能会感觉到说他们展现这个事实过程的一个方法,年月日,因为等一下我们会读到后面说他其实不知道十二郎死在什么时候,所以他用年月日。然后继父是他的小叔父的意思,因为他们他比十二郎要长一代,可他的年龄跟十二郎相差不大,他们是一起长大的,所以他等于是一个小叔父。那父母都死掉了,所以跟着哥哥嫂嫂长大,那哥哥嫂嫂的这个孩子就是十二郎,所以是两辈两个不同的辈分,可是年龄是相当,这样一起长大的继父与韩愈文辱丧至七日就听到你死掉以后的第七天,所以等于是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的,因为离得很远,然后资讯也不发达,所以不太知道。
他不确定他哪一天死的,只能说听到你死之后的第七天,乃能衔哀致诚,之建中远具时羞之奠,才能够怀着一些悲哀的心情,怀着一个祭奠的这种诚意,那么叫家里的这个仆人建中去准备一点蔬菜水果,然后去祭奠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一开始就已经展现了古文运动的一个本职精神,就说如果我不知道年月日,我就不要写年月日,中国的祭文变成了最伟大的一个虚伪形式,因为它变成了固定的。到今天,如果大家有机会去看一些比较世家的上礼,你大概还会听到一个完全听不懂的祭文,然后那个人在那边念什么,大家也不知道,可是非常慎重,那这个其实就是祭文传统,因为祭文变成了一个最高的形式的代表,那么一定是歌功颂德,有固定的成语套语,那么一定讲这个人死的时候家人如何孝顺,在旁边全部都在的。
可是我们看到韩愈一开始就破了祭文的规则,就是我不知道年月日,所以在这样的状况里,你会感觉到里面有一个比较扑直的开始,那面对死亡这么这么深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作假啊?其实我觉得我们今天的祭文都应该大改革的,所以你我常常建议学生说到丧礼里面去听一个大人物的祭文,你会觉得好笑的不得了,因为真的没有一个人听得懂,可是还是一样的,可是你这听到中华民国唉这个四个字你会听得懂,因为他幸好没有用光绪宣统,其他完全一样,就是有一个畅念的一种方法,然后就把形式套进去,然后对这个死者到底做了些什么事,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祷念他,要怀念他,还是觉得他这一生应该反省都没有内容。
那西方至少他如果是一个牧师或者一个神父来,他会讲这个人的生平的,他也会比较切近到这个人生前的一些事迹的。可是我们现在大家祭文完全没有啊,所以这个课给大家的作业就是去某一个上里面去听一听。那我想蛮有机会的,因为我们的世家的那种上礼也很多,所以你就找一个最大的,然后你去听那个祭文的部分,你就知道今天我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读《祭十二郎文》,因为它是一个革命,他试图在人面对死亡的时刻能够对生命有所反省跟检讨,其实祭文是绝对是一个社会里面重要的东西,因为人面对死亡时候都不诚恳,其他就不必提了,因为死亡是一个大事件,面对这个死者死亡这件事情,对自己的端正跟对死者的敬都应该从诚恳开始,所以他们后他整个后面就非常明显从这个死亡事件开始有了很多感慨的回忆,因为这是跟他一起长大的一个人。
呜呼!吾少孤,很明显是在讲韩愈跟死者的关系,说我小的时候很小,父母双亡,变成了一个孤儿,及长,不省所怙,那么其实对自己父母双亡这件事情也没有感觉,因为小很太小时候父母就死亡了,所以即使到长大也对这样的一个自己没有父母可以依靠的这个事情没有什么感觉,惟兄嫂是依。也因为跟着哥哥跟嫂嫂长大的,所以点出了哥哥跟嫂嫂对他的影响,也点出了他跟十二郎的关系,就是十二郎的爸爸妈妈养大了韩愈,所以这里面对这个死者这种亲近的感觉就点出来了。
中年兄殁南方,那没有多久以后,哥哥又死在南方,吾与汝俱幼,那个时候我跟你就是韩愈跟十二郎都还很小,从嫂归葬河阳,那么跟着嫂嫂就把哥哥归葬到合阳自己的故乡。好,才几句话,一个贫寒的家室立刻就出来了。这样的画面其实是非常动人的,我们看到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堆砌,可是一个清平的家世,一个人在这样的一个生存的坎坷当中,那种情境出来了,所以我想这个是古文运动了不起的部分,用这么经典的文字,这么朴素的文字,我们看到几乎没有任何情绪,也没有任何华丽,就是平铺直叙,完全交代事情对不对?吴少姑,然后父母怎么双亡,哥哥怎么死,跟嫂嫂怎么归葬河阳,大家可以算一下总共这几个词,可是整个生平交代出来了,那这是一个一种力量,就是说我们有没有可能有一天写文章,其实用这样的方法就是交代事实的,那这种交代事实其实里面就是把意念传达清楚,其实韩愈古文的真正的本质在这里,那么文艺载道的精神也应该是如此。
可是文艺载道我们刚才一直讲,他后来很被误解,是他先有了一个大道理的道,然后再去套用事实,那个时候就会变成教条跟八股,变成教条、八股。可是现在我们读十二郎文,读到这几句,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感动,因为它就是一个事实,而且这个事实可能发生在蛮多的百姓之中,也许在台湾你会知道很多人家庭也很可能就是这样清贫长大的,他也没有特别说穷到活不下去,也不是一个贵族或者权势阶级,可它就是一个小市民的生活,非常频繁的简单的小市民生活,那么阐述了他的家族里面的一个历史,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也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个人的关系建立了,所以为什么要写一个文章去祭十二郎文,是因为这种聆听孤苦是彼此感觉到的,也在那个林丁孤苦当中才建立了人的亲爱的东西,也许一个富有的家族都不会有的,反而是在一个贫寒的家族,彼此之间会有依靠,然后会有相亲的这个情感。
所以他当然会感慨,就是在今天自己已经考科举做了官了以后,去知道了十二郎的去世,自己对自己所来自的民间的在思考。好回到了我们刚刚讲说为什么这个古文运动,这些人会这么勇敢诚实的站在百姓的部分去对抗当时权贵的阶级,因为他们自己来自于这样的阶级,他们来自于民间,他们来自于一个贫寒的这个我们说这个维求生命病的,他们自己本身是生命病当中的一部分出身的,所以当然少部分像陈世美什么可以考科举之后便捷的,可大部分的知识分子在这个科举之后保有了他民间的朴素个性,保有了他应该要把这个讯息传达给权贵的某一种自觉的责任感。
我想这个是我们在读这个文章,我们就会发现他不是在写十二郎文,他不是在悼十二郎,他在祭悼许多这样子辛酸成长的贫寒的家族,以及这样的一种社会基础,就是这个社会里面的金字塔的底端。那他们的生活其实是没有在文学过去上被传达出来的。汉代曾经有过乐府,我们提过那是政治者有意的,有一个官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把捕破网,这种民歌让皇帝听到,你就知道说老百姓一定捕鱼蛮辛苦的,那至少这些东西可以传达一个讯息,所以叫做乐府,要叫做乐府。可乐府之后到了三国魏晋,然后到了宋齐梁陈,在这八代之间,你会发现文字都变成一种美的装饰,而忽略了文字可以有一个反映社会的功能。所以这个时候古文运动在韩愈的这篇文章里面就有了一个比较深的意义。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我们看到都是事实陈述,他三个哥哥都早死了,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以过去的伦理的家族来讲,是一很心痛的东西,就是两代,韩愈这一代跟十二郎这一代那在儿子这一辈只剩了韩愈,就是单传那,但孙子这一辈只有十二郎,就是两代单传,两代单传。
所以当然在古代的社会里面讲究一个家族的繁盛的时候,讲到这里已经是非常凄凉的感觉,就是门座很薄这种贫寒的家族,所以讲到这一段时候,他最惊人的是两世一生形单影之。所以他跟十二郎的感情,不只是十二郎的这次的死亡引发,而是十二郎跟他有一个共同继承着家族香火的那么大的一个使命,两世一生形单影只。
我们看到这里面其实这些人的文字训练好的不得了,可是刚才讲说,噢不,这个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是说他们觉得求宫律高跟文字奇,其实是一种文字的卖弄跟做作,可是文字,最好的文字是文字精简到了只是事实的本源的表象。所以其实如果讲文字,我会觉得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是了不起的文学,那这种文学的感人的力量绝对比你堆砌辞藻要大,可是他把所有的装饰性的东西都拿掉了,拿掉,而且他最厉害的你看到后面他把这个画面的凄凉性呈现出来,不是靠韩愈来讲,是靠嫂嫂。所以我觉得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大概是初衷,我觉得读到最动人的画面是那个嫂嫂,跟他们讲就是下面这一段,说嫂尝抚汝指吾,就是嫂嫂曾经摸着十二郎,然后指着韩愈说韩氏两氏为此而已,就是韩家两代,就是你们两个人。所以这里面当然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他用了一个画面的形象化的方法,既点出了一个其实这个文章里可能韩愈最感动的一个人,或者感谢的人是他嫂嫂,就是在整个家族没落之后,这样的一个女性靠着什么方法使这个家族活下来,他没有讲细节,可是你可以看到那个嫂嫂的承担,以及嫂嫂跟这两个人讲这句话的时候,在这两个人身上所形成的压力。
所以韩愈在其他的部分也曾经提到这些东西,就是他后来的奋发跟他的上进,很多部分是他的嫂嫂给他的影响,就是这个家族就是在败落,那能不能复兴,也就看你们这一代那么好好读书,怎么样去考取科举。所以韩愈后来的自负,跟韩愈最后在很多事物上的一种固执,其实是嫂嫂的精神在他身上发生了延续,也可以看到一个这种家族里的一个非常艰辛的女性的形象,其实在这里透露可是很有趣,你会发现他们完全没有正面写嫂嫂完全没有正面。如果是我们今天的文字,也很可能我们会说嫂嫂当时怎么辛苦啊,那个怎么去标会,怎么去贷款,怎么去养家,可是它完全没有这个部分,可是你可以从这一句话已经推出来说这个嫂嫂要负担下来,大概很不容易,能干聪明,也务实的把这个家族维持了下来。所以其实在祭十二郎文的同时,韩愈是把这个嫂嫂的某一个一个形象树立起来,这里面其实是非常好的文学的方法,就是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插入一个嫂嫂讲话,引用一个扣子,嫂嫂的话出来,因为光是韩愈讲感人力量不会这么强,是嫂嫂在讲一个女性在讲,因为中国的社会,女性是不能够继承香火的,而且在这个家族当中,男性的单传的这个力量,会使得韩愈跟十二郎都变成很被凸显的这个角色。
可后面的这个,这个支撑的力量反而是这个嫂嫂,反而是嫂嫂在这里支撑。那后面的话其实延续了嫂嫂讲完这句话的悲哀,所以他说,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他说十二郎,你那个时候还很小,你应该不记得这件事了。那我呢?无时虽能记忆,我那时候已经有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其实没有办法了解嫂嫂讲这句话的悲哀。好,所以那个深沉的力量非常的强。
可有没有感觉里面完全没有情绪,这是散文的高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散文的高手,他可以在某一个部分完全一清如水,一清如水的写出来。我在我的自己的散文集萍水相逢前面写的一个序里面提到,我一直觉得其实后来继承韩愈很重要精神的一个人是鲁迅。鲁迅的散文那不一定很多朋友会赞成,因为很多人觉得鲁迅的文字很犀利,很批判性,很高。可是我想我举两点,一个就是鲁迅本身对于文学跟社会的关系,这个论点是绝对跟韩愈一样的,绝对很韩愈。可表面看起来你会觉得鲁迅反对文艺载道,因为他觉得那个道已经变成被利用了。所以你表面看起来你会觉得它应该反韩愈,可是不是,它不是反韩愈,它是反韩愈的文艺载道已经被扭曲了,所以它要恢复韩愈真正唐代的那个古文本职的精神。
所以鲁迅后来用写小说写的这么有名,可是后来他用所谓的杂文,因为他要直接切入弊病,学生运动的时刻,劳工的被剥削,他立刻他的文章就出来,那这里面很明显,它其实是继承韩愈的精神,这是一点。另外一点,鲁迅在用文字用的都非常的朴素,很少有华丽的辞藻,可是它又不是情绪,他常常就是事实,所以他当时的文学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常常把事实整个铺叙开来,有非常冷静跟理性的推论。他知道要说服别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拼命讲,说色狼怎么可怜,我们受了多少苦,他就是讲事实,因为没有比事实更感人的东西。那我形容这一类的文学,我常常说它很像纪录片,它非常像纪录片。最好的纪录片是不应该有作者出来讲话的。我们看到作者出来告诉人家说这个人很坏,你要不要投他的票?这个人很好,你投他的都是很笨的广告,对不对?很厉害的广告都不是这样,他可能事实,他就是事实。可是当然今天也有人利用事实,也可以利用事实,可是好的文学,它的事实本身。
你读到这里,你对十二郎怎么长大,这个嫂嫂怎么样子,把它们抚养起来的这个过程你已经投入了。所以刚一开始的一段,一方面交代了韩愈跟十二郎的关系,我为什么要写这个祭文,那另外一方面也交代了他们怎么长大的,以及这个长大的心酸啊,长大的心酸,那接下来我们会发现有一长段非常有趣,他就在讲这样长大应该是非常依靠在一起很亲密的关系,不要离开的。可是后面一直是离开,可是那个离开就是韩愈,因为在做官,每一次的做官都阻碍了他跟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这个人在一起的关系。
其实后面那一段不是很容易懂,很多人觉得好像有点琐碎,你为什么不来,我又为什么不去?来去弄了个半天,我其实我想到的一篇文章是鲁迅的一个小说,叫做故乡,我想大家如果有机会找出来看,很短的一个东西,鲁迅讲他父亲死掉了,他父亲死掉说他大概是对他记忆最深的,因为当时他父亲算是一个地方没落的乡绅,家里已经败落了,也是贫寒的家族了,可是没有办法,要去找医生,去找了那个那种江湖术士的那种中医,然后就跟鲁迅讲要抓什么药,什么药,最后就说你一定要找到一对原配的蟋蟀,然后做药引,你的父亲才会好。
那鲁迅后来为什么去学医?他常常讲到这件事情,他痛恨中医,他就觉得说简直可怕,就他就到处去找一对原配的蟋蟀,还不能是外遇的,是那个原配的那个蟋蟀来去做药引,在他的文章里常常提到这件事,所以他讲到父亲死的那段,他非常的痛苦,所以他后来就离开家去到日本读书,什么他就不愿意回他那个绍兴的家乡,因为他觉得家乡对他来讲就是一个愚昧迷信,然后堕落颓废的一个家乡,就是他认为那个代表了整个中国文化已经到了最无可救药的那个状况。所以他到日本去学西医,他就是希望觉得要去救这个东西,他觉得这是不可救药的,一个落后的政治改革都没有用,应该是从整个的精神上重新去换新的。
后来他从日本回来以后,就是他,因为他是长子,他要去处理家产,因为还有一些田产。他就忽然想到他小时候一起长大,一个人叫闰土,是一个他们家佃农的孩子,就是猪他们家的田来种的。佃农的孩子当然跟他是不同的阶级的,可他们两个一起长大,所以那个闰土是他小时候的英雄,常常拿着一个自己做的一个矛带他去刺这个野兽,去刺鱼,那他就觉得小孩子的时候就觉得,哇,这个人简直是伟大的不得了,就是他形象当中可以为自己生活的那样的一个少年英雄。
那他这次回来他就很怀念,他就很想见闰土,然后就很烦,因为所有家族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都来,因为要分财产了,所以就在那边,他又觉得又掉到中国那个酱缸文化当中,觉得一个不可救药的自私贪婪的那个家族,然后他就只想见闰土,他说他想见了闰土,第二天他就要走,他再也不要回这个故乡了,那闰土就来了,就他呆在那边,他没有想到闰土这么苍老,然后这么卑微,看到他就跪下来说少爷,然后他就觉得说这是他少年的玩伴,可是现在变成阶级,因为他们是佃农,是没有身份的,所以他那个时之后,他第二天他那个结尾就写他离开故乡,他再也不回去,就故乡对他来讲唯一的希望在闰土的身上,可是连闰土这个部分也没有了。
那这里面其实我们看到鲁迅在故乡里面其实在展述一个社会的政治或者某一种阶级意识,最后使原来最单纯的少年的那个美都会被破解掉,都会被阻碍。所以如果用这个角度去看下面第二段的时候,我觉得你来不来,我去不去那个东西其实在讲说他纠缠在一个政治里面,他有时候为了他不是辅佐那个宰相辅佐他,都在讲他辅佐谁,那最后讲到,其实我想大家可以看到他结论非常的清楚,大家可以看到吾与汝俱少年,因为两个人一起长大时候,两个都是少年,都是很年纪很轻,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雨相处,所以暂时可能告别了,可是还是会长时间住在一起,因为两个人感情这么好,可是没有想到,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注意,旅食京师就是在做官,因为做官为了以求斗斛之禄,为了那一点点的公家的薪水,结果就放弃了跟十二郎住在一起,这样的关系。好,我们看他的结论,诚知其如此,早知道这样子,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对政治的后悔,就是好像给自己很大的一个使命,这个使命是觉得自己做官了可以改革一个社会,可是里面其实有一个沮丧,而这个沮丧到最后竟然转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说即使做到你可以做行政院长,你觉得你可以改革又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可以改革?其实这里面其实转出了韩愈底层对于很多他自己的怀疑,就是因为韩愈是一个非常相信知识分子可以改革社会的。你看连那个皇帝要迎佛骨入宫,他就可以洋洋洒洒的辩论,就说因为他觉得皇帝代表了一个社会里面的一个理性的力量。那这个时候你要把从印度来的那个佛的古迎到宫殿里面去拜,他觉得是跟整个的理性一样违反,跟儒家的那个道统也违反,所以他洋洋洒洒的去建佛古入宫。
我们看到韩愈这件事情其实是影响它最大的。韩愈为老百姓讲话切正实币这些东西贬官都没有贬的这次厉害,他贬为潮,贬到潮州,我们广东捡了一个便宜。韩愈跑到广东是因为这件事情贬到五岭这个地方几乎死掉。那么我们可以看它其实对抗的不只是政治,对抗整个社会里面巨大的那个,那种你不可解的一个力量。
其实我们刚才讲说一直到鲁迅也想要去破解的那个就是原配蟋蟀的问题,就是那个社会里面没有办法用一个理性跟一个正义的东西去看待生命怎么去发展跟进行。所以这个时候你看到知识分子在这里所占据的角色其实是非常诚实,也非常勇敢,把自己定位在这个位置上。可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一段当中,你第一次感觉到,唉,这个韩愈怎么有一点沮丧?好像觉得虽万乘之公相,他也觉得,干嘛为什么不去跟十二郎好好的过一个很简单的小市民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一段的重要,其实跟韩愉当时的心情上的某一个对他政治是不是可以改革的怀疑论发生了关键。所以我们后来会看到韩愈的身上,柳宗元的身上都发生这样的问题。
韩愈还是有一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到了潮州,他还会在那边办学。我们看到整个广东的文风之兴盛,大概都从韩文公开始,从韩愈开始在台湾的潮州都有纪念他的祠堂,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就他对整个的这个当时所谓的岭南影响这么大,那柳中原到了柳州,到了广西,整个当时最落后的这个文化整个被改变,所以当然这是文化史上另外的一部分。
就是说好像也很庆幸这些人被贬官了,因为它使得这个文化的最边陲的地区,然后他们可以真正使老百姓得到一个比较公平对待的方法,也有一个理性思考。所以这一段当中其实读到这里有一点点哀伤是,当然他跟十二郎的这个情谊,我刚刚举到说像鲁迅的跟闰土的这种关系,其实会觉得这个是他们他个人私情上面非常重要的部分,可是因为他一直有一个巨大的知识分子改革社会的使命感,而这个部分被耽误了,也没有完成,所以他对于一个死者来讲,好像有一点难过,有点难过。所以那个时候各种的姻缘就是老是见不了面。
这时候嫂嫂死掉,包括嫂嫂死掉这件事情对韩愈应该很重要的。那他扶嫂嫂的丧回到家乡时候,韩愈竟然因为做官也脱不了身,所以它里面有很多好,就这里这一长段,其实大概都是遗憾。所以大家如果在这里,可以回头看一下。说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19 岁考科举到京城大概就是调大专联考的年龄,其后四年而归,是入四年以后见过面,你看他记得好清楚,跟十二郎的这个见面的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是个扫墓,扫父母的坟,那么嫂嫂也死了,所以嫂嫂也归葬家乡的坟墓。还是不动情绪的事实交代,可是里面的一种心情上的淡淡的哀伤,一直留在里面,我觉得这是高手,真的是高手,你会感觉到刚才那个扶着十二郎指着他讲话的嫂嫂,这个时候也死了。就是岁月这么单纯,这么长的岁月,几句话交代过去,可是里面那个淡淡的忧伤在里面衬托出来。
其实写文章是最难写到这样子,大概在激动的时候很难写出来,它必须是一个非常平静的状况,然后把自己的情绪完全收敛了,文字才可以到这样的状况。所以刚才提到说朱自清的背景也是这样的状况里写出来的,所以其实底下暗潮汹涌,非常澎湃的热情,可是上面是完全平静,完全看不出来,所以遇汝从嫂丧来葬,其实很哀伤,可是只是事实而已,只是遇到你把嫂归葬到祖先的坟墓当中,你看只有几个词,可是情绪全部在底下。
快来抢沙发吧喜欢听蒋勋老师的讲解!
贵胄guizhou台湾与大陆的读音真的不同吗?
Angel416 回复 @月阙花飞: 同问。
祭十二郎文》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
太喜欢蒋勋老师的讲解了、声音也太治愈了吧。
原配的蟋蟀🦗,这个打击真是太大了
所以视角是非常难得的
好的作家不是煽风点火,带情绪和观点。而是带入视角,带你去看事实。带你去看你自己忽略的细节,看不到的事实。
鲁迅继承韩愈精神,反对后期对韩愈“文以载道”的扭曲。纪录片和文章,只是描述事实,不带情绪和评价。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