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
1.“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2. 老舍的《茶馆》:
茶馆是老舍最重要的剧作,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一,出版六十多年来畅销不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同时在话剧舞台上也是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3. 徐志摩为什么和原配离婚:
诗人徐志摩和原配张幼仪是现代中国第一对“文明离婚”的夫妻,提出者当然是徐志摩,他在写给张幼仪的一封信里说,离婚是为了争取“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离婚后,徐志摩在谈起前妻和他们的婚姻时也语多负面,譬如说两人是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成婚的,张幼仪是“乡下土包子”,两人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感情、婚姻生活痛苦不堪等等。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日出还是希望在最困境的时候有一个希望,就是黎明还是会来的,在这个政治的腐败的黑暗过了之后,期待有一个日出的出现。
2、五四运动真正文学的意义在于把社会的问题挑出来,引发大家去思考,也想办法重建一个新的伦理出来。
3、所以当然我们今天介绍徐志摩,不一定完全赞成徐志摩的一种做法,可是我们知道他的目的是他觉得要启发中国老百姓的心中的热情,真正的情感,敢爱敢恨的那个部分。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漫长的中国文学系列里,从早期的诗经楚辞开始谈起,那么中国的文学到了近代进入 20 世纪,有了一个非常大的革命,就是跟五四运动一起发生的,我们叫做白话文运动。我想可能一直在跟这个课程的朋友应该记得我们前面谈到中国的文字书写形成了一种文体,我们叫做文言文,文言文非常的精简,可是文言文在用语言朗诵跟阅读的时候不容易懂所谓的白话是什么?白话就是我们平常讲话的这种语言,那如果用这种语言来记录下来的东西,我们叫做白话文。
那么古代因为文人其实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非常的少,读书人非常的少,所以文言文变成了某一个少部分读书做官的人的一种文体,大部分的老百姓根本不懂文言文,也不会书写,因此我们看到民间发展出来的白话文,大概在宋元之间。又所谓的话本就是有一个人,他在酒楼上,在茶馆里,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说书给大家听,那么这个时候他不可能用文言文,他必须用白话文。所以大家看到三国演义,看到水浒传,就是这种所谓的画本小说,就是每天你到酒楼里去喝酒或者喝茶,然后你就听一段故事,所以每一段故事就是一章或者一回。
那么在结尾的时候,他会说,各位看官预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那么听是说你明天再来听,所以它很类似我们今天一个带状广播节目一样,就是每天晚上他会讲一段,每天晚上讲一段,那么这样的一个形式,到了明代清代的时候,就被一般的作家模仿,写出了所谓的仿画本小说,像红楼梦就是很有名的仿画本小说,就是他是写的,可他模仿这种说话的形式,写出了所谓的白话文的这样的一个小说形式。
可是不管怎么样子,一直到清朝,我们注意一下,白话文始终并没有成为社会里面的文学主流。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当时有国家的考试制度,只要考试制度用的是文言文,基本上白话文还是在民间流传,并没有成为当时读书人、做官的人所鼓励的一种问题。所以因此一直到清朝末年,到了民国辛亥革命之后,我们看到民国九年左右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大的运动,叫做五四运动,我们知道五四运动其实原来是一个政治运动,因为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的一些列强他们要瓜分中国的山东半岛,所以就开了一个会,那么当时就引发了北京大学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对于关心国事的一个运动,希望说内除国贼,外抗强权。
那么意思是说内除国贼是当时的中国政治非常的腐败,所有这些内部的政府里面做官的人叫做国贼,就是他们根本不为老百姓着想,只是自己在贪污或者是为非作歹的。那外抗强权就是当时的英国、法国这些外国都希望来瓜分中国了,所以年轻的学生就在街头上示威游行,提出了内除国贼,外抗强权,那么我们知道这原来是一个政治运动,可是为什么会影响到了白桦文运动?因为当时胡适之这些年轻的学者刚刚从国外读书回来,他们在北大教书,所以他们自己本身那个时候也差不多才 30 岁左右,非常年轻,那么他们就觉得内除国贼,外抗强权很重要的一点,要唤起民众的觉醒,就是政治要改革,最重要是老百姓能够有知识,能够被启蒙,那如果老百姓永远听做官的人的话,政治怎么改革也没有用,所以他们就觉得启发老百姓最重要的,要让老百姓听得懂我们讲的话,如果大家还用文言文在写作,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东西,所以也无法引起民众的教育,所以就开始连串的带动了所谓的白话文运动。
所以当时胡适之就写了宣言,提出所谓的八部主义,就是希望大家以后写文章写的尽量让大家看得懂,因为文言文常常是非常调书代指的这个典故,那个典故,搞了半天大家都越读越不懂,那有点卖弄学问的感觉。那胡适之认为白话文最重要一点是不要用典故讲话讲得很清楚,那么就是我手写,我口等于一个宣言一样,就是说我的手写出来的文字就是我口中讲出来的文字,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做语体文,语言来形成的文体也可以叫做白话文,所以这个白话文运动,虽然我们说从宋元明清以来,其实在民间一直在发展,可是真正正式成为主流文学是在忽视之的,白花文这个运动的提倡才正式出现。
所以因此我们看到这个白花文运动到了 1920 年代, 30 年代在中国产生了非常非常好的所谓的新闻学,所以也有人给他一个名称,叫做新文学运动,就是用非常口语的方式,白话的方式来写小说。那这里面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家,包括古诗的散文,包括徐志摩的诗,朱自清的散文,包括小说上的鲁迅、老舍、矛盾这些人,他们开始用非常平实的白话文来写生活里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白话文运动不只是一个文体的改革,等一下介绍他们的小说内容的时候,我们看到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是过去的小说基本上比较在写社会的上层阶级的一些生活,可是到了白话运动时候,开始注意平民的生活,可能描写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人物,他的生活的小小的辛苦,小小的辛酸,让阅读的读者有非常强的认同感。
比如说我们看到鲁迅的小说里面很有名的一篇叫做阿 q 正传,阿 q 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人物,他这个 q 用了一个英文的代替,原来是桂,就是阿桂,那这个桂是哪一个?桂是桂花的桂,还是富贵的贵,其实我们不知道,那鲁迅用了一个桂的拼音的开头的字就是 q 这个音,然后写出q,那么也有人认为他选择这个字母,因为英文那边 q 的大写,这个字母是一个圆形,有点像一个人的头,后面有一个辫子,就是当时的老百姓还不肯剪辫子,就留了一个辫子,有点在描写这样的小人物的故事。
那我们等一下会跟大家提到阿 q 正传的故事的内容。我们提到了五四运动,相信一般朋友对这一个跟文学有密切关系的活动并不陌生,只是在某一段时期,由于政治的原因,有些五四运动里面非常重要的文学作品,我们大概都读不到了。我自己记得大概在 60 年代,我读中学到读大学的时代,大概在台湾,基本上像鲁迅、老舍、矛盾的书都还列为禁书,现在当然大部分都开放了,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有更多机会了解五四运动时代白话文学对于民间的影响,我们特别强调的是说五四的这个运动,它所提倡的白话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关心的主题,是他关心大众跟老百姓,他认为过去的文学都集中在部分的帝王将相贵族的生活里,那么对于大众来讲,可能比如说占总人口 80% 以上的中国的农民,从来没有机会成为文学里的主角,文学也从来跟他们无关,所以五四文学就希望说能够去呼唤起大众跟文学的关系。所以有人也认为五四运动提倡的白话文运动,等于是一个大众文学的开始。
那么大众文学的意思是说,经有小说的阅读,人民会有很多的反省,人民对他自己所处的社会,对他所了解的政治,它可以有反省,它可以对自己在社会里的角色有所觉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它也类似于中国的启蒙运动。所以这些作者如果我们仔细去看一下,基本上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的作者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比如说大家知道很有名的戏剧家老舍,他是从英国留英回来的,他发现在英国戏剧对于大众有非常强大的影响,每天晚上在伦敦有很多的剧场在演戏,而这些戏都在启发老百姓思考自己跟社会跟政治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这些年可能大家也有机会看到老舍的一个有名的戏叫茶馆,那这个茶馆演出你会发现它就是描写一个喝茶的小茶馆里面,然后从清代末年一路下来的演变,然后你会感觉到这个茶馆其实他就在暗示中国,而这个茶感越来越破败,可是这些人好像没有改变,官僚还是官僚,这些奸商还是奸商,而那些被压迫的老百姓永远还是老百姓,好像没有办法改变它的命运,所以这个茶馆也变成一个非常强烈的批判讽刺的戏剧,让老百姓看完以后会有很大很大的醒悟的感觉。
很多朋友看过茶馆,都记得里面这个小人物最后的一个很感慨的一句话,说我爱我们的国家,可是谁来爱我?那么里面其实是非常强烈的批评,也是说明从清末一直到明初,整个中国老百姓在政治的动荡不安里面那种受苦的感觉,因为军阀打来打去,而老百姓永远不知道今天谁来跟他抽税,然后他做一个小生意都做不成,一个小茶馆永远有人来跟他要钱呐,会勒索,那么没有办法真正好好过一个安定的日子。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五四运动的文学有非常大的意义,是他因为关心人民,所以他永远在批判上层阶级的官僚跟奸商,就是他会认为这个社会里面官僚跟奸商会勾结在一起,使得老百姓永远没有办法过好日子。所以这些文学的形式也有人给他一个名字,叫做批判文学,就是我们有时候觉得一个文学可能只是消遣或者休闲来看一本小说,可是五四运动不是五四运动认为白话文应该负责启发老百姓的责任,所以它里面都有一个比较强的这个目的。比如说像矛盾写了一本很有名的小说,叫《邻家铺子》,铺子就是一个店铺的意思,就是这个开了一个小店铺,他要描写当时的小店铺层层的剥削的过程,就是地方的流氓可能会来跟你勒索一些钱,然后官吏跟你抽税,然后有一些外商想办法剥削你。所以他其实在讲当时中国的经济的状况。
我们可以知道说当时比如说像江南很有名的是蚕丝业,中国的丝是非常有名的。可是当时的英国的商人到了中国,他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利用廉价劳工去收购这些丝,然后把这些丝送回到印度或者英国的其他的属地去加工,加完工以后变成不再运回中国,卖非常高的价钱,让赚取其中的利润,那一般老百姓其实对这样的一种剥削并不容易了解,那么矛盾可能借着林家铺子要说明的是说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工作 14 个小时, 16 个小时,然后最后还是养不活一家人?那这有一点像我们想到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经济繁荣是靠着代工制度起来的,那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廉价劳工。比如说今天如果在美国工人的工资非常高,那么所以美国可能会把很多的工厂设在台湾,所以他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工来做他的代工,那这个时候他赚取非常非常高的利润。
可是我们表面看起来繁荣了,可是事实上如果今天,比如说马来西亚或中国大陆的劳工更便宜,他们就走了,那这个时候台湾的经济又会发生一个恐慌。所以其实我们看到五四运动很早就发现了,经济体制里面操控在强国的手中的时候,你永远没有办法真正让老百姓安家乐业,永远在一个焦虑跟恐慌的这种状态,所以这些文学其实是非常了不起。我想也是因为他们都是留日、留英、留俄、留法,从国外回来,他们其实已经受到了西方很多思想的训练,所以他们希望用比较容易接受的文学的形式,把思想的东西放进到他们的小说里或者戏剧里去,影响到老百姓,影响到一般大众跟老百姓像很有名的戏剧家曹雨,写过了雷雨写过了日出,那么也借着雷雨或者日出这样的戏剧影响到老百姓,观察他自己的社会。雷雨好像在讲一种暴风雨的来临,中国的社会将要经历巨大的暴风雨的变化。日出还是希望在最困境的时候有一个希望,就是黎明还是会来的,在这个政治的腐败的黑暗过了之后,期待有一个日出的出现。
所以我们在触碰五四运动的时候,我们特别要能够了解到这些作者,他们其实不断的在带进来新的一种思想性,把文学做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改革。因为基本上旧文学大部分消遣的个性比较大,就是听说书的感觉,消闲的感觉比较大。可是五四运动的文学都有社会使命在里面,他在每一个小说戏剧里都释放了改革社会的企图性在里面,所以也许读起来就比较沉重。
我想对很多朋友来讲,五四运动影响出来的白话文,可能大家最熟的会是徐志摩或者朱自清,大家一定记得他写得非常有名的一篇散文叫做背影,那描写他自己要去出外读书,然后一个年老的父亲爬过月台,为他去买一袋橘子,然后又爬过来,然后他一直记得父亲一个臃肿的有一点年老以后老态隆钟的身体爬过月台的感觉。
所以我们看到很平淡的散文,可是里面有一个非常深的亲子的感情在里面,尤其在传统的儒家影响的社会,有时候孩子跟母亲很亲,可是父亲很严肃,父亲跟男孩子感情常常是不太表达的,所以背影里面写出了一个非常真挚的父子之间的爱跟尊敬。可是这个孩子也不适宜用我们今天的语言说爸爸你好伟大,或者我爱你爸爸,这种是很西方的表达方式,那在原来儒家的影响底下,父子的感情都很压抑,所以背影代表了那个年代当中一个慢慢长大外出读书的孩子,对他父亲的一个很大的很深很深的记忆。所以这些也是我们在讲到五四文学,基本上都在写小人物,他并不写很特别伟大的不平凡的人,他反而在写一些小小的事物,或者一般朋友也比较熟悉的像徐志摩,留英。然后他从英国回来以后,他一直希望带回一个东西,就是西方的浪漫主义,他觉得中国人好像已经缺乏一种热情了,所以当然我们今天介绍徐志摩,不一定完全赞成徐志摩的一种做法,可是我们知道他的目的是他觉得要启发中国老百姓的心中的热情,真正的情感,敢爱敢恨的那个部分。
徐志摩自己的情感生活也很清楚,他有一种矛盾,他原来家里面给他的一个婚姻跟他后来自己追求的一个爱情中间发生了冲突,而在这个冲突当中,他会不顾社会的指责,因为在那个年代当中,别人觉得你竟然会有婚姻之外,会有外遇是不道德的,那或者说很多人有外遇,可是不讲的都偷偷隐藏起来,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徐志摩是让自己公开的,他让大家看到他的矛盾跟痛苦就是家里面安排的一个婚姻,他觉得对不起这个女人,可他又觉得他自己要追求的另外一个新的浪漫,一种真正性情上相合的知己可能是陆小曼。
所以这个事件在当时引发了非常大的社会上的争论,就是保守跟前卫的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事实上我们知道当时不管胡适之,甚至孙中山,他们家里都有一个原配,可是这个原配都是家里安排的从小相亲的婚姻。可他们同时受到新思想以后,又觉得恋爱应该是自己自主的,是自己去追求的。
所以这个矛盾就反映在徐志摩的很多诗歌里,他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那这里面很明显的他在讲一个偶然性的情感,他觉得情感有时候不像过去的伦理,认为这么永远不变化。当然我们今天知道徐志摩的情感形式,西方的浪漫主义来讲是歌颂的,可是以中国儒家的伦理传统来讲可能是批判的。所以当时徐志摩,最疼爱徐志摩的一位老师就是梁启超。那徐志摩跟陆小曼结婚的时候,跟他原配离了婚,最后跟陆小曼结婚的时候,很多人就不参加他的婚礼,因为等于是对抗他的这个选择。
那最后梁启超被邀请作为主婚人,那他的老师去参加了,去参加表示说你赞成他做这个婚姻的选择,结果在主婚的过程里面,梁启超就一直骂徐志摩,又表示说你们这一对男女怎么可以如此放任自己的欲望,而不去遵守社会的共同伦理?所以我们看到连梁启超这些当时的启蒙运动里面,大思想家其实都有矛盾。
那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今天在读五四文学的作品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到背后其实是有一个社会的矛盾存在,这个两难怎么去解决?可今天我想我们透过不管是文学或者是可能被渲染过的连续剧看到徐志摩的生平,我们会觉得这个人他还是有他可爱的地方,他可爱是他不作假,他并没有偷偷摸摸的把这个事情掩盖下去,因为我们知道一直到今天我们的社会的外遇事件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而且大家也不愿意去讨论它。
而徐志摩他比较使我们尊敬的部分是他呈现了他的两难,他也呈现了他的无奈,他把他的婚姻跟恋爱的困境丢回给这个社会,让大家一起来共同思考。所以这个其实是整个社会开始去学习的一个方式,也使中国的年轻一代开始重新思考。我在婚姻里面是要接受家庭责任的,可是恋爱可能是另外一种浪漫的热情,这两个东西不完全相同,能够接受浪漫的恋爱的热情的年轻人,不一定能够接受家庭的、婚姻的责任。那这两个部分怎么在自己的身上做比较理性跟感性的平衡?其实反而是我觉得徐志摩的事件在五四文学里面最后引发的一个正面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这里特别提到五四运动的白话文学,我自己一直并不完全只把它当文学运动,我觉得它是一个社会改革运动,包括婚姻,包括传统的亲子关系。像很有名的巴金写了《家春秋》,叫做激流三部曲,那么这个《家春秋》我自己在读的时候,全部在写一个封建保守的社会里面,年轻人如何走出他自己的性格出来,因为传统的家庭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听命于父母的。可是这些小孩已经到北京去读大学了,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他回去以后,他觉得他的思想跟爸爸妈妈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他怎么办?他应该遵守原来的伦理,完全服从吗?还是他应该跟父亲母亲据理力争?因为我们知道据理力争是西方的行为态度,在中国传统的行为态度里,父亲说的就算数了。
甚至那个父亲把小孩子叫回来,打了一个电报,说从北京大学休学回来了,儿子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甚至骗他说父病为就回来以后发现父亲没有生病,然后只是说我帮你安排了一个相亲,你要去娶这个女孩子,那这女孩子她没有见过面的,那这个男孩子到底这个时候怎么办?那我自己在读《家春秋》这个小说的时候,可以了解到,五四运动的时候,这种问题一再发生,因为年轻一代接受的新思想跟父亲的旧的伦理严重冲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感觉到五四运动真正文学的意义在于把社会的问题挑出来,引发大家去思考,也想办法重建一个新的伦理出来。
我们大概笼统的介绍了一下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也特别着重在白话文运动当中,当时所启发老百姓的一个社会觉醒的意识,所以这个文学运动跟历史上很多的文学运动都不太相同,它是比较重视到文学跟社会的使命关系的。所以也可以说这些作家大概都有一个特殊的目的来从事他的创作。下面我们其实可以提到五四运动里面一般认为成就最高的一位作者就是鲁迅。
我们知道鲁迅是浙江绍兴人,他小时候父亲是一个地方的乡绅,算是书香世家,所以他从小读古书长大,那父亲的病给他很大很大的打击,就是他看到父亲临终的时候非常痛苦的那个身体上的折磨,可是偏偏那个时候在绍兴这种还不是特别现代化的小城市当中没有西医,所以就请来了一个老中医,然后讲了一些很玄的道理,最后就叫他去抓药。
那鲁迅那个时候年纪很小,就到药房去抓药,就那个药方里面,我们知道中药有一种东西叫引子药引就是能够把药力引出来的东西,常常是很神秘的东西。就鲁迅就特别在他的小说里写到,当时父亲那个药方里的药引是原配的一对蟋蟀,他后来常常提到这件事,他痛恨中医。
那当然我们说鲁迅可能对中医有偏见,可是那个时候的中医可能有一部分非常不科学化,非常的成为江湖术士,所以鲁迅就生气的是说抓蟋蟀来做药引已经很荒谬了,而且要原配的一对蟋蟀,他说我怎么分辨那一对蟋蟀是原配的?我们知道原配这个观念是人的,就说我娶了一个太太,第一个太太叫原配,第二个就是小太太。清朝有这样妾的观念,妻妾,然后这个药方竟然写原配的一对蟋蟀。
所以我们在读鲁迅的小说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时代的荒谬,时代的啼笑皆非,其实是很痛苦的,是因为他找不到这个原配的蟋蟀,他眼看着父亲就死掉了,然后旁边的人大哭大叫,给他很大很大的撞击,他觉得这个民族已经到了这么不科学的地步,这么腐败的地步,这个文化上这么不进步的状况,所以他就立志要学医,所以鲁迅后来长大以后,他就到了日本,他在日本的仙台读仙台医学院,所以如果大家现在到日本的仙台,可能还看到那个医学院前面还有鲁迅的一个像,他在这个地方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是当时非常好的一个学生。
他有一个日本的老师叫做藤野先生,他在他的文集当中特别纪念这个日本的老师,因为这个老师很关心他,因为他是唯一从中国来的学生,特别改正他的日文,他的笔记里的日文,每个礼拜把笔记交去给他看,改正他所有对于人体解剖的血管的错误,用红笔批出来。所以他一直觉得世界上有一种爱是可以超越民族的,就是这个老师是日本人,当时日本已经在中国发动了战争,东北已经被日本占领,可这个老师一点都不觉得来自于中国的这个学生是他歧视的,相反的他加倍的爱这个学生,也一直鼓励鲁迅,告诉他说你将来学医学好,要回去好好的为中国人治病,能够把新的医学知识带回到中国去。
可是鲁迅在毕业前半年发生了一个事件,这个事件是有同学就在学校里面放电影片,而这个电影片里面是描写当时日本人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以后,抓到了一个中国的,然后就说诬告他,说是奸细,所以就用百般的方法来凌虐他,最后要是砍头,然后鲁迅说他已经觉得很难过,看到一个自己的同胞如此被日本人去虐杀,可是他觉得更难过的不是这个事件,而是围在旁边所有的中国人几百个人脸上完全麻木,没有反应,而对日本人虐待自己同胞这个事情没有反抗。
那鲁迅当时在他的日记写了一句话,他说我学了医学,我回去要救中国人的身体,可这个身体救活了有什么用?因为他们的灵魂已经死了。如果他们对自己的同胞的死亡受害,对自己的国土的沦丧,对于日本的侵略都没有感觉了,那么这个人把他救回来又有什么用?所以他就放弃了学医。所以我们知道鲁迅是最后半年放弃学医,没有拿到学位。
回到中国他就写小说了,因为他觉得要用小说来救中国,他就写了非常有名的小说《阿 q 正传》,那当时发表在一个杂志叫做新青年当中,那阿 q 我们知道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成语,我们常说,唉,你好,阿q,那阿 q 是什么意思?如果大家读这个小说,知道阿 q 是一种最能够容忍的生命,你怎么虐待他,他都没有反应,然后别人在打他的时候,他就心里面想说是孙子在打爷爷,他就满足了。
所以鲁迅的意思说,这个民族的不可救药在于他对于自己所有外在给他的压力跟折磨没有反应,甚至麻木,甚至他用一种叫做精神胜利法,就是他心里面想说,反正你打我,你就是我的孙子,他也不敢骂对方,可是如此他就满意了。所以我们看到阿 q 今天变成了一个成语,其实在指出中国的国民个性,这个国民性在英法联军,在八国联军在一次被外国的欺负过程当中,越来越没有自我个性,然后它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状态。所以鲁迅认为如果这个任人宰割的个性没有改变,这个民主不会有救药,就是你怎么样去做政治改革,怎么样去提倡民主,其实是空的。因为老百姓没有自觉,所以他真正要批判的东西是借着阿 q 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一个完全丧失自我觉醒的那个状态。
而且这个阿 q 在这个小说里是一个可怜的人,因为别人老是欺负他,老是把坏事情放在他身上。可是更糟糕的是他看到一个小尼姑过去,他又会欺负那个小尼姑,就是他不敢惹强的人,他会去惹那个比他弱的人。所以鲁迅就认为说这样的民族,其实你把他救活也没有用,因为他对自己存在的尊严,对人的尊敬都没有,他自己是一个不断被压迫的可怜人,可他从事又会去压迫另外一个人。
所以我想如果有机会,大家重读一下有名的阿 q 正传,他现在翻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其实也让世界各国看到,那个年代中国的老百姓,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阿 q 的基因,就变成了好像在洋人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永远不敢去大声说话,永远对于当官的害怕,对于富有的人害怕,而又去欺负比他弱的人,他认为这是中国之所以会逐渐走向灭亡的原因,他并不痛恨那些贪官污吏或者那些奸商,他反而觉得人民不自觉,那你只好任官僚去宰割你,或者任外国的洋人宰割你。所以《阿 q 正传》变成了五四运动最代表的一个文学作品。
美的沉思。我是蒋勋。
什么时候可以配上文字,希望可以配上文字
巴金《家春秋》,新旧思想碰撞融合的故事。(儿子出国接受了新思想与传统家人旧的伦理的冲突)
阿Q精神胜利法~~~
在蒋勋老师的眼中30岁还是挺年轻的~
打卡
我又双叒叕来了 我又双叒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