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元明之际的演义小说

28 元明之际的演义小说

00:00
33:41

一、知识点


1.莎士比亚和他的主要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




2.   《三国演义》介绍: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所进行的加工再创作。《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3.   《水浒传》介绍: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编著的虚构小说(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或罗贯中或两人皆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所以真正的观众所感受到的文学的美是从演员表达以后,从语言透露出来的。


2、所以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文学的某些特色,我们应该在以大众的角度、人民的角度来看文学史的时候,我们希望文学史包含了它的影响力在内。


3、可是我一直觉得民间的文学创造了真正民间的觉悟跟反省,让民间自己知道如何起来,争取他们的权利。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元代的部分关于中国的文学的发展,特别强调了元曲其实也就是戏剧,所以一般从专业正统的文学上常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所以我们对于元曲的看法是马致远他们写的一些散曲。可是不要忘记,其实不管马致远或者是王石甫,或者是关汉卿,他们都代表元代的戏剧大家,所以我们比较看重的是说文学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形式,那么这个新的形式就是用戏剧的方法演出给观众看的。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认为说文学只是一个停留在用眼睛视觉来阅读的书本叫做文学,那么这个文学的范围可能就太狭窄,我不知道我说的够不够清楚。



我们举一个例子,莎士比亚,那么今天大家都会去读莎士比亚的剧本,我们觉得罗密欧、朱丽叶、李尔王、哈姆雷特,它里面有非常美的诗句这种押韵的文体,所以它是西方英语文学里面最重要的文学经典。可是我们不要忘记,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当时并不是让老百姓去阅读的,它是让演员去演出的,所以真正的观众所感受到的文学的美是从演员表达以后,从语言透露出来的。


所以我想这部分也许对于今天很多文学的专业科系部分应该要了解到,文学并不只是文字书写,文学很可能在广义上包含了戏剧的演出,甚至在今天可能包含了电影,就是它的广义的意义上应该从文字书写的部分慢慢的扩大,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唐代的时候,影响力最大的可能是诗人,是李白,是杜甫。


我们说到了宋代,影响力最大的可能苏东坡,是柳永,是词家。可是到了元朝显然影响力最大的是关汉卿这一类的戏剧家。所以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文学的某些特色,我们应该在以大众的角度、人民的角度来看文学史的时候,我们希望文学史包含了它的影响力在内。所以在今天我们谈到了元代快要结束,到了明代要出现元明之际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文学史出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对大众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也不是诗,也不是词,甚至也不是元朝的曲跟戏剧,而是一个跟我们今天大部分的文学爱好者有关的一个新的文学形式叫做小说。


我不知道我讲到小说的时候,一般人对小说这两个字的感觉是什么啊?我们今天会去买一本小说来看,大概包含说它是有故事的,里面有人物的,有情节在发展的,然后你也很急于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它有很多悬疑的一个感觉,就是小说一定有小说构成的条件,有个性突出的人物,然后构成一些故事的发展,这些故事有时候是喜剧,有时候是悲剧,而同时情节是很丝丝入扣的,让你觉得很想知道下面还会如何。


那么这样的一个形式是诗、词曲都无法替代的,因为我们知道李白写诗,杜甫写诗基本上不会有故事,像有些长一点的诗歌里面才会有一点故事性,大部分的诗只是一个感触词也是如此,它很难写故事的。那么到了小说这个形式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它有一个很大的特征,是可以描写很多人物的长相、人物的服装,人物的个性、人物的语言,它可以凸显这个人物的某一种特征出来。所以我们知道中国的小说的形成基本上是在,元末明初,大家听过我们现在还在看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小说都是在元末明初定稿,我特别强调定稿两个字,意思是说这些故事绝对不是在元末明初才被写出来的。比如说我们常常说,如果我今天问听众朋友说三国演义是谁写的,可能大家说罗贯中,会有一个罗贯中的名字,那罗贯中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人。


元末明初,那么这本书是不是罗贯中写的?其实可能有一部分是有一部分不是,因为我要解释是说三国是历史故事,在很早很早就有一本书叫三国志,它是一个历史的记录,里面讲到三国时代的曹操,讲到三国时代的孙权,讲到三国时代的刘备,讲到当时的诸葛亮,这些人的政治上的一些权力分配这种关系。


可是基本上老百姓不爱读历史,因为历史本身有很强的政治性,然后写的也很刻板,大家很少会去买一本什么历史来读,可是慢慢的我们看到大概到唐宋之际,很明显的你会发现有人在街边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就是说不是我们去读历史,而是我们可以讲解说曹操当时如何,所以这一类的人我们叫做说书的人。


或者今天在台湾我们都听过一个字叫讲古,就是把古代的历史讲给大家听的。那我们知道听的一种语言跟看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今天要把在这个广播电台里讲的东西用文字书写的时候,它的文法,它的句型,跟我现在用语言跟大家沟通一定不一样。因为我们知道有一种文体叫做白话,这个白话就说我把我讲话的语言用文字记录下来,叫做白话。可是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文人,他书写的文字叫做文言,大家读过韩愈的诗,说这个文体它就是文言文,那文言文读起来很难,而且你要去念文言文给大家听的时候,大家也听不懂,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东西。


所以因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在唐宋之际,其实就有开始有路边说书的人,讲古的人,这些人经由他语言的魅力,把一个故事越讲越动听,最后就变成所谓的画本小说。所谓的画本就是让这些说书的人依据的这个稿本来说话来说书给大家听,叫做画本小说。所以我想大家了解最早的三国演义并不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写给说书的人说的。那么慢慢的就有人开始整理说,哇,这个人好棒啊,每天晚上他就在新竹的城隍庙讲三国演义给大家听。


那么今天我们可能带着一个录音机去录说,哇,他的那个语言多么有动听,古代没有这个机器,所以他就只好用文字去记录。所以罗贯中其实是一个整理画本的人,所以当我们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其实是说他是一个整理者。其实在民间从唐朝、宋朝到元朝已经好几百年,大家在讲三国演义越来越丰富,最后关公就变成一个很活灵活现的人物,张飞,他的豹头环眼的形象越来越突出,最后他就定稿变成我们今天读到的三国演义的样子,所以我想用这样的方式大家了解到元末明初小说出现跟民众之间互动的关系。



们介绍到了元末明初的中国文学,特别强调这一段时期当中白话小说的出现,其实一直到现在这些小说都是我们一读再读,在民间发生非常大影响力的一些书籍。有时候我在想,在整个的中国文化史当中,少掉了三国演义,少掉了水浒传,少掉了更晚一点出现的西游记,我们少掉了多少重要的一些人物意向或者生命上的指导。所以大家可能一直觉得白话小说、演艺小说只是休闲拿来看的东西。


其实我们大概不知道,像关云长、关羽这个角色,因为三国演义变成了民间最崇拜的一个男子汉,他的红脸长胡须其实都不一定是历史上的,我们从来不知道关羽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红脸,然后是一个有这么漂亮的胡子的美髯公,可能历史上有一点点蛛丝马迹,然后说书的人就开始去添油加醋了。这个添油加醋是说他必须塑造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


我们知道一个小说能够感动人,里面第一要义是人物的性格,所以你试试看。下次如果你跟别人讲一个故事,如果你能够把那个人物故事里的人物的主角形容到非常具体,你大概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通常有时候人家跟你讲一个故事,他讲到那个人讲了半天,面目模糊,你不知道长得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他个性如何,可是我们套关云长。


最后民间,我记得小时候连我们最民间的一般的小店里面挂的月历牌上都会有一个关公在读春秋的那个样子,就是大家可能都记得红脸穿绿色的袍子,手上拿一本春秋,然后旁边点一支蜡烛,然后一个手拉着他的胡子,那么在读这个春秋的样子。好,这种造型小说里并没有描写,小说其实只是一个抽象的叙述,可是为什么一般的老百姓觉得关羽的造型是这么确定的?现在任何人一看说这是关公,甚至会对他拜一拜。我们看到很多庙里都有关公的这个造型,甚至很多做生意的人家里现在都供奉关公好。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里,我要说的是,如果没有这些民间长期的话本小说或者戏剧的发展,关公这个造型不会这么清楚。


所以讲到元末明初这些话本小说跟戏剧互动的关系,我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的文学开始走向民间,开始跟民间有非常多互动的关系,而产生了一个集体创作的真正意义,这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只把罗贯中这个名字放在三国演义上,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它其实只是一个整理者。


三国演义会变成这么活泼的一个小说,应该感谢从唐到宋到元这么长久以来,所有在路边说书的人的集体智慧,以及民间很多加入的互动的感觉。所以我们知道连苏东坡的文集都说到当时苏东坡是宋朝人,就是民间都相信曹操是一个很坏很坏的人,他很多很多的害人的计谋这些东西,那刘备非常的好,非常的仁慈,那因为苏东坡本身是读历史的,他就知道历史上也不全然是如此,可是他会觉得说你今天要跟民间讲曹操个性不完全如此坏,刘备不一定如此好,老百姓都不相信,因为他们已经受到戏剧跟画本小说这么大的影响,所以这里面说明远在罗冠中整理三国演义之前,这些人物性格已经慢慢形成了,所以我们会觉得曹操今天变成了一个舞台上的大白脸。


很多人都说因为太多心机了,每天都在计算别人,最后那个脸越来越白,越来越白,那我们会觉得红脸代表的是一个血气方刚的感觉,就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有时候跟朋友喝酒说,唉,这个人一喝酒就上脸就红,就觉得血脉奋章,就是有义气的人。当然这种判断不一定完全对了,我们不一定完全赞成这样的说法,可是我相信民间这样的说法有它一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觉得在整个的文人的世界,或者是一些比较书房里面,他很少劳动,很少出来晒太阳,所以他最后就变成好像有一点形成他那个脸白白的,所以这种人好像就觉得心机比较深。


这种判断是其实是民间说书人,因为他的对象多半是农民工人,所以他说给这些老百姓听的时候,他会有一个认同性。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三国演义当中有两个人是非常被大众喜爱的,一个是关云长,关羽,那一个是张飞,那张飞是黑脸,关云长是红脸,那大家去乡下看一看,那种在田里种田做工的人皮肤都黑黑的,其实他有一种认同性,他会觉得张飞那个性非常粗暴,动不动就哇火爆三丈就叫起来了。


其实很像民间的个性,就是他没有什么多心事,没有多隐藏的心机,可是相反曹操就让你觉得有点怕的,因为不晓得这个心里面在想什么东西,所以民间就会越来越不喜欢曹操,而越来越喜欢像关云场、关公这种人,因为他为朋友可以两乐插刀,非常有义气的。我们甚至说三国演义里面说他护送他的大哥刘备的两个太太就是护送皇嫂到一个地方去,我们说孤男寡女在一起,可是关公一直保有他兄弟的情谊,那这些都是民间很喜欢的人,民间觉得他们敬拜的人,崇拜的人是知行合一的,可是民间常常会觉得读书人有时候讲了一套伟大的道理,可是行为上不见得是他们真正讲的那个样子。


我们说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那么所以小说里最后喜欢的人物,你就会发现反而具备一种很强烈的民间个性。那至于刘备,刘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我们知道刘备是姓刘,他是汉朝皇族的后代,所以大家称他为皇叔,刘皇叔。可是刘备因为在汉朝没落以后,他是没落的贵族,所以他曾经在民间边炒鞋边席子,在街头卖。我不知道这个部分大家会不会觉得,其实历史上谁也不知道刘备是不是在路边曾经编过草席,编过鞋子,可是小说里面讲刘备在路边草席边鞋子在卖,有点像我们今天在路边摆地摊的人,你忽然觉得刘备老百姓可以认同,所以这是写小说的人的利害,就是它让你觉得这个人很亲切,不是高不可攀的贵族,它有一部分跟我们比较低下的人有互动的关系,我们不要忘记,我还是要强调,最早三国演义是讲给街头的老百姓听的,你跟街头老百姓讲话,你要有你特殊的语言,你要有特殊的魅力,你要塑造特殊他们喜欢的人物性格,所以三国演义里面这些人物就慢慢呼之欲出,一个一个变成大家喜欢的某一种角色了。


当我讲到三国演义的时候,我相信很多朋友脑海里很自然会出现一些画面,这画面可能来自于你读的三国演义这个小说,也可能来自于电影,可能来自于连续剧,可能来自于歌展戏,可能来自于京剧,我不晓得从哪里来的,可是很奇怪,有没有发现这个人一出来大家说啊,诸葛亮孔明,好,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的影响力这么大。


这个人说诸葛亮孔明的时候,你下次可以问说,唉,你看过三国演义吗?有时候你得到的回答是,no,他没有读过,可是表示说这个文学的影响力已经不完全,透过文字的阅读,就是今天他几乎变成尝试了,我想你可以拿这个来测试一下,就是在你周边的朋友当中,十个有九个,一看就知道这是诸葛亮孔明,那一个很可能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大家不知道,不然的话在这个文化体系里,他不会不知道头上戴那样的方巾,穿着一个长袍,上面有这个八卦的符号,手上拿了一只鹅毛扇,很优雅的走出来,大家就会说这是孔明,诸葛亮,所以孔明,诸葛亮已经我用一个词叫渗透到民间的无所不在的一种符号当中。


我记得小时候玩的这种昂飘,那种用硬纸板做的一种小孩玩的玩具上都有孔明的像,也有关公的像,所以我相信大家也不会不认识关公。这是我今天特别想强调话本小说的影响力远超过于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影响力再大,李白、杜甫、苏东坡他们的影响力可能还在阅读的读者群当中,可是小说一出来以后,经由画本的演讲古,最后它影响到民间,所以其实我觉得话本小说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广播电台,它是经由听觉在影响大众的,那个影响力远比文字要大得多,所以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些故事。


像草船借箭,那当时三国都在斗志在打仗,那曹操几十万大军停在赤壁岸边,南边的这个小国家,东吴跟四川的蜀汉力量都很薄弱,怎么对抗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最后只好想办法联合,那这个联合当中又有很多的斗争,我们知道两个不同意见的政党也好,国家也好,要合作其实又很困难,因为中间有很多人去挑拨你,离间你,那么所以最后诸葛亮有一个高度的智慧,他就联络了周瑜,然后想办法跟孙武用联军的方法对抗北方的这个大军,他们就在做一种测验,然后说,我要你几天之内交出多少支箭出来。


周瑜是一个很聪明的一个军事领袖,可是气量有一点窄,老是要跟别人比较,那诸葛亮刚刚好是气量很大,非常宽容的一个人,那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其实不易于斗争,两败俱伤,所以他也就尽量用缓和的方法跟周瑜相处,那么最后他就说我可以答应几天,三天之内交出多少支箭,那以周瑜的判断来讲,你有再好的兵工厂,你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造出几十万支箭出来。


可是诸葛亮有一个计谋,这个计谋他知道,那一阵子江上长江上大雾,那这里面有一种对气象的了解,所以诸葛亮已经有一点变成神秘的人物,就是他好像懂得天文地理,他了解到这几天刚好那个季节当中江面会有大雾,所以大家都觉得说,你怎么还不赶快照箭,这个箭不造出来,他已经立下了军令状,说我提头来箭那,所以你看读小说的人多么紧张,觉得这个诸位诸葛亮是不是要被砍头了?可到了最后一天早上的时候,他就要多少船上扎了很多草人,然后就在江上集鼓,那曹操的军队一听到有战鼓升起,然后又在雾中看不清楚,就看到一个军事赶快用箭一直射,这些箭全部就吃在那个草人上,结果他就把这些草人上的剑收起来,几十万只交给周瑜。


我们读到这里就快乐的不得了,因为觉得草船借箭是一个了不起的智谋,所以三国演义不断的用民间的智慧在讲一种政治里的斗志。我们知道最高的政治不是斗粗暴的,不是斗力的,是斗志的,所以有再粗暴的力量最后可能都失败了。所以曹操那一次赤壁之战,几十万大军全部被火烧战船,那也是非常精彩的三国演义的一段全部毁灭掉,那反而这个小小的蜀汉跟孙武得到了成功,因为他懂得动用智慧,所以三国演义到今天大家都爱读,是因为里面充满了人物的性格的一种有趣,而且充满了情节的悬疑。更重要是你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你觉得里面好像有各种的智慧,他们给我们很多人生的指导,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应该忍,什么时候应该不要去有勇无谋。我们看这《三国演义》里面永有无谋的人,常常最后死得很惨。那告诉你说人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智慧,所以我相信民间。最后借着听这种故事开始领悟了人生,开始有了一个不同对人生的态度,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的做人处事,影响到政治。我们看到读到有一段叫做三顾茅庐,天下大乱。刘备是一个政治家,一个统治者,他要请一个人出来做他的行政院长,而这个诸葛亮是一个潇洒的人,他退隐在民间,他说这个狗权性命于乱世,这么混乱的时代,你干嘛出来竞选立法委员呢?你何不自己过得潇洒一点?可是我们看到最后他被刘备感动了,刘备三顾茅庐,三次亲自到他的草房前面请他,这里面其实民间这么爱看这个戏,这么爱听这个小说,因为觉得我们什么时候会有一个这么伟大的统治者,可以为了老百姓的安危,请出真正社会需要的人,而这么谦卑去请诸葛亮出来,他是皇帝,他可以命令说我把诸葛亮抓来,可是不是,他是三顾茅庐。


那个张飞在外面气的要死,说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也要让我的大哥这样三顾茅庐,张飞就说我去用绳子把它绑了来,可是这里面就表现出性格就是刘备是一个非常谦逊的统治者,他知道你不用谦逊,你请不到最好的人才出来,那如果你标榜的是权利跟财富,最后出来做官都是乱七八糟的,不是贪污的人就是不会做事的人,那你真正要请出有才能的人,你必须谦卑,所以这是民间的智慧。所以我们今天在读三国的时候发现三国留下来的,其实里面充满了人民的领悟,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些小说培养了民间的一种智慧,而民间的人永远有他的聪明在看待政治可能是政治人物想象不到的,所以这些小说在元末名初可能对民间就发生了真正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提到了元末明初,我们提到这一段时间的文学,我没有跟大家介绍这一段时期官方的文学,我没有跟大家介绍这段时期上层的文人的文学。相反的,我特别强调这段时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出现,因为我相信文学有它一定发展的规则,当上层的文化逐渐变成僵化了,尤其明朝出现了八股文之后,所有的文学被上层垄断,变成一种考试的工具。我们知道一个文人为了考试写出来的文章绝对不会是感动人的文章,因为它里面有很多作假的成分,为了考试,为了取悦于皇帝,他也失去了人性里面最动人的部分。可是相反的,在这一段时期,民间流传着三国演义,民间流传着水浒传,它里面创造了非常动人的角色。我们看到三国爷爷的关公、张飞、诸葛亮都变成了民间的英雄,年迈苍苍的黄,忠心耿耿,也是老百姓所崇拜的对象。


我们看到了水浒传,创造了 108 个好汉,我们看到水浒传当中这 108 个人物,除了少部分的宋江是知识分子以外,大部分就是街头上贩夫走卒。其实大家知道张飞是怎么出身三国演义的,张飞是屠户,就是所谓的杀猪的就是屠夫,可是他代表了一个民间人物的一种刚烈,虽然他脾气很坏,可是他有情有义。


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民间喜欢的人物跟官方喜欢的人物跟文人喜欢的人物其实是不一样的。民间喜欢的人物是说你稍微脾气坏一点没有关系,可是我知道你是好人,就是在大是大非上,他是不会为非作歹的。所以我们特别看一下水浒传里大家喜欢的人物,像鲁智深,鲁智深是喝酒吃肉吃狗肉,然后他因为杀了人,后来就他的师傅就让他躲在庙里面,他可以喝了酒,吃了狗肉,醉打山门。可是民间真是喜欢鲁智深,因为鲁智深他最后会变成一个非常有义气的帮助朋友刚烈的人。我们看到水浒传有一个基本的文学的主调叫做官逼民反。这 108 个人物用今天的语言来讲,全部是通缉犯,他们都是宋朝大宋王朝的统计犯,他们在一个地方叫做梁山,这个梁山等于是他们聚义,然后去劫富济贫。如果有这些贪官污吏,他们知道这个人是贪官污吏,他们就把他宰掉,然后把他的钱拿来分给所有的穷人。那么这样的一个行为在法律国法上是不容。可是我们知道在乱世的时候,老百姓觉得法律是谁定的?法律是上层阶级定的,他会觉得这些上层阶级定的法律只在保护他们自己,而老百姓穷到饿死都没有人要管,所以他们会觉得这一群人是他们的英雄。


所以水浒传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小说,我们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是让民间有革命的可能,我觉得它是最早的一本世界的革命小说,等于是他鼓励说,如果是个政权这么败坏,你就去造反。所以水浒传里面我们第一个要弄清楚是逼上梁山这句话。那么这些人在这个地方他们又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力量。然后这些人官逼民反,或者逼上梁山,说他要做强盗,他要变成通缉犯,不是他愿意的,是因为被逼到没有办法,我们看到林冲就是林冲,原来是当时的一个教头,所谓的教头就是大宋王朝里面有一个禁卫军,有点像我们今天总统府司令部这样子,一个带领说 80 万禁军保护皇帝的,那么他是一个非常奉公守法的人,他练武,可是他就是保护皇帝,他也做得很好,就是把总统府守的好好的。


可是有一次我们看到有一个高太岁,就是高俅,就是等于今天的行政院长,他的儿子为非作歹就要抢林冲的太太,逼林冲的太太要比肩。因为当时的这种王朝里面的这种有钱人,这种有权有势的人,觉得你是什么东西,那你太太要让给我,因为你的官比我小,那林冲就被逼,最后林冲一家人被杀之后,林冲我们知道在这个小说里有一个非常惨的,就是林冲夜奔临终,夜晚逃出去,然后逃出去没有地方可走。后来大家就劝他一上梁山。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的强盗之所以坐强盗当他不是因为他坏,而是因为政治太坏的时候,就变成官逼民反。


所以他这里面其实提出的一个观念是说当政府坏到这个样子的时候,你还要支持这个政府吗?你要不要扮演一个去上梁山去革命的这个角色?所以我们看到梁山破有一个聚义厅,他们知道哪一个是贪官污吏,他们杀掉这个贪官污吏,把钱拿来分给穷人的时候,老百姓听到这个故事有一个很大的感动,这个感动是说今天谁来替穷人做主?好,所以我们说替天行道,因为政府其实是应该行道的,可是如果政府坏到不能行道,那么要有人替天行道。


所以这 108 个好汉里面,鲁智深这些人,还有李逵,我们知道李逵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那种,就我们叫黑旋风,长得黑黑的,所以这些人其实都来自于民间,可在民间他们奉公守法,他们过日子,可是到最后官方的税一层一层的剥削,你觉得怎么会永远交不完的税啊?辛苦了一辈子,所有的税就交给了政府,可是政府等到有灾难来,又不来保护你,这个时候老百姓开始编出了水浒传的故事,要去控诉,要去对抗。


所以我想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好,在元末民初来不是没有原因,因为政治太坏,在政治败坏的时候,老百姓自己用他小说的这种方式创造了他们的英雄。而这些英雄一直到今天,大家一看鲁智深,一看李逵,一看林冲,还是充满对他们的同情,对他们的尊敬,因为他们就是人民的英雄。所以我相信这些部分可能应该要了解到这些小说,只要他们留在民间,不会没有智慧,虽然他们可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虽然他们可能知识没有办法向上层阶级受到最好的教育,可是我一直觉得民间的文学创造了真正民间的觉悟跟反省,让民间自己知道如何起来,争取他们的权利。所以从文学史来看,元末明初的小说的出现,特别是像三国演义、水浒传,其实是真正教育百姓、教育人民、教育民众最重要的一些作品。美的沉思,我是蒋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咖啡语茶_93

    老师的声音好治愈,光是静静的听着就很满足。总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沉思。

  • 听友160840714

    元末一节,讲得精彩。

    听友470560023 回复 @听友160840714: d

  • 小涵是个憨憨哟

    所以三国演义到今天大家都爱读,是因为里面充满了人物的性格的一种有趣,而且充满了情节的悬疑。更重要是你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你觉得里面好像有各种的智慧,他们给我们很多人生的指导,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应该忍,什么时候应该不要去有勇无谋。

    小涵是个憨憨哟 回复 @小涵是个憨憨哟: 我们看这《三国演义》里面永有无谋的人,常常最后死得很惨。那告诉你说人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智慧,所以我相信民间。最后借着听这种故事开始领悟了人生,开始有了一个不同对人生的态度,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的做人处事,影响到政治。

  • 小涵是个憨憨哟

    我们提到了元末明初,我们提到这一段时间的文学,我没有跟大家介绍这一段时期官方的文学,我没有跟大家介绍这段时期上层的文人的文学。相反的,我特别强调这段时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出现,因为我相信文学有它一定发展的规则,当上层的文化逐渐变成僵化了,尤其明朝出现了八股文之后,所有的文学被上层垄断,变成一种考试的工具。我们知道一个文人为了考试写出来的文章绝对不会是感动人的文章,因为它里面有很多作假的成分,为了考试,为了取悦于皇帝,他也失去了人性里面最动人的部分。可是相反的,在这一段时期,民间流传着三国演义,民间流传着水浒传,它里面创造了非常动人的角色。

    小涵是个憨憨哟 回复 @小涵是个憨憨哟: 我们看到三国爷爷的关公、张飞、诸葛亮都变成了民间的英雄,年迈苍苍的黄,忠心耿耿,也是老百姓所崇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