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韩愈与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先驱

18 韩愈与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先驱

00:00
31:12

一、知识点


1.韩愈的生平介绍:


韩愈(768年—82412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2.   柳宗元介绍: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3.   舍利是什么:


舍利是梵语arīra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可相反的,有时候我们读一篇文章,觉得它很简单,平铺直叙,它里面会放进一个对于生命的态度跟看法在里面,这叫文以载道。


2、所以柳宗元其实教会了我去看山水就是人也许在人世间受伤,可是你回到了自然当中的时候,自然会安慰痊愈你所有受伤的部分。


3、他写了一些民间非常有生命力的人,然后这些人在柳宗元政治失意的时候,给他很多很多的心灵上的启发。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一系列介绍唐代的文学过程里,基本上是以诗作为主体。我想大家也知道,唐代的文学成就最高的当然是诗,可是不要忽略唐代也有其他的不同的文体,像古文运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那么谈起古文运动,可能我们一定会介绍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就是韩愈。韩退之,因为我相信很多人对韩愈不会太陌生,最主要是可能在以前的教科书里,常常会选用他的一些重要的文章,像纪十二郎文,或者像他很有名的诗。说是在讲老师,韩愈界定什么叫做老师,老师的定义是什么?我们今天到学校里,我们都会有一个老师,那可是对韩愈来讲,他觉得他要界定的老师并不只是一个所谓的职业,一个职位或者是一个身份,他认为所谓的老师的诗这个意义,因为它可以具备三项生命里面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授业、解惑是说这个你愿意称他为老师的人,不一定是我们今天在学校里的老师,而是他能够把生命的道理传给你,它可以帮助你学到一个专门的职业。


传道授业,这个业有一点是说一种专门的技能,一种生活的能力。所以他摆的第一个的并不是这个专门的技能,其实是传道,就说它能够告诉你做人处事的道理,能够让你知道生命活着的真正的意义在哪里,这个叫做传道。第二个才是授业,授业是说告诉你知识性的东西。那第三个是解惑,就是你对人生有很多的疑惑,有很多的困惑,它可以帮你解答,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相信一直到今天韩愈的是说还在现代的教育里具备一定的意义,是因为我相信我们今天还是会用这三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老师。这个人在讲台上不管他教任何一个科目,他值不值得我称他为老师,或者虽然叫他一声老师,我心里是不是觉得我敬佩这个老师,会不会觉得他是我一生生命里面重要的影响者,那么都跟韩愈讲的传道授业解惑有关。好,所以我想这篇很多朋友都读过的,也选在教科书里的这样的一篇诗,说感觉到韩愈在古文运动里扮演的角色,我们就要解释一下古文运动在唐代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借一个人对韩愈的推崇来解释这个事件。


就是到了宋朝的时候,苏东坡曾经非常推崇韩愈在文学,特别是古文运动里面的一个导师的地位。他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韩愈,他赞美韩愈,说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意思是说在韩愈之前,有八个朝代文学都没落了,非常的衰败。可是因为韩愈,所以把文学重新的恢复了它的盛况,把古文运动恢复起来,这个叫做古文运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很重要的一个论点是要整理苏东坡说的八代之衰是哪八个朝代,为什么有八个朝代这个文学都衰落,以疏通坡的感觉来讲,那文企八代之衰,重新又建立了新的文学风范的这个韩语,那么它恢复的古文运动的这个古文的古,到底是哪一个时代?可能都是我们今天值得把它弄清楚的。


我想我们去往前推一下,在唐朝之前,隋朝之前有四个朝代,宋岐良辰,然后宋岐良辰之前有三国时代的魏根、晋,就是七个朝代。然后再往前面推一个朝代是东汉,所以这个叫做八代。在这八代之间,就从东汉到魏就是曹操建立的魏国,到司马氏建立的晋、东晋、西晋,然后到宋、齐良辰这四个朝代,然后到隋代。


这八个朝代对于苏东坡来讲,认为是八个文学衰败的朝代,所以韩愈重新恢复了古文的伟大,那么这个时代就是西汉,那么西汉很重要的一些文学家,像司马迁他们的古文运动的精神主题在哪里?就是觉得这所谓八代太过讲究文慈的堆砌,太过讲究文学,走向了唯美,走向了一种抒情,而缺乏了对事理的主张。


所以我们说韩愈是什么?韩愈是文以载道,就他的文学是要有一个真理的主题在里面。我不知道这样子比喻恰不恰当,就是大家会感觉到我们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我们说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它里面用了这么多的典故,然后它的文词修辞这么美,我们说这是一篇好文章。可是读完这篇文章,如果觉得很空洞,觉得并没有给我们人生带来任何的一些影响,那会不会觉得这篇文章只是纯粹唯美而已,而缺乏了一个承载的内容在里面。可相反的,有时候我们读一篇文章,觉得它很简单,平铺直叙,它里面会放进一个对于生命的态度跟看法在里面,这叫文以载道。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当然一定会引起争议,因为今天很多人并不见得赞成韩愈的文艺载道德,一种文学主张。韩愈认为要写一个文章,不写则已,要写一定要有一个看法。所以诗说就是它有一个看法在里面。祭十二郎文,它在写一个比他晚一辈的侄子死掉,然后哀悼他生命的那种悲苦,讲到他自己生命的追求,他也是文艺载道。那么所以苏东坡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是认为他恢复了西汉的时候,写文章必须要有主题内容,有主旨的分量这样的一种写法,这个叫做古文运动,所以包括了韩愈,包括了柳宗元,包括了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曾巩,这些人就称为唐宋八大家的就是古文运动里重要的健将。好,我想这样子,我们介绍韩愈,大家对他可能就比较了解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实提起韩愈,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蛮矛盾的感觉,我想这个矛盾是一方面,觉得他非常伟大,他在唐宋八大家里面是一个居于首席地位的一个领导者,领导了整个的古文运动,他的文艺载道的这个精神也让我们敬佩。可是我说的矛盾是说有时候我觉得我读文学,我希望怡情养性,或者我旅行度假,我去带一本休闲的书,这时候你就不太敢带韩愈,因为韩愈太重,韩愈的文章读起来让你觉得好像要震惊为坐,就是你躺在那边不敢读韩愈的,所以我不知道这样子能不能形容出大家对韩愈的感觉。


就是说他有一个道统在身上,他在写文章的时候永远写出一种重量感,好像对文化、对历史、对传承,它有一个很强的使命感,甚至在做人上你都觉得韩愈很正直。我想大家知道韩愈很有名的一个事件是当时皇帝曾经因为相信佛教,所以要从印度迎接佛舍利入宫,就是佛指舍利,佛的那个手指的一段骨头,那么因为传说里面说释迦摩尼佛圆寂以后,它的舍利分成了 84000 舍利到世界各地,当然越来越神奇,越来越是传说,那么可是对于信佛的信众来讲,多多少少会接受一种迷信,觉得佛骨舍利里面具备一种神奇的功能,可能可以辟邪,可能可以消灾,可能可以除病,所以这些皇帝就动用很多人力金钱从印度迎我古舍利入宫。


那么也就是我们今天在考古学上已经找到西安的法门寺的地宫里面已经找到了这个佛古舍利,那么这件事情当然我们说不见得绝对的有对或错的问题,我相信一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有争议,我相信也有很多信徒也会去敬拜舍利,可是对韩愈来讲,因为他当时的身份是御史,就是谏官,那么这个官位就像我们今天的监察委员,其实很重要一点就是常常要提醒皇帝不要做错的事情,那么所以韩愈觉得他有责任提醒一个唐朝的皇帝,你要以自己的文化道统为主,你怎么可以去迎接一个外来的信仰宗教的佛骨舍利,而忽略了对自己本身儒家道统的强调,所以他就写了很义正词严的信去觐见,甚至批评这个皇帝。


我们知道在古代这种事情常常会引发统治者的一种暴怒,因为他觉得我好好的要去迎接佛古舍利进宫,你还要讲我是愚昧什么之类,当然就非常生气。所以当时韩愈差点被判死罪,后来就贬到潮州,就是贬到了岭南。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事件对韩愈的影响非常非常的大,韩愈当时也曾经就在贬官,就从长安一路就往南。我想大家现在翻开地图看一下,从长安城到岭南广东是多么遥远的路途,其实很多人是死在路上的,因为一个文人身体又不好,以韩愈自己的描述,他在《祭十二郎文》说他行年未四十,还没有四十岁是忙发苍苍,就是眼睛已经花了,然后头发也白了,齿牙动摇,牙齿全部都脱落了。


那么所以韩愈绝对不是一个身体很好的人,就是因为他是学者,苦读书的人,所以身体也很差。他就曾经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写到他当时被贬官到了这个秦岭旁边,到了蓝官的时候,他有一个侄子赶来送别,赶来看他的时候,他写的一首诗,他说一封朝奏九重天,他说一封就是有一封信,有一封给皇帝的信。朝奏就是早上朝的时候要奏之圣上,一封朝奏九重天,九重天是表示皇帝地位之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那么到了黄昏的时候,我早上才上了奏章,黄昏的时候,夕就是夕阳的时候就被贬,贬官,贬到朝阳就是潮州,就是广东,这么远,路八千,这个路有八千里公里,就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云横秦岭家和在就看到他已经到了秦岭边,然后整个秦岭都被云遮住了,所以看不到他自己的家,就是他北方的家。云横秦岭家和在雪涌南关马不前,那么这个时候是冬天下大雪,然后整个南关这个关口全部被雪堆满了,然后马都不肯往前走,马不前,他最后讲到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葬江边,就跟他侄子说,我知道你今天赶来是什么原因跟目的,因为你可能怕我死在这里,要收我的骨葬在江边,好收吾骨葬江边。


其实韩愈当时为了这个事件几乎送命,可是我们也看到韩愈即使落难被贬到潮州。大家知道包括今天在台湾的林东,有一个地方叫潮州,都有昌黎祠,就是纪念韩昌黎的祠堂。因为古代很有趣,就是这些官吏在朝的时候总是在觐见皇帝,希望能够改革避政。一旦他被贬官以后,他到了潮州,他可以好好为老百姓做事情。


而潮州也因为韩愈到了这个地方,人民开始读书,开始受到儒家的教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对民间可以发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像韩愈这种文艺载道的文人,他们心里面有一个文化的信仰,觉得政治好或者不好不见得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你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扮演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能够帮助人民去启蒙,能够有思想,那有一天人民才能够真正的去改革社会,而不是统治者。所以我想这里面都可以看到韩愈文艺载道跟古文运动的精神,跟他刺激本身在政治立场上所执着的信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也希望在大家如果有机会重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或者诗说的时候,能够把这些事件合并一起来阅读,就可以了解了韩愈的地位。


谈到唐代的古文运动,我们特别提出韩愈,提出柳宗元,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读这两个人的古文,一直觉得他们的风范非常不一样。刚才提过韩愈的东西非常的重,让你觉得好像不是精神抖擞,特别心里边充满了对文化道统的信仰。有时候不太敢去读韩语,因为他文艺载道的精神总是在他的文章里放进了非常强烈重大的一种文化的使命感,那么这也构成了韩愈的一种特殊的风格。


我记得在唐诗三百首里面选了一首韩愈的石鼓歌。石鼓歌是什么?就是当时韩愈发现在陕西民间挖出了 10 个石头磕出来的古形的东西,那事实上是周朝的文物,韩愈当时认为是周宣王时代的政令,就用古文刻在这个石头的古形,就是说比如说我们说一个圆圆的像打鼓的石头,在上面刻了很多的字,那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对这些字已经不太容易了解,因为它是用篆字写,跟当时通行的楷书已经非常不一样,等于是古文字。


可对韩愈来讲,他写了石鼓歌,是因为他觉得很感动,他看到的这十个从地底下挖出来的考古的文物,他知道古代的周朝真的有一个这样文化昌盛的时代,他透过这十个蚀骨感觉到周公治理作乐的精神,最后构成的一个周文化的传承。好,这里面要讲的就是一种使命感,所以他写的这首诗歌,让你感觉到它要让人民感觉到地底下挖出来的文物是多么弥足珍贵,因为它证明了一个时代的存在,它也证明了传统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始终觉得韩愈好像一直身上背负着上千年的文化的传承的使命感,让他感觉到说一个文人知识分子活在人世间最大的责任在承先启后,就是你要继承前面的文化道统,然后接下来你也要把这个文化传递给后代。


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也是因为它好像变成了一个中流砥柱,要倡导真正文艺载道的古文运动。所以我刚才提到,也许朋友们在想要阅读韩愈,亲近韩愈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要为自己准备更丰富一点的文化的厚度,你走到他的面前,你才觉得不会被他的雄伟所吓到。那刚才也提到说他后来因为觐见皇帝迎接佛古入宫而被贬到了南方的潮州,在那边过很苦的日子。那个时候他也写了非常好的纪俄余文,描写到当地的老百姓常常会被鳄鱼吃掉,因为说明当时的广东还有很多地方是蛮荒之地,可是作为一个地方的老百姓的官就是他当时是地方官,他爱民,如此他就要写一篇文章去祭鳄鱼,他希望鳄鱼不要伤害老百姓,所以这里面也可以看到这些人被贬观的过程当中,还是维持他知识分子的一种信仰。


那么因此我们今天也同时会介绍跟韩愈一样重要的一个古文运动的唐代的大文学家,就是柳宗元。柳宗元也一样,因为牵涉在一些案件当中,最后被贬冠到广西的柳州,所以我们常常称柳宗元为柳州,就是他后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柳州这边做官,那也是一个蛮荒之地,所以有时候读到古代的历史也非常的感触。我们看到这些重要最好的文学家,这些对社会人民疾苦有着最大关怀的惯例,几乎都免不了被贬官的命运就常常会让你怀疑。小时候读历史的时候常会问说,那么在首都做官的人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被贬的都是最好的官?可是这这些最好的官贬到了广西,贬到了广州,其实他们非常了不起,他们在那里就开始为人民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所以柳宗元到了柳州,他写文章的方法就跟韩愈很不同,韩愈永远在写人生里面最沉重的部分,去歌颂文化的道统,它有一点像诗里的杜甫,可是柳宗元有一点像王维,他在整个生命受伤之后,他在柳州的山水里写了很多山水的小文章,它可以描绘它如何跟着一条水一直走,一直走一整天,然后走到山丘上,看到很多的石头,描绘各种不同石头的奇形怪状。


我记得小时候读柳宗元很不容易懂,因为柳宗元好像在写一个自然的世界,这个自然的世界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意图,它只是让你觉得你可不可能放弃掉人的观点,而从自然的观点来看山水,所以柳宗元其实教会了我去看山水就是人也许在人世间受伤,可是你回到了自然当中的时候,自然会安慰痊愈你所有受伤的部分。


所以可能很多人都记得柳宗远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叫做《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是一个姓郭的一个人,他的职业是帮人家种树,然后因为它是驼背,所以大家叫郭坨坨种树。那么这个小文章很有趣,我觉得像一个小小的小说,就是看到柳宗元因为落难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他就有机会认识了民间这种很卑微的人,可能在乡下一个种树为生的人,然后又是一个驼背,长得也不怎么起眼。可是这个人就跟柳宗元讲,他说其实种树没有什么大道理,就是尊重自然。他说很多人把树绑来绑去的,然后跟砍来砍去的,最后这个树当然就长不好,因为很多人只是想把树长成他要的样子,他觉得树你就是灌溉它,让它自然生长,这才是最完美的树。其实我们看到柳宗元在写种树郭头头传这篇文章里讲的是政治,他觉得政治不要去伤害太多的人,政治应该尽量的不要去约束太多的人,而让人自然的生长起来好。这些部分都可以看到当时韩愈或者柳宗元他们的古文运动里面所共同一致的某些理想。


我们提到了柳宗元,总是会想起他非常优美的一些小品文,他在柳州,在永州这些被下放被贬观的山水当中写出来的一种观看自然的方法。我们也讲到他写的种树郭橐驼传,他写了一些民间非常有生命力的人,然后这些人在柳宗元政治失意的时候,给他很多很多的心灵上的启发。


有一篇也许大家都记得他写到一个姓蒋的一个捕蛇的人,讲到在乡下出一种毒舌,叫做黑直白章,黑色上面有白色一条一条的纹,很多人认为就是台湾讲的雨伞节非常毒的蛇,那这种毒舌人一碰以后大家就没命了。柳宗元就认识了一个好几代捕蛇的人,然后他就觉得说你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因为这个人跟他说,他们好几代捕蛇都死于毒蛇之手,那他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做这个行业?你不会改一个行业吗?然后这个人就跟他讲说没有办法。他说你知道政府的那个租税这么高,我们根本交不起,然后也没有土地,也没有田,也不能像人家做农民,身上又没有一技之长,也不能改业做工人,最后只好铤而走险就去捕蛇,那知道很危险,知道肯人会送命,可是至少捕到蛇还有机会,可以交税,还可以把蛇卖掉,因为可能蛇胆、蛇皮都有用,可以卖高价,然后可以去求生存。


所以柳宗元听完这个故事以后,非常感慨地说,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他说这种非常残酷的政治是比老虎还可怕的,那他就觉得残酷的政治是比毒蛇还可怕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韩愈或者柳宗元,在他们的古文运动里,其实他们用心之深,是因为他们关心老百姓,他们不断的用文字提醒统治者,不能够打破老百姓到他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些唐代古文运动当中令人敬仰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真正能够在自己的生命里面做出了非常多的反省跟启发。


我相信不管韩愈也好,柳宗元也好,他们如果跟统治者合作,其实是可以做大官的。以他们的才华,以他们的能力,韩愈当时只要一念之间,觉得皇帝迎不迎接印度的佛古舍利跟我什么关系,他就不会被贬关。当时的朝廷里面一定 99% 的人觉得我干嘛去惹皇帝生气,可是他作为一个维持道统的人,他觉得他要讲真话,他不希望这个皇帝老是现逆,在一种迷信当中就是不好好治国,而每天只是迷信。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勇敢,知识分子的诚实才是古文运动真正的主题。可是他们大概都一一走向了非常孤独荒凉的世界,被贬到最偏僻的地方,九死一生。可是在那个地方如果一旦活下来,他们还是坚持着心里面最高的一个品格,教导老百姓,帮助老百姓能够把环境开发出来,能够生活过得更好,同时也教导老百姓追求文化,追求教养,追求道德。我想在古文运动的背后,这个部分才是应该大家理解的真正的宗旨的精神主题。


那同时我相信在唐诗里,很多人都记得柳宗元留下一首非常美的小小的诗,这首诗说千山鸟飞绝,万境人宗灭,孤舟蓑利翁,独钓寒江雪。非常空灵的一首诗。我记得小时候,其实读的时候觉得很美,可是不是完全懂。千山鸟飞绝,就是一个人一直走,走到千山最高的山峰,连鸟都不去的地方。千山鸟飞绝,万径就是路上一条条的小径,上万条小路,人都不去,走的那个地方就是柳宗元最后去的地方。的的确确是鸟都不去的地方,是人都不去的地方,可他要走到最孤独的山水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终灭。在没有鸟的地方,在没有人的地方,在最荒凉孤独的山水里。孤舟蓑利翁,有一个孤独的一个小舟,有一个披着蓑衣的戴着斗笠的一个老翁。


其实我相信柳宗元在讲自己,那么他在做什么呢?他在这样冰天雪地,人烟不到,鸟都不到的地方,他到底在干嘛呢?最后一句说独钓寒江雪,它就在一个已经冰封的寒江上,寒冷的江上独自在钓雪,他不是在钓鱼。我们吓了一大跳,我们发现说他其实不是在钓鱼,他钓雪。那么雪是什么?雪是洁白雪,是一种最干净的白色。


刘宗元好像在讲,他自己要走向人不到的地方,鸟都不到的地方,可他要坚持他自己生命最后一点点的捷径,他不要同流合污,他不要随颇逐流,他宁可过这样的一个孤独跟荒寒的日子,可他不要在京城里跟着这些政客一起长袖善舞,所以我相信在唐诗里,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诗留下来让大家一读再读,觉得意境极美。可是也许一般人不见得能够读出来柳宗元在这首诗背后那种心灵上的感触,那种心灵上极其孤独又极其自负的一种坚持。我想用这样的方法介绍古文运动里最重要的两位大家,韩愈韩,柳宗元。


美的沉思,我是蒋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3299hqno

    重量感、使命感的韩愈继续听蒋勋老师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