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家中老人

目前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家中老人

00:00
04:50

近几日,朋友圈“阳了”“阳过”的越来越多。实事求是说,年轻人感染出现头痛、发热的症状,只要按时吃药、休息,很快也就过去了。目前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家中的老人。

为什么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更易出现重症情况?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大吗?老年人接种疫苗是否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吗?

围绕社会热点关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解答:全球免疫策略一直把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作为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研究显示,80岁以上老年人未接种疫苗的死亡风险约为14.7%,接种了1剂、2剂、3剂疫苗,则死亡风险可分别降至7.2%、3.7%和1.5%。

加强对老年人的保护,一直是中国疫情防控的重点。随着政策的优化,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更为突出。随着人口流动逐步正常化,高龄老人走出家门、出入公共场所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推动老年人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愈显必要。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从数据来看,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的确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截至11月28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的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而80岁以上老年人的这两个指标为76.6%、65.8%,差距明显。另一方面,越是高龄人口,基础疾病相对较多,免疫力更低,遭遇重症风险也相对越高。高龄老人恰恰是最需要得到疫苗保护的人群。

高龄老人接种率较低,与一些现实顾虑有关。像接种是否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是否更高之类的疑问,就很典型。

相关专家的解释用数据说话:从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我们常年接种的其他一些疫苗相当,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诸如此类的释疑,是打消顾虑的最有力证据,可以科普得更多点。

然而,一些老年人不使用手机,导致他们在信息接收上面临诸多限制,这就需要在科普上多些人性化的考量。比如,家人的解释和劝导是最直接有效的。也可以在社区、村委摸底的基础上,开展点对点的上门答疑解惑。尤其在农村地区,一些留守老人、空巢老人,需要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

一些老人本身行动不便,出门接种疫苗的综合“成本”较高,需要一些更主动的服务。方案中要求,对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可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携带接种后观察期间所需的常用设备和药品,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加强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脆弱人群的保护,是事关防疫全局的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都不能轻忽大意。

包括张文宏医生在内的多位专家说得很直白,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现在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保护老年人与脆弱人群,其中最核心的原则是,我们应该尽一切能力,延缓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

张文宏还提醒:除了打疫苗之外,子女这段时间如果去看家里的老人,建议还是要戴N95口罩。同时这几个星期要告诉家里的老人,就不要去跳广场舞了,也不要去搓麻将了,也不要去社区活动中心聊天了。

对于脆弱人群保护的重要性,社会应有更充分体认。加强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把重点人群的免疫屏障织得更牢固一些,也有利于“压平感染曲线”,缓解医疗系统的压力,确保社会平稳渡过疫情高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马韩大仙

  • Helen_yzr

  • Helen_yzr

  • 马韩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