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平原上韵味无穷的坠子戏

皖北平原上韵味无穷的坠子戏

00:00
09:23


在广袤的皖北大平原上,近百年来,始终活跃着一个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戏曲剧种——坠子戏。坠子戏诞生在安徽本土,因此也称:安徽坠子戏。


坠子戏以其主奏乐器为“坠子”而得名;它是以民间说唱的单口坠子为基础,经过“大扬琴”、“道情班”和“曲艺剧”的过程发展而成的。坠子戏起源于安徽萧县,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形成于上世纪的40年代。


1914年,山东郓城县坠子女艺人韩教香来萧县黄口镇演出,深受当地观众欢迎,为了招徕更多观众,她还曾尝试化妆穿箱,以戏曲形式来演唱坠子。至30年代,萧县已悄然兴起了“坠子热”;这是坠子戏最早生发的引线。


坠子戏自1940年,萧县琴书艺人陈兴兰组建“清音大洋琴”班开始,就以戏曲形式出现在淮北平原上;1944年,易名为“萧县道情班”;坠子戏创始人先后有:陈兴兰、邵理信、杜庆祥、李教令、史凤霞等。


坠子戏早期活动于皖北的萧县、砀山、濉溪、宿县一带,后来逐步流行于苏鲁豫皖接壤的黄淮地区。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后,为避战乱,萧县道情班两次西下河南游艺,把这一新兴剧种传入河南。1951年底,道情班被萧县人民政府接收,成立了坠子戏专业表演团体——萧县曲艺实验剧团(亦称 “曲艺剧”)。经过整编,充实了艺术人才(如号称:坠子戏“三元”的刘元芝、陈元孝、陈元萍等),又培养出以朱月梅为代表的第二代坠子戏演员。当地群众中流传着“不打场,不犁地,都要去听坠子戏”和“不打油、不称盐,都要去看‘三大元’”的口头禅,指的就是第一代坠子戏表演艺术家刘元芝、陈元孝、陈元萍。从上述真实而形象的民间谚语,足以说明根植于淮北大地沃土中的坠子戏,在黄淮一带的群众中已经有了深厚的基础。


1956年,坠子戏《小菜园》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五项奖;青年演员朱月梅崭露头角,首次把这个长期生长在淮北大平原上的地方剧种带上了省剧坛。1959年,坠子戏《小包公》参加安徽省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并多次参加为中央领导人刘少奇、董必武、康克清、谭震林等作专场演出;坠子戏以崭新的姿态饮誉江淮,轰动全省。为扶植这一新兴地方剧种,安徽省委决定于1959年11月成立了“安徽省坠子戏剧团”。


坠子戏从1963年起,配合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率先大演现代戏,上山下乡,送戏上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等刊物都曾发表社论和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并被评为全国“乌兰牧骑”式的“红旗剧团”。


坠子戏是一个具有浓郁淮北乡土气息、艺术个性化很强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丰富多彩,大气动人;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字衬腔优美华丽;悲苦的“大寒韵”可摧人泪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坠子戏的音乐结构体式为板腔体;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由郑忠良、晨見对各类音乐板式进行正式规范命名。坠子戏的表演具有较强的乡土化色彩;剧目大多由单口坠子中的“段子话”与“蔓子话”改编而成。其中传统大戏百余出,小戏、折子戏50余出,大小现代戏约60多出。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当地观众青睐。坠子戏《小菜园》《小包公》《窦娥冤》《李白醉酒》《换亲》等为其传统经典剧目。


坠子戏的表演形式非常符合当地观众的“口味”,舞台上曾先后涌现出“三大元”等一批老艺术家外,还有以朱月梅、张立峰为代表的第二代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及邢亚东、张高彦、孟敏、张莉、李玲、王芳、吴亚莉、李连民、辛文亮等中年演员;后起之秀有李琳杰、魏冬、苗月娟、李球、李纳纳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坠子戏《窦娥冤》、《人生配方》分别在中国第七、八届“映山红”戏剧节上获得大奖;《魂诉》《一条大鱼》《套路》等曾晋京汇报演出;《雪之夜》参加文化部“昆山百戏盛典”展演。坠子戏的演员还多次在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艺术活动中获得殊荣。


2008年6月7日,河北省深泽县、安徽省宿州市联合申报的“坠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徽省宿州市坠子剧团、深泽县坠子剧团有限公司获得坠子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坠子戏这一经典剧种,在中原文化、淮河文化的滋养下,闪耀在中国戏曲文化的夜空中,历久弥新、生机勃勃。



编辑|夏蓉

审听|小果 夏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