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夜晚,佛山市经贸代表团登上前往法兰克福的航班。南方网 图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各地正紧锣密鼓部署“拼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行业正在努力抢回“失去的时间”,从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到中西部地区,一场场由各地政府牵头组织的包机出海抢订单行动陆续展开,政企齐心,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川、湖南、海南、山东、安徽等9省份组织或计划组织外贸企业赴海外“抢订单、拓市场”。
“政府‘组团’出海抢订单,首要目的是维护住我们传统的贸易渠道,同时,夯实线上外贸的线下基础,另外,拓展一些外贸的新空间。”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李春顶对记者表示,和此前政府搭建的很多经贸合作的平台一样,此轮组织经贸团出海的行动正是政府积极搭台牵线、帮助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表现,在当下阶段,更有利于主动出击,形成合力,共同扩大对外的贸易和投资,从实际效果看,确实可以对企业拓展经贸往来起到作用,“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至少9省份“组团出海”,欧洲、东盟等为主要目的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外贸大省浙江、广东较早行动起来。
全国第六座“外贸万亿之城”宁波早在今年7月10日即开通全国首批针对涉外商务人员的包机航班。几乎同时,广东7月出台《广东省商务厅关于收集企业包机参加境外国际性展会需求情况的通知》,帮助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线下国际性展会。
浙江除了城市层面早行动之外,12月初,省级商务部门开启带队出国行动,由浙江省商务厅等省级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浙江拓市场经贸代表团踏上为期6天的欧洲行,据悉,这也是浙江近日启动的“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的首站。
除广东、浙江外,江苏、福建、海南等地也积极组织企业出海抢单。据“苏州发布”公众号消息,11月17-23日,苏州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赴日包机服务工作,拿下超过10亿元新订单。据福建日报报道,今年10月来,福建省商务厅先后组织企业开展“福品销全球”香港行、RCEP行、欧洲行活动,累计展出面积超1900平方米,标准展位数超200个,意向成交金额超4亿美元。
海南则是创造了疫情以来全国首个由省领导率团赴境外招商的先例。据海南日报报道,12月9日,由副省长倪强率团的海南省政府代表团从海口出发,将先后在我国香港和德国开展招商推介。
一些中西部省份也行动起来。四川省商务厅消息,12月5日,“四川外贸企业商务包机赴欧洲开拓国际市场”活动启动,31家外贸企业40人飞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开展为期9天的经贸促进活动。据红网时刻新闻报道,湖南省商务厅组织的经贸代表团将于12月10日至21日出访莫桑比克、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等非洲三国;12月10日,湖南招商引资团队将前往新加坡对接项目、邀请客商。
山东、安徽不甘“掉队”。记者获悉,山东省商务厅拟组织企业赴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欧盟开展商务洽谈活动,时间拟定于12月中旬至明年1月中旬,活动对象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大皖新闻报道,安徽也将很快在出国招商、抢订单方面有所动作。
从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到中西部地区,目前已有至少9省份出海抢单,且业内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省市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东盟、日本、韩国为此轮出海的主要目的地。受访专家认为,这是由于上述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次分别为欧盟、美国、韩国。
“这些地方客户集中,需求也比较迫切,我们集中精力攻克重点市场,可以很快看到回报。”白明说。
此外,李春顶认为,东盟、日韩和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比邻,加上RCEP的生效实施,贸易发展空间较大,同时,出口欧洲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开拓欧洲市场,可能对我们来说有更多机遇。”
出海抢订单背后:出口承压,“拼经济”成为一致行动
受访专家认为,当前出口承压,是多地积极出海抢订单的主要背景之一。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6%。11月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1%,增速较10月的6.9%大幅放缓,创今年5月以来新低。按美元计价,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223.4亿美元,同比下降9.5%。
“外贸形势严峻,虽然1-1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还不错,但从8月份开始,增速连续四个月下降。按照美元算,11月进出口总值下降幅度较大。”白明指出。
从地方看,以浙江为例,杭州海关数据显示,1-10月,浙江进出口3.90万亿元,增长16.0%,10月当月,浙江省进出口3744.4亿元,增长3.4%,其中出口2678.6亿元,下降1.5%。
“国内方面,由于之前期疫情的反复和不确定性,导致出口受阻,整个外贸和外资在10月份、11月份呈现下降态势,国际方面,全球市场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国出口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因此,更需要抢占和开拓海外市场。”李春顶表示。
另外,从时间点上看,四季度通常是中国外贸传统旺季,是企业获取新一年订单的关键时间,“旺季不旺”的压力下,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做出努力。
“解燃眉之急。”白明这样形容此轮政府组织企业出海行动,“企业再不出去,订单就失去了,至少渠道失去了,要先把这个稳住。”
而近期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在白明看来,从客观上使得政府组织企业出海变得更有操作性和自由度。
“政府部门助企纾困,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出海,这也是做好服务的体现,但这种办法不是常态,只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因为它受到的限制也很多。”白明指出。
在出口承压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现实情况之外,一个积极的大背景是,“拼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受访专家认为,政府组织企业出海之举,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稳定信心的作用。
明年外贸发展趋势如何?
在谈及当前外贸形势时,李春顶认为,整体上今年我国外贸形势稳中有进,在全球疫情不断反复和不确定性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实现平稳增长已属不易。“但从10月份开始,由于国内疫情反复和进一步深化,导致外贸形势急转直下,而且出现负增长的局势,因此,当前外贸形势应该说是‘稳中有险’。”
白明认为,当前我国外贸形势处于“压力期”,且比疫情前两年形势更严峻,今年以来,中国外贸主阵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继受到疫情影响,进而影响对外贸易。
“明年上半年外贸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白明强调,“今后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可能是要‘闯关’的时期。”
不过,李春顶认为,整体来看,明年的外贸形势积极向好且有较大的稳定发展空间,整体贸易质量也会提升,“第一,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调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下降,第二,各种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加上我国不断扩大开放以及经贸‘朋友圈’的不断拓展,都会成为外贸增长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第三,中国外贸本身具有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
“外贸,仍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力量,我认为,明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促进和稳定的作用,整体上应该会拉动经济增长。”李春顶说。
对于如何稳外贸,李春顶建议,政府层面,要为企业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和经贸合作机会,提供财税以及贸易便利化政策等,并引导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行业协会方面,一是要做好服务,提供海外市场的信息和指引,二是要主动为企业搭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平台以及洽谈机会。企业层面,一是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商品竞争力,二是要推动贸易多元化,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和海外合作伙伴,三是要看准海外市场,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白明则建议,一是要处理好外贸与疫情防控的关系,二是要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三是要推进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四是要用好自贸区、RCEP等政策红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