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王近仁:为毛主席服务7年,被当成家里人,却被做八宝饭难倒

大厨王近仁:为毛主席服务7年,被当成家里人,却被做八宝饭难倒

00:00
12:26

为毛主席服务过的厨师很多,但毛主席认为他们不应该只为自己服务,会定期地进行调换,一般是三年一换。但有一位厨师王近仁,前后服务了他7年,可以说是时间非常长了,他也深得毛主席的依赖,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家里人”。

1920年,王近仁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0岁那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不幸离世,他不得不从学校辍学,开始赚钱养家,他曾卖过报纸、给人打过旗伞,后经一位亲戚介绍,来到了长沙的怡园酒楼当学徒。

由于学艺刻苦,仅过了四五年,王近仁便练就了一手湘菜的好厨艺,16岁就当上了掌勺的师父。但在1938年长沙大火后,他不得不离开长沙,先后在衡阳、南京等地的饭店掌勺,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回到了长沙。

1953年,王近仁应朋友的邀请,来到了北京的著名湘菜馆曲园酒楼任主厨,在这里他积极工作、力求上进,很快远近闻名,并得到了经理的赏识,酒店公私合营后,他还被选为酒店的公会组长、北京市西城区工会劳保委员。

1956年,因为一次神秘的“组织分配”,王近仁来到了中南海。酒店的经理对他说:“有个湖南老乡要你去做饭。”王近仁说:“他是谁啊?”经理说:“你去了不就知道了。”王近仁大概猜到了对方是一位首长,他对经理说:“我行吗?”经理说:“你肯定行,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于是王近仁答应了。

然后一辆车过来把王近仁接走,车穿过闹市,来到了一处大院子,大门口还有士兵站岗,院内则十分宁静庄严,王近仁后来才知道这里就是中南海,自己是从中南海的东门进来的。

王近仁被带到了一间厨房,这里已经有两位厨师在了,他们一位叫李锡吾,也是湖南人,是湘菜厨师,另一位叫黄金奎,是安徽人,是川菜厨师。工作人员对王近仁说,以后就他们三个人轮流值班,一人三天,给中央首长做饭。

原来真是给首长做饭,王近仁激动了,但工作人员给他说,首长的工作很忙,饮食也没有规律,有时一天只吃一顿,也可能会吃四五顿,只要通知做饭,厨师必须在15分钟内把饭做好送过去,因此值班时是非常累的。

于是王近仁就在中南海工作了,他在干了一个多月以后,很快熟悉了首长的口味,但这个“首长”到底是谁,他却始终不知道,他也不敢随便乱问。直到有一天,值班的卫士过来取饭时不经意地说:“王师傅,今天你值班,毛主席的饭菜是不是做好了?”王近仁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是在给毛主席做饭,顿时感到非常自豪!

从此以后,王近仁就正式在中南海工作了,他仍然和李锡吾、黄金奎三人轮流值班,值班的厨师主要给毛主席做饭,其余两人则为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准备饭菜,平时还要为李敏、李讷和江青的姐姐做饭。

王近仁虽然是湘菜大厨,主席要求做的菜他都能做,但也有一次被难住了。有一天由他给主席掌勺,食谱上写的主食是“八宝饭”,这道菜并不难做,但当他去厨房后,却发现果脯、红枣、白糖等最基本的原料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王近仁急了,于是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卫士长李银桥。李银桥知道后笑着说:“王师傅,你先别着急。主席要吃的这个八宝饭,并不是你过去在饭店里做的那一种。其实做法非常简单,你只要把大米、小米、玉米、绿豆、红豆、黄豆、蚕豆和四季豆放在锅里一起煮熟就可以了。长征的时候,主席在路上经常吃这种‘八宝饭’,已经吃出了感情。有段时间不吃,就会非常想念。”

王近仁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理解错了,他心想,没想到毛主席身边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还念念不忘以前吃过的苦,真是太不容易了!

还有一次,王近仁给主席做了一道自己的拿手好菜“东安鸡”,但被主席退了回来,主席说这“东安鸡”是地主老财吃的,自己要吃“长征鸡”,王近仁从来没有听说过“长征鸡”,这下他又蒙了。

于是他跑去向另外两位师傅请教,才知道原来长征时,红军生活艰苦,难得有肉食吃,有时偶尔得到一只鸡,却连油、盐等基本的调料都没有,于是他们就把鸡和土豆、萝卜、茄子一锅煮,毛主席特别喜欢吃,亲自给它取名为“长征鸡”,并把它带进了中南海。

王近仁曾回忆,主席每顿饭都很简单,最多三菜一汤,要加菜必须得到他的同意,菜做多了他不会吃。有一次,秘书叶子龙看他开会非常累,便让王近仁多做了一个菜,但主席吃饭时仍只吃原定的三个菜,对多加的那个菜丝毫不动。

还有一次,叶子龙送来了一条熊腿,对王近仁说这是好东西,看能不能想办法让主席吃下去。于是王近仁在第一天切了薄薄的两片放在盛凉菜的小碟里,主席全部吃了下去。第二天他又加了两片,主席也吃了。在第三天他又加了两片,这次主席虽然也吃了,但专门传话:“美味不可多得,好东西要多吃几顿啊!”

当然主席偶尔也会给自己加个菜,众所周知,主席特别喜欢吃红烧肉,每当完成一项重大决策,或者开完一次重大会议,他就会给自己加一道红烧肉。有一次开完中央全会,他高兴地对周总理说:“恩来,今天吃了一顿红烧肉不过分吧。”于是总理立即通知他,给主席加了一道红烧肉。

时间久了以后,王近仁深得毛主席的信任,主席亲切地称他为自己的“家里人”,他对于“家里人”也非常关照,按照规定,王近仁在中南海大食堂就餐,每月要交12月伙食费,但在主席这里吃,每个月只要交5元,剩余的部分由主席用自己的稿费补贴。而且逢年过节,主席都会给他们送一块肉,办公室给主席准备的补品他自己也很少吃,如果身边的工作人员生病了,他就会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吃。

有一次李讷放学回家,看见王近仁等工作人员在吃水果,便噘着嘴说:“我爸爸把水果都给你们吃了。”王近仁就逗他:“不光给我们吃,还让我们带几个回家去。”李讷头一歪:“我也找爸爸去要。”然后跳着走了,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除了给主席掌勺,王近仁偶尔也会给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做饭,据他回忆,每个领导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尽相同。

刘少奇的饮食就很有规律,每隔8小时就吃一顿饭,而且饮食非常清淡,基本不怎么吃油水,有个警卫员从毛主席那调到他这,天天跟他吃,感觉都受不了了。有一天中午,王近仁给刘少奇做了三个葱油饼,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一人吃了一个,还有一个便留在了厨房里,警卫员以为他们都不会吃了,于是跑到厨房把这个葱油饼吃了。

没想到到了晚上,刘少奇让警卫员把那个葱油饼送过来给他吃,这下警卫员急了,于是赶紧去找王近仁,让他给重新做了一个送过去。

朱老总的饮食也很简朴,他吃瓜果从来不削皮,洗干净了囫囵吃。为了节约,

他给炊事班提出要求,土豆、黄瓜、萝卜能带皮吃,不要去皮,芹菜叶子也要拌着吃。当时七角钱一斤的大虾,他都舍不得吃。而且他每次进厨房,总要掀开垃圾桶,看一看桶内有没有不应该扔的东西。菜叶丢了,土豆削皮了,他就要提出批评。

晚年的王近仁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时,都会非常感动,他说:“现在有些干部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全丢掉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难怪人民群众有意见。他们对不起选民主席老一辈革命家,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和教育,是应该反省的时候了!”

1963年,因为工作轮换,王近仁离开了工作7年的中周海,在北京的马凯餐厅担任厨师长,但他对于主席的恩情从来没有忘却,主席去世后,他每年都会给主席烧纸钱,并在上面写着“您的炊事兵王近仁”。

1993年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时,王近仁和总经理刘晓云共同创建了北京最大的湘菜馆“湖南大酒楼”,里面放有毛主席的巨大画像,他表示只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会好好做菜,同时宣传毛主席的伟大事迹,让更多的人都能更加地了解和尊重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