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来不少地方的抗病毒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等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缺货、断货情况。以连花清瘟胶囊为例,线上线下“一盒难寻”,部分药店更有不同程度提价,有的甚至提价超过了50%。对此,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告诫书,表示将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价格执法检查,提醒经营者不得对防疫用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客观地说,疫情防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前,随着抗疫经验不断丰富和对病毒的认知愈发科学,广大民众都在未雨绸缪、备资应对。这样的阶段,出现部分用品和药品短期供应紧张也算正常。但一时的供不应求不是某些非法商贩恶意涨价、变相营造不安情绪的借口。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于情不合、于法不容。
抗疫进程中,已有不少企业因此被重罚,贪小便宜吃了大亏。眼下,监管部门及时发出警示,是对法律法规、市场准则的重申,也是对那些想要投机取巧、趁机捞一把者的严正告诫。
打击投机,就是稳定市场;稳定市场,就是稳定人心。必备药品、防护用品等不仅是防疫物资,也是千家万户的“情绪稳定器”,是大家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必须。监管之手发力保障相关产品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直接关乎民生民心。
当然,面对旺盛需求,供应上更得加把劲。此前,多地已建立了12大类生活必需品、108种商品的监测制度,以保障疫情之下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现今阶段,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因时制宜、更新“清单”,组织市场力量多方参与,充分挖掘潜力,提升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效能。说到底,政策在调整,相关配套举措同步跟上,政策的落地效果才能更好。
于广大民众而言,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增强,这是好事。同时,也要保持科学、理性,不恐慌、不抢囤,更不听信网上不靠谱的“药方”,不做物价上涨、物资短缺的推手。多方相向而行、协同发力,市场供应才能保持正常有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