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文化史》|专家辟谣长期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关于口罩,你到底了解多少?

《口罩文化史》|专家辟谣长期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关于口罩,你到底了解多少?

00:00
15:26

近日,有这样一则传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因为戴口罩会使人吸入口罩上的无纺布纤维,这会增加肺结节发生的风险。这样的传闻,这让不少人都对口罩产生了疑虑和担忧。

关于这个传闻,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叶贤伟为我们做出了正式的辟谣,制造口罩所用的熔喷布,在正常的使用时限内,不会产生小分子物质。就算熔喷布纤维碎裂,出现了小毛屑,也会遇到多重人体屏障的阻挡和呼吸道自我清除机制而排出,不会产生肺结节。"仔细想想,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前,很多特殊岗位,例如医院的感染科、手术室麻醉科的医生与护士都需要在工作期间佩戴口罩,但并没有发现医务工作者们有肺结节高发的迹象。不过,虽然“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这一观点并不正确,但这也提醒我们要注意规范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应当使用符合国标的产品,定期更换口罩。

近三年来,疫情让口罩几乎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但很少有人去思考。口罩是何时被发明出来的。它又是如何被广泛运用,并最终走进千家万户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周凯、高福进二人所撰写的《口罩文化史》,来聊一聊关于口罩的趣味文化。

今天这条音频,我们主要来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口罩,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第二,口罩在近代有了哪些改进?它又是如何从专业群体进入寻常百姓家的?

第三,口罩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在后新冠疫情时代,口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个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口罩,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顾名思义,口罩就是要遮掩人的口鼻。人类遮掩口鼻的历史极为久远,最早要追溯到各种宗教祭祀中所使用的面具,这在各大古老文明中都存在。比如中国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就是被用于祭祀的。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极为流行遮盖面部或者在脸上涂上颜料,这样做据说可以使神的力量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公元6世纪的中东地区,信仰拜火教的人也会会带上白色的半覆面面罩以遮蔽口鼻。不过,这些遮盖面部的行为,都是出于宗教原因,而并非象现代口罩一样为了预防疾病,保护呼吸系统。

人类社会专门为保护呼吸系统而发明的口罩其实可以追溯至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古罗马有一位智者名为老普林尼,他亲眼看到,辛苦劳作的矿工们采矿期间会吸入有害粉尘,因此他想到用动物膀胱的表皮来遮盖人的口鼻,以防止吸入有害的粉尘和汞化物,虽然用膀胱做口罩在现在听起来有一些匪夷所思。但是,“膀胱口罩”的发明从功能上来看完全符合今天人们对口罩的基本认知——遮盖口鼻,保护健康。然而,普林尼本人却在一次观察维苏威火山喷发时,忘记了采取保护措施,最后因吸入了大量有毒气体而死。发明口罩的人,却因为忘了戴口罩而死在了毒气之下,这也算是造化弄人了。

14世纪,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黑死病导致欧洲人口锐减了近三分之一,当时,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黑死病了,爆发也促进了人们医疗意识的进步,真正具有防疫功能的口罩横空出世,他被称为鸟嘴面罩,多用帆布或皮革制成,前端是长长的鸟嘴状构造物,用来遮住口鼻。

鸟嘴内部是一个装有香料和草药的布袋,以阻挡黑死病患者尸体散发的“瘴气”;它一般装有龙涎香、蜜蜂花、留兰香叶、樟脑、丁香、鸦片酊、玫瑰花瓣以及苏合香等芳香物质,鸟嘴下方开小孔以帮助呼吸;它阻隔了恶劣的臭味,阻挡了病人的飞沫,因而具有一定的防疫功能。

这种看起来仿佛防毒面具一样的鸟嘴面罩是专供医生使用的,并非病人都可以佩戴。除了鸟嘴口罩之外,医生们还会穿着厚厚的皮质长袍,加上皮手套和皮鞋,将自己包裹的几乎是密不透风,这和今天“大白”们穿着的防护隔离服有些类似。然而,这种“口罩面具”就真实效果而言,防治“黑死病”的功效微乎其微,佩戴它们的医生也大批死亡。

渐渐地,这种“类口罩物”或“鸟嘴面罩”戏剧性地与“死亡”联系在一起。鸟嘴面具出现在某处,就暗示有人会死亡,黑死病鸟嘴面罩最终成为“欧洲大陆上不可磨灭的历史符号”,直到现在,鸟嘴口罩的元素还会在一些恐怖电影中出现。但从形式上而言,它的出现对后世创制出针对防疫的医学口罩具有启迪作用。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黑死病的爆发催生了具有防御意义的医学口罩的出现,但在那时,口罩只有医生们才可以佩戴。


那么,口罩在近代有了哪些改进?它又是如何从专业群体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在这本书中,也详细的谈到了这些问题。

进入19世纪以后,医学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了口罩的发展和改进。1827年,苏格兰科学家、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观察到,花粉和孢子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花粉的运动是不规则的,他还证实其他微细颗粒。如灰尘具有同样情况,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布朗运动”原理,人们终于找到了隔离有害气体的方法。1854年,在布朗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布朗的同乡、苏格兰化学家约翰·斯坦豪斯发明了第一个专门为过滤有害气体,近似于现代的口罩。这是一个盛有木炭粉的铜制半球型口罩,其原理就是用木炭来过滤有害有毒的细微颗粒粉尘等。这一口罩的样式,已经非常类似现代的口罩了,然而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金属,这种口罩虽然有效,但是基于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是不可能做到大规模量产的。

直到19世纪末期,欧洲著名的病理学专家、德国医生米库里兹·莱德奇发现,有些病菌可以通过人们呼吸的空气相互传播,从而导致病人伤口发炎,或病症加重;当人们在面对面说话交流时,带菌的唾液也同样会导致伤口恶化。于是,他建议医生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的、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举果然有效,病人的伤口感染率大为降低。于是,这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医生的口鼻的口罩成了医护人员的标准化装备之一,现代化的医用防护口罩正式出现。

口罩被普通民众大规模使用是在20世纪的上半叶,而且依然主要发生于欧美世界,这个过程充满了偶然性与戏剧性。20世纪初,西班牙流感爆发,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异常致命的世纪大流感流传到了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随后席卷全球,感染了全世界超过30%的人口。在那个抗生素还没有诞生的年代,这场大瘟疫造成5 000万至1亿人死亡,而当时,全世界的人口也不过十七亿人。

为遏制疫情的迅速传播,欧洲的各国政府都迅速采取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和潜在的感染者,强制关闭公共场所,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其中,佩戴口罩是所有措施中最坚决、最易行也最有效的应对之策。

欧美各国政府都疫情严重时强制公众戴口罩,美国的旧金山从1918年开始,成为首个强制要求市民佩戴口罩的大城市。虽然,在当时的西方国家要求民众佩戴口罩是一种容易被视为侵犯公民自由的强制行为,可近乎疯狂的流感病毒最终还是让西方人害怕了,到了1918年年底,普通民众终于普遍佩戴上了口罩。

当时的黑白照片见证了瘟疫大流行时期全民戴口罩对抗流感的“壮观场景”。从当时的新闻报道上,我们依旧能够看到人们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壮观景象。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如电话接线员、理发师、打字员,都必须佩戴口罩工作。

当我们翻阅浏览那些年的老照片时会发现人们的面部几乎完全被白色口罩遮挡住。在一辆公交电车上,一位乘客因未戴口罩而被售票员拒绝上车。那时的人们皆老老实实戴上口罩,或者在自己的面部捂着一块纱布,放眼望去,街上到处是白花花一片。事实证明,佩戴口罩确实有助于防止病毒的传播,这场可怕的大流感在1920年逐渐销声匿迹,欧美各国迎来了疫情之后的重生。由此可见,自觉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用千千万万的生命所换来的宝贵经验。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口罩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在后新冠疫情时代,口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口罩虽小,但在它背后所包含的,是人类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这对人类文明却有着多维度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口罩发明于西方,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之际。欧美国家的政府和医疗专家对佩戴口罩的不以为然。对于是否佩戴口罩,这些国家却统一口径式的回答:戴口罩对于新冠疫情防护并无实际作用,健康人不需要戴口罩。

然而事实却是,佩戴口罩对防止新冠疫情蔓延的确起到了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疫情蔓延的严重后果,西方社会和民众已经开始各种各样的反思。现在,许多欧美人已经自觉主动地佩戴起口罩。经此一“疫”,西方社会关于口罩的文化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都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是一场人类共同面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口罩既是人类应对这场战争的重要武器,也是人类社会共有的集体记忆中的新成员。随着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习俗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一个明显转变就是人们意识到佩戴口罩的重要性。有人戴口罩并不意味着身体有恙,戴口罩不代表生病,相反,口罩将成为文明社会的象征,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符号——当所有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去面对新冠病毒时,地不分东西南北,国不分强弱富贫,人不分种族民族,佩戴口罩是我们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战胜病毒的共同选择。当我们戴起口罩,虽然每个人的面容特征和身份标识被隐藏了,但大家共同抗击疫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身份感也被凸显,齐心协力团结抗击疫情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力量将被唤醒。

如英国医学人类学家克里斯托·林特瑞斯所言,“将戴口罩放入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你就会明白,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它的意义远大于简单的个人感染防护。口罩是现代医学的标志,也是人们相互给予信心的方式。”在未来的几年中,或许口罩依旧会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我想我们不必为此而感到不快,口罩自问世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保护生命,保护健康的意义,一只小小的口罩,为我们带来的是战胜疫情的勇气与信心,是团结与共的无限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凌芷珊

    喜斓说_喵星 回复 @凌芷珊:

  • 迷路的丘丘酱

    喜斓说_喵星 回复 @迷路的丘丘酱:

  • 1899089letl

    喜斓说_喵星 回复 @1899089letl: 感谢支持

  • monkey2lisi

    这种问题是不是很愚蠢啊

  • 辰风玉林

    常带肯定没好处但在家里谁带啊

  • 萌萌的芸

  • 听友273146276

    好棒好棒

  • 玫瑰_z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