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秋收起义》现代/毛泽东

《西江月•秋收起义》现代/毛泽东

00:00
02:25
作品全文

《西江月·秋收起义》现代/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毛泽东在湖南省东北部和江西省西北部领导农民、工人和一部分北伐军,成立一支工农革命军。九月九日起在修水、铜鼓、平江、浏阳一带举行武装起义,遭到敌人围击。十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51号军事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③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1933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八一军旗。旗号:旗帜表示的名号。

④匡庐:首次发表时原作“修铜”,即修水、铜鼓。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匡庐”。

⑤潇(xiāo)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首次发表时原作“平浏”,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潇湘”。借潇水和湘江指湖南省。

⑥ 同仇:同心合力打击敌人(国民党反动派)。《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⑦ 暮云愁:象征反动势力压顶,百姓生活窘迫。[2]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这支军队叫工农革命军,它的旗号是镰刀与斧头。

江西庐山一带不停留,要向湖南直接进发。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农民个个同心协力打击地主。

秋收时的黄昏云发愁,霹雳一声秋收暴动。[1]

作品欣赏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于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创作的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色,堪称为史诗,咏颂了革命初期的工农革命武装暴动的壮举。其语言通俗,节奏紧凑,气势磅礴,刚健有力,比喻形象,富有文采。

创作背景
1927年8月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回湖南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5] 。
1927年9月9日举行了武装起义,点燃了秋收起义暴动的革命烈火。1927年秋收起义后几天,当时革命正处在异常艰苦的关头。此时毛泽东豪气干云,激情满怀,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犇犇131419

    我也总读错字,还觉得自己读的可对了

    凡间若尘 回复 @犇犇131419: 谢谢美女老师的自我批评精神!我们以后还是在读音上要注意,尽量保证读音准确,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 江南茉莉花

    有气魄的朗读

    凡间若尘 回复 @江南茉莉花: 谢谢江南茉莉花老师的收听鼓励!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 成天乐此不疲

    字正腔圆

  • _百丈冰

    若尘,你哪里找来的这么多好文章,通过你的声音诵读让更多的人听到,功德无量

    凡间若尘 回复 @_百丈冰: 百丈冰,谢谢您正能量的感评!我喜欢诵读伟人诗词,激发斗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力量,诵读伟人诗词,传承红色基因,缅怀先烈,牢记血与火的革命历史!

  • 凡间若尘

    向各位播友道歉!前篇“匡”声调应读一声,错读四声,特此道歉!重新翻读。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于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创作的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色,堪称为史诗,咏颂了革命初期的工农革命武装暴动的壮举。其语言通俗,节奏紧凑,气势磅礴,刚健有力,比喻形象,富有文采。🙏🙏🙏

  • 紫茉芸嫣

    好详细的讲解

    凡间若尘 回复 @紫茉芸嫣: 谢谢紫茉云嫣收听鼓励与美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