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作画,煮酒烹茶,古人下雪时做些啥

吟诗作画,煮酒烹茶,古人下雪时做些啥

00:00
05:19

近日,随着寒潮来临,部分地区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在下雪天,有人喜欢跑到室外和雪花“贴贴”,也有人喜欢窝在屋子里透过窗户欣赏雪景。

那么,在古代,下雪的时候人们会干什么呢?睡觉吗?当然不是!古人的娱乐活动可一点不比现在少。

以诗赏景

现在人们看到雪可能会说“哇,好大的雪”,那么古人是怎么描述雪的呢?

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著名的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短短20个字,意境丰富,意蕴悠长。

《寒江独钓图》宋 马远

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柳宗元被贬永州,仕途失意、环境险恶,然而柳宗元并没有一蹶不振。这首诗中,下着雪的江面、寂静的天地、独钓的老翁,丝毫没有消极沮丧的情绪,反而给人以清净平和之感。

当然,古人也不总是那么“有文化”。清朝书画家郑板桥有一首诗叫做《咏雪》,大家可能小学时学过。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题目简单,诗句更简单。有人疑惑,前面两句的“一二三四五”连小孩子都会说,这也算诗吗?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扬州时所做,他初到扬州,穷困潦倒,在寻访友人时遇到一些文人吟诗作对。那些文人见他穿着破旧,就来为难他。

郑板桥当然不服输,于是吟诵了上面这首《咏雪》。这首诗看着简单,实际虚实结合,意境辽阔深远,尤其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让整首诗更加完善。

后来,据说郑板桥这首诗还被乾隆皇帝化用,改动了一个字,将“芦花”化作“梅花”,就成了乾隆为数不多的好诗之一。

以画绘景

吟诗之外,古人还喜欢用绘画记录自己看到的雪景。

北宋画家范宽创作了一幅《雪景寒林图》,该图描绘了北方冬日山川雪后的壮美景象。

层层的峰峦、高耸的山林、岸边的积雪……整个画面质朴厚重,气势磅礴。

《雪景寒林图》

据说范宽沉迷山水画,为了追求对绘画的深入理解,他常常独自一人进入深山密林中,以自然之景为师,亲自感受,寻找创作灵感。《雪景寒林图》正是他长时间观察感受北方山水后的得意之作。

与《雪景寒林图》的北国风光相比,宋代画家夏圭创作的《雪堂客话图》描绘的是江南雪后未融的景色。

《雪堂客话图》

奇峭的山石、伸展的枯树以及山林间的房舍,整个画面被雪覆盖,寒气逼人。房屋中有两人对话,远处一小舟划来,遥相呼应,给寂静的雪景增添了一分生机。

想象一下,自己身居山林之间,与友人畅谈,近处是落雪的枝头,远处是江面山石与一小舟,此等美景,无论是诗是画,是谁也会忍不住拿笔记录下来吧。

煮酒烹茶

除了吟诗作画,在下雪的冬日煮酒烹茶也是古代文人的一大乐事。

唐朝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写过一首诗——《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还没来得及过滤,小火炉已经烧好可以温酒。在冬日的傍晚,天空低沉想要下雪,但屋子里温暖明亮,就等友人过来一起畅饮。

在下雪的冬日和好友一起闲聊饮酒,这种烟火气看起来似乎很普通,却最是动人。

《品茶图》文徴明 局部

煮酒烹茶一方面是文人情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暖。

原因听起来朴素,但是却是事实。在技术发达、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求助于空调、暖气、热水袋等工具,而在古代,煮酒烹茶和空调一样是人们取暖的重要手段之一。

煮酒就不必说了,饮酒取暖的方法从古流传至今。而饮茶,自从隋唐时期喝茶习惯盛行后,就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冬季,一边品味醇香的热茶,一边欣赏屋外的雪景,不仅温暖了身体,也愉悦了精神。

近日,随着中国传统技艺申遗成功,围炉煮茶也席卷了社交网络,成为年轻人群体中新的流行生活方式。吟诗作画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或许可以试试煮茶,从品茶中感受古人冬日烹茶的那一份温暖和惬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