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乐极生悲”

人为什么会“乐极生悲”

00:00
07:47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得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古人说:“物盛则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终则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多问博辩守以俭,武力勇毅守以畏,富贵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这告诫后人事物发展到极盛阶段就会朝衰弱方向转化,好比太阳到了中天就会偏移,月盈而圆之后就会损缺,高兴到了极点就会产生悲伤。


所以,虽然有聪明才智,却用愚昧来守持;虽然多闻善辩,却用俭朴来守持;虽然孔武勇毅,却用畏惧来守持;虽然富贵广裕,却用狭陋来守持;虽然德行昭著,却用谦让来守持。正如星云大师所说:“人的福气是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


清初,杭州有一位秀才叫常乐,到了30岁还没有中举人。父母亡故,常秀才独自一人,家中十分贫穷。他靠卖字画为生,遇到字画销售不出时,只得沿街乞讨。在一个寒冬的晚上,北风凛冽,衣衫单薄的常乐乞讨归家,一路上冻得直哆嗦,正好路过一座石桥,他就钻到桥洞下避风。桥洞下有一堆刚熄灭的火还在冒着青烟,散发着一股热气。常乐十分高兴,将冻僵的双手放进灰堆,身子马上暖和了起来。他高兴地说道:“满足乎?满足也哉!常乐我知足者矣!”


这时候,正好一位告老还乡的抚台大人从友人处回来,骑马路过,听桥洞下有人不断地吟唱“满足,知足”,心想:我在官场许多年,尔虞我诈,贪得无厌者十分多,赞叹满足、知足的倒十分少,便下马去桥下观望。常乐不知道来者的身份,见他慈眉善目,衣着华丽,便施礼拜见。抚台问他如此冷的天气,为什么在此咏诵“知足”。


常乐马上吟诗一首:“十年寒窗苦读书,名不闻来功不就;家境贫寒无奢求,天寒见灰亦知足!”抚台被他“知足常乐”的精神所打动,便聘请他做塾师教膝下的一对子女读书,常乐很乐意。


光阴似箭,冬去春来,半年多过去了。常乐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不愁吃穿,衣袋里也有了银两,变得容光焕发,生活上也不断放纵起来。开始是吃喝,后来又染上嫖赌的习惯,将报酬花完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债主上门索债,抚台大怒,写了一封信,对常乐说:“明天一早,你不要讲课了,将这封信送到去年我们相见的石桥旁,交给一个叫乔尚观的人。”


第二天清早,常乐带着信准时来到石桥旁,等了大半天,没有看见人影。太阳已经升高了,常乐问了几个过路人,都说不姓乔,心中很纳闷儿,莫不是大人将时间或者地点搞错了。不由地从怀中将信取出,一看“乔尚观”三字,他头脑一动,莫不是暗示我到桥上去看这封信,便马上走到桥头,抽出信笺来看。


信中原来写有一首诗:常乐先生不满足,忘了桥下灰一堆;如今吃喝又嫖赌,乐不知足反生悲!常乐知道这是辞退书,咎由自取,只好回到原来住的那间破房子,继续过他贫穷的生活。


人在快乐的时候,不能忘记过去经历的痛苦。只有忆苦思甜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欢喜。否则,遇到乐事,就将先前的经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欢乐过头,往往会使你的欢乐荡然无存,甚至乐极生悲。


现在,有的人一旦得志,就会将过去的一切忘记,不知道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这样做,快乐是不会持久的。


正如星云大师所说:“一般人享受的快乐,是由感官得来的,用眼睛看电影、看电视,觉得很好看;用嘴吃山珍海味,用耳朵听好的音乐,男女谈情说爱,因而感到快乐;但是用眼睛看的快乐,看到的东西容易过去,用耳朵听的快乐也容易过去,有时候甚至会乐极生悲,唯有不是从感官得来而是向内心追求的快乐,才是最究竟的快乐。”


人人都希望追求快乐,但是快乐也要有“度”。不加节制地快乐,只能使自己乐极生悲。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快乐,不加节制,容易乐极生悲。只有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丰盛的羊

    👍👍

  • 听友205351208

    患得患失,得又如何失又如何,一场梦,梦醒了,却放不下,大师指点迷津吧

  • 如果戒

    听若干遍,听不够

  • 1818681tmfj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正心束行

  • 伟哥_lwk

    写的真好‘想想自己其实也是这样,该改改

  • 七省巡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