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合集(14)微子第十八全篇子张第十九全篇尧曰二十全篇

《论语》合集(14)微子第十八全篇子张第十九全篇尧曰二十全篇

00:00
01:04:19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内容简介
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以反映孔子的处世态度为主,通过与隐士的思想对立体现出来。
lún yǔ wēi zi piān dì shí bā pīn yīn bǎn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拼音版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1、【原文拼音】wēi zi qù zhī , jī zǐ wéi zhī nú , bǐ gān jiàn ér sǐ 。 kǒng zǐ yuē :“ yīn yǒu sān rén yān 。”
  18•1、【原文】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微子离开商纣王出走,箕子做了奴隶,比干强谏身遭惨死。孔子说:“殷代有三个仁者。”
【解读】微子,名启,商纣王的同母兄。纣王无道,不听微子规劝,微子离开他出走。箕子,名胥馀。纣王的叔父。纣王不听规劝,箕子批发装疯,被纣王降为奴隶。比干,纣王的叔父,他强谏纣王,比干被纣王剖心而死。微子是“邦无道则隐”;箕子是“邦无道则愚”;比干则是“舍生取义”。
【注释】[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2、【原文拼音】 liǔ xià huì wéi shì shī , sān chù 。 rén yuē :“ zǐ wèi kě yǐ qù hū ?” yuē :“ zhí dào ér shì rén , yān wǎng ér bù sān chù ? wǎng dào ér shì rén , hé bì qù fù mǔ zhī bāng ?”
  18•2、【原文】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文】柳下惠做了司法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能离开这里吗?”他说:“如果以正直之道侍奉君主,到哪里去能不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用正直之道侍奉君主,何必还要离开祖国呢?”
【解读】柳下惠,姓展,名获,又名禽。鲁国的贤大夫,柳下是他的封地,惠是他的谥号。柳下惠直道侍君,宁可弃官,不愿改变自己的操守。孟子称他为“圣之和者也”。我们要思考的就是环境不好的时候是否需要改变自己。
【注释】[1]士师:典狱官,掌管刑狱。
[2]黜:罢免不用。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3、【原文拼音】 qí jǐng gōng dài kǒng zǐ yuē :“ ruò jì shì , zé wú bù néng ; yǐ jì 、 mèng zhī jiān dài zhī 。” yuē :“ wú lǎo yǐ , bù néng yòng yě 。” kǒng zǐ xíng 。
  18•3、【原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齐景公讲到怎么对待孔子时说:“像鲁国国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可以像季氏、孟氏之间那样对待。”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于是离开了齐国。
【解读】记载孔子在齐国不被重用的事情。这一章有很大歧义,有人认为“吾老矣,不能用也”是齐景公不用孔子的托词,也有人认为是孔子拒辞不干的托词。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4、【原文拼音】 qí rén kuì nǚ yuè , jì huán zi shòu zhī , sān rì bù cháo , kǒng zǐ xíng 。
  18•4、【原文】齐人归[1]女乐,季桓子[2]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齐国人送给鲁国一些歌伎舞女,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理朝政。孔子就离开了。
【解读】体现了孔子对当政者的极度失望,“道不同不相为谋”。
【注释】
  [1]归:同馈,赠送。
[2]季桓子:鲁国宰相季孙斯。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五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5、【原文拼音】 chǔ kuáng jiē yú gē ér guò kǒng zǐ yuē :“ fèng xī fèng xī ! hé dé zhī shuāi ? wǎng zhě bù kě jiàn , lái zhě yóu kě zhuī 。 yǐ ér ! yǐ ér ! jīn zhī cóng zhèng zhě dài ér !” kǒng zǐ xià , yù yǔ zhī yán 。 qū ér bì zhī , bù de yǔ zhī yán 。
  18•5、【原文】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身旁说:“凤鸟啊,凤鸟!为什么你的命运这样不济呢?过去的不用说了,未来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现今从政的人实在太危险。”孔子下车,想要和他说话。他急忙躲开,孔子不得和他说话。
【解读】接舆,楚国的贤者,为逃避现实装疯卖狂。
【注释】[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六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6、【原文拼音】 cháng jǔ 、 jié nì ǒu ér gēng , kǒng zǐ guò zhī , shǐ zǐ lù wèn jīn yān 。 cháng jǔ yuē :“ fū zhí yú zhě wéi shuí ?” zǐ lù yuē :“ wéi kǒng qiū 。” yuē :“ shì lǔ kǒng qiū yú ?” yuē :“ shì yě 。” yuē :“ shì zhī jīn yǐ 。” wèn yú jié nì 。 jié nì yuē :“ zǐ wéi shuí ?” yuē :“ wéi zhòng yóu ”。 yuē :“ shì lǔ kǒng qiū zhī tú yú ?” duì yuē :“ rán 。” yuē :“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yě , ér shuí yǐ yì zhī ? qiě ér yǔ qí cóng bì rén zhī shì yě , qǐ ruò cóng bì shì zhī shì zāi ?” yōu ér bù chuò 。 zǐ lù xíng yǐ gào 。 fū zǐ wǔ rán yuē :“ niǎo shòu bù kě yǔ tóng qún , wú fēi sī rén zhī tú yǔ ér shuí yǔ ? tiān xià yǒu dào , qiū bù yǔ yì yě 。”
18•6、【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长沮和桀溺一起耕田。孔子经过那里,派子路去问道。长沮说你为谁赶车?“子路说:为孔丘。”长沮问:“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子路说:“是呀。”长沮说:“这个人应该知道‘道’啊。”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什么人呀?”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孔丘的学生吗?”子路说:“对呀。”桀溺说:“天下洪水滔滔,谁能改变呢?你与其跟从躲避坏人的人,不如跟从我们这些躲避世事的人。”一边说一边不停地耕作。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惆怅地说:“我们不能和鸟兽一起生活,我们不跟世上的人相处还跟谁相处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去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了。”
【解读】长沮、桀溺这些隐者,面对儒者这些人总是说话怪怪的,好像他们什么都看透了。孔子听了这些话,也是心中百味,颇感无奈。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七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7、【原文拼音】 zǐ lù cóng ér hòu , yù zhàng rén , yǐ zhàng hè diào 。 zǐ lù wèn yuē :“ zǐ jiàn fū zǐ hū ?” zhàng rén yuē :“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 , shú wéi fū zǐ ?” zhí qí zhàng ér yún 。 zǐ lù gǒng ér lì 。 zhǐ zǐ lù sù , shā jī wéi shǔ ér shí zhī , xiàn qí èr zǐ yān 。 míng rì , zǐ lù xíng yǐ gào 。 zǐ yuē :“ yǐn zhě yě 。” shǐ zǐ lù fǎn jiàn zhī 。 zhì , zé xíng yǐ 。 zǐ lù yuē :“ bù shì wú yì 。 zhǎng yòu zhī jié , bù kě fèi yě ; jūn chén zhī yì , rú zhī hé qí fèi zhī ? yù jié qí shēn , ér luàn dà lún 。 jūn zǐ zhī shì yě , xíng qí yì yě 。 dào zhī bù xíng , yǐ zhī zhī yǐ 。”
18•7、【原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3]而食[4]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子路跟从孔子周游列国,落在了后面,遇见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子路问他:“您看见了我的先生了吗?”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你的先生?”放下拐杖,便去除草。子路拱手一旁站立。老人挽留子路到他家过夜,杀鸡做饭给子路吃。让他的两个孩子见了子路。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告诉他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一位隐者。”派子路回去再拜见他。子路到了那里,这个老人却已经离开了。子路说:“这个人不做官,没有道理啊。长幼之间的秩序既然不能废弃,君臣之间的关系又怎么能废弃呢?为了自身的干净,却破坏了最根本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施行大的道义。但大道义行不通,我们也已经知道了。”
【解读】怎么看待入世与出世,怎么对待人生每个人的态度和方式都不一样,也不能妄论谁对谁错,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注释】[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八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8、【原文拼音】 yì mín : bó yí 、 shū qí 、 yú zhòng 、 yí yì 、 zhū zhāng 、 liǔ xià huì 、 shào lián 。 zǐ yuē :“ bù jiàng qí zhì , bù rǔ qí shēn , bó yí 、 shū qí yǔ !” wèi “ liǔ xià huì 、 shào lián , jiàng zhì rǔ shēn yǐ , yán zhòng lún , xíng zhòng lǜ , qí sī ér yǐ yǐ 。” wèi “ yú zhòng 、 yí yì , yǐn jū fàng yán , shēn zhòng qīng , fèi zhòng quán 。 wǒ zé yì yú shì , wú kě wú bù kě 。”
  18•8、【原文】逸[1]民:伯夷、叔齐、虞仲[2]、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3]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隐逸世间的贤者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放弃和降低自己的志向,不玷辱自己的人格,大概就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虽然降低自己的志向,人格遭到侮辱,但说话合乎规矩,行为经过考虑,也不过如此罢了。”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言高论,洁身自好,行为主张灵活权变。我和这些人不一样,没有什么可以不可以的。”
【解读】孔子对这些人的处世方式还是赞许的,但对自己而言,就不一定非得向他们那样。“无可无不可”体现了孔子处世的灵活。
【注释】[1]逸:同“佚”,散失、遗弃。
  [2]虞仲、夷逸、朱张、少连:此四人身世无从考,从文中意思看,当是没落贵族。
[3]放:放置,不再谈论世事。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九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9、【原文拼音】 tài shī zhì shì qí , yà fàn gān shì chǔ , sān fàn liáo shì cài , sì fàn quē shì qín , gǔ fāng shū rù yú hé , bō táo wǔ rù yú hàn , shào shī yáng 、 jī qìng xiāng rù yú hǎi 。
  18•9、【原文】大师挚[1]适齐,亚饭[2]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4]武入于汉,少师[5]阳、击磬襄[6]入于海。
【译文】太师挚去了齐国,第二乐师干去了楚国,第三乐师缭去了蔡国,第四乐师缺去了秦国,打鼓乐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摇小鼓的乐师武到了汉水地区,少师阳、击磬的襄去了沿海地区。
【解读】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环境昏暗,礼崩乐坏,人才都流失了。
【注释】[1]大师挚:大同“太”。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2]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是人名。
  [3]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4]鼗:音táo,小鼓。
  [5]少师:乐官名,副乐师。
[6]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十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10、【原文拼音】zhōu gōng wèi lǔ gōng yuē :“ jūn zǐ bù chí qí qīn , bù shǐ dà chén yuàn hū bù yǐ 。 gù jiù wú dà gù , zé bù qì yě 。 wú qiú bèi yú yī rén !”
  18•10、【原文】周公谓鲁公[1]曰:“君子不施[2]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自己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不被重视。老朋友、老下属没有大过失,就不能抛弃。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解读】宽以待人,这也是成事之道。
【注释】[1]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
  [2]施:同“弛”,怠慢、疏远。
[3]以:用。
《论语·微子第十八篇》第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8•11、【原文拼音】 zhōu yǒu bā shì : bó dá 、 bó kuò
、 zhòng tū 、 zhòng hū 、 shū yè 、 shū xià 、 jì suí 、 jì guā。
  18•11、【原文】周有八士[1]: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駉)[2]。
【译文】周代有八位名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解读】已不可考。周初一妇人,连生四胎,每胎双生,故以伯仲叔季排列。
【注释】[1]八士:本章中所说八士已不可考。
[2]騧:音guā。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内容简介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记载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包括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五人。内容涉及学习、道德和人物,从中可以看出孔门弟子对孔子思想的传述和传播,对孔子形象的维护。
lún yǔ zi zhāng piān dì shí jiǔ pīn yīn bǎn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拼音版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原文拼音】 zǐ zhāng yuē :“ shì jiàn wēi zhì mìng , jiàn dé sī yì , jì sī jìng , sàng sī āi , qí kě yǐ yǐ 。”
  19•1、【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在见到危险的时候能够献出生命,见到利益的时候能够想到道义,祭祀的时候能够想到虔诚,临丧的时候想到哀痛,这也就可以了。”
【解读】子张给士画了一幅像。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2、 zǐ zhāng yuē :“ zhí dé bù hóng , xìn dào bù dǔ , yān néng wéi yǒu ? yān néng wéi wú ?”
  19•2、【原文】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遵守道德却不能发扬光大,相信道义却不能坚定地信仰,怎么能算作有?又怎么能算作无?”
【解读】这里说的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3、【原文拼音】zǐ xià zhī mén rén wèn jiāo yú zǐ zhāng 。 zǐ zhāng yuē :“ zǐ xià yún hé ?” duì yuē :“ zǐ xià yuē :‘ kě zhě yǔ zhī , qí bù kě zhě jù zhī 。’” zǐ zhāng yuē :“ yì hū wú suǒ wén : jūn zǐ zūn xián ér róng zhòng , jiā shàn ér jīn bù néng 。 wǒ zhī dà xián yú , yú rén hé suǒ bù róng ? wǒ zhī bù xián yú , rén jiāng jù wǒ , rú zhī hé qí jù rén yě ?”
  19•3、【原文】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关于交往、交友的问题。子张说:“子夏怎么讲的?”回答说:“子夏说‘可交的就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绝。’”子张说:“跟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贤德的人,同时接纳众人,嘉许好人而同情能力不足的人。我如果是大贤人,对别人还有什么不能容纳的?我如果不是好人,别人将会拒绝同我交往,又怎么能谈得上拒绝他人?”
【解读】子夏厚道老实,孔子以慎教而诲之,诫其泛交而受骗。子张好胜偏激,孔子以泛交而诲之,令其容众而矜不能,克制其偏狂之弊。孔子因材施教。子张不知孔子所教不同,以自己所闻纠正子夏所教,也失之偏颇。看来,生命的感觉极其复杂,不可以固化哪一种看法。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4、【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suī xiǎo dào , bì yǒu kě guān zhě yān ; zhì yuǎn kǒng nì , shì yǐ jūn zǐ bù wéi yě 。”
19•4、【原文】子夏曰;“虽小道[1],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2],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任何小的技能,都一定有可观的地方,但是想要往远走就恐怕会拘泥,所以君子不做这些事情。”
【解读】想干大事就要有大视野、大局观。大局之下的任何一件小事,只要把握规律,都有可取的地方。之所以可取,是由于熟能生巧所致。但是要把握大局,就需要超脱这方面的限制。所以,君子着眼不停留在可观的小事小情上。西方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关于大问题的知识和思想能使人成大材,关于细小和枝节问题的知识和思想,如果不作为与己无关的东西而拒绝接受的话,那就只能使人成小材。”正好可以解释子夏的这句话。君子所为应该在大事上,这正是君子不为小道的原因。子夏是孔子后世传承和阐释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子夏所言“小道”也是相对而言,从现实的教育状况来看,单纯的专业技能就是“小道”,正如有人说专业技能不是大学的全部一样,放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看,单纯的专业技能无疑是“小道”,所以覃彪喜告诫大学生“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这才是大学!就目前的世界的多元文化来看,各家各持己说,都有很深的见地,不可以拘泥一家之说,一旦拘泥一家就会走入迷信。孔子可能早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圣人无常师。大学之大,也就在能识其大,而不是拘泥细枝末节。
【注释】[1]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
[2]泥:阻滞,不通,妨碍。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五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5、【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rì zhī qí suǒ wú , yuè wú wàng qí suǒ néng , kě wèi hào xué yě yǐ yǐ 。”
19•5、【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都要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每个月都不忘记自己学过的旧知识,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生命成长就是通过学习日积月累的过程,有积累就必须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做到“无忘”需要以理解所学为前提。对世界的新奇并弄懂其所以然,这就是生命的成长和进步。“好学”源于新奇。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六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6、【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bó xué ér dǔ zhì , qiè wèn ér jìn sī , rén zài qí zhōng yǐ 。”
19•6、【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又不断坚定自己的意志,诚恳提问,认真思考,‘仁’就在这其中啊。”
【解读】复旦大学把子夏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这句话已经作为校训,来警示学生要不断的追求仁德。当初的校领导可谓用心良苦。
【注释】[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七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7、【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bǎi gōng jū sì yǐ chéng qí shì , jūn zǐ xué yǐ zhì qí dào 。”
19•7、【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来达到圣王之道。”
【解读】百工成事,君子成道。百工谋食,君子谋道。百工成事有可观之处,不过就是小道。君子谋道不谋食,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注释】[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八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8、【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xiǎo rén zhī guò yě bì wén 。”
  19•8、【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一般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
【解读】这是通常人的心理状态,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则勿惮改。对待过错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做人的境界之别。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九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9、【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jūn zǐ yǒu sān biàn : wàng zhī yǎn rán , jí zhī yě wēn , tīng qí yán yě lì 。”
  19•9、【原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的形象应由三种不同的表现:远远地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讲话,严厉不苟。”
【解读】说的是领导者只有善于自我控制,才能在被管理者心目中树立起完美的形象。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篇所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0、【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jūn zǐ xìn ér hòu láo qí mín , wèi xìn zé yǐ wéi lì jǐ yě 。 xìn ér hòu jiàn , wèi xìn zé yǐ wéi bàng jǐ yě 。”
  19•10、【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取得老百姓信任后才去让他们做事;没有取得老百姓信任就让他们做事,老百姓就会以为君子是虐待他们;取得信任后才能去规劝,没有取得信任去规劝就会被人认为是在诽谤他。”
【解读】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子夏看透了人的心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任是多么重要。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话说得多么中肯。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1、【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dà dé bù yú xián , xiǎo dé chū rù kě yě 。”
  19•11、【原文】子夏曰:“大德[1]不逾闲[2],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子夏说:“人在大节上不能超越道德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解读】大德与小德之别,非有大局观不能认识到。大德者逾闲在小德者那里就成了非议的把柄,所以大德者在小节上也应该尽力不授人以柄。小德者无法理解这个道理。《鸿门宴》中的樊哙说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句话与子夏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1]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2]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2、【原文拼音】 zǐ yóu yuē :“ zǐ xià zhī mén rén xiǎo zǐ , dāng sǎ
sǎo yìng duì jìn tuì , zé kě yǐ , yì mò yě 。 běn zhī zé wú , rú zhī hé ?” zǐ xià wén zhī , yuē :“ yī ! yán yóu guò yǐ ! jūn zǐ zhī dào , shú xiān chuán yān , shú hòu juàn yān ? pì zhū cǎo mù , qū yǐ bié yǐ 。 jūn zǐ zhī dào , yān kě wū yě ? yǒu shǐ yǒu zú zhě , qí wéi shèng rén hū !”
  19•12、【原文】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1]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2]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3]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从洒水扫地、迎送宾客、应对进退开始学习,是可以的,不过这是细枝末节。教育的根本却没有,怎么办?”子夏听说后说:“唉,子游的话错了。做君子的学问,哪一项先传授,哪一项后教给呢?就好像花草树木,要区别对待。追求做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呢?有始有终、本末兼顾的教育学生,只有圣人能做到啊。”
【解读】这是子游与子夏传孔子之道时对教育的不同认识。探讨的是教育的起点问题,对人而言,从日常生活小事起,一点一点的培养习惯很重要。林格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很有道理的。子夏的教育正是从此入手。儒家“洒扫应对进退”之说与佛家“行住坐卧”体道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儒佛两家都看到了教育的开端自形而下的具体的事物始这一点。
【注释】[1]抑: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
  [2]倦:诲人不倦。
[3]诬:欺骗。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3、【原文拼音】 zǐ xià yuē :“ shì ér yōu zé xué , xué ér yōu zé shì 。”
  19•13、【原文】子夏曰:“仕而优(1)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担任官职有余力就要读书学习,读书学习很轻松的时候就应该去担任官职。”
【解读】子夏说的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说的是作领导的如果工作有余闲的精力和时间,做事比较从容的时候,就应该抽出时间多读书。读书学习比较从容的时候就要到实践中去锻炼,以便验证所学。
【注释】优:有余力。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4、【原文拼音】zǐ yóu yuē :“ sāng zhì hū āi ér zhǐ 。”
19•14、【原文】子游曰:“丧致(1)乎哀而止。”
【译文】子游说:“服丧能够尽到悲哀之情就够了。”
【解读】凡事都有度,服丧也不能例外。
【注释】(1)致:极致、竭尽。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五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5、【原文拼音】 zǐ yóu yuē :“ wú yǒu zhāng yě wéi nán néng yě , rán ér wèi rén 。”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子游说:“我的学友子张的做法很是难能可贵,但是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解读】子游对子张的评价。《朱注》: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dàn)之意。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六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6、【原文拼音】zēng zǐ yuē :“ táng táng hū zhāng yě , nán yǔ bìng wéi rén yǐ 。”
19•16、【原文】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曾子说:“子张仪表堂堂,却很难与他一道修养仁德。”
【解读】看来子张很难与同学相处。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七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7、【原文拼音】 zēng zǐ yuē :“ wú wén zhū fū zǐ : rén wèi yǒu zì zhì zhě yě , bì yě qīn sāng hū !”
19•17、【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曾子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人没有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如果有也一定是为双亲居丧的时候。”
【解读】情至深处的时候自然会“自致”,人群中相比之下只有子女与双亲的感情至深,所以曾子才会这样说。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八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8、【原文拼音】 zēng zǐ yuē :“ wú wén zhū fū zǐ : mèng zhuāng zǐ zhī xiào yě , qí tā kě néng yě ; qí bù gǎi fù zhī chén yǔ fù zhī zhèng , shì nán néng yě 。”
19•18、【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孟庄子的孝顺,其他的都能做到;他不变动父亲的臣下与父亲的政策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解读】孟庄子之孝,不改父道与父之故旧。
【注释】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速。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九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19、 mèng shì shǐ yáng fū wéi shì shī , wèn yú zēng zǐ 。 zēng zǐ yuē :“ shàng shī qí dào , mín sàn jiǔ yǐ 。 rú dé qí qíng , zé āi jīn ér wù xǐ !”
19•19、【原文】孟氏使阳肤(1)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2)而勿喜。”
【译文】孟孙氏让阳肤做司法官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统治阶级失去道义,老百姓对统治阶级已经离心离德很久了。你如果弄清百姓犯罪的真情,就应该怜悯他们,而不要自以为明察而沾沾自喜。”
【解读】阳肤,相传是曾子的弟子。曾子告诫弟子对待犯人要给予充分的同情心。
【注释】(1)阳肤:曾子的学生。
(2)矜:怜悯。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20、【原文拼音】 zǐ gòng yuē :“ zhòu zhī bù shàn , bù rú shì zhī shèn yě 。 shì yǐ jūn zǐ wù jū xià liú , tiān xià zhī è jiē guī yān 。”
19•20、【原文】子贡曰:“纣(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无道,并不像传说的那样严重。所以君子厌恶处于不利的位置,所有的罪恶都会被推到身上来。”
【解读】君子要长行善道,自强不息。要常常告诫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切莫失足而致众归其恶。佛家有“五怖畏”,其中之一就是恶名,说的就是同一个道理。
【注释】(1)纣: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暴君。
(2)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21、【原文拼音】 zǐ gòng yuē :“ jūn zǐ zhī guò yě , rú rì yuè zhī shí yān ; guò yě , rén jiē jiàn zhī ; gēng yě , rén jiē yì zhī 。”
  19•21、【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抑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谁都能看见;改正过错,人人都敬仰。”
【解读】圣人、君子也会犯错误,贵在能改过。与“小人之过必文”互对。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22、【原文拼音】wèi gōng sūn cháo wèn yú zǐ gòng yuē :“ zhòng ní yān xué ?” zǐ gòng yuē :“ wén 、 wǔ zhī dào , wèi zhuì yú dì , zài rén 。 xián zhě zhì qí dà zhě , bù xián zhě zhì qí xiǎo zhě 。 mò bù yǒu wén wǔ zhī dào yān 。 fū zǐ yān bù xué ? ér yì hé cháng shī zhī yǒu ?”
  19•22、【原文】卫公孙朝(1)问于子贡曰:“仲尼(2)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武王的道德礼制,并没有失掉,而是流传在人间。贤能的人能知道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能知道细枝末节,到处都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能学呢?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解读】孔子是集大成者,圣人无常师。孔子除了向文献书本学习,还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见贤思齐,所以无常师。
【注释】(1)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
(2)仲尼:孔子的字。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23、【原文拼音】 shū sūn wǔ shū yù dà fū yú cháo , yuē :“ zǐ gòng xián yú zhòng ní 。” zǐ fú jǐng bó yǐ gào zǐ gòng 。 zǐ gòng yuē :“ pì zhī gōng qiáng , cì zhī qiáng yě jí jiān , kuī jiàn shì jiā zhī hǎo 。 fū zǐ zhī qiáng shù rèn , bù dé qí mén ér rù , bù jiàn zōng miào zhī měi , bǎi guān zhī fù 。 dé qí mén zhě huò guǎ yǐ 。 fū zǐ zhī yún , bù yì yí hū !”
  19•23、【原文】叔孙武叔(1)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2)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3),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4),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5)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贤明。”子服景伯把这些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就好比宫墙,我的墙只有肩膀那样高,能看见屋子里有多好。老师的墙高有无数丈,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入,就很难看到宗庙的富丽堂皇,房舍的绚丽多姿。能够找到大门的人太少了。叔孙武叔那样说,不是很自然吗?”
【解读】子贡之贤,不仅在于他对老师的那份情感。老师离世后,众弟子独他为老师守孝六年。虽然他甚至自己算不上是老师最好的学生,但老师却永远是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子贡之贤,还在于他至死维护自己的老师,传播自己老师的学说。
【注释】(1)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三桓之一。
  (2)子服景伯:鲁国大夫。
  (3)宫墙:宫也是墙。围墙,不是房屋的墙。
  (4)仞:音rèn,古时七尺为仞,一说八尺为仞,一说五尺六寸为仞。
(5)官:这里指房舍。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9•24、【原文拼音】 shū sūn wǔ shū huǐ zhòng ní 。 zǐ gòng yuē :“ wú yǐ wéi yě ! zhòng ní bù kě huǐ yě 。 tā rén zhī xián zhě , qiū líng yě , yóu kě yú yě ; zhòng ní , rì yuè yě , wú dé ér yú yān 。 rén suī yù zì jué , qí hé shāng yú rì yuè hū ? duō jiàn qí bù zhī liàng yě 。”
  19•24、【原文】叔孙武叔毁[1]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2]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做!孔子是不可以诋毁的。别人的贤德,就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孔子的贤德,就如同日月,是无法逾越的。有人虽然想自绝,又怎么能伤害日月呢?这样做就更表明他不自量力。”
【解读】从子贡的这些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老师的忠诚爱戴。更能看出子贡的灵活、机智和智慧。
【注释】[1]毁:毁谤。
[2]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论语·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五章原文、注释、译文文、解读
  19•25、【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1)之斯(2)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太谦虚了,仲尼怎么会比你强呢?”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愚蠢和不明智,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啊。我的老师没有人能赶得上,就如同天不可能用梯子爬上去一样。我的老师如果能治理一个国家,就能做到所为有所树立就能立得住,有所引导就能使老百姓跟着走,有所安抚就能使远人来归,有所号召就能得到响应,他在世的时候就誉满天下,他死的时候举国哀恸,谁能赶得上他呢?”
【解读】陈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与子贡同为孔门弟子,陈子禽小孔子40岁,子贡小孔子32岁。于此,可以看出同出一个师门的学生之间的差别。自此,我们也能看出子贡无论面对什么人,都能坚定地维护老师的形象和尊严。做到如此,没有师生的心心相印是很难做到的。有学生如此,做老师的也就了无遗憾了。
【注释】(1)道:通“导”。
(2)斯:就。
《论语·尧曰第二十篇》内容简介
本篇共3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shàn让帝位给舜,舜禅shàn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本篇侧重谈论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以治国为主。第一章古圣先贤的治国方略。第二章孔子谈治国方略。第三章既是对全书的总结,也是对这一篇内容的概括。
lún yǔ yáo yuē piān dì èr shí pīn yīn bǎn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拼音版
  《论语·尧曰第二十篇》第一章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20•1、【原文】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3]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6]在帝心。朕[7]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8),善人是富。“虽有周亲(9),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10),审法度(11),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
【评析】这一章,记述了从尧帝以来历代先圣先王的遗训,中间或许有脱落之处,衔接不起来。后来的部分里,孔子对三代以来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可以说是对《论语》全书中有关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思想加以总结,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注释】[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4]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5]玄牡:玄,黑色谓玄。牡,公牛。
  [6]简:阅,这里是知道的意思。
  [7]朕:我。从秦始皇起,专用作帝王自称。
  (8)赉:音lài,赏赐。下面几句是说周武王。
  (9)周亲:至亲。
  (10)权量: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量,斗斛。指量容积的标准。
(11)法度:指量长度的标准。
《论语·尧曰第二十篇》第二章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20•2、【原文】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请教孔子说:“怎么做可以从政?”
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德,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
孔子说:“君子给老百姓恩惠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无怨言;追求仁德,却不贪图财物;庄重矜持却不傲慢;态度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说:“什么是给老百姓恩惠而自己却不耗费呢?”
孔子说:“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不耗费吗?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他们还会怨谁呢?想要仁德就能得到仁德,又怎么能贪求其他呢?君子不管人是多是少,势力是大是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庄重矜持而不傲慢吗?君子端正穿衣戴帽,尊严目光,使人看到便为之敬畏,这不就是态度威严却不凶猛吗?”
子张又问:“什么是四恶呢?”
孔子说:“不事先教育便杀戮,就是暴虐;不事先通知,而突然要求完成,就是残暴;命令下达很晚,却要求如期完成,就叫贼害;同样要给与人东西,在拿出来的时候又很吝啬,这就是酷吏的作风。”
【解读】君亲师三者集于一身,才是好领导。“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是虐者,是暴者,谓之无师教之德。“慢令致期”,是贼害,谓无君王之风。黄侃《论语义疏》中说“欲仁义者为廉,欲财色者为贪。”“为政之道必先施教,教若不从,然后乃杀,若不先行教而即用杀,则是酷虐之君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篇》第三章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20•3、【原文】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不可违,就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义法度,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理解他人说的话,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
【解读】《为政第二》篇孔子说:“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至此,我们才会明白,成为君子是需要长期修养磨练的。不学习礼制、礼节不但没有独立的精神与天地来往,更难以立身、立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