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音乐逸事》:4岁的莫扎特是怎么作曲的?简谱竟然是卢梭发明的?

艺术|《音乐逸事》:4岁的莫扎特是怎么作曲的?简谱竟然是卢梭发明的?

00:00
28:29

揭秘音乐大师们光环外的故事,4岁的莫扎特是怎么作曲的?简谱竟然是卢梭发明的?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第一部分,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

很多著名的音乐大师都有着特殊的创作习惯。

比如天才儿童莫扎特。他4岁就开始创作协奏曲,小家伙在创作的时候喜欢用墨水笔,每次他都把笔用力地戳到墨水瓶的底部,这样笔的边缘便都沾上了大量墨水,一碰到纸就会掉下一小团墨水来。不过小莫扎特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苦恼,用手把墨水抹掉,继续写。

40年后同样在维也纳,也有人有幸目睹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时的样子。

著名钢琴家车尔尼的创作方式就更加与众不同了。后人说他是一台创作的机器人,他喜欢同时写四部作品。


名曲依赖一闪而过的灵感和启发。接下来就是几则名曲背后的故事。

著名钢琴家巴赫曾经创作过一首《哥德堡变奏曲》,这也是巴赫唯一的变奏曲作品。这首名曲的诞生竟然是为了治疗失眠


音乐:《哥德堡变奏曲》音乐


音乐大师海顿创作《告别交响曲》是为了暗示亲王早点离开,好让乐队下班。


音乐:《告别交响曲》


还有些时候,创作的灵感不是来自现实,而是出现在梦境中。


18世纪天才小提琴家朱塞佩•塔尔蒂尼创作了一部超高难度的奏鸣曲。他说一天晚上他梦见了魔鬼。他把小提琴放到魔鬼手中,魔鬼拉了一首绝妙的奏鸣曲。醒来后,他立刻冲向小提琴,尽全力还原了出来,这就是著名的《魔鬼的颤音》。


音乐:《魔鬼的颤音》

精心的创作是音乐之路的敲门砖,但时代和个人命运是一双更大的手。有新人的“一夜成名“,也有怀才不遇者的”苦心经营“,有柳暗花明也有无可奈何的巨星陨落。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他凭借父亲在音乐界的名声,19岁初登台就备受关注一夜成名,从此星途坦荡。


不过这样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19世纪中期,很多音乐家都是像歌剧《浮士德》的创作者古诺那样,苦心经营,才逐步获得世人关注,打开市场。


有新星升起也有巨星陨落。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俄国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曾是天之骄子,人们非常喜欢这位年轻有才华的音乐家。但1936年《真理报》毫无预兆地发布了一篇评论,攻击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是“噪音而非音乐”。就这样,肖斯塔科维奇被骤然推入了深渊,沦为了“人民公敌”。

好在肖斯塔科维在多年之后等到了翻身,而同样是俄国作曲家的柴可夫斯基却没有这么幸运。

1893年,柴科夫斯基因为同性恋倾向被举报。在恐惧和痛苦中,他把情感注入创作,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悲怆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后人称为是“古今交响曲中的第一流精品”。


音乐:《悲怆交响曲》


在曲子首演的第7天,学校组成了一个荣誉法庭。调查持续了五个小时,最后柴科夫斯基一言不发、脸色苍白地离开了调査法庭。大家已经做出了决定,柴科夫斯基本人也已同意。荣誉法庭要求他自杀。两天后,圣彼得堡就传出了作曲家病死的消息。

第二部分:大师们光环之外的生活。


到险些做了律师的作曲家亨德尔,他热爱美酒但又有点小气。。有一次他在家里开派对的时候特别想喝几口香槟,但又想不出什么借口离开大伙儿。突然他故作沉思状,用食指敲着脑门儿说:“我有了一个灵感!一个灵感!”有人觉得好奇就尾随他进了隔壁房间,结果发现他打开壁橱,拿岀他的宝贝香槟,猛灌了几口。

还有不少音乐家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

17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珀塞尔,利用能够自由进出威斯敏斯特教堂管风琴阁楼的职务之便,带人们进入阁楼观看在威廉皇帝和玛丽皇后的加冕典礼,并收取高额费用。

还有德国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施波尔,他利用职务之便“追星”拿破仑。

更过分的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利用音乐行骗。他自称是巴黎人,虽然他看不懂乐谱,却骗到了一份教人音乐的差事。接着他就以音乐教师、作曲家自居,结交音乐爱好者,骗取功名。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一边抄写乐谱一边自学,还阅读了大量音乐文献,竟然在多年之后真的创作出了好的作品。并且他还发明了新的记谱方式——简谱,想要用它来替代复杂的五线谱。他的这一尝试在欧洲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但却意外在中国成功了。如今,简谱在中国民乐中被普遍使用。

第三部分:大师之间的交往与传承


在群星闪耀的19世纪,音乐大师们齐聚维也纳,彼此交流切磋,是对手也是惺惺相惜的朋友。有萍水相逢,也有感人的传承。

比如同处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天才莫扎特和宫廷乐长海顿。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亦敌亦友”。


维也纳古典音乐届的传承从未停歇。

海顿和莫扎特就把接力棒传给了年轻的贝多芬。


随后贝多芬收了车尔尼为徒,车尔尼又收了李斯特为徒。

11岁的李斯特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尽管贝多芬当时已经双耳失聪,但他为了鼓励这个徒孙还是来了。音乐会结束后,他走上台,搂过小李斯特,在小家伙的前额笨拙地吻了一下。这一吻对童年的李斯特而言意义非凡。他把这一吻看作是对他的最高奖赏,还在家中挂着贝多芬的肖像,天真烂漫地说:“我要继续努力,学得像他一样。”他做到了,多年之后他成了当之无愧的“钢琴之王”,并且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学生。

以上这些故事仅仅是786件逸事的冰山一角,但我们已然能从中窥见一个鲜活的音乐世界。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一本微观的音乐史。横亘七个世纪,汇集了不同年代音乐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让人们,尤其是爱乐者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音乐所被塑造出来的背景,为枯燥的音乐史加上生动人性的一面。



书名:《音乐逸事》

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

撰稿人:雨轩(上海音乐学院老师)

编辑:戚戚

主播:路琨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之艺

总编辑: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恣意纵横

    柴可夫斯基,福柯,王尔德,图灵

    选题自由 回复 @恣意纵横: 纪德申请加入

  • 雅士_we

    音乐天才们都真的那么岐蹋吗?

  • 蓝色雪人

    解说配神曲,很生动,很震撼!👍👍👍 团队辛苦啦! 很特别的奇书,充满了对音乐的无限热爱!786个音乐逸事,帮助我们更加贴近音乐家们的灵魂,某些故事甚至比作品本身更加生动有趣,打动人心!

    孙倚歌 回复 @蓝色雪人: 确实可以

  • 饭小圈

    特别喜欢莫扎特的故事趣事,那首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后来才知道是他做的“神曲”,大道至简,其实就是高境界的生活智慧,你怎么看呢?

  • 喵喵_p22

    说错了 莫扎特和海顿是18世纪下半叶 你说成19世纪了

  • 橙子1977

    天才和艺术家都不是常人眼里的正常人。之所以不正常才是天才

  • 小葱战酱

    真就是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又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户呀,雨露均沾呀,哈哈

  • 选题自由

    我,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在遭遇背叛与羞辱后,向各位致敬。 (突然想用这句话钓同好~看过的请点~)

  • 徐徐的风中的鱼

    神童莫扎特,别人家的孩子

  • 欣欣老师_北辰

    喜欢团队推荐的书籍,还有好听的音乐欣赏,太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