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将“猴痘”重命名为“mpox”,前者已存在52年

世卫组织将“猴痘”重命名为“mpox”,前者已存在52年

00:00
02:30

据《镜报》11月29日报道,在猴痘最近一次暴发后,出现了“种族主义和侮辱性语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猴痘(monkeypox)重新命名为“mpox”,两个名称将同时使用一年,猴痘一词将被逐渐淘汰。

世卫总干事谭德赛 (图源:镜报)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声明中称:“今年早些时候猴痘疫情扩大时,世卫组织接到报告,称在网上、其它环境和一些社区出现了种族主义和污名化语言(由于猴痘病毒常见于卫生条件落后的非洲,一些种族主义者正在将猴痘病毒、猴子以及黑人进行种族主义式的关联)。在与全球专家进行一系列磋商后,世卫组织将开始使用一个新的首选术语‘mpox’作为猴痘的同义词。这两个名称将同时使用一年,而‘猴痘’将被逐步淘汰。”
世卫组织负责命名新疾病,此次重新命名现有疾病“非常例外”。
今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猴痘蔓延为全球紧急情况后不久,开始就重新命名该疾病一事咨询专家。
特伦斯·希金斯信托基金会的相关主管评价称:“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听取了意见,现在正在采取行动。语言对长期存在的耻辱和歧视有很大的影响,改用‘mpox’是正确的。‘猴痘’这个名字带有种族主义的刻板印象,不利于公共卫生反应。”
人类猴痘于1970年首次被命名。引起这种疾病的病毒于1958年在圈养的猴子中被发现。直到今年5月,人们才知道这种被认为起源于动物的疾病会在中非和西非以外的地区大规模暴发。
今年,英国首次出现这种疾病的“社区传播”,自5月初以来,英国已确诊约3720例病例。在发达国家,经过疫苗接种工作以及有针对性的控制干预措施,猴痘疫情于夏季达到顶峰后,基本被控制住。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目前报告的病例越来越少。在英格兰,自5月暴发疫情以来,已有约6.8万人通过接种天花疫苗来预防猴痘。
目前,英格兰当地卫生机构正在为那些已经接种过第一次疫苗的且符合条件的人提供第二次疫苗接种。感染猴痘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出现新的皮疹、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疲惫和淋巴结肿大。


来源 | 极目新闻
责编 | 王婷

编审 | 惠天骄 李梦梦(实习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