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俄乌冲突新视角》,让我们从民族和文化角度聊聊俄乌冲突。
上一集我们提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成为伊朗的最高领袖,而同一年,萨达姆也当上了伊拉克的总统,然后两个国家在次年,也就是1980年就开战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连屁股都没坐热就忙着打架呢?
篇幅有限,我们只能简单阐述一下伊拉克和伊朗打这一仗的四个充足理由,分别为历史、民族、宗教和政权。他们相互交叠,共同织就了这两个国家的深仇大恨。
首先,从历史上来讲,这一片就没停过争斗。虽然伊拉克的两河流域被认为四大古文明起源地之一,但因为地势平坦,周围没有屏障,所以一直处于被周边大国征服的状态,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先后征服这里,而奥斯曼土耳其是最后一个大国,再加上欧洲近代殖民,所以这一片的边界十分混乱,双方的不同政权签订过许多不同的条约,新政权则会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解读。
上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领土纠纷在于阿拉伯河。大家看地图会发现,伊拉克拥有的波斯湾海岸线非常少,而阿拉伯河是唯一汇入波斯湾的大河,是石油运输的主要航线。伊朗和伊拉克以此河为国界,但具体是按照中央航道分,还是按河岸分,双方总是谈不拢。
其次,从民族上来看,伊拉克主体民族为阿拉伯民族,伊朗则多为波斯人的后裔。自从16世纪逐渐被土耳其人占领后,泛阿拉伯主义就开始抬头,阿拉伯人希望追求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想在海湾地区争一口气。但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海湾老大是伊朗,所以,虽然明面是两伊的战争,但暗里其他阿拉伯国家没少拱火和出钱,尤其是科威特,据称借出近140亿美元,而两方军费的总开支大约是2000亿美元。
此外,两国都有不少库尔德人,库尔德人是仅次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的西亚民族,分散居住在各个国家。伊朗和伊拉克都想怂恿对方的库尔德人独立,从而造成对方的国家分裂。
接着,从宗教上来看,伊朗以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为主,而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都有。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具体分歧就不展开了,大概情况就是宗教领袖死了,各部落承认的继承人不同,都觉得自己的正统,对方的是篡位。其实这事发生在公元7世纪前后,至今都1000多年了,不信教的人是真的不明白,这还有什么好争的。
全世界差不多90%的穆斯林都是逊尼派。而80年代,伊朗是唯一一个什叶派占多数、且统治阶层也是什叶派的国家。相比较伊拉克,什叶派大概占不到60%的人口,但掌权人萨达姆是逊尼派。
霍梅尼因为常年在外流放,所以在国际什叶派中很有威望,尤其是伊拉克的什叶派,阿拉伯人都很害怕霍梅尼会向外输出伊斯兰革命。所以从宗教分歧和抵抗伊斯兰革命这个角度,伊朗和伊拉克更有打仗的理由了。
上面三个原因可以说是两伊战争的根源,而接下来的政权问题就是导火索了。上一集我们提过,霍梅尼仅刚刚夺权,伊朗国内十分不稳定,萨达姆也是集强权主义者,就想过界捞点好处。但可以说,这场战争一开始,霍梅尼也是乐见其成,伊朗国内的民族和宗教共识被充分调动,本来因为立宪问题分散掉的人心,不得不再次凝聚在一起,霍梅尼威望日益高涨,伊斯兰政权越发稳固。
历史、宗教、民族和政权,这些都是内因,更多人认为是外因,是美苏在背后主谋和怂恿。主谋应该谈不上,但发了战争财是肯定的。8年,二战都没这时间长,为什么两个科技弱国能打那么久呢?
当然是因为国际势力两头押注。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加大了在中亚的砝码,而美国又失去伊朗,伊拉克又与苏联更亲近一些,所以如果让伊朗和伊拉克好好打上一架,对美国是最有利的。苏联同样有这样的想法,霍梅尼不仅仇视西方,也仇视共产主义,总之不是什叶派的政权他全仇视,而伊拉克也不怎么听话,还反对他入侵阿富汗。加上要是伊拉克和伊朗的产油量下降了,苏联石油兴许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另外,最最直接的是,美国和苏联都能靠卖军火赚到快钱。所以,两伊打仗时,基本只要一方弱一点了,美苏就偷偷给另一方加码。
当然,这8年之前肯定也有人拉架。
1983年之前,战争主要在还在两国国土,不影响其他海湾国家,1983年之后,蔓延到海湾地区,这就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石油出口了,西方国家就不像过去那么鼓励了。再加上伊拉克借起钱来跟大爷似的,自诩为阿拉伯世界的保护者,科威特最先受不了,出面劝伊朗,只要停战就可以提供巨额贷款。另外双方伤亡惨重,基于人道主义,联合国也得介入做做样子,总之到了后期,不仅美苏和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开始劝架。
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也终于意识到,自己打不动了,再打下去,自己的政权要崩溃了,于是不得不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并没有签订和平条约,都死咬着牙觉得自己是胜利的。
这场战争所带来的直接损失自不用说,经济损失保守估计在6000亿美元以上,人员伤亡近300万。而且伊拉克使用了化学武器,伊朗征用了不少年纪很小的志愿兵,都是极其恶劣的行径。
这场战争还被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的最典型范例,两国明明购买到了除原子弹外所有的先进武器,美国的F-14雄猫战斗机,法国的幻影战斗机,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和飞毛腿导弹,但战争过程却连二战水准都不如,深刻诠释了,“暴发户有钱也买不了文化”这一真理。这不是嘲笑,是警示,没有科技在手,再多的钱,也不过是人家案板上的鱼肉。
这场战争的间接影响就更深远了,深刻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格局。伊拉克欠了一屁股债,而且觉得自己是为阿拉伯世界打的仗,却被背刺了,一怒之下发动了海湾战争,结果大家都知道,反被美国一顿痛打,从此一蹶不振,阿拉伯再也没有硬气到能和美国叫板的国家。伊朗则丧失了海湾第一强国的地位,并且和西方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都交恶,动不动就被制裁,而这又反过来刺激了伊朗人的民族情怀,让伊斯兰保守势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所以说,战争也有有益的一面,有益于卖军火的人。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两伊战争中的国际关系非常复杂,今天是盟友,明天又是敌人,比如美国和伊朗刚刚因为人质危机交恶,不久又爆出伊朗门事件,美国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所以国际社会上,话真是不能说死。这样的案例,你知道还有哪些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了解。我们下期再见。
哈哈,应该是“大爷yé”,重音在“爷”字上(。>∀<。)大爷ye和大爷yé气质可是天壤之别(◦˙▽˙◦)
到这里已经严重跑题多次啦,这本书的书名应该叫做俄罗斯近代史。什么新视角?应该叫上帝的视角
海湾战争打了10年
虽说跑题,可感觉不错。
兔子,狮子,骆驼
F14雄猫
这一集是我听过的讲,两伊战争所有的声音专辑里最好的。
好
这一集是我听过的,讲两伊战争的原因最好的专辑。
荒沙_RA 回复 @ones0: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