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合集(7)子罕第九篇21-31章,乡党第十篇全篇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1、 zǐ wèi yán yuān yuē :“ xī hū ! wú jiàn qí jìn yě , wèi jiàn qí zhǐ yě 。”
9•21、【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评论颜渊时说:“可惜呀,我只看到他努力上进,却没有看见他止步不前。”
【解读】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在颜回去世后说的,亚圣孟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孔子的心目中,颜回就算是天下的英才了,遗憾和可惜的就是英年早逝。在孔子的眼里,颜回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学生,是一个可以值得托付的学生。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2、【原文拼音】zǐ yuē :“ miáo ér bù xiù zhě yǒu yǐ fú ! xiù ér bù shí zhě yǒu yǐ fú !”
9•22、【原文】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庄稼长出苗却不能开花的情况是有的!能开花却不能结出果实的也是有的!”
【解读】成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幼小至开花,再至结实。孔子用自然界的现象来说明人的生命成长亦是如此。从学习和修养这个角度看,很重要的就是坚持始终如一,才能最终开花结果。圣人法天法地法自然,这就是天道。人的生命发展也是一个法自然的一个过程。如果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是用来影射颜回的话,那么这里就有了“命”的味道。按常情常理,颜回的成长是会苗而秀、秀而实的,没有这样不是“命”又是什么?
【注释】[1]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3、 zǐ yuē :“ hòu shēng kě wèi , yān zhī lái zhě zhī bù rú jīn yě ? sì shí 、 wǔ shí ér wú wén yān , sī yì bù zú wèi yě yǐ 。”
9•23、【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下一代就不如这一代呢?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的时候仍然默默无闻,那就不再值得敬畏了!”
【解读】孔子立足生命的全局看待生命成长。后生之所以可畏,就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成长说不上会在什么时候突然认识到本质和规律,但人的生命一旦进入四十、五十岁的时候,随着体力、经历的下降,再想有所作为确实也就很难了。这个年龄的人,那雄心勃勃的尽头已经受到了年龄的限制,年过半百的人,心理也发生了与年轻人不一样的变化。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4、【原文拼音】 zǐ yuē :“ fǎ yǔ zhī yán , néng wú cóng hū ? gǎi zhī wéi guì 。 xùn yǔ zhī yán , néng wú yuè hū ? yì zhī wéi guì 。 yuè ér bú yì , cóng ér bù gǎi , wú mò rú zhī hé yě yǐ yǐ 。”
9•24、【原文】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符合道理的话,能不听从吗?听从但还要改正不足才可贵。恭维的好话,听了能不高兴吗?高兴之后要思考它的真意才最可贵。光高兴但不加思考,表面听从但不改过,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解读】这一章孔子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对待他人对我们说的话。符合道理、情理的话不但要听从,还要与自身对比没有做到的要改正才最可贵。对他人的赞赏或者阿谀逢迎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其背后的含义,免得得意忘形、不知所以,以至于失去自我本色。对于懂得道理却不照着做,听别人说也不加思考的人,拿他是没有办法的,这是从教育的角度说的。其实一个人成长就是听到一个好道理之后矫正自己的不足,这样一点一点提高的。孔子之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不就是因为听到这样一个好的道理就可以照着做吗?
【注释】[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音yuè,同“悦”。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5]末:没有。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五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5、【原文拼音】zǐ yuē :“ zhǔ zhōng xìn , wú yǒu bù rú jǐ zhě , guò zé wù dàn gǎi 。”
9•25、【原文】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译文】孔子说:“以忠诚和守信为做人的根本,没有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解读】做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忠诚守信,不要瞧不起别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优点,所以有了过错就要改正,这是人格、人性日趋完善的基础。
【注释】 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六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6、【原文拼音】zǐ yuē :“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 ,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 。”
9•26、【原文】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的帅位可以改变,而男儿的志向却不可以被改变。”
【解读】孔子强调向学和做人志向的重要。志向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他人生就会没有目的,有了这样的目标还要保持矢志不移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七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7、【原文拼音】 zǐ yuē :“ yì bì yùn páo , yǔ yì hú hé zhě lì , ér bù chǐ zhě , qí yóu yě yú ?‘ bù zhì bù qiú , hé yòng bù zāng ?’” zǐ lù zhōng shēn sòng zhī 。 zǐ yuē :“ shì dào yě , hé zú yǐ zāng ?”
9•27、【原文】子曰:“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绵袍,与穿着狐裘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可耻的人恐怕只有子路这个人吧!‘不嫉妒、不贪求,有什么不好呢?’”子路经常背诵这句话。孔子说:“这不过是做人的道理,怎么可以代表全部的美德呢?”
【解读】孔子高度赞扬子路的精神和美德,子路高兴就经常的叨念老师说过的这句话。孔子就适时的对子路说这是你做人的美德,但不是全部。给予子路以提醒,不要因此而骄傲。孔子的教育大多都是情境教育,就事论事效果极佳。
【注释】[1]衣:穿,当动词用。
[2]敝缊袍:敝,坏。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八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8、【原文拼音】 zǐ yuē :“ suì hán , rán hòu zhī sōng bǎi zhī hòu diāo yě 。”
9•28、【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气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解读】这就是天道,大自然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的操守和品格也需要在艰难和考验中才能够显现。这样看来,其话语背后也是“命”的东西,可以细细体会。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九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29、【原文拼音】 zǐ yuē :“ zhì zhě bù huò , rén zhě bù yōu , yǒng zhě bù jù 。”
9•29、【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没有困惑,仁厚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解读】仁、智、勇,是孔子提倡的三项美德。《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仁智勇兼备,亦如今天我们所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三十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30 、【原文拼音】zǐ yuē :“ kě yǔ gòng xué , wèi kě yǔ shì dào ; kě yǔ shì dào , wèi kě yǔ lì ; kě yǔ lì , wèi kě yǔ quán 。”
9•30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
【译文】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但未必能够一起走向道;可以一起走向道,但未必能够一起坚持道;可以一起坚持道,却未必可以权衡轻重相互合作。”
【解读】同学之间常常就是这样,坐在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但理想目标却不一样,即使理想目标一致,却不一定都能坚持到底,一起坚持到底实现共同的理想却不能在一起共同建设这个理想。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就很好的诠释了孔子所说的这个道理。但同学终归是同学,在生活和社会中永远有着不了的情缘。
【注释】[1]适道:适,往。这里是志于道,追求道的意思。
[2]立:坚持道而不变。
[3]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三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9•31、【原文拼音】“ táng dì zhī huā , piān qí fǎn ěr 。 qǐ bù ěr sī ? shì shì yuǎn ěr 。” zǐ yuē :“ wèi zhī sī yě , fú hé yuǎn zhī yǒu ?”
9•31、【原文】“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诗中说)“棠棣的花儿呀,翩翩地摇曳啊。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是住的太遥远了。”孔子说:“还是没有真的思念呀,真的思念了的话,还有什么遥远的呢?”
【解读】这句话很有意思,他说明了一个心里现象,孔子说的是对的。一个人如果想念和牵挂一个人,这个人就会在他的心里,既然在他的心里天涯海角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没有这样的牵挂与思念,即便是近在咫尺也会形同海角天涯。《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一书中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生活中,当我们用心专一的时候,无论相隔多远,心与心的距离都会很近。而当我们心猿意马的时候,对面犹如天涯。有一位哲人说:为什么人在吵架的时声音很大?因为两个人相互愤怒的时候,他们的心和心相距太远;反过来,为什么恋爱时总喜欢喃喃低语?那是因为两颗心彼此紧挨,每个人的心中都只有对方。”这些话也可以说明和诠释孔子的“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第七》篇)这句话。整篇《子罕第九》就以这一章对“仁”的看法收束,意味深长!
【注释】[1]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
[3]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
《论语 ·乡党第十篇》内容简介
本篇记载的是“至圣”先师德与行的典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体现的是孔子的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高度修养。从饮食起居、坐卧行走的日常之礼,到言语之礼、傧相之礼、朝会之礼、服饰之礼、祭祀之礼、会饮之礼、馈赠之礼等,以“礼”贯穿全篇。透过这篇记载孔子言行举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圣人孔子的修养、气度、风范和智慧。
lún yǔ xiāng dǎng piān dì shí pīn yīn bǎn
论语乡党篇》第十拼音版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原文拼音】 kǒng zǐ yú xiāng dǎng , xún xún rú yě , sì bù néng yán zhě 。 qí zài zōng miào cháo tíng , biàn biàn yán , wéi jǐn ěr 。
10•1、【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译文】生活中的孔子,温和恭顺,像不会说话的样子。在宗庙里朝廷之上很善于言辞,只是言谈谨慎罢了。
【解读】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态、语调、语气都折射着一个人的智慧和涵养。
【注释】[1]恂恂:温和恭顺。
[2]便便:辩,善于辞令。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原文拼音】 cháo , yǔ xià dà fū yán , kǎn kǎn rú yě ; yǔ shàng dà fū yán , yín yín rú yě 。 jūn zài , cù jí rú yě , yú yú rú yě 。”
10•2、【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与与[4]如也。
【译文】上朝的时候,与比自己官位低的人交谈,显得温和而又快乐;与比自己官位高的人交谈,就显得正直而恭敬。国君在的时候,就显得很不安,但又仪态适中。
【解读】于不同的人交往所体现出来的风度也应该不一样。
【注释】[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訚訚:音yí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踧踖:音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3、【原文拼音】jūn zhào shǐ bìn , sè bó rú yě , zú jué rú yě 。 yī suǒ yǔ lì , zuǒ yòu shǒu , yī qián hòu , chān rú yě 。 qū jìn , yì rú yě 。 bīn tuì , bì fù mìng yuē :“ bīn bù gù yǐ 。”
10•3、【原文】君召使摈[1],色勃如也[2];足躩[3]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4]如也。趋进,翼如也[5]。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译文】国君召见孔子让他去接待宾客,孔子总是脸色庄重,脚步轻快。向和他一起站立迎接宾客的人作揖,向左向右拱手,衣服随之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向前的时候,就像鸟儿展开翅膀一样。宾客走了之后,他一定向国君回报说:“客人已经走了,不再回来了。”
【解读】这一章体现的是孔子接待宾客时的容貌、动作和神态。
【注释】[1]摈:音bìn,动词,负责招待国君的官员。
[2]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
[3]足躩:躩,音jué,脚步快的样子。
[4]襜:音chān,整齐之貌。
[5]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4、【原文拼音】 rù gōng mén , jū gōng rú yě , rú bù róng 。 lì bù zhōng mén , xíng bù lǚ yù 。 guò wèi , sè bó rú yě , zú jué rú yě , qí yán sì bù zú zhě 。 shè qí shēng táng , jū gōng rú yě , bǐng qì sì bù xī zhě 。 chū , jiàng yī děng , chěng yán sè , yí yí rú yě 。 mò jiē , qū jìn , yì rú yě 。 fù qí wèi , cù jí rú yě 。
10•4、【原文】入公门,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3]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4],逞[5]颜色,怡怡如也。没阶[6],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译文】孔子进入宫门的时候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就像没有容身之地。不站在门中间,也不踩着门槛。经过国君的位置时,脸色庄重,脚步轻快,说话的时候好像中气不足的样子。提起衣服的下摆上堂的时候,恭敬谨慎,屏气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一级台阶,脸色便舒展了,显出轻松愉快的样子。下完台阶,快步向前走的时候,就像鸟儿展开翅膀那样。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是恭敬不安的样子。
【解读】这一章记载的是孔子在朝中晋拜君王时的动作行为和神态。
【注释】[1]鞠躬如:谨慎而恭敬的样子。
[2]履阈:阈,音yù,门槛,脚踩门坎。
[3]摄齐:齐,音zī,衣服的下摆。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
[4]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5]逞:舒展开,松口气。
[6]没阶:走完了台阶。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五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5、【原文拼音】 zhí guī , jū gōng rú yě , rú bù shèng 。 shàng rú yī , xià rú shòu 。 bó rú zhàn sè , zú sù sù rú yǒu xún 。 xiǎng lǐ , yǒu róng sè 。 sī dí , yú yú rú yě 。
10•5、【原文】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2],足蹜蹜[3],如有循[4]。享礼[5],有容色。私觌[6],愉愉如也。
【译文】(出使别国的时候)举着圭,恭敬谨慎的样子,就好像举不动。举在上面的时候像作揖,放在下面时像是递给人东西,脸色战战兢兢,脚步细小像是沿着一条线走一样。赠送礼物的时候,满脸和气。以私人身份会见的时候,就很轻松愉快。
【解读】这一章记载的是孔子在外交礼仪上的行为表现。
【注释】[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
[2]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
[3]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
[4]如有循:循,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
[5]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
[6]觌:音dí,会见。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六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6、【原文拼音】 jūn zǐ bù yǐ gàn zōu shì 。 hóng zǐ bù yǐ wéi xiè fú 。 dāng shǔ , zhěn chī xì , bì biǎo ér chū zhī 。 zī yī , gāo qiú ; sù yī , ní qiú ; huáng yī , hú qiú 。 xiè qiú cháng , duǎn yòu mèi 。 bì yǒu qǐn yī , cháng yī shēn yǒu bàn 。 hú hé zhī hòu yǐ jū 。 qù sàng , wú suǒ bù pèi 。 fēi wéi cháng , bì shài zhī 。 gāo qiú xuán guàn bù yǐ diào 。 jí yuè , bì cháo fú ér cháo 。
10•6、【原文】君子不以绀緅饰[1],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缁衣[5],羔裘[6];素衣,麑[7]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8)。必有寝衣(9),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11),必杀之(12)。羔裘玄冠(13)不以吊(14)。吉月(15),必朝服而朝。
【译文】孔子不用青透红或黑里透红的颜色做衣领的镶边,不用红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穿的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麻布单衣时,一定穿在内衣的外面。黑色的罩衣配子羔皮衣;白色的罩衣配麑裘衣;黄色的罩衣配狐裘衣。在家穿的棉皮衣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一定要有睡衣,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服丧期间除外,衣带上没有什么不能佩戴的装饰品。除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外,其他的衣服一定要剪裁掉多余的布。紫羔衣和黑色的帽子都不在吊丧时穿着。大年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见君主。
【解读】这一章记载的是孔子的穿着服饰。大家不要不注意穿着服饰,这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我们学习,服饰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注释】[1]不以绀緅饰:绀,音gà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音zōu,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
[3]袗絺绤:袗绤,音zhěn,单衣。絺,音chī,细葛布。绤,音xì,粗葛布。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音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12)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14)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15)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七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7、【原文拼音】zhāi
, bì yǒu míng yī , bù 。 zhāi
bì biàn shí , jū bì qiān zuò 。
10•7、【原文】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译文】斋戒的时候,沐浴前一定要准备好用布做的浴衣。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日常的饮食,迁移卧室。
【解读】古人重视斋戒,这一章谈的就是斋戒时的注意事项。
【注释】[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八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8、【原文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 , kuài bù yàn xì 。 shí yì ér ài , yú něi ér ròu bài , bù shí 。 sè è , bù shí 。 xiù è , bù shí 。 shī rèn , bù shí 。 bù shí , bù shí 。 gē bù zhèng , bù shí 。 bù dé qí jiàng , bù shí 。 ròu suī duō , bù shǐ shèng shí qì 。 wéi jiǔ wú liàng , bù jí luàn 。 gū jiǔ shì fǔ bù shí 。 bù chè jiāng shí , bù duō shí 。
10•8、【原文】食不厌精,脍[1]不厌细。食饐[2]而餲[3],鱼馁[4]而肉败[5],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6],不食。不时[7],不食,割不正(8),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9)。沽酒市脯(10),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吃的粮食舂得越精细越好,鱼和肉不要怕切细了。饭变味,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颜色不好,不吃。味道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不吃。不是按照正规方法割的肉,不吃。没有适当的调味品,不吃。肉虽然多,但吃的量不能超过米饭。只有酒没有限量,但不能喝醉乱性。从小摊上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不撤掉姜碟,不多吃。
【解读】这一章记载了孔子对饮食的看法。饮食涉及了健康与养生,所以孔子一贯重视饮食。
【注释】[1]脍:音kuài,切细的鱼、肉。
[2]饐:音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
[3]餲:音ài,变味了。
[4]馁:音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5]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6]饪:烹调制作饭菜。
[7]不时:应时,时鲜。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不及乱:乱,指酒醉。不到酒醉时。
(10)脯:音fǔ,熟肉干。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九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9、【原文拼音】 jì yú gōng , bù sù ròu 。 jì ròu bù chū sān rì 。 chū sān rì , bù shí zhī yǐ 。
10•9、【原文】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参加国君祭祀得来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自己家里的祭肉,存放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能吃了。
【解读】这一章说的是对用于祭祀的肉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注释】[1]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了。
[2]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0、【原文拼音】 shí bù yǔ , qǐn bù yán 。
10•10、【原文】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不交谈。
【解读】有人说孔子的这句话说指的是祭祀期间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这样作为的是体现庄严肃穆。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1、【原文拼音】suī shū shí cài gēng , bì jì , bì qí rú yě 。
10•11、【原文】虽疏食菜羹[1],瓜祭[2],必齐[3]如也。
【译文】即使吃的是粗饭、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并且祭的时候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解读】这里说的是能够吃上粗茶淡饭,也要感谢自然的赐予。
【注释】[1]菜羹:用菜做成的汤。
[2] 必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
[3]齐:同斋。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2、【原文拼音】 xí bù zhèng , bù zuò 。
10•12、【原文】席[1]不正,不坐。
【译文】不是自己该坐的位置,不要坐。
【解读】这句话仔细琢磨很有意思,很多人认为是席位不端正不坐下。我倒以为说的是赴宴的时候要分清主宾的位置依次落座,不要坐在自己不该坐的位置。古人在宴饮中,很注意长幼的座次区别。我们今天也是这样,都要把做尊贵的位置让给长者或领导来坐,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3、【原文拼音】 xiāng rén yǐn jiǔ , zhàng zhě chū , sī chū yǐ 。
10•13、【原文】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
【译文】同本乡人一起宴饮,要等到年长者走后,自己再走。
【解读】这一章说的还是宴饮时的礼节。体现对长者的尊重,这是年轻人的基本礼节。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注意。
【注释】[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4、【原文拼音】 xiāng rén nuó , cháo fú ér lì yú zuò jiē 。
10•14、【原文】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译文】乡里人迎神驱鬼,就穿上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解读】本章记载乡人驱逐疫鬼的祭祀活动。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记载说,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可说不是活人是死人,祭祖自属大事。
【注释】[1]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2]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五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5、【原文拼音】 wèn rén yú tā bāng , zài bài ér sòng zhī 。
10•15、【原文】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
【译文】托人向在其他地方朋友问候,在送别受托者的时候,一定要一拜再拜。
【解读】托朋友办事一定要表示谢意,这也是交往和总要注意的事情。
【注释】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六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6、【原文拼音】 kāng zǐ kuì yào , bài ér shòu zhī 。 yuē :“ qiū wèi dá , bù gǎn cháng 。”
10•16、【原文】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季康子赠送药时,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这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解读】这是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我们注意孔子是怎么处理的就可以了。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七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7、【原文拼音】 jiù fén 。 zǐ tuì cháo , yuē :“ shāng rén hū ?” bù wèn mǎ 。
10•17、【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圈失火了。孔子上朝回来听说后问:“伤着人了吗?”不问马。
【解读】这一章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敬重。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八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8、【原文拼音】jūn cì shí , bì zhèng xí xiān cháng zhī 。 jūn cì xīng , bì shú ér jiàn zhī 。 jūn cì shēng , bì xù zhī 。 shì shí yú jūn , jūn jì , xiān fàn 。
10•18、【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译文】国君赐给吃的,一定要先摆正席子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要煮熟了供奉祖先。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陪侍君主吃饭,在国君祭祀的时候,自己先替国君尝一尝。
【解读】这一章讲的是接受赏赐食物时的基本礼节。
【注释】[1]腥:牛肉。
[2]荐:供奉。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十九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19、【原文拼音】 jí , jūn shì zhī , dōng shǒu , jiā cháo fú , tuō shēn 。
10•19、【原文】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译文】孔子生病,国君来探视的时候,他头朝东躺着,身上盖着朝服,再把大带子加在礼服上拖垂下来。
【解读】生病接受领导探望是应该具有的礼节。
【注释】[1]东首:头朝东。
[2]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0 、【原文拼音】jūn mìng zhào , bù sì jià xíng yǐ 。
10•20 【原文】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国君召见,不等驾好车就先步行走了。
【解读】这里讲的是臣受君命之礼。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1、【原文拼音】 rù tài miào , měi shì wèn 。
10•21、【原文】入太庙,每事问。
【译文】孔子进了太庙,什么事都问一问。
【解读】需要体会与此前出现的同一句话的不同含义。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2、【原文拼音】 péng yǒu sǐ , wú suǒ guī , yuē :“ yú wǒ bìn 。”
10•22、【原文】朋友[1]死,无所归,曰:“于我殡[2]。”
【译文】朋友死了,没有人收殓,孔子说:“丧事就由我来办吧。”
【解读】与朋友交往,不但要善始,也该善终。此外也体现了孔子的大爱精神。
【注释】[1]朋友:指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2]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泛指丧葬事务。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三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3、【原文拼音】 péng yǒu zhī kuì , suī chē mǎ , fēi jì ròu , bù bài 。
10•23、【原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朋友赠送的礼物,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接受的时候也不拜。
【解读】馈赠之礼,重情义不重财物轻薄。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四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4、【原文拼音】 qǐn bù shī , jū bù kè 。
10•24、【原文】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睡觉时不像尸体一样直挺着,平日在家的时候不必像参加祭祀和接待宾客那样严肃庄重。
【解读】这是孔子认为的坐卧之礼。我以为睡觉也有美感的问题,而平日居家是要放松心灵的时间,无需紧张严肃。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五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5、【原文拼音】 jiàn zī cuī zhě , suī xiá , bì biàn 。 jiàn miǎn zhě yǔ gǔ zhě , suī xiè , bì yǐ mào 。 xiōng fú zhě shì zhī , shì fù bǎn zhě 。 yǒu shèng zhuàn , bì biàn sè ér zuò 。 xùn léi fēng liè , bì biàn 。
10•25、【原文】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见冕者与瞽者[3],虽亵[4],必以貌。凶服[5]者式[6]之。式负版者[7]。有盛馔(8),必变色而作(9)。迅雷风烈,必变。
【译文】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关系很亲密,也一定改变表情,表示哀悼。看见戴着礼帽的官员和盲人,即使很熟悉,也一定要很礼貌。在车上遇到穿丧服的人,一定要微微俯身,手扶着车前的横木。遇见背负国家地图的人,也这样做,有丰盛的菜肴,一定要改变神色,站立起来致谢。遇到疾雷大风,也一定要改变神色。
【解读】这里讲的是平日行走时路遇他人的礼节。
【注释】[1]齐衰:zīcuī,指丧服。
[2]狎:音xiá,亲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乐师。
[4]亵:音xiè,常见、熟悉。
[5]凶服:丧服。
[6]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7]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8)馔:音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来。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六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6、【原文拼音】 shēng chē , bì zhèng lì , zhí suí 。 chē zhōng , bù nèi gù , bù jí yán , bù qīn zhǐ 。
10•26、【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译文】上车时,一定要端正地站好,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里不回头看,不大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解读】孔子对乘车有很严格的要求。为的是安全和礼貌。
【注释】[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论语 ·乡党第十篇》第二十七章原文、注释、译文与解读
10•27、【原文拼音】 sè sī jǔ yǐ , xiáng ér hòu jí 。 yuē :“ shān liáng cí zhì , shí zāi shí zāi !” zǐ lù gǒng zhī , sān jù ér zuò 。
10•27、【原文】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而作[6]。
【译文】雌雉看到人的脸色变了,就飞向天空,盘旋一会就又停在一处。孔子说:“山上的这些雌雉,很懂得变化呀!”子路向它们拱手,它们就又振振翅膀飞走了。”
【解读】这一章我以为总括全篇,说的是待人接物、日常生活的礼节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动。
【注释】[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