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学李清照,晚年做朱淑贞

中年学李清照,晚年做朱淑贞

00:00
15:02

作者|桃花月球

人到中年,你还有彻底改变生活的勇气吗?

前不久,微博上一个话题引热议,里面提到一位人到中年的女士的经历让大家惊艳:

她和老公做出了一个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选择,放弃大城市优渥的高薪,来到涠洲岛做环保,彻底来了个大转变。

在这个中年困境泛滥的时代,“转行,放弃高薪,收入不高”几乎是公认的高压线,能遵从内心,需要莫大的勇气。

有勇气的人,命运无法捉弄他。

勇气让人抛开困境,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

宋代有这样的两位女性,一个叫李清照,一个叫朱淑贞,她们人生不甚完美,却不甘心被命运摆布。

一个勇于把中年巨变踩在脚下,用韧劲活出了侠气与洒脱。

一个敢于甩开晚年禁锢,把苦难内化成乐观,把晚景悲凉抛掷脑后。

读读她们,也许更清晰拥抱勇气,收获新生。

李清照的中年境遇曲折离奇。

她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李格非是著名学者。

书香世家给了她一段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婚姻,也让她看透人心。

新婚三年的时候,因为朝堂势力相互倾轧,李格非遭到贬谪,子孙也被驱逐。

深知父亲冤枉,李清照去求公公赵挺之从中周旋,得到的回应却是“早知如此,不会让儿子娶你”,并以罪官女之名将其撵出了家门。

即便如此,李清照始终认为丈夫和她志趣相投,坚持等待。

这份笃定的坚持,让其拥有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后来,夫妻二人在青州团聚。

但这点幸福,在她四十岁的时候也幻灭了。

因为无法生育,她处处被婆婆责难,被催着吃中药,也被催着给丈夫纳妾。

赵明诚最终没抗住父母督促,在任职莱州的时候,没和李清照打招呼就纳了小妾。

李清照的失落可想而知,更悲剧的是不久,北宋灭亡,赵明诚在逃亡中去世了。

国破家亡,膝下无子,孤独、苦闷、漂泊,李清照陷入中年困局:辛苦隐忍了半辈子,只剩孤寂漂泊。

太多人在面对人生困苦的时候,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失去了人生的斗志。

但李清照有一颗倔强的心,大病一场后她走出沉沦回归本心,活得坦然勇敢。

她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以铭其心,带着自己和丈夫所爱的金石继续南行,同时也在弟弟的劝说下再婚。

李清照再嫁之人名叫张汝舟。此人甜言蜜语骗取信任,实际目地却是夺取金石。

婚后发现李清照不好糊弄,就施以家暴。

李清照没有选择逆来顺受,而是及时止损,起诉离婚积极为自己争取。

在那个时代,二婚再嫁,要承受他人的指指点点。结婚不到一百天就闪离,不但要承受非议,还要接受刑法处决。

大宋《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须徒刑二年”。

李清照不惧坐牢。

为了官司快点结束,她给赵明诚的姑表弟綦崇礼写信,陈述自己的遭遇。

綦崇礼刚直不阿,推开偏见,通过法律让李清照摆脱了不幸。

而李清照在庭堂上的慷慨陈词,连皇帝都知道了,只让她在牢房待了九天就释放了。

面对挫折的韧劲,成就了一个非凡的李清照。

赵明诚在世的时候,曾经撰写《金石录》,没有完成就英年早逝。

她便接过这个责任,将余生都倾注到此书的修订中。

李清照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金石录》的校对、完善,又撰写了著名的《金石录后序》,记录了夫妇二人收集、整理金石的经历。

将她的才华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莎士比亚说: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面对中年困境的坎,李清照用百折不挠的韧劲渡劫成功。

现当代,我们中年人同样抵抗着来自四方的集体焦虑,肩上还挑着一家老小的生计。

但只有心怀韧劲,才能让我们在多重压力里,笃定自己想要的,应对生活的变化。

因为韧劲是抗压力,是生命力,如柔韧的竹,给我们触底反弹、永不言败的勇气。

朱淑贞同样出身士族大家,有良好的修养。但在那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命运却不能自己做主。

她的父母看不起穷书生,不允许她嫁给情投意合的人,为其另择自己认可的对象,让她一生活得很压抑。

朱淑贞的丈夫是个小官吏,不懂怜香惜玉,只知道官场钻营,声色犬马,婚后极其冷漠。

但无法选择“嫁给谁”,却可以选择婚后“怎么活”。

朱淑贞骨子里写满了诗意浪漫,生活也浸润了这种属性,不但把诗性带到了婚姻里,还用诗词点缀自己的生活。

她主动给夫君写信,信件中画着星星,画着月亮,夹缝里再附上了一首《圈儿词》。

这首词写得情真意切,即使朱淑贞的丈夫不懂诗词雅兴,居然也动容了,马上从外面回家。

但这次回家,也让其丈夫由此发现了晋升捷径。当时官员家眷中,将填词作为社交名片。

为了巴结上司,丈夫走到哪里就将朱淑贞带到哪里,让其周旋贵妇人的官邸酒宴,以才华服务于上流社交圈,为自己搭建桥梁。

朱淑贞感受到了绝望和苦闷,但诗词书籍滋养了她,她没有就此消沉。

她明白人生是苦多乐少,倒不如把苦难内化成乐观。

于是,她将婚姻数十年的不幸、苦痛和困顿,磨砺成文字。

她也坦然和上流社会极具才华的女性结识,将丈夫让其做棋子的居心,转变为了个人才华的秀场。

转化了内心,也转化了生命的姿势,她活成了别人口中仰慕的才华女词人,实现了更高的价值。

然而晚年,朱淑贞因为不能生育,被丈夫家暴。

朱淑贞没有再继续纠缠,提笔写下了一首《断肠词》。

决绝的丢下了这段不值得的感情,回到了故土钱塘,在梅园独居,开始了了不起的后半生。

她自号“幽栖居士”,泼墨煮茶,广交知己,把世俗抛掷脑后,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传颂当世。

大量的粉丝慕名而来,轰动钱塘。

后来,她去世后,有一位铁杆粉将她的诗词结集成《断肠集》,璀璨了她身后的无数时代。

越是苦闷,越是超越自我,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向它笑,它就向你笑;你朝它哭,它也朝你哭。

祈求幸运,往往被苦闷压垮;主动内化自己,慢慢的凿,才有机会看到光。

人到晚年,没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

儿女、病痛、衰老、家务,徘徊其中,心力交瘁。

但做个沉淀丰富,苦中作乐的人,也是我们走向内在鲜活年轻的过程。

只有乐观内求,习得一种大格局观,便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一种生活的光芒与温度。

叶嘉莹先生一生不幸颠沛流离,却兼具李清照的韧劲,朱淑贞的乐观。

动乱年代,她随丈夫南下去了我国台湾,刚安顿下来丈夫就入狱了。

她先是带着吃奶的女儿住没有屋顶的房子,和监狱的监督审讯周旋。

丈夫出狱,没有工作,又一人靠着在中学教书的收入,担起养活全家的重任。

每天回家做着除了数不清的家务活,还要忍受性情大变的丈夫,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力。

后来,52岁的时候,叶先生又经历了人生更大的变故,大女儿夫妇在多伦多因为车祸去世。

巨大的哀痛让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接连数十天没有出门。

她想起王安石的诗歌:“风吹瓦坠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没有悲天恸地,只有平静接受慢慢化解,后来她回来工作单位,与同事朋友学生碰面也只是眼圈一红,低头走开。

这种应对苦难的姿态,便是一种“弱德之美”。

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

面对命运时,你要采取的姿态,你不被打倒,你不被搓磨,你就能真正完成你自己。

回国后,先生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八十多岁依然带着学生学习,一站就是大半天。

她还累积捐出了全部积蓄达3568万,甚至卖房产的钱也没留。

松下幸之助曾说: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大多数时候,命不由己,但是拥抱韧性和昂扬向上,活出一种精神的气度足以披荆斩棘。

当下的中年人,不得不面对各种社会内卷,年龄焦虑,职场困顿,家庭内耗,而有一颗坚韧乐观圆融的心,才能突围而出。

梁实秋在《中年》中说: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坦然一切发生,生命终将一次一次的重新打开。

不妨学习李清照奋发自己,勇敢向前,也不妨效法朱淑贞内化苦难,恣意活一回。

愿所有朋友都能收获想要的人生。

作者|桃花月球,版权归作者所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