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鲍国安:第五回 能力平平的袁绍凭什么能当义军盟主

【解惑】鲍国安:第五回 能力平平的袁绍凭什么能当义军盟主

00:00
06:25

第五回,我们来聊聊袁绍的那些事儿。话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出京城,然后发了篇檄(xí)文,邀请各位诸侯豪杰一起来造反,大家果然纷纷响应。那檄文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有这么大影响?

檄文,是古代军事方面的通知,比如说,要招兵买马了、要打仗了,先发个通知。但更多时候它是个动员令,像董卓坏事做绝,曹操发檄文声讨他,也动员其他人一起去打董卓。

曹操召集来了各路诸侯,接下来要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成立一个联盟,好让大家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干大事!那么,谁当盟主呢?这盟主当然要位高权重、声名显赫,才能让大家服气。大家一寻思,袁绍袁本初最合适了,就他了。说起袁绍,那可不得了。他算是个高干子弟,家族势力非常庞大,四世三公。

什么叫“四世三公”呢?就是四代人里面都有人位列三公。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三公九卿”这个词,这说的就是朝廷里面最大的几个官,在金字塔尖的就是“三公”。这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这三公具体指哪三个呢?秦代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这个称呼,大家都很熟悉了,诸葛亮最为人知的身份就是“蜀汉丞相”。丞相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朝廷的二把手,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大臣,主要负责一切政事。

太尉呢,统管天下兵马大权,凡是打仗相关的都是他负责。

御史大夫也不差(cha4),他是专门监管其他大臣的官,也就是说,所有大臣都被御史大夫监督着,他是皇帝最亲近的监工头子。

到东汉的时候,情况不太一样了,太尉还是三公之一,另外二公则成了司徒和司空。司徒和司空这两个官是干嘛的呢?

司就是司令的司,就是管理的意思。司徒类似文化部部长,主要掌管文化、教育、礼仪。天下学子都学什么、每年的典礼怎么办、祭祀有哪些仪式,这些都由司徒拍板。

司空管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听起来好像就天天搬砖,其实也不是。比如要修水坝了、要修新城墙了、长城要加固了,这些都是司空来统筹。你说你的城墙不够宽,那也不是想加宽就加宽的,得司空点头了才行。这两个官职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而袁绍的高祖袁安是司徒,曾祖袁敞是司空,爷爷袁汤是太尉,爸爸袁逢是司空,连他叔父袁隗(wěi)也当过司徒。好家伙!汉代的大官恨不得被他家当完了。有背景,有人脉,更况且人家世世代代为汉室服务,他说讨贼,当然比其他人说起来更名正言顺。就这么,袁绍可算是坐上盟主的位置。不过这盟主也没坐多久,大家就散伙了,可见当不当的上靠面子,当不当的好,还是得靠实力呀。

好了,我是与大家一起品三国的鲍国安,我们下回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知音传声

    还收费?只好听易中天品三国了

  • 四眼驴0

    已是会员了,还需购买吗?

  • 酉星you_xing

    期待有声剧啊

  • 客商_复姓皇甫

    欲知其中事,只听您解说

  • 只要爱好总会有办法

    就这个会员还花钱,份量差点。

  • 孟德的小猫

    终于更新啦!!!!

  • 听友371818012

    就这逼玩意儿还要购买、我要不是看到鲍国安老师的头像,我都不会点

    听友475370352 回复 @听友371818012: 再骂一句你等着

  • 明月入鲍

    睡不着,听阿瞒说故事入睡😍

  • 客商_复姓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