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落实优化措施,让疫情防控更有“烟火气”

精准落实优化措施,让疫情防控更有“烟火气”

00:00
04:24

11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正在迅速贯彻落实,细化执行方案,开展政策培训,加强社会动员,结合自身实际,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措施。

新冠疫情暴发至今,防控已经成为常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更成为工作重心和重点。最新发布的“二十条优化措施”,指向非常明确,就是在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让疫情防控更有“生活味”。

从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到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从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到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这些优化的措施,既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明确要求,实打实回应了群众对于疫情防控的一些现实关切,充分显示了科学精准的指导思想。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各地区各部门的务实行动。连日来,各地区各部门对照“二十条优化措施”部署调整当地防疫方案,探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解,为防住疫情、稳住经济,实现安全发展夯基助力,令人倍感欣喜和欣慰。

事实上,近三年来,我国总是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目的就是为了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可能减少管控人员和管控范围,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让疫情防控更有“烟火气”,从而实现“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任何地方、任何人都不能有这样的误解和误判。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可以说,每一次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都是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的,出发点和落实都是为了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只有结合各自的实际,深刻理解和掌握“二十条优化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有关要求,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落实到家、落实到位,落实到人,才能实现优化措施效用最大化。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是永远不变的哲理。疫情防控正在进入“冬季大考”,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犹如逆水行舟,须臾不可松懈。要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 切实担负起“属事”“属地”责任,加强统筹、完善机制、抓好调度、强化协作,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每一项优化措施都有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都有守土有责、守土有方的高度自觉和主动,为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坚定必胜信心,全力以赴冲刺年度预期目标任务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