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上一节的内容里,我们分享了如何学会独立思考,清醒而又自知地度过我们的一生。今天我们接着给大家讲鲁迅通识课的第八节:沧海桑田的故乡与新的希望。
故乡对一个人来说,是心口的朱砂痣,是窗外的明月光,更是一个人心底的念念不忘。童真的岁月,袅袅的炊烟,都印刻在灵魂深处。然而,鲁迅对家乡的情感却是浓厚又复杂的。
鲁迅17岁离开绍兴赴南京读书,除了1910年到1912年在故乡两次任教,和1919年短暂回乡搬迁之外,鲁迅几乎从未回过故乡。
1919年8月,鲁迅和家人做了迁居北京的打算,于是他和弟弟周作人卖掉绍兴老宅,一起合买了北京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住宅。12月,39岁的鲁迅回故乡搬家,携母亲、妻子朱安以及三弟周建人一家北上北京定居。这是他此生最后一次回到故乡。
鲁迅对他的故乡充满了深沉的爱,“故乡”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他的小说《故乡》是根据1919年12月那次故乡之行写成,寄寓了鲁迅对故乡最真实的思想与情感。
小说的开头,鲁迅描写自己初见故乡时的情景:“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一个离开故乡二十多年、远离故乡二千多里的人,经受的是时间上二十多年的思乡的煎熬,空间上二千多里的遥遥相望。漫长而遥远的乡愁就是对故乡日日夜夜夜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的回味。在这种日夜思念的牵挂中归乡,应该更能感受到故乡的温情与温暖。
但是,鲁迅的这次归程,感受到的却是一个寒冷又萧条的故乡。鲁迅首先感受到的是故乡的严寒、故乡的阴晦、故乡的冷风,接着,还感受到了故乡的萧索、故乡的荒凉、故乡的死气沉沉。
回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但是现实中的故乡却让鲁迅心疼。鲁迅见到了阔别三十多的少年伙伴——闰土。父亲在世时,家景很好,鲁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期待着新年时节小伙伴闰土的到来,想着要他捕鸟,用短棒支起大竹匾,可以捕到“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鸟类,听闰土述说夏天海边的生活,白日可到海边捡贝壳,贝壳种类丰富,“红的绿色”,“鬼见怕”,“观音手”;晚上,则跟着父亲管西瓜,那时候民风淳朴,路人渴了摘一个瓜吃,并不算偷,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讲述狡猾的猹被人刺反向脚下奔来从胯下窜了的事,这也正是鲁迅头脑中那个场景的由来。
但是生活的磨难,让原本纯真活泼的闰土,变得木讷寡言,生活在他的身上碾压出了岁月的痕迹:他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脸上有着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红肿,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皮肤开裂宛如松树皮……当他见到鲁迅,脸上现出欢喜又凄凉的神情,颤抖的嘴唇显示出他激动的心情,然而礼教等级的束缚,却让他从嘴里挤出“老爷”二字,这让两颗原本亲密无间的真心瞬间起了淡漠的隔阂,鲁迅终于明白,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多重苦难中,闰土已经如同一个麻木苍老的木头人了。
如果说中年闰土的现状打破了鲁迅对那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故乡的幻想,那么杨二嫂的出现,让他对故乡的精神世界更加绝望。
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是一个颧骨凸起、嘴唇极薄的五十岁女人,两脚像圆规一样站立着。杨二嫂发现鲁迅并不记得她的时候,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说出了“贵人眼高”这四个字,而她的来意很明显,那就是想免费拿些“破烂木器”,在鲁迅缄口不言时,还顺手拿走了母亲的手套。
物质上的匮乏,推着她成为了这样的人。而在她年轻的时候,杨二嫂靠着自己的美色招揽顾客,因而豆腐店的生意非常好。美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杨二嫂这儿成了谋求利益的手段,而且,不仅是唯一的手段。在她眼里,任何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是带着目的性的,比如刚见到鲁迅时说的“我还抱过你嘞”,是为了套近乎,为了从鲁迅这里拿点东西,就说“你阔了”、“出门便是八台大轿”,这些都是在索要东西而不得后准备强取的借口,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道德绑架,因为你有钱了,所以这些东西理所应当给到我们这些小户人家。
通过对杨二嫂的形象描写,短短话语间,她那傲骄、凶狠、泼辣的市侩形象跃然纸上,充分体现出了“辛苦恣睢而生活”下人们的基本特征,艰辛的生活使得人性扭曲,感情被利益取代,人心变得狭隘而自私。
回忆中的故乡,是那么美好,但其实,那只是少年心中的一个理想世界。这个世界,其实是很脆弱的,随着人们的成长,总要承担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责任,表现在闰土身上,不只是身体上的变化,还有天性的逐渐束缚。而且,闰土尚且是一个淳朴老实的人,而杨二嫂则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市侩形象。如果说,闰土这种默默忍受苦难的思想和做法,使得真实而又苦痛的“故乡”,无法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转变,那么杨二嫂,则是在用物质的利益和丑陋的嘴脸,瓦解着“故乡”原本的精神。
当时的鲁迅并不是无所不能、真理在握的救世者。面对闰土的苦难麻木,面对杨二嫂的俗不可耐,面对故乡落后的精神家园和破败的现实世界,鲁迅成为了不断失语的困惑者。鲁迅在20多年的时间里离本乡、走异路,逃异地,到异乡都市追求现代文明,然而现代都市仍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好的精神乐园,终究还是逃脱不了为生活辛苦辗转的失落和悲伤。本来“回乡”是为了“寻梦”,然而现实却把梦击得粉碎。鲁迅的乡愁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是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巨大反差,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而这一切正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惑和迷茫。鲁迅并没有放弃,他还是将对下一代的新的希望蕴藏在结尾中:“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好了,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给大家总结一下。鲁迅在迁居北京之前,此生最后一次回到故乡,并以此创作了小说《故乡》。长久的阔别让他看到了故乡的沧海桑田和社会的世事变迁,小说《故乡》描写了儿时好友“闰土”从活力少年到麻木老年的悲惨人生,同时伴随的还有两人从亲密无间到淡漠隔阂的关系变化;又如曾经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如今尖酸刻薄的模样,我们仿佛看到了岁月在她身上碾压和磨砺的痕迹……然而,在刻画中国农民苦难生活的同时,鲁迅还是将新的希望蕴藏在结尾中:“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百年之后,在鲁迅灵性的文字中,在他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描摹中,当我们面对时代的变局和个体的渺小,是否能够燃起新的希望?
明天呢,接着给大家分享新的主题:有些人,不应被忘却。我们明天见!
故乡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