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松大战还没开打,俄军怎么就撤了?

赫尔松大战还没开打,俄军怎么就撤了?

00:00
07:35

赫尔松大战,之前渲染了很久很久。

外界的各种宣传铺天盖地。

不光是俄乌两国非常的重视,分别调集大军,严阵以待。

就连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都说了,赫尔松之战是一场关键性战役,在这场俄乌冲突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什么叫“决定性的意义”呢?

翻译一下啊,首先,赫尔松对于俄罗斯来说,生死攸关。

赫尔松位于乌克兰南部,与克里米亚相接,是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占领的唯一一个地区首府。

如果丢了赫尔松,那么,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挫败,因为,在今年9月份的乌东四州的公投之后,普京已经宣布这些地区永久属于俄罗斯了。

你现在把属于俄罗斯的领土给丢了。

这不是在啪啪打脸吗?

再一个,从战略角度上来说。

如果没了赫尔松,那么身后的敖德萨、扎波罗热、甚至就连克里米亚都将会是无险可依,想守住更会是难上加难。

所以,一旦失去了赫尔松,俄罗斯很有可能就丢掉自2014年克里米亚冲突以来的所有成果。

八年心血,毁于一旦啊。

所以你说,这赫尔松重要不重要?

而对于乌克兰方面,那重要性就更是不用说了。

一旦拿下了赫尔松,那么不管是对于激励将士们的士气,以及对外宣传方面,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而且,还能给西方那些“投资者们”,给他们好好的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啊。

毕竟,西方那些老爷们,一直支援乌克兰,就拿美国来说吧,光是援助乌克兰就花了上百亿美元了,这一点,一直都被共和党用来攻击拜登。

要是赫尔松之战能够取得成果,那么,拜登得多有面子啊,他也终于有东西可以堵住那些反对者的嘴巴了。

所以,你说,这赫尔松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前几天,俄罗斯的国防部长绍伊古就亲自莅临苏罗维金的前线指挥部,他的意思其实很明确了,就是在向俄军一线指挥官传达普京的指示:

赫尔松,必须要死死的守住。

所以啊,在开战之前,俄乌双方在赫尔松地区,动用了数以千计的坦克、飞机和大炮,外界都摩拳擦掌的,等着看好戏呢。

甚至有人还夸张的说,这就是一场现代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一下,所有人都对即将到来的这场赫尔松战役充满了期待。

可就在炮火即将响起,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

俄罗斯军队却突然撤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

当地时间11月9日,在听取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指挥官苏罗维金的汇报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下令,俄军从赫尔松州第聂伯河右岸撤军。

这其中就包括了地区首府赫尔松。

这一举动,倒是让人非常的意外。

此前两周,俄罗斯已经连续从赫尔松前线撤离平民,当时大家还不以为意,以为这是要打仗了,俄军撤离平民,避免误伤。

可现在大家才搞懂了:原来俄军撤离平民,这是为了放弃赫尔松做准备啊。

现在的俄军已经完全撤出了赫尔松,部队已经撤退到了第聂伯河左岸。

看到这,所有人相信都是一脸懵逼的。

为什么呢?

理由我就不用说了,文章前面都已经分析过了。

这赫尔松对于俄罗斯来说,不光是战略意义还是象征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俄军现在的脸面啊。

结果,俄军说撤就撤了,就这样将脸面弃之于不顾了吗?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又究竟发生了什么?

网上有声音在说,俄军不是撤退,而是溃败,乌军的猛烈攻势,把俄军给打败了。

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虽说这场俄乌冲突中,俄军疲态尽显,但也没那么不堪一击吧。

再说了,要真是那么容易乌克兰就能取胜,之前为啥还辛辛苦苦的准备两个礼拜,调集数十万大军前来啊?

直接派一个合成旅过来,不就完事了吗?

所以,俄军溃败一说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分析有以下几点。

1,乌克兰军队可能攻击卡霍夫卡大坝,俄军有被水淹七军的风险。

卡霍夫卡大坝位于第聂伯河上游,扼守通往赫尔松市的水路要道。目前,大坝及大坝下游的新卡霍夫卡市均由俄军控制。

一旦乌军对卡霍夫卡水坝发起更猛烈的导弹攻击,水流将淹没大片地区,届时不仅会造成大量平民丧生,位于第聂伯河右岸的俄军部队更是“面临被全面孤立的威胁。

这一条,咱们主要从地势上来分析。

赫尔松地势平坦,不容易防守,而且上游还有定时炸弹,水坝随时是个隐患。

所以,俄军得撤。

2,后勤,还是那句话,现代战争打仗打的是什么啊?

其实就是后勤补给能力。

目前过河运输的方式比较局限,而且乌军都在攻击运输船只,桥梁等,后勤比较难保障。

一旦开战之后,俄军可能会被切断后勤粮道。

3,咱们从战略角度分析。

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是利用赫尔松地区作为战略缓冲,并不是作为前沿阵地去继续进攻乌克兰的领土。

但是根据地理条件,这个地方比较平坦,掩体较少,比较难守,所以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4,支援。

这仗一旦打起来之后,万一部队不够了,是不是还要等后面的援军来补充啊?

乌克兰这边,得到北约的支援不断,可俄罗斯这边,支援较少,物资比较紧张,硬拼下去,就为了守住一座城市,难免力不从心。

所以,现在,俄军目前撤到河的左岸是明智选择,他们可以依河防守,这样总比在平坦地势防守好一些。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啊。

撤出赫尔松右岸,是俄军唯一正确的决定。

我之前玩三国的时候,我用孙权军队一鼓作气,进攻曹操,都已经打到了曹操的腹地,占领了陈留-许昌-汝南-庐江以东地区。

但是后来曹操军队缓过神来之后,立刻组织大军反击。

你说我现在怎么办?

许昌乃四战之地,地势开阔不好守。

所以我就只能主动放弃退守汝南,以汝南到许昌-新野两个方向的狭窄路口防守,同时主力聚集在陈留向西进攻洛阳-长安,从北面发起主攻。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

最后,这仗给我赢了,一次消灭了曹操五万大军,彻底扭转了战局。

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啊。

还是那句话,毛主席曾经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大毛看来,这是学到真东西了啊。

这新上任的苏罗维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42082071

    666

  • 听友48145163

    应招的31万大军还没派上战场 就撤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