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近期,教育部指导地方接连查处了多起违规竞赛,包括“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希望数学”“JEA China”等。除这些违规竞赛外,教育部还表示,所谓的数学花园探秘、华数之星、五羊杯、走美杯、美国大联盟、卓越360统测、全英赛、世奥赛等均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均属违规竞赛。
央视新闻:家长别被“割了韭菜”
2018年以来,教育部持续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连续四年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只要与竞赛清单对照,家长就可以知道某一竞赛是否纳入正规范围,但违规竞赛仍然屡禁不止、“野蛮生长”,还有家长对违规竞赛趋之若鹜,这值得深思。原因之一,是少数学校还存在将招生与竞赛挂钩的现象,导致家长在追捧正规竞赛的同时,认为违规竞赛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升学竞争优势。原因之二,有少数家长希望通过竞赛来“打造”孩子的特长,并展示育儿成就,受这种心理支配,让他们容易成为被违规竞赛、“山寨竞赛”收割的“韭菜”。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竞赛活动,斩断竞赛与招生、培训的利益链,及时查处违规竞赛。学校要加强宣传,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培养特长与竞赛的关系,不盲目追逐竞赛,不应有攀比心理。
荔枝新闻:警惕违规竞赛变相重来
违规竞赛再改头换面,也改变不了违规性质。违规竞赛不仅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更加剧了教育“抢跑”思维,加重了学生和家长负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培养,必须露头就打。教育部的查处通报,彰显了国家对相关问题的“零容忍”态度。依法依规取缔违规竞赛,无异于给那些趋之若鹜的家长浇下一盆冷水,有利于倒逼广大家长冷静沉思。警惕违规竞赛变相重来,不是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是要一棍棒“打死”所有竞赛活动,而是切断竞赛与升学的畸形关联。理顺教育培养与选拔之间的关系,让竞赛活动回归“兴趣”本义,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央广网:让违规的中小学竞赛无容身之处
一些机构之所以没有办赛资质却热衷办赛,关键还是利益心在作祟。这些机构违规举办竞赛,借机开展培训,趁机变相收费,生生把“竞赛”办成了一门“生意”,所获颇丰。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以源头遏制和治理的决心加以应对。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要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引导,提升其对违规竞赛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强化排查,全面、主动打击违规竞赛。要时时关注相关领域动态,严加防备违规竞赛“换马甲”复活。此外,还应下大力气切断违规竞赛的利益链。教育部早已明确,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严格落实这一规定,彻底断绝违规竞赛的最大念想,无疑是釜底抽薪。当心怀鬼胎者无利可图,违规竞赛才会无容身之处。
光明网:人才评价观念应更加多元和包容
按理来说,一张竞赛“白名单”在手,只要两相对照,就知合规与否,那么就算违规竞赛名字再怎么搞山寨打擦边球,也都难逃家长的火眼金睛。现实中,不排除一部分家长确实没有“火眼金睛”,难辨竞赛真伪;也不排除,还有一部分家长属“明知故犯”——就算是违规竞赛,竞赛成绩作为提高孩子素质与能力区分度的依据也聊胜于无。虽然官方明示,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均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但在一些所谓优质学校的招生中,以竞赛成绩作为判断学生能力的路径依赖依旧存在。虽然这种选择是“不留痕”的,但其招生偏好依旧被视作是对各类竞赛的背书。只有人才评价观念转向更加多元和包容,或许孩子们“军备竞赛”的赛道也才会进一步放宽。也唯有如此,规范学科竞赛及各种热(如编程热等),才不会是一场无休止的“猫捉老鼠”游戏。
北京青年报:取缔违规竞赛还需再接再厉
有一种情况是,不少赛事的名称中虽然没有出现“中小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这在音体美等赛事中比较常见。这类赛事表面上未面向中小学生,似乎没违规,但主要参赛对象瞄准中小学生,应当进行规范,或者想办法取缔。同时,应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举报打“擦边球”的竞赛活动,并进一步杜绝升学、分班看竞赛证书的行为。其实,不少冠名为“国际”“亚洲”的竞赛特意为中小学生设组,与培训机构合作,后者推荐学生参赛。整个过程并无公平性可言,更像是主办方与培训机构合作的生意。凡是涉及中小学生的竞赛,都应该纳入治理范畴,该审核的要严格审核,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鉴于部分违规竞赛偷偷举办或者变相操作,治理工作还需要再接再厉。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