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道】《郑庄公戒饬守臣》:话不能够说太绝(中)

【说话之道】《郑庄公戒饬守臣》:话不能够说太绝(中)

00:00
11:19

第八课

郑庄公戒饬守臣话不能够说太绝

大家好,我是邵鑫。我们接着来讲《郑庄公戒饬守臣》。

联合伐许,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那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年,隐公十一年秋天七月份。这里面的“公”指的就是鲁国的国君鲁隐公、齐侯(齐僖公)和郑伯(郑庄公)一起讨伐许国。

许国在哪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地图,就在郑国的南面,离得非常近。而它(许国)离着齐国和鲁国是非常远的,所以大家要去想一个问题:这三个国家讨伐许国到底哪个国家最有好处?一定是郑国。

那大家想郑国有好处,为什么齐国和鲁国要跟着来?第一是因为它们是联盟。第二我们刚刚讲到,在去年讨伐宋国的时候也打下了两个地方,那两个地方后来全部都给了鲁国。所以鲁国这次来是来报恩的

里边有这么一个很复杂的故事背景,这个故事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后面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帮助。如果你不明白它们之间相互的利益关系,

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打下一个国家之后会让来让去的?

但是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你看打下许国之后,必然只有一个国家会占领许国那就是郑国

因为第一,许国离郑国最近;第二,我(郑国)许田都给你(鲁国)换了;第三,去年打宋国的时候,郑国领的头,但是郑国没有占宋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反而是把“郜”“防”这两个地方都给了鲁国。所以现在鲁国来,齐国来,都没有什么理由去抢许国的地盘了。

所以它一上来就讲,三个国家一起伐许。当然这三个国家都是非常强大的,而许国是很弱小的。所以里边叫“傅于许”,这个“傅”是包围的意思,就是它是围困了许国,用来表现许国在这三国联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怎么表现不堪一击?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围困的这天叫“庚辰”,算起来是当时的初一。打下来的那天叫“壬午”,是初三。也就是说围了两天就打下来了,很轻松。但是在这个轻松的背后,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第五章

颍考叔是被谁干掉的?


于是它讲到第二段。这个人,大家是不是很有印象,叫颍考叔。就是我们在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当中那个给郑庄公送礼,告诉他说这有什么难的,挖个地洞在这个隧道里面见面,那个很聪明的颍考叔。

这个故事发生在鲁国隐公十一年。我们讲的《郑伯克段于鄢》那个故事发生在鲁国的隐公元年,也就是说此时已经是“克段”的十年之后了。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是很熟悉的君臣关系了。

颍考叔已经成为了郑庄公的左膀右臂,包括这次攻打许国颍考叔是大将。这里边《左传》当中还记载了一个背景,他们是七月份打的许国。

五月份的时候要举行这种出师仪式,包括大家要分配兵器。

那怎么去发放兵器?叫“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就是在郑国的皇宫里面,大家要举行这样的发兵仪式,而且要选定最重要的将领。在这个选定将领的仪式上,两个人就开始闹矛盾了,一个人叫公孙阏,这个公孙阏是谁?

说起来跟《郑伯克段于鄢》也有关系,里边有一个人叫公子吕。大家还记得吗?就是那个子封,公孙阏就是他的儿子,当然他们都是姓姬的,所以他叫姬阏。这名字也挺逗的。

公孙阏跟颍考叔两个人都想当大将,两人就打起来了,抢个大将的车

或者叫“車”。结果在抢的时候,颍考叔很聪明。我们前面讲过这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很灵活,很会根据具体情况去变化。所以他一看说这种玩意儿很大,那我要抢到它怎么办?我直接“挟辀以走”。就是我拿着它一轱辘就跑了。

结果他(颍考叔)这一跑,这个公孙阏就很气愤。公孙阏的字叫子都,

子都拔棘以逐之”,拔出自己的那个戟,就方天化戟那个“戟”,就开始追。两个人一直追到大路上,子都也没追到(颍考叔)。

最后这个将领的位置,包括代表郑庄公的大旗就给到了颍考叔。但是这个子都(公孙阏)是非常愤怒生气,在心里边就很怀恨(颍考叔)。

结果在打仗的时候就出问题了,说颍考叔拿着郑伯的大旗叫“蝥弧”。当时的每一个国君有一个自己的大旗,有特制的名字,比如说郑国的这个叫蝥弧大旗,齐国的那个大旗叫灵姑铍,就几个大旗名字不一样。

然后颍考叔带着郑伯的大旗,就登上了当时许国的城楼,眼见了就要拿到攻下许国的头功。结果子都在底下朝他放了一箭,就把这颍考叔一箭从城上射下来了,最后就坠楼而死了。所以颍考叔最后是被自己人干掉的。

根据这个事,后来还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叫“暗箭伤人”,说的就是这个子都从背后一箭射到了自己的队友,当然他(子都)是故意的,因为心里面怀恨在心。

那说到子都这个人在郑庄公这个时候,他是一个非常受宠的人,主要原因是他长得帅。子都是一个长得特别帅的人,他可以说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美男子。《诗经·郑风》当中有一首诗叫《山有扶苏》里边提到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什么意思呢?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在等自己的心上人,等着等着说,开他(男子)的玩笑,就说:“我在等一个帅哥,帅哥没来,来了你这么个臭小子”。她怎么去讲帅哥没来?就说“不见子都”,用子都来代表帅哥,所以子都是当时特别有名的帅哥。

而且大家去读《孟子》,《孟子》里面都会直接有一句话说,“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就哪怕是到了多年之后的战国,孟子在提到子都的时候还说:“像子都这样的人,全天下都知道他长得帅,谁要是不觉得子都长得帅,谁就是瞎了眼。”

所以子都是当时郑国著名的帅哥,因为长得很帅又是王室,所以跟郑庄公走得很近。郑庄公很喜欢他(子都),哪怕到最后郑庄公知道是子都把颍考叔给干掉了,他都没有惩罚子都。他只是下了个命令,说谁干掉的颍考叔,要求大家全部开始画圈圈诅咒他(干掉颍考叔的人)。

当然这个时候画圈圈是诅咒不了人的,当时诅咒的方式就是拿出猪来,拿出狗来,拿出鸡来祭祀,一边祭祀一边祷告说诅咒那个射死颍考叔的人。但其实他(郑庄公)是在保护子都。

所以这段故事就告诉你说,这个攻打许国的战斗看上去表面是非常团结祥和的,但其实背后暗潮汹涌。包括这里边的三个国家相互之间还是有他们之间各自的矛盾,各自的小心思。甚至在郑国自己内部,就连两个大将之间都是有各自的矛盾的,当然最后他们还是成功地打了上去。

许国战败后该归谁?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那最后打下许国之后,原来许国的国君就逃到卫国去了。因为卫国是郑国的死对头,这个时候下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来了,许国给谁?按正常情况来讲,这次发起战争的表面的领头人应该是齐国的国君。因为我们前面讲过齐国拥有代替周天子讨伐各国的权利,所以这时候必须齐国人表态。

这个故事里就讲“齐侯以许让公”,结果齐国的国君齐僖公就开始说,这个国家就给鲁国好了。大家读完这里就明白,为什么是齐国人先说话,因为它(齐国)是有正当的讨伐权力的。这时候齐国人说,那这个(许国)也给鲁国好了。

但是鲁国的鲁隐公是很清楚的,我绝对不能拿,我拿了就得罪了郑国了。但是他(鲁隐公)怎么讲这个话,他又不能说,“我不能拿,我拿了就得罪他(郑国)了”。

就这些话是大家心思里面都知道,但是明面上都不能戳穿的,所以他(鲁隐公)讲的这个话还得是大义凛然地去讲,他说“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鲁隐公就跟齐僖公说,是你说人家许国不给周天子进贡,不尊敬周天子,我才跟着你讨伐的。

你看这个句子没有问题吧,因为真正发起讨伐的是(以)齐国的名义。凭什么打许国?随便找个借口,就你(许国)对周天子不尊敬,其实大家都不尊敬,但是就它(齐国)可以讨伐,所以它可以随便找一个(借口)。它说你对周天子不尊敬,所以他们去讨伐许国去了。

这个时候鲁国人就说,是你(齐国)首先发起对许国的讨伐,我只是在后边跟着的,我是个小弟。现在许国已经“伏其罪”了,所以哪怕你想要把许国给我,不好意思,我不能要。这叫作“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然后就把这个球踢给了郑国。郑国当然是需要的,因为郑国本来打许国的目的就是壮大自己,让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强,往南方去发展。所以郑国肯定就接了这个盘,但是接这个盘同时意味着它(郑国)要冒着巨大的危险。这个危险是什么?就是别人的讨伐。

因为你郑国按道理来讲,你这是在侵略别人的国家,你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你就很容易引起周围的敌视,包括许国人很可能就出来造你的反。所以当时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情况,郑庄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就是他的艺术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Endoftime

    要是把原文先读一遍就好了 听者如果没有书听起有点懵

  • echoliumiao

    另外心

  • 米珍珠曹刿

    以前硬着头皮学的囫囵吞枣,现在才算听明白了。

  • 蔚蓝_ews

    讲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