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饭吃得正香,牙齿一不小心就咬到腮帮子,还会连着咬好几下,有时甚至会咬出血或血泡。偶尔咬到腮很正常,但长期反复咬就应该重视,可能是某些疾病在“报警”。本期《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列出咬腮背后藏着的疾病,并告诉你如何减少咬腮。
牙齿脱落后长期不镶牙,口腔黏膜失去牙齿的支撑,会向内凹陷,镶上假牙后,适应过程中就会出现咬腮帮子的情况。戴用了不良修复体或假牙的覆盖过小,会出现咬合紊乱,也易出现咬腮帮现象,不及时纠正咬合紊乱,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出现问题,咬腮帮现象可能会加重。
正常情况下,上颌牙齿应当盖在下颌牙齿外侧,但如果个别牙齿反颌如地包天、兜齿或者对刃,就可能会有锐利的牙尖咬腮帮子的动作。
偏侧咀嚼不光可能导致大小脸,也容易产生咬腮帮子的情况。晚上睡觉磨牙紧咬牙时由于颊肌收缩,牙尖锐利边缘也会切割颊黏膜引起疼痛。
有一些人偏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导致身体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让口腔黏膜产生痒感,就会用牙齿去摩擦和咬蹭。
临床发现,小中风的前期症状中就有爱咬舌咬腮等轻微症状。该病会让患者大脑局部微血管发生梗死,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损伤支配舌肌或咀嚼肌运动的神经,令口腔和舌头不能灵活运动,在咬合和咀嚼过程中出现功能障碍。除了有经常咬舌头或两腮等典型症状外,还有些轻微症状往往会被人们忽视,比如头晕、情绪波动、一侧肢体麻木、哈欠连天、流口水等。
很多脑梗塞患者发病初期并无明显半身不遂症状,只是出现一侧口角流涎、咬舌咬腮等一些不易被察觉的轻微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细微的异常,没有得到重视,将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继而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不畅、口眼歪斜等典型症状。
紧张、焦虑等情绪需要找到缓解方式,很容易产生习惯性咬手指、咬硬物、咬腮帮等动作。
长期咬腮帮子会怎么样?
偶尔咬腮并不需要担心,伤口会慢慢愈合,吃饭时候注意即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主任医师刘宏伟表示,长期咬腮帮子造成的白斑或溃疡还是有癌变可能的。
有些严重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时和口腔溃疡类似,临床发现,真的有老年人因为放任嘴里的牙残根不管、不合适的假牙将就着使,结果蹭来蹭去,腮帮子三天两头被磨出溃疡来,最后溃疡处癌变了。如果口腔里有长时间不能痊愈的白色、平滑式鳞状斑块或红色斑块、溃疡、菜花样组织,建议去医院检查。
长期咬腮容易造成溃疡,创伤性溃疡临床中比较常见,往往发生于邻近或接触机械性刺激因子的部位。
可以拔除智齿,检查口腔是否有向外斜生长的智齿,这种对着颊黏膜生长的智齿最易咬腮帮子,建议拔掉。
可以到医院修复科检查和治疗,尤其是后牙区镶牙的情况,应找大夫检查覆盖的大小、牙尖的锐利程度。
有偏侧咀嚼习惯的人要有意识调整,两边轮换咀嚼。
已经形成了溃疡,可以用一些促进溃疡愈合、消炎止疼的软膏凝胶或者含漱液。
建议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随时提高警惕。在轻微的异常中捕捉疾病的信号,及时到医院就医,防患于未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