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一个规律:当市场投资者普遍把当前市场定性为牛市时,那么未来上涨的空间就不太大了。当市场投资者大多把当前市场定性为熊市时,那么未来下跌的幅度就有限了。
以2015年那轮牛市为例,当行情上涨到4000点以上时,A股是一个明显的牛市。这时市场出现了分歧,有一部分人认为现在已到了行情头部,应当减仓。而更多的人认为行情还有很大空间,能涨到6000点以上,应加仓。于是,两种观点的人互相鄙视。4000点减仓的人认为4000点进场的人是傻瓜,4000进场的人认为4000点减仓的人是蠢货。
我当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那时想:“他们到底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现在我们知道了答案
——是4000点以上看空的人更正确。
虽然那轮行情最高涨到了5100点以上,4000点减仓的人少赚了1000个点,即25%左右的投资收益。但是他们也回避了5100点跌至2600点,接近50%的跌幅。
我那轮行情是在4700多点清仓的,清仓三天后股市开始了连续的跌停。我在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在牛市时抛售离场,而是认为牛市时要控制仓位,至少不要加仓。在牛市时要多注意风险。当市场已经热度已经很高,明显牛市沸腾时,这时最好不要进场,因为这时风险已越来越高,行情随时可能会坍塌。
2015年行情涨到5000点以后,我的三位朋友就忍不住开户进场了,结果全部被套了三年以上。还有一位朋友进场较早,原本在A股赚了80%,看到行情不断上涨,于是信心倍增,不断加仓。在5000点时把家里的存款都拿出进行加仓。幸亏在4700多点听了我的劝告后及时卖出。但是盈利已由80%退回至不足20%!因为在5000点以后开始加仓的那部分资金,买入后都是陷入了亏损,并且高位加仓的资金过多,严重侵蚀了投资收益。
无数的事实表明当大多数人认定当前为牛市时,就已经不适合加仓或进场。同理,市场大多数人认为当前为熊市时,就已经不适合割肉了,因为底部已不远了。
还是以2015年那轮牛市行情的结束为例,当时大盘跌到2800多点时我在医院听到一位股民的分析,他说股市可能会跌到2600点左右。我的一位朋友则说股市会跌到1600点左右。现在看,当然是那位不知名的股民分析得更对。2800多点时是众人皆知的熊市,这时再极度看空显然是后知后觉,无论预测的结果准不准,都已经不算智慧。从指数的角度看,在熊市割肉肯定不是聪明之举。具体个股则另当别论,要看所持有的个股的基本面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我在股市经历26年的风雨,我发现每一次牛熊转换都是这样,从不例外。
为什么市场投资者普遍把当前市场定性为牛市时,那么未来上涨的空间就不太大了。当市场投资者大多把当前市场定性为熊市时,那么未来下跌的幅度就有限了?
我认为本质原因是:
当牛市行情火热时,随着行情的上涨后来进场接盘的资金已经越来越少,人们虽然大多数看多,但实质后继的接盘力量已经不济。人们可动用的进入股市的资金是有限的,从存款、债券上等转入股市的资金实际是越来越少。随着行情的上涨,获利盘越来越多,有一个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集体抛售。
当行情低迷时,随着行情的不断下跌,继续抛售的人越来越少。人们虽然看空市场,但由于获利盘越来越少,实质性的抛盘越来越少。这时行情很难有太大的下跌空间。
相反,市场外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对市场觊觎。由于行情数月数年走熊,导致很多资金都不再进入股市,存留在银行、债券、货币等市场上的资金越来越多,这些资金都是未来股市行情上涨的潜在力量,熊市的时间越长,这些资金数额越大,它们随时可能进入市场,使市场形成底部。
说到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场外资金的多少是牛熊转换的关键。
市场外的资金越来越少时,行情随时可能会形成头部。市场外的资金越来越多时,行情随时可能会形成底部。
为什么A股市场三五年才会有一轮大牛市?
我认为三五年以上的时间才会使股市投资者有能力积蓄足够的资金,去推动行情的上涨。并且三五年以上的时间,使得不少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发生了较大的增长,这使得股票的吸引力大大提升。于是一轮行情就又开始启动了。
牛市熊市的变换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周期。企业经营和场内外资金的周期性变化导致了市场的牛熊。
上面主要讲的是行情波动的问题。如果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只要我们持有的是基本面良好的股票,那么场外资金的进出对我们股票价格的影响都只是过眼烟云。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要公司业绩多年持续向好,那么早晚会被市场资金把股价推动上去。
有的粉丝反映说:股票回本就想卖,怀疑自己持有的股票基本面有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对公司的基本面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所以才会在股价大跌后开始怀疑公司基本面是否出了问题。对于这些研究公司基本面能力一般的投资者,我的建议是做股票或基金组合。他们可以买入一篮子股票或基金,这样就不会担心所持有的组合出现了问题——你总不会所持有的二十只股票或十只基金的基本面都同时出现问题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