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就倒的“迷药”真的存在吗?女医生亲身试验,结果悲剧了

一闻就倒的“迷药”真的存在吗?女医生亲身试验,结果悲剧了

00:00
08:53

我发了一条内容,说一捂就倒的迷药并不存在,很多人在评论里立马现身说法,说自己的朋友、同事、亲戚在大街上被一捂就晕、一吃就倒、一喝就迷,甚至在大马路上被人吹了口烟,就会乖乖地跟人走,如同“精神控制”。

网上流言对这种“迷药”的描述有很多,总结其“迷药”的特点无外是几条:几乎无味、一嗅即迷,通常不会影响到附近的其他人……

我们说的迷药通常都是指的麻醉药,包括镇静剂、局部麻醉剂、静脉全麻药、吸入全麻药等。使用方法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吸入、口服等。

而根据这个特点,最符合描述的物质,是医用的吸入性麻醉剂。这类的麻醉剂主要是挥发性的液体,使用的时候病人经呼吸系统吸入这些挥发的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昏迷的效果。从网络描述的特点来看,当事人往往没有察觉或是隐约闻到些气味就很快感觉无力眩晕。

吸入性麻醉剂最常见的是七氟烷,七氟烷是一种醚类气体,是一种吸入性的全身麻醉剂。临床使用时,需要利用挥发罐将液态的七氟烷转化为气体,掺杂在麻醉机的氧气中,达到麻醉效果。

关于“存不存在一捂就晕迷药”这个问题,一位女医生更是亲身试验,想要证明存在一捂就晕的迷药,结果悲剧了。

女医生亲身实验,结果悲剧了

她把七氟烷倒在毛巾上,然后自己用毛巾捂住了脸,结果女医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吸入七氟烷确实会让人晕倒,然而并没有出现传闻中所谓的“一闻就倒”的现象,从吸入到晕倒的过程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可以说是啪啪啪打脸。

还被网友指出了她这种行为已经违法了,不管是药物来源还是使用方式都不符合规定。最后女医生暂时封闭了微博,并且还报警自首了。

这位女医生可以说现身说法,证明了一捂就晕的迷药是不存在的,事实上,警察追踪了几百起所谓的一捂就倒迷药案件,要不然是子虚乌有,要不然就是夸张事实,还有就是通过这样的描述掩盖自己被诈骗、或者进行其他行为的事实。

举两个例子,2012年,有江苏南京网友发帖称,“江宁大学城有人用迷药袭击女大学生”,随后警方通报称,经向发帖人齐某了解及走访调查,实际情况系某对学生情侣吵架,双方发生拉扯搂抱,发帖人误以为是发生袭击。

2013年,有网友发帖称,其在上海地铁遇到异味致身体不适,疑似遭遇“迷药”,随后该网帖被大量网友转发。最终,上海警方通报称,当日未接到此类报警。

2021年,广州、深圳有女网友发布网帖称,自己在商场、奶茶店遭遇前来推销香水化妆品的男子,随后心跳加快、身体失去控制,怀疑被下“迷药”,结果证明是造谣。

并不存在一闻就倒的“迷药”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中枢神经负责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动物的全部行为只有让它歇菜了,我们人就会失去意识。

我们要迷药比作A,而控制人行为与意识的中枢神经比作B,A只有把B敲晕,才能让一个人失去意识,先不说,A从嘴巴到大脑需要多少分钟,就算你会瞬移,敲晕B也要花点时间呀!

以麻醉气体为例,它一定是在大脑中枢神经起作用,才能让人失去意识,它的途径是,经过呼吸道吸入,之后在肺泡进行交换,然后肺泡和血液进行交换,血液再通过血脑屏障,这样才会到大脑和神经细胞进行结合后发挥作用。

而且即使到了,大脑神经中枢也不是软蛋,人家也会组织身体的免疫系统来反抗的,所以就需要有不断的迷药赶来,才能放倒。

即使是医院使用的吸入性麻醉剂需要5—6分钟才能使人进入昏迷状态,这还需要麻醉师的专业操作。麻醉药效需要通过一定的给药途径、药物达到一定的浓度、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效果。

当然,如果想要实现十几秒进入昏迷状态,那就只能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丙泊酚是目前用得最多的静脉麻醉药品。基本15秒左右就可以起效。麻醉开始前,有的麻醉医生会让你从1数到10,很多人数不到10就昏了过去。这就是麻醉药品起效了。

而在大街上,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让人吸一口迷药就迅速晕倒这是无法实现的。要知道,当我们处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环境中。在这里,吸入性麻醉剂几乎不可能达到足够的浓度,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人吸入足够量的麻醉剂,将人迷倒。

事实上,麻醉医师在手术前准备麻醉设备的过程中都会伴有麻醉剂泄漏的问题。但麻醉医师也不会因此感到不适甚至晕倒——原因就是剂量不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气管插管和面罩的情况下,气体会自由扩散,不可能对别的人(不仅是“作案者”,还包括周围的路人)完全没影响,而你已经“中毒”颇深的情况。

很多人以为,麻醉就是一次用药到位,其实并不是。现代用的麻醉药都是短效药。通过持续给药保持麻醉状态,一旦停药,麻醉很快苏醒。

另外,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操作,吸入迷药之后,因为中枢神经无法工作了,会出现呼吸循环抑制现象。心跳可能会直接停止,血压也会完全测不出来,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很有可能会直接死亡。

也不存在可以让人乖乖听话的迷药

还有传说,不法分子用涂有迷药的手拍拍某人的肩膀,某人就晕头转向,并对不法分子的要求听之任之。

美国曾经想要研制出这样的迷药,但是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说使用迷药在无意识状态下听信别人的指使——从自己腰包里掏钱、说出银行卡密码、家庭住址信息等等,这是天方夜谭,如果有这样的迷药存在,都可以得诺贝尔奖了。

2000年3月,江苏的《健报杂志》推出的“百万元悬赏征集迷魂烟、药”活动,表示只要有人能提供可靠的迷药样本,能让人听从下药者的摆布,就可以从主办方那里拿走100万元。但是直到一年后,依旧没有人能够拿出这样的迷药[,之后主办方表示,活动将长期继续下去,直到最终有人能够摘走这一百万元——只要他拿得出可靠的迷药样本。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人拿走这100万现金。

除此之外,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注意范围会缩小,而受暗示的程度会提高。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被催眠者固然需要催眠师的指引,但更依赖于被催眠者本人接受暗示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被催眠者的意愿,通常只有被催眠的人自愿合作,才有可能被催眠。所以,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被催眠的,在能被催眠的人里,也只有少数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其次,被催眠者对自己的行为仍然是有判断和控制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对恶意的催眠暗示会拒绝,像把银行里的钱全部取出来给不相干的人,任何一个有判断力的人都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通过口服等方式让人失去意识、不省人事的药物并不在少数,在一些事情,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此类迷药放入饮料、酒精之中,这样就无法识别出来。受害者往往并不知道,都以为只是一杯普通的零食或饮料。

我们还是要尽量少出入此类案件高发的场合如夜店、酒吧等,在陌生场合不要喝别人倒好的饮料、酒品等。如果离开座位,最好更换新的饮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02894mqcv

    1

  • 1802894mqcv

    她已经告诉广大网友们:药物可以使人一分钟后晕倒,已经提示可以尝试作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