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职场上你一张嘴,就没人爱听?

为什么职场上你一张嘴,就没人爱听?

00:00
10:06

我经常看到职场上有一些人,他们每次发言都不大受欢迎,听众显出极其不耐烦的样子,根本没人关注他在讲什么。 

结果是跟部门同事之间的配合不顺利,老板对他的表现也十分不满意。 


我总结了一下,这种人并不坏,大家并不讨厌他本人,却不喜欢他的发言,归根到底,还是沟通和表达方式不对惹的祸,主要体现在: 

不注意倾听,经常打断别人

说话啰嗦,逻辑性和条理差

一个说话啰嗦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不善于或不注意倾听引起的。 

他们还没听懂问题或没听完整个问题,就着急回答或者阐述,导致说话云里雾里,绕来绕去,顾左右而言其他,听上去非常啰嗦,没有重点。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知识技能和沟通能力同样重要。

空有才能却不善交流的人,是无法笑傲职场的。

为了扭转这类人在职场上的命运,必须双管齐下,同时解决不倾听和啰嗦两方面的问题。 

01 如何培养倾听的习惯和能力?

不注意或不善于倾听,不仅是对发言者的失礼行为,更会错过对方讲述的关键信息。 

这样,在自己的下一步回答或阐述过程中,就会偏离方向,文不对题,从而使讨论陷入无休止的纠缠,反复,最终不欢而散。 


说到倾听,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 

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


好的倾听者善于观察和探索。 

他们不仅能够将对方表达出来的语言按照事实、情绪、主观认知等几个层面分解,以此了解对方的需求,还能深层次探究对方心理和情绪上的潜在需求,从而寻找共鸣、给予对方理解和尊重。 


美国作家杰瑞·魏斯曼在他的经典著作《演说制胜》中,几乎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谈“听众至上”和“这对你(听众)有何好处?”。 

他在书中谈到: 

别把听众当成敌人。

因为你的敌人大概永远都不会给你机会,让你在他们面前侃侃而谈。听众是演讲者的朋友、部下、师长、臣民、同僚、亲人。 

所以,把心放在听众那边,尊重他们,并对他们讲述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在汇报工作过程中,既要主动暂停,询问其他人是否对自己讲述的内容有所疑惑,随时获得反馈,也要在别人主动提问的时候,耐心仔细的听清楚问题,不要武断地打断别人。 


做到这点其实很难,想想生活中能有几个人从不打断你说话吧。 

但只有用心在这方面刻意加强练习,不断提醒自己,甚至请朋友在旁提示,才能通过这种反复训练,渐渐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伏尔泰曾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不会倾听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 


02 如何做到说话不啰嗦,有重点?

要想做到说话或演讲不啰嗦,有重点,有逻辑,条理清晰,就要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1.明确说话或演讲的目的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之一。说话目的可以包括介绍,通告,分享,引发讨论,期待结论,给出方案等等。 

只有明确了目的,才清楚如何收集素材和资料。 

比如每次汇报前,应该提前想好此次汇报的目的,是展示自己的业绩,有问题需要讨论解决,还是遇到阻碍,需要大家提供资源支持等等。 

基于不同的目的,准备的材料肯定就不一样。 


2. 明确受众

网上有这样一个例子说明明确受众有多么重要。 

高级行政人员尼尔·拜伦(Neil Baron)说: 

我听过一场有3000听众的演讲。 

发言者是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他的演说让时间停滞不前,他使用一种属于半导体行业的神秘语言,而听众没有人来自这个行业,因此都对他的发言漠不关心。 

过了一小时,人们拿出了杂志。因为屋内光线很暗,他们使用打火机和手电筒来阅读,看上去像是为了纪念那个人的演讲而进行的烛光祈祷。 

道理很简单,你不知道在和谁对话,不知道对方对哪部分感兴趣,对方喜欢的沟通方式是什么,就不知道同样的内容,材料和例子该如何提前准备。 

是准备高深的内容,还是宽泛粗浅的?是准备具体的例子,还是高度概括的? 

准备不当,就会发生竹篮打水,无功而返,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的尴尬境地。 


3. 按照逻辑顺序,并明晰要点1,2,3

如果说话或演讲不按照基本的逻辑顺序组织,仅仅是一堆互不相干、相互脱节的散乱的信息内容,前后不照应,首尾不连贯,就不可能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听众接收到的也是杂乱无章,零散信息,听完也记不住,完全达不到演讲者的讲话目的。 

因此就必须根据表情达意的内存逻辑要求,考虑材料的安排、格局的设置,以及语言的衔接等等。 

要习惯使用1,2,3点将所阐述观点或内容进行提炼或小结,这样听众才能够迅速get到你要讲的重点,结束后仍能清晰回忆起主要内容和重点事项。 


4. 时间控制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杀。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互联网看上去没有边界,但是人的注意力是有边界的,每天只有24小时。 

当机会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多,当沟通越来越便利,而人类能够分配的注意力,变成无比稀缺的资源。 

当一个演讲者出现在听众面前,首先要想到的是: 

如何让听众分配给你的这点碎片化时间超值?不然,你在听众心中就是没有价值的,他会无情的删除你。

在有限的时间内,你的演讲内容要做减法,理出清晰的逻辑,表达属于你的深度的思考或者建议,才能有效打动听众。 

有些人没有抓住好机会,在自己的有限汇报时间内传递的是价值很低甚至垃圾的信息,对于注意力稀缺的听众来说,不能选择关闭双眼,但是可以选择关闭双耳的消极抵抗。

而发言者自己却浑然不知,岂不是很悲哀! 


5.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很多伟大和知名的演讲家都采用的方法,也就是在正式演讲前要多次演练。 

这种练习不仅可以帮助演讲者控制好时间,同时可以不断熟悉演讲框架,内容,掌握演讲语言和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具个人魅力的演讲风格。 


Ted演讲的十大黄金法则中有两条明确指出时间控制和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完

我们希望你提前跟朋友一起做彩排(rehearsal)


乔布斯在《苹果往事》这本书当中提到: 

在每一次产品发布会前,都会提前两周把会场租下来,然后一直深入到演讲会的每一个细节里,详细勘察每一个方面,认真的排练。 

如果稍微有点出入,工作人员就会被他臭骂。在开始前一天,还要进行三次的带妆彩排。 

全世界最会演讲的人都这么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借口不去做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呢? 


03 对无效努力说“不”

在快节奏生活,注意力稀缺的今天,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工作汇报、公司/产品介绍,项目展示或公开演讲。 

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糟糕的演(汇)讲(报),而去同情你背后的辛苦付出。

这些所谓的辛苦,也许只是无效的努力,低效的投入和错误的方法,对此我们坚决说“不”。 

机会有时只有一次,而且稍纵即逝,它只给那些不仅能抓住机会,还能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细心体会听众的感受,能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的人。 

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更有可能在职场江湖赢到最后,笑看风云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ndy小水果

    请问这本书叫什么名字

    Doris叮当 回复 @Andy小水果: 翻书声是音效,这篇不是书稿哈,学习职场实用的情商,第一本推荐李筱懿的《情商是什么》,故事+理论+步骤,有场景化的代入感,不晦涩,且有趣

  • 向阳花开笑看朝阳

    还有么

  • 憧憬人生_

    说的很实际也很有道理

  • 缇娜和托尼的妈末儿

    前几天就因为同事的汇报失去了一个老客户,基本每条都占了,这本书很感谢叮当的讲述,春节期间一定听完

  • 星雲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