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63、【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00:00
31:47


一、课程原文

 

《红楼梦》第43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上一句闲取乐偶攒金庆寿,是说贾母要给给王熙凤过生日,但是要学小家子,大家凑钱给她做,大家好好的乐一日,所以叫闲取乐。而巧好就在这一天,也是金钏儿的生日,贾宝玉忘不了金钏儿,私自跑出来在水仙庵祭奠金钏儿。因为条件非常简陋,所以叫作撮土为香。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说,现今的贾府为家族的兴旺而运筹者无一,安富尊荣者居多。红学家们喜欢说,所谓安富尊荣就是指的贾府的爷们不思进取,当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觉得不是很准确。贾府安富尊荣的代表是贾母。对贾府起着主导作用的也是贾母。贾母的处事哲学就是一切围着我的享受转,一切围着使我开心转,怎么样吃得好、玩得好,怎么样不断地想新花样取乐,是贾母生活的重心。而贾母生活的重心相应地就成了凤姐管家的重心。

 

贾母这种老年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不仅是贾母,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年人,人生的拼搏已经成为昔日辉煌,过眼云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尽量地慢活,尽量地享受人生乐事,尽量享受桑榆晚景,对老年人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个家族都围绕着这种老年心态及时行乐,尽量取乐,那就太危险了。一个以享乐为中心的家庭,怎么可能长治久安,怎么可能兴旺发达。

 

贾母招众人为凤姐凑钱过寿取乐

 

凑钱给自己的开心果凤姐做生日,就是贾母的闲取乐的活动。贾母在刘姥姥走了之后,生了几天病,吃了两剂药,也就好了。她就跟王夫人说,我想到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上两年我早就想替她做个生日,但是眼前有事,就混过去了,今年咱们这儿人又齐全,又没别的事,大家好生乐一日。王夫人说,我也这么想的,老太太高兴,那就商量吧。贾母说,“我想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得很生分似的。今年我出个新法子,又不生分,又可取笑。”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咱们凑钱,你说好玩不好玩?王夫人这个人是贾母说什么都行,王夫人说,“这个很好,但不知怎么凑法?”贾母就说,那就赶快去把薛姨妈、把邢夫人,把姑娘们,把宁国府那边的珍儿媳妇,还有赖大家这些有头脸管事的媳妇都叫来。

 

这些人就都来了,乌压压地挤了一屋子。只有薛姨妈和贾母对坐,邢夫人和王夫人就坐在房门前的两张椅子上。薛宝钗他们几个人坐在炕上,而贾宝玉坐在贾母的怀里。贾母就叫拿几个小杌子,给赖大母亲这几个妈妈坐。这是贾府的风俗,年纪大了服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所以尤氏、凤姐,她们都在那站着,而赖大的母亲,三四个老嬷嬷,她倒坐下了。

 

众人商量凑份子

 

贾母一说怎么样凑份子,大家都表示对对对,就这么办。为什么大家都同意呢?也有和凤姐好的,愿意这么办,也有怕凤姐的,巴不得奉承她。贾母就说,我出二十两。薛姨妈也出二十两。王夫人说,我们不敢和老太太一样,我们每人十六两。李纨就说,我们也不能和太太一样,我们再矮一等,我们十二两。

 

尤氏和李纨表示要出十二两,贾母就赶快和李纨说,“你寡妇失业的,哪里还拉你出这个钱,我替你出了罢。”贾母也很疼李纨,王熙凤就说,“老太太别高兴,且算一算账再揽事,老太太身上已有两份呢,这会子又替大嫂子出十二两,说着高兴,一会子回想又心疼了。过后儿又说‘都是为凤丫头花了钱’,使个巧法子,哄着我拿出三四倍来赔上,我还做梦呢。”

 

王熙凤总是瞅一切的机会逗着贾母开心。大家都笑了,贾母当然也就笑了,说“依怎么样呢?”凤姐就说:“生日没到,我这会子已经折受得不受用了。我一个钱饶不出,惊动这些人,实在不安,不如大嫂子这一份我替她出了罢。”听众朋友们,她真的要出了吗?她是在人前表示她出,实际上她不会出。凤姐又说:“我想老祖宗自己二十两,又有林妹妹和宝兄弟的一份子,姨妈自己出二十两,又有宝妹妹的一份子,这倒也公道。只是二位太太每位十六两,自己又少,还不替人出,这有些不公道,老祖宗吃了亏了。”贾母一听:“到底是我的凤丫头向着我,这说得很是,要不是你,我叫她们又哄了去了。”这都是互相说笑话,打趣的话。

 

凤姐就说:“老祖宗只把他姐儿两个交给两位太太,一位占一个,派多派少,每位替出一份就是了。”这个时候,赖大的母亲就站起来,也是给贾母凑趣,说“这可反了!我替二位太太生气。在那边是儿子媳妇,在这边是内侄女儿,倒不向着婆婆、姑娘,倒向着别人。这儿媳妇成了陌路人,内侄女儿竟成了个外侄女儿了。”这个赖大的母亲也是好口才,说得贾母和大家都笑起来了。赖大的母亲表示,少奶奶们十二两,我们也得矮一等了。

 

贾母这个人心里特别有数,贾母虽然现在不管家了,但是贾母心里很清楚,贾府这些替宁国公荣国公管家的这些管家,以及他们的管家太太都手里面很有钱。贾母就说,你们虽然是该矮一等,但是我知道你们都是财主,你们分位虽然低,钱比他们多,你得和他们一样才行。贾母又说,“姑娘们不过应个景儿,每人一个月的月例就是了。”又叫鸳鸯,你们也去凑些人,平儿、袭人、彩霞等等这些丫鬟都参加了。贾母当然还要问平儿,“难道不替你主子过生日,还入在这里头?”平儿就表示,“我那个私自另外有了,这是官中的,也该出一份。”贾母表示,“这才是个好孩子。”

 

凤姐有点太贪财了,她竟然要说,也不要忘了两个姨奶奶,得问他们一声,“尽到她们是理,不然,她们只当小看了她们了。”这个王熙凤,这么多人凑钱给她过生日,她还 不满足,连这两个这么可怜的姨奶奶,也就是赵姨娘和周姨娘,她都得叫他们出钱。去问了一下,这两个人也表示,每个人出二两,就是也是出一个月的月例,这么一算,凑了一百五十两。贾母就说,“一日戏酒用不了。”

 

王熙凤传授尤氏管家秘诀

 

贾母既然是给王熙凤过生日,就派尤氏来管,叫王熙凤安安静静的享受一天,尤氏就答应了。尤氏从贾母那出来,就到凤姐的房间里商量怎么过。凤姐就说,你只是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就行了。王熙凤这就把自己在荣国府立足的妙绝传授给尤氏了,只要看上面的眼色行事,就错不了。

 

尤氏就和她开了一番玩笑,“你这个阿物儿,也忒行了大运了,我当有什么事叫我们去,原来单为这个,出了钱不算,还要我来操心,你怎么谢我。”王熙凤就说:“我又没叫你来,谢你什么!你怕操心,你就回老太太去,再派一个就是了。”这真是有点得意忘形了。尤氏就说,“你瞧她,兴得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要泼出来的。”尤氏的话不幸而言中。这就像《红楼梦》一开始那幅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现在这么得意,就得想想有什么不足的事。当然王熙凤就想不到,在她的生日的当天,就会出一件凤姐泼醋的大事。

 

尤氏还丫鬟、姨娘份子钱

 

第二天,这些人就把凑起来的银子送到宁国府来。尤氏心里很清楚,王熙凤虽然是答应了替李纨出,但是王熙凤肯定不会出。她收下这些银子以后,她过荣国府,王熙凤把荣国府的那些银子凑好了,正要封起来给尤氏送过去,尤氏说我还有点信不过呢,我得当面点一下。一点,果然没有李纨的。当场给抓住了。尤氏说,怎么你大嫂子的没有?凤姐说,这些还不够使吗,短这一份也就罢了,不够我再给你。尤氏说,“昨天你在人跟前作人,今儿又来和我赖,这个断不依你,我只和老太太要去。”凤姐就说,“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尤氏说:“你一般的也怕?不看你素日孝敬我,我才是不依你呢。”

 

王熙凤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她非常瞧不起尤氏,她认为尤氏这个人为人太软弱了。后来在大闹宁国府的时候,她当面就说过尤氏像没嘴的葫芦一样,又没有才干。但是听众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尤氏真的像王熙凤所说的那样不济吗?尤氏在收到这些钱之后,她守着王熙凤的面,就把平儿的那一份还给了她。到了王夫人那儿,又把彩霞的那一份还给了她。趁着王夫人进了佛堂,又把赵姨娘和周姨娘的那一份都还了。

 

尤氏比王熙凤要会做人,她跟王熙凤有不一样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尤氏恰好有封建贵族家庭当中如何自保的处事良方。作为贵族家庭的少奶奶,她比起争强好胜,总是和别人斗,和丈夫斗,和权势斗,斗得自己很累,斗得名声很坏的凤姐,尤氏更懂得怎么样安分守己,怎么样不争不斗,怎么样服从丈夫,怎么样远离权势。我看她有点讲究中庸之道,无为而治,知足常乐。凤姐注意不到尤氏这样的传统女性的优点。她想不到像尤氏这样看起来有点窝囊的传统女性,会对自己有些什么启发。

 

尤氏就把鸳鸯、周姨娘、赵姨娘、平儿、彩霞他们的份子全还了。这就叫吃小亏占大便宜,舍小钱换好名声。她哪儿就像凤姐挖苦的没有才干啊?尤氏反而倒过来嘲笑凤姐,说你弄这么多钱,你使不了,明儿带到棺材里去使。脂砚斋当时就评:戏言成谶。

 

贾母学小家子攒金为凤姐做生日,这是给了她极大的面子。细心的清代的前辈点评家却注意到了,贾母攒金做寿的这个情节有另外的含义,物极必反。凤姐太有脸了,偏偏就会遇到非常没脸的事。脂砚斋就评,“忒受用了,才有琏卿之变,乐极生悲,自然之理。”贾母对王夫人说,要借着给凤姐过生日,咱们好生乐一日。脂砚斋评,“贾母犹云好生乐一日,逐日虽乐,皆还不称心也,所以世人无论贫富,各有愁肠,绝不能时时遂心如意,此事至理,非不足语也。”

 

贾母还建议咱们学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个钱去办,你们说好玩不好玩。清代的评论家张新之说,贾母这个建议实际上就标志着贾府由盛向衰,“出新法,学小家,大往小来,衰败已兆。”当然前辈红学家的这些评点,也就是一家之言了。

 

凤姐过生日宝玉未到

 

到了凤姐九月初二的生日,大家都打听到尤氏办得非常的热闹,有戏,还有耍百戏的,还有说书的,李纨就给姐妹们说,“今天是个正经社日,不要忘了。”然后就派丫鬟去看,宝玉干嘛去了?丫鬟去了半日,回来报告李纨说,“花大姐姐说,今儿一早就出门去了。”花大姐姐是谁?花袭人。

 

李纨听了就非常奇怪,大家也很奇怪,说没有出门的道理,这个丫头糊涂,不知道说话,又派了探春的丫鬟翠墨去,翠墨回来又说:“可不真出了门了,说有个朋友死了,出去探丧去了。”探春说:“断然没有这样的事,凭他什么,再没今日出门之理。你叫袭人叫来,我问她。”袭人来了,还是证明头一天晚上就说,有要紧的事要到北静王府去,很快就赶回来。今天一早,穿着素衣服走的,说是北静王的要紧的姬妾没了。李纨说,如果真是这个样,走走也可以,就是也该回来了。只好把这个事报告贾母。贾母很不高兴,就命人去接。

 

我就一直在琢磨,贾府派了人,到北静王府去接,这一接不就露了馅了吗?但是曹雪芹似乎疏忽了,接的结果是怎么样,一直就没有交代。

 

宝玉找香给金钏儿拜祭生日

 

贾宝玉哪去了?贾宝玉去给金钏儿拜祭生日去了。凤姐过生日,从贾母到丫鬟好一阵热闹,但是跟凤姐关系最亲密的这个小弟弟跑了。更有甚者,凤姐的丈夫和鲍二家的偷情去了,这个我们下次再说。事情就是这么怪,两个最不该对凤姐无情的人,这样无情。我就想,风光无限的管家奶奶王熙凤过生日,含冤投井的丫鬟金钏儿,今天也是生日。这是上帝的捉弄,还是曹雪芹的妙思,当然是曹雪芹的妙思。

 

贾宝玉一脸凝重,浑身纯素地出门,连他的贴身小厮茗烟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而贾宝玉骑上马就跑,专门找清静的地方。茗烟只好跟着他跑。最后跑出了北门,贾宝玉还要问,这个地方有卖香的吗?茗烟说,香倒是有,不知道是哪一样。贾宝玉说,得檀香、芸香、降香。这是最贵重的香。茗烟说这三样香可是很难得的。宝玉就表示很为难了。茗烟就说,你要香干什么?我看到二爷的小荷包里有散香,你为什么不找一找?宝玉一下子被提醒了,就从自己的衣襟下面掏出一个荷包来,摸了一下竟然有沉香和速香合成的香料,这是比较名贵的,他心里很欢喜。

 

因为他是要祭奠金钏儿,自己随身带的香,不就更亲切一些吗。他又问茗烟,有炉炭吗。茗烟说,荒郊野外的,哪来的炉炭,你既然要用,你怎么不早说,咱们带了来。宝玉说,糊涂东西,如果带了来,又不这样没命地跑了。茗烟就给他想了个主意说不远的地方,就是水仙庵了。这个名字也特别好,因为水仙庵是祭洛神建的一个庵。洛神不也是水里面的吗。茗烟就说,水仙庵的姑子经常往咱们家去,咱们去和她借个香炉使一使,她应该是很高兴的。

 

水仙庵井台祭奠金钏儿

 

两个人就到了水仙庵了,贾宝玉还要说,古来并没有这个洛神,那是曹子建的谎话,这些人就塑了个像供着,今天倒合了我的心事了,我们去借他一用。

 

水仙庵的姑子一看到宝玉来了,就好像天上掉下来了活龙,接过去。贾宝玉不是“情不情”吗,就连泥塑木雕的那些女性,他都会有感情,他就看到洛神的像,虽然是泥塑的,但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真是荷出绿波,日映朝霞,居然就掉下泪来了。他是由洛神联想到投井自尽的金钏儿了。他又找姑子借了香炉。茗烟捧着香炉到了后院,就要挑一个干净的地方。什么干净的地方呢?茗烟说,井台上怎么样?这可正合了贾宝玉的心意了,因为金钏儿是投井而死的。

 

来到井台上,把香炉放下。贾宝玉就把自己身上带的香掏出来点上,含泪施了半礼。这个描写很准确,因为贾宝玉是主子,而金钏儿是奴才。主子不能够跪下给奴才磕头,只能含泪施了半礼。他既要祭奠,他还要讲究身份。施完了礼,焚完了香,就说,收了吧。这个时候,这个小茗烟的表现特别的精彩,听众朋友们,《西厢记》里面有那么一段,崔莺莺在花园里面烧香,第一柱,第二柱,第一柱是祝父亲早日升天,第二柱是祝母亲身体健康,第三柱不说了,红娘替她说了,祝小姐早日得一个如意郎君。这个时候,茗烟就成了贾宝玉身边的“红娘”了。

 

你不是自己不说,你来祭奠谁吗,茗烟根据自己的推测,说了一番,而且他推测的是非常的棒。茗烟并不收香炉,赶快趴下磕了几个头,然后就嘟嘟囔囔的祝道:“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你若芳魂有感,香魄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说完了,又磕了几个头,才爬起来。

 

这个小茗烟实在是太聪明、太乖觉了。贾宝玉第一得用的书童句句说到宝玉心上。脂砚斋评:“忽插入茗烟一篇流言,粗看则 小儿戏语,亦甚无味,细玩则大有深意。试思宝玉之为人,岂不应有一极伶俐乖巧之小童哉。”“此处若写宝玉一祝,则成何文字。若不祝,直成一哑谜,如何散场。故写茗烟一戏,直入宝玉心中,又发出前文,又可收后文。又写茗烟素日之乖觉可人。”贾宝玉一听他说完,笑了,踢了他一脚,说“休胡说,看人听见笑话。”茗烟就劝了宝玉随便在水仙庵吃了一点东西,又劝着他赶快回到贾府去了。

 

宝玉回贾府遇玉钏儿

 

回到贾府以后,来到怡红院,袭人她们都不在,都去给王熙凤祝寿去了。几个老婆子看到他来了,“阿弥陀佛,可来了,把花姑娘急疯了,上头正坐席呢,二爷快去罢。”宝玉就赶快把身上的素服换了,换上喜庆的衣服,就问在什么地方坐席,找到新盖的花厅上,还没到那里就听到有音乐了。刚到穿堂,看到玉钏儿,一个人坐在廊檐下面掉眼泪。为什么玉钏儿掉眼泪?因为今天是她姐姐的生日。一看到宝玉来了,玉钏儿就说:“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玉钏儿因为自己的姐姐是为了贾宝玉投井而死,她对贾宝玉始终心里是有怨恨的。而贾宝玉是贾府的凤凰,他不来,那些人都着急得很,所以玉钏儿就说了这么几句话讽刺他。贾宝玉就赶快陪笑,“你猜我往哪里去了?”玉钏儿不理他,只管自己擦泪。

 

在这一段描写旁边,有脂砚斋的评语,说:玉钏儿的话虽然“是平常言语,却是无限文章,无限情理。看至后文,再细思此言,则可知矣。”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贾宝玉在后来贾府败落的过程当中,还曾经外出躲祸,他长期离家住在外边,贾府上下都焦急地盼他回来。这个地方就借了玉钏儿的这句话,预示了未来的情节。玉钏儿听到贾宝玉问,你猜我往哪里去了,不理他。玉钏儿心里有气,贾宝玉本来是想告诉她,我去祭奠你姐姐了。但是玉钏儿不理他,贾宝玉只好不说。但是通过这个,两个人互相的交流,我们就知道贾宝玉去祭奠的人物是金钏儿。

 

贾宝玉回家众人关心

 

贾宝玉赶快进去,贾母、王夫人这些人真像是得了凤凰一样,宝玉就赶快给凤姐行礼。贾母和王夫人都说他,不知道好歹,怎么不说一声就跑了,明儿再这样,老爷回家,告诉他打你。又骂跟他的小厮们都听宝玉的话,他要到哪里去也不回。就问你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吃什么了,你吓着了没有?贾宝玉又编了一套,北静王的爱妾没了,去安慰他。贾母居然就相信了。贾母原来很不放心,现在看到自己的宝贝孙子回来了,也就不再提了。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她派人到北静王府去接,肯定没接着,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汇报的,贾母因为宝贝孙子回来,也就不计较了。反而百般的哄宝玉。

 

大家就看戏了。大家看的是什么戏呢?《荆钗记》。《荆钗记》是南戏,这是描写宋代的一个王十朋,他和自己的妻子钱玉莲悲欢离合的故事。王十朋中了状元,被富豪逼迫要做陈世美。而钱玉莲也受到富豪的逼迫投江自杀,但是她被人救起来了。王十朋以为自己的妻子已经死了,就到江边去祭奠。贾母、薛姨妈他们都看得心酸落泪,而《荆钗记》这个故事,在下一回就要引起林黛玉旁敲侧击来说贾宝玉祭奠金钏儿的事。

 

二、知识点补充

 

1、脂砚斋:脂砚斋是《红楼梦》抄本系统《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主要评点者。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称为"脂评"或"脂批",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被称为“脂本”,脂评本是最贴合曹雪芹思想的《红楼梦》版本。但脂砚斋其人是谁,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什么关系,迄今未形成一致看法。红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作者说;二、妻子说;三、叔父说;四、堂兄弟说。

 

2、《西厢记》:《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共5本21折5楔子。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

《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3、《荆钗记》:古代汉族南戏剧本。其作者说法不一。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王十朋荆钗记》为无名氏作,明初有李景云改编本。歌颂了"义夫节妇",生死不渝的夫妇之爱。《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号称五大传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澜溪vicky

    凤姐生日,看似风光无限,巅峰即低谷。薛宝钗金玉良缘成功同样,既是巅峰亦是低谷。

    马瑞芳 回复 @澜溪vicky:

  • 1361319bmyr

    品读得棒,谢谢马老师

  • 红楼梦我最爱

    我是每天赶在马老师讲的章回前先看一遍该章回,这样更能领会马老师讲的内容,也能知道自己忽略了哪些细节,很有意思!

    繁华之外 回复 @红楼梦我最爱: 一样的!和文稿同步!

  • candy多多姐

    二来,王熙凤过生日,大家凑钱的事儿。他说了要问一下两个姨娘。这正是他心底善良的人,懂得圆滑做事的人。我想这个是知识分子不能明白的地方。怎么可以说她贪财呢?真的是……

    candy多多姐 回复 @汪汪Pan: 我觉得你应该认真的自己去读一下红楼梦,然后对人物有一个自己的理解,而不只是听一个人在说红楼梦,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跟阅历,所以他对红楼梦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

  • 梦想绽放_dc

    贾母这种老年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不仅是贾母,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年人,人生的拼搏已经成为昔日辉煌,过眼云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尽量地慢活,尽量地享受人生乐事,尽量享受桑榆晚景,对老年人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个家族都围绕着这种老年心态及时行乐,尽量取乐,那就太危险了。一个以享乐为中心的家庭,怎么可能长治久安,怎么可能兴旺发达。

    恬小恬0 回复 @梦想绽放_dc: 是啊!财富只出不进,早晚是要败落的。

  • 听友229437552

    为什么无论人的好坏,善良与否,大体都逃不出悲剧

    咏而归660 回复 @听友229437552: 树倒猢狲散,覆巢无完卵

  • 1330343klxi

    胡说八道,通知二位是礼节。不通知肯定也不对。

    闲听花落85 回复 @1330343klxi: 听一下后面凤姐和尤氏的对话,就知道不单单是为了礼节。

  • angang_2p

    马老师不愧是读了半个世纪的红楼梦了,扮演每个角色都那么传神,演绎得好到位

    1372063fnpg 回复 @angang_2p: 同意

  • 听友107830440

    家族里两个重要男性角色都在凤姐生日这一天做出出格事

  • 萍水相逢若一

    马老师经典语录,这段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

    恋你100 回复 @萍水相逢若一: 还有:我就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