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2、亲密关系的唯一原则:积极回应对方的感受

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2、亲密关系的唯一原则:积极回应对方的感受

00:00
19:05

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2亲密关系的唯一原则:积极回应对方的感受

您好,感谢您听到我,我是晓书童。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和晓书童频道微信公众号共同出品。在公众号内回复“陪伴”可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我们正在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同学们可以通过音频旁的连接,直接购买到这本书。

有位律师经手了一个难民家庭的案子,他尝试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去了解居无定所是什么感觉,没想到有一个孩子突然跟他说:“我们有家啊,只是没有地方安置这个家而已。”

这句话令人动容,因为它一语道破了家的真谛:家不是一所房子,而是家人用爱与关怀编织而成的一张令人安心温暖的关系网。

很多父母都觉得我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就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更多的玩具,更漂亮的衣服,更贵的兴趣班和离学校更近的房子。背500块钱书包的孩子,自然要比背50块钱书包的孩子幸福,学钢琴的孩子肯定要比吹口琴的孩子幸福,真的是这样吗?这些到底是孩子想要的,还是父母想要的呢?

一个普通人和一个富人的财富相差100倍,两个人的物质享受天差地别,那他们的人生体验也相差一百倍吗?当然不是,如果财富上这个纬度上普通人只有1分,富人有100分,可是健康的身体,自由的权利,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他人的贡献感,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人生体验的部分,它们价值一万分。或许你觉得1分和100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那一万零一分和一万零一百分之间呢?

我们该提升的是这一万分,还是这一百分呢?对孩子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父母要挣更多的钱,给他们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是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是关心与陪伴,是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这些决定了他是不是能成长为一个快乐的人。

有一项调查分别询问孩子和父母,是否同意“父母相处融洽是养育快乐孩子的关键因素”,70%的孩子都认同这句话,而父母的认同比例只有30%。为什么差这么多?因为家长关系不和睦,给孩子带来的情感痛苦,是父母体会不到的,因此就忽视了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佩里也强调了陈海贤在《爱,需要学习》那本书中所说的,“想要成为好父母,先要成为好夫妻。”

有孩子的人都知道,他的到来会给原本的夫妻二人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在此之前两个人彼此关照,现在时时刻刻都要围着孩子转,彼此之间的需求大多都被忽略。为了照顾孩子再也没法睡个整觉;工作收入会受到影响;父母二人可能有不同的育儿理念,进而争执不断;社交生活也从此改变,和同事朋友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直接消失。

等等的变化不胜枚举,新手父母难免因为这些改变而对孩子心生怨恨。对于这种怨恨,我们最好还是承认它。不然的话我们会为自己的发飙行为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而不是坦然的承担责任。

请放心,等我们适应了之后就会发现,孩子不是改变我们原本生活的催化剂,他其实是丰富我们生命的源泉。

包括孩子在内,生活中总有诸多的挑战等着我们,接受、处理和拥抱它,比抵制和试图回到原来的生活方式更加的积极有效。成了父母之后,我们偶尔还是会怀念一下过去的生活,但更需要的是努力去接纳变化。

夫妻之间的爱、善意、关怀与尊重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但是孩子的到来给夫妻关系带来巨大的压力,两个人总是会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爆发争吵。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佩里给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对于争吵我们总是摆事实讲道理,试图说服对方。有经验的同学们知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因为两个人选择在一起,从来都不是因为对方道理讲得好,对方总是正确的。而是因为感情,因为爱。

把摆事实讲道理,换成不指责谈感受。

你怎么不洗碗?不是说好,早上的我洗,晚上的你洗吗?

你怎么总是抱着手机?也不知道过来帮我带带孩子?

这是摆事实讲道理,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如果换成不指责谈感受,同样的事情该如何表达?

我看到厨房里碗,心情很糟糕,如果按照我们说好的收拾干净,我会很开心的

你不要刷手机了,来帮我带孩子,我和孩子现在都很需要你。

你看,同一件事情,后一种表达方式明显对方听起来更舒服。当然了,没有哪一种抱怨可以保证是有效的。但是别忘了,我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操纵对方,而是为了获得和谐的关系。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显然比指责和埋怨更有效。

另外,表达自己感受的同时,也要承认对方的感受,一个人总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会给关系带来极大的伤害。结了婚的同学们肯定都懂,在夫妻关系中争论对错从来都不会有好结果生活中引发争吵的那些琐事,甚至事后我们都想不起来因为什么而争吵,事实和对错一点都不重要,唯一的关键点只在于关彼此的“感受”。一旦擦枪走火,赶紧停下来想想看,是不是触发了彼此的负面情绪,然后从处理情绪入手,事半功倍。

和谐的家庭环境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比方说在看书的时候有一段很喜欢,读给另一半听;在单位受了委屈,回到家向另一半倾诉;心情不好了,因为一点小事向对方抱怨。这个时候你应该放下手中的事情,听分享、让发泄,帮我抚平情绪,而不要觉得我在无事生非,不可理喻。每一次情感上的回应都是在巩固关系传递善意。而伴侣也会被感染,回报相同的善意。

注意家人对自己提出的寻求关注和回应的要求,是加深亲密关系的关键。无论这个要求是来自父母,伴侣还是孩子。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否认对方的感受:你不要这么小气好不好?这么斤斤计较干嘛?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有什么值得抱怨的?犯不着生气。”不要这样,千万别否认对方的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你下班回到家跟伴侣说:“今天上班我感觉很糟糕。”而对方却说:“别斤斤计较的,上班不就是为了挣钱么?谁不都一样?”经常收到这样的回应,谁还会想要和他吐露心声呢?

对方只要说“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就可以了,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对方的倾听和共情。

每个人对相同事情都有不同的体验,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理解对方的感受。家人之间的倾听、理解与共情,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把这当做家庭中的首要任务。

接下来我们要着重聊聊关于回应孩子的感受。无论是的什么感受,是极端的愤怒和悲伤,还是满足与心平气和,又或者是兴高采烈及慷慨大方的振奋感,都包含在内。敏锐的回应孩子的感受,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这也是整本书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身为父母经常会犯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否认孩子的感受。我们本能的觉得,如果接纳孩子的不快乐和愤怒,是在鼓励的错误情绪。但是遭遇父母的否定并不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消失。想想看,我们什么时候会声嘶力竭的喊得最大声?就是无法获得倾听的时候。

如果孩子用正常的方式就可以获得父母的关爱,孩子就不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有人说孩子哭了千万不能抱,抱了就成落地响,以后都要抱,累死你。孩子耍脾气一次给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下次他就不敢再犯了。这样的做法都会极大的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你的孩子经常都会采用比较极端的行为,撒泼打滚,狂怒大哭。那很大原因是他在正常表达情绪的时候,没有得到的接纳与包容。

为什么好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如此的叛逆,就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使用蛮力压制他的情绪,约束的行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惩罚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可以压制得住。但是孩子一旦长大,有能力向父母发起挑战的时候,那些曾经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就会集中爆发。

导致成年人抑郁的最常见原因,也是童年时期没能从亲子关系中获得足够的安抚。孩子得不到理解,反而被父母告知是自己想的太多,太矫情孩子经常哭着入睡,或者独自生闷气,随着感情失调的次数增加,他们忍受痛苦情绪的能力不是因为被锻炼丢变得更强,反而是变得越来越差。

那些总是能得到父母抚慰的孩子,长大后明显更加乐观,因为他们知道总是有人会接纳自己,无论现在的感觉多么糟糕,一切总会雨过天晴。

回忆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感受是不是经常被压抑,这太正常不过了,家长经常跟我们说的话是“你安静一点”、“别大惊小怪”、“勇敢一点”。我们长大后也习惯性的压抑自己的感受,而当我们成为父母之后,用同样的方式和孩子说着相同的话。

比如说,孩子说害怕床下会有怪兽,不肯睡觉,我们该怎么办?

“怪物都是人编出来的,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怪物,别胡闹,赶紧给我睡觉。”这是用胡闹否定孩子。床下有没有怪兽其实一点都不重要,我们需要关注和回应的是孩子害怕和担心的感受。

“你是不是很害怕,能和我聊聊你的感受吗?要不然我们编一个怪物的故事吧?给他起一个什么名字?”这样或许可以打败怪物,让孩子不再害怕

如果我们总是用胡闹来否定孩子,就斩断了与我们的沟通的桥梁。对我们来说,什么是胡闹,什么不是,清晰的界定,但是孩子并不懂得区分。

作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小女孩和小伙伴们在游泳池玩耍,没一会小女孩就回来找了。妈妈问她怎么了?女孩说,来了一个比他们大的男孩,想要假装成小狗舔他们的脚。她的小伙伴们都觉得很好玩,但她觉得很恶心。

这个男孩的行为对于女孩来说已经是一种侵犯了,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孩子还是觉得好玩?只是因为她们还小,不懂事吗?不是的,这说明他们的家长很可能以前经常对他们说:“别胡闹了,别大惊小怪的。”家长压抑孩子,而不是鼓励他们认真看待自己的感受,孩子慢慢的就觉得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自己真的在胡闹。

当妈妈为孩子做了美味的饭菜,孩子抱怨说不好吃,我们说孩子在胡闹。当孩子被别人冒犯欺负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告诉爸爸妈妈也没用,他们也觉得我在胡闹。

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知道这两件事情差别很大,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还不会区分吃到不好吃的东西,和被冒犯的时候不一样的不适感,他们只知道都是自己讨厌的事情。如果讨厌的事情被父母认定为胡闹,那孩子为了避免遭到斥责,便不愿再向我们表达。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们和我一样,当年在学校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解决的,所有的冲突、排挤、欺凌、争吵甚至是打架,以暴制暴,即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我的情绪如何,在想什么,家长从不关心,在我看来,他们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重要。

现在我当然知道不是这样的,但当时的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当年我也从来没有和他们沟通过这些事情,寻求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而我当年的同学,其实大部分也都是如此。

现在回顾过去,也找到了自己为什么会走这么多弯路的原因,那些我自己曾经犯的错误,在我女儿身上就可以避免。帮助她更好成长的同时,也能在理解之后疗愈那个儿时的自己。

佩里说,如果养育孩子真的有什么窍门的话,那就是这一条:“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比方说,8岁的孩子跟我们说:“我不想上学”早上的时间很紧,送完孩子,我们还要去上班,很容易就被激怒:“少废话,你必须去。”但如果我们能够耐心一点:“你真的不想上学吗?我懂得,爸爸小时候也会有一样的想法……但是我们都必须做该做的事情,你需要去上学,爸爸需要去上班,来抱抱我,让我传递点力量给你。”我们需要去认同他的感受,然后启动亲子对话,疏导孩子的情绪。

如果早上时间很紧,没办法,只有早点起床,多留一点时间尊重孩子的慢节奏以及肯定他的感受,孩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每天都会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大哭,这让他的妈妈很崩溃。比如说摔了一跤,外面下雨了,甚至是他不能和动物园的企鹅一起游泳,都会哭的停不下来。在成年人看来孩子简直是无理取闹。我们小时候,也因为类似的事情被父母斥责为胡闹,然后被高声喝止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不能和企鹅一起游泳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小男孩的妈妈还是给与了足够的理解和抚慰。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一些,不再为那些小事儿哭泣,他会记得当时来自妈妈的关爱和接纳,他能自己处理好情绪。他和妈妈说:“妈妈,没关系,我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说:“我膝盖疼,但一会就好了,你抱我一下吧。”

我女儿乐乐6岁之前,经常因为困了而大发脾气,每一次我和乐乐妈都安慰她:“小宝贝是困了,我们现在就回家休息。你再坚持下一好吗?”前几天乐乐第一次跟我说:“爸爸,我困了,我一会可能会心情不好发脾气。”我她好棒,她能观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并且能自我排解

这是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上期节目中我们所说的。很多时候愤怒、脆弱、敏感,这些负面情绪的爆发并不是完全因为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习惯。其实需要解决的并不是眼下的这件事,而是我们内心里深藏的情绪习惯。只有对此有所反思,才能接纳和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

父母不要一上来就急着去压抑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而是要先接纳和安抚。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内化这种抚慰,以后他才有自我化解情绪的能力。

否定孩子的情绪,反而会让更加的固执,只有接纳和共情,才能让孩子做得更好。

这就好像是在冰面上汽车打滑了,如果我们猛打方向,车子会一直朝着之前方向滑,但如果我们把轮子调转到与滑行方向一致,就可以重新获得掌控

好了,关于这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回应孩子的感受”我们还没聊完,下期节目继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追风筝的小墨

    千万不要否认对方的感受,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 又举个栗子

    晓书童选的书都有思想有内容…听了好几年了…

  • A微风和煦

    教人做人就是一种错误,以后少读这些书

    mercy莫森 回复 @A微风和煦: 不读书,不自醒,怎么改变糟糕的现实

  • bjyfx126

    我们没法选择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心态去生活。可以为淋雨而抱怨,更要在发霉前及时晾干。

  • 風雨無阻的Kimi

    乐乐好棒!晓书童你也很棒啊!肯定是亲子方面下过苦工研究过的!每个人身上肯定都有上一辈的阴影,我在养第一只狗狗的时候他的一些反馈模式也让我看到我父母和童年自己的影子。今年我就要有自己的宝宝了,希望小哇能有个身心健康的童年,同时还是要多读类似的书和视频学习如何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晓书童有啥类似的推荐吗?

  • 杨杨6868

    期待更新,很喜欢

  • 海在我心深处_01

    漂泊流浪并不是没有家 而是家没有自己的房屋 所谓的安居乐业 当下 如果是梦 不敢做 ……

  • SWEET_bm

    太好了,我就是这样应对闺女的情绪的,她妈却喜欢和她吵架,所以现在闺女更愿意和我说话,唉

  • 待机等

    想听《少有人走的路》

  • 1370597shoe

    谈感受然后老人就会以此为由说你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