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8日,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指挥官谢尔盖•苏罗维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南部的赫尔松市局势 “困难”,并表示俄军可能面临“艰难的决定”。
这是被任命为总指挥后,苏罗维金首次对媒体发声,而且公开了俄军当下处于的不利局势。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
“艰难的决定”是什么?
“亲爱的居民,请立即撤离”。
当地时间10月19日早上,赫尔松市的居民开始收到当地政府的短信。据外媒报道,俄军开始大规模组织当地居民从城市内河港口向第聂伯河左岸转移,搬迁人数达6万人之多。
与此同时,俄方任命的赫尔松州代理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在电视直播中说:“从今天(10月19日)起,该市的所有(俄罗斯)权力机构,包括民事和军事行政部门、所有部委,将转移到与赫尔松交界的第聂伯河左岸。”
在谈到居民撤退的原因时,苏罗维金表示,赫尔松市周边基础设施已遭乌方破坏,食品运送和水电供应出现问题,当地居民生命面临直接威胁。
然而,西方媒体纷纷将苏罗维金的“艰难的决定”解释为俄军可能正在准备撤离的迹象。
对此,弗拉基米尔·萨尔坚持认为,“没人打算放弃赫尔松……军队将战斗到死”。俄罗斯军事专家博尔滕科夫也认为,没有人会拱手交出赫尔松。当前俄军在赫尔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补给线被切断。对当地平民进行转移不仅有助于保护平民免受炮击,而且还可以让补给线优先保障前线军事物资的供应,从而使俄军更好地为防御做好准备。
乌克兰方面承认在赫尔松方向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反攻。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凯里洛·布达诺夫少将18日表示,“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前取得重大进展”。但乌克兰官员同样认为,所谓乌军对赫尔松市的炮击是俄罗斯的宣传,如果俄军对赫尔松市进行认真的争夺,乌军想要重新夺回赫尔松市并不容易。
因此,所谓的“俄军撤退”可能性不大,赫尔松激战正在成为可能的现实。
赫尔松之战:俄乌冲突的“分水岭”?
鉴于乌军目前在赫尔松反攻中的有利态势,CNN认为俄军将很快失去“这场战争中的最大战利品之一”。之所以做出如此评价,是由于赫尔松市重要的战略位置。
作为爆发冲突以来俄军攻克的第一个主要城市,赫尔松是赫尔松地区的行政首府,与克里米亚相邻,是黑海与第聂伯河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虽然是战略要地,但是俄军对赫尔松的控制时间尚短,防守力量不及顿巴斯,因此赫尔松成了乌军进攻的重点。
数周以来,乌军一直在向赫尔松方向推进。先是通过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切断了通往赫尔松地区的中枢补给线,将克里米亚地区纳入打击范围,更重要的是使俄军的物资补给雪上加霜,严重挫伤了俄军的士气。
其后,据俄罗斯《观点报》19日报道称,乌军不断在赫尔松地区郊区增加装备数量,数以万计的军事人员已经部署在接触线上。
苏罗维金在接受采访时同样表示,北约向基辅政权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要求乌军在赫尔松地区发起“不顾伤亡”“不计代价”的攻击,乌军不仅对卡霍夫卡水电站发起大规模打击,而且还对赫尔松市发动了“大规模火箭和炮火攻击”。这样“不顾一切”的攻击是俄军万万没有想到的,也使得苏罗维金表达出了对当下战局的忧虑。
无疑,俄罗斯目前对南部城市的控制看起来有些摇摇欲坠。一旦失去赫尔松,将对俄军造成重大打击,不仅新上任的总指挥苏罗维金和总统普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更可能成为俄乌军事冲突的“分水岭”。
战争升级:普京总统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面对愈加严峻的战争形势,总统普京也十分重视。
当时间10月19日,普京在召开国家安全会议时宣布:乌东四地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从10月20日起进入战时状态。同时,普京提醒道说:“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在成为俄罗斯的组成部分之前实行过战时状态。现在我们需要在俄罗斯立法的框架内正式确定这一制度。”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克里姆林宫首次宣布战时状态,考虑到普京一直称对乌克兰是“特别军事行动”,这无疑更加确证了人们对俄军作战不利的猜测,特别是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媒体更是“欢呼雀跃”。
那么,何为战时状态呢?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下的《战时状态法》,自战时状态令生效之日起,俄罗斯政府将设法组织生产,确保宣布为战时地区的所有资源、设施将全部用于保障俄军作战。
其实早在苏联成立之初,为了应对国外势力的干涉,就曾启动过战时状态。苏联当时最大限度集中了有限的资源,为新生政权的生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此次战时状态同样如此。一方面可以看出俄军的无奈,由于补给线被切断,俄军物资缺乏;另一方面是在为“赫尔松大决战”做准备,未来这一地区的战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