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高“缩水”之谜

老人身高“缩水”之谜

00:00
02:33

 你是否注意到,时间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不只有皱纹,还有逐渐变矮的身躯和驼背。在很多人看来,“人老矮三分”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事实真是如此吗?本期《生命时报》带你看清身体变矮的全过程。 

人体内有一栋脊柱大厦,共26 层,每层“楼”即为一块椎骨, “楼”层间夹着缓冲层——椎间盘。国人脊柱长度平均为男性70~75厘米,女性66~70厘米。其中,椎体约占脊柱总长度的3/4,椎间盘则占1/4。大厦被不断翻修和重建脊柱大厦内驻扎着破骨、成骨细胞两个小分队,负责不断地翻修重建大厦。破骨细胞小分队将自身分泌的有机酸和水解酶洒向一处旧骨区域,没多久,就溶解出一个陷窝。成骨细胞小分队紧随其后赶到陷窝处,分泌出胶质纤维覆盖其上。 

 渐渐地,有钙和磷沉积在胶质纤维中,形成新骨。很长一段时间内,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配合默契,维持骨量的动态平衡。“楼龄”逐渐增长随着脊柱大厦“楼龄”增长,成骨细胞的重建速度,跟不上破骨细胞的拆楼速度,楼体渐渐出现空隙,成为“危楼”。 

 “楼主”不爱运动,最喜欢窝在沙发上。这天,她打了个大喷嚏,随后腰背就开始疼痛,但她不以为意。在猛烈喷嚏的作用力下,早已脆弱不堪的脊柱被挤压变形。椎间盘不堪重负由于长期受压迫,椎间盘萎缩变薄,再加上身体核心肌群太弱,支撑力不足,大楼摇摇欲坠,“缩水”变矮。 

  以上过程属于身体的退行性变化,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过程十分缓慢,虽然会导致个子变矮,但没那么明显。此外,老年人的肌肉或韧带萎缩变形后,对脊柱的支撑力下降,步态及身材易发生变化,出现弯腰驼背等,也会在无形中影响身高。正常情况下,老人身高“缩水”不超过两三厘米。伏案久坐、体重超标等,可能让椎间盘长期承受过大或不均的压力,加速其萎缩变性的过程,导致不合乎年龄的身高下降。若身高陡然大幅降低,需警惕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从中作梗,尽快就医查明原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