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解放军炊事班,去年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武零距离》节目中意外曝光的“野外条件下炒糖色”的画面,一定还深深地印在各位军迷的脑海里。
▲“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里,一般不会要求军人在野外的条件下……炒糖色。”
这不,才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炒糖色”艺能又升级了!近日,火箭军某部举办了一场以对接战场为背景的饮食保障比武。比赛的课目衔接有序,将大量的险难课目融入实战背景,再一次挑战了“解放军炊事班”的各位参赛选手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从放出的宣传画面来看,比赛中要求炊事班在“炒糖色”前,先进行武装五公里越野跑、200米步枪卧姿射击、身穿厚重的防化服穿越“危险地带”等紧贴实战环境的科目。完成这一系列高强度运动后,才能开始进行“炒糖色”等炊事工序准备伙食。毕竟,在真实的战场上,从来都没有“安逸的厨房环境”,解放军的炊事班就得“上得了战场,下得了厨房”!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接下来,炊事班的参赛选手们还需要背着饭桶规划路线“穿越重重火线”去送餐,途中还有可能遇到伤兵急救、以及顺手要不要“端掉蓝军指挥部”的考验……
▲端掉蓝军指挥部或许只为借灶台热一下饭菜?
而考核的最终结果,就是“饭冷了”就算出局。不得不说,如此“严苛”的战场后勤保障要求,放眼全世界,除了解放军也再难找出第二家了。解放军炊事班在比武中面临的种种挑战,是那些外军煮糊糊的伙头兵根本想象不到的。
▲只能吃“冷汤硬饼”的印度士兵,眼中投来无尽的羡慕……
毕竟常言道:好伙食在解放军内的作用几乎比得上半个出色指导员,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但要依靠精良的武器和素质出色的官兵,后勤和生活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从前,在高原地区等恶劣的环境下,如何给战士们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一直是一大难题。如今,在炊事兵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许多“新科技”正助力他们解决这些难题。
▲各种新型炊事车解决了在高原上烹调的大难题
新型全自动主食加工车,可在海拔4500米上可全域机动,全自动设计,仅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以每小时生产1200个小面包,拥有极强的战场适应能力。
当做好的热饭菜因故不能按时抵达前线时,炊事兵们可以开启无人机送餐模式,使用无人机将热食投递到战士们手中。
中国作为无人机研制和应用的大国,这种小型无人机近年来在军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复杂的战场上,无人机充当起“外卖员”的角色,不但可以为战士送来热乎乎的饭菜,也可以及时为前线提供补给和物资,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炊事班的火力也不容小觑
良好的后勤就是战斗力的保证,更是强大国力的体现。想当年,我们的先辈们在一口炒面一口雪的恶劣环境下与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作战,经过这么多年的探寻与发展,如今,在海拔4000多米的“人类禁区”,我们的军队在饮食保障上已经可以做到相当高的自动化程度,不仅能让战士们吃饱,更能让战士们吃好!
沙发
这是中国人对吃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