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第194集-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

【渔父】第194集-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

00:00
11:37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


我们进展到《庄子》的〈渔父〉篇第三十一,〈渔父〉篇的(fǔ)本来是父亲的,念(fǔ)是对男子的尊称。这一篇的要旨,我们先大概介绍一下。它也像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对话的材料比较多。


渔父跟盗跖不一样,他给孔子的建议显然比较正面。而孔子不改其一贯的好学心态,乐于倾听智者的言论。渔父为孔子分析八疵四患,劝他不必过度忧心,以免庸人自扰。在文章里面提到真者,精诚之至也,以及圣人法天贵真,都是庄子的意思。在这段寓言里面,孔子这个时候已经六十九岁了,依然非常好学,可见儒家也有不凡之处。


而这里面特别提到杏坛,后代就把这个当作孔子讲学的地方,它的出处也就在这一篇里面。我们先看看第一章,孔子遇到渔父开始的情况,简单的几句对话,就让孔子觉得了不起。


我们看庄子怎么写的。


孔子到缁帷的树林中游玩,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唱歌,一首曲子还弹不到一半。有一位渔父下船过来,胡须眉毛皆已皎白,披着头发、卷着衣袖,他沿河岸走上来,到陆地时停下来脚步,左手抵着膝盖,右手拖着下巴,静静聆听。乐曲结束后,他向子贡、子路招手,二人就一起过去。


渔父指着孔子说:他是做什么的?子路回答说:鲁国的君子。渔父问起姓氏。子路回答说:是孔氏。渔父说:这位孔氏有什么专长?子路没有响应,子贡回答说:这位孔氏,生来持守忠信,努力实践仁义,修饰礼乐制度,制定人伦规范。对上效忠国君,对下教化平民,想要以此造福天下。这就是孔氏的专长。


渔父又问:他是拥有土地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再问:他是王侯的辅佐之臣吗?子贡说:不是。渔父笑着往回走,边走边说:说仁,可以算是仁了,恐怕自身不能免于祸患;费尽心思,累坏身体,危害到自己的本性。唉!他离开道太远了啊!


子贡回去,告诉孔子。孔子推开琴站起来说:这是圣人啊!于是走下杏坛去见他,到了河岸,渔父正拿着篙准备把船撑开,回头看见孔子,就转身面对孔子站着。孔子退后几步,再度行礼上前。渔父说:你有什么事要找我吗?


孔子说:刚才先生的话没说完就走了,我不够聪明,未能了解其中的意思,特地在这里求教,希望听到您随意说几句,以对我有所帮助。渔父说:唉!你真是太好学了!孔子再度行礼起身,说: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到今天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机会听到圣人的教诲,怎么敢不虚心呢!””


这是第一章,说明孔子跟渔父见面的背景。其中有一段是子贡对孔子的描写,相当准确:生来持守忠信,努力实践仁义,修饰礼乐制度,制定人伦规范。对上效忠国君,对下教化平民,想要以此造福天下。但是,人家渔父不管这些,只问说:他是君主吗?他是大臣吗?都不是。都不是的话,你去管这个天下,这么重要的事情管得到吗?能做成吗?


所以,接着看下一章,孔子对渔父真是很有诚意,去请教他。而下一章里面提到的人有八种毛病,做事情有四种祸患。就是渔父提醒孔子的。


庄子继续写的。


渔父说:同类就互相聚集,同声就互相呼应,这原本是自然的道理。我愿意就我所知的,来剖析你所做的。你所做的,都是人事。天子、诸侯、大夫、平民,这四种人各自谨守本分,天下就大治了;这四种人都不安其位,天下就大乱了。


官吏克尽职守,人民勤奋工作,就不会造成混乱。所以,田园荒芜,房屋破败,衣食不够用,赋税交不出,妻妾不和睦,长幼没次序,这些是平民的烦恼。才干无法胜任,官事办理不好,行动不够清白,属下怠忽职守,功名不足称赞,爵禄无法维持,这些是大夫的烦恼。


朝廷没有忠臣,国家限于昏乱,百工技艺不精,贡品不够完美,朝觐落于人后,不顺天子心意,这些是诸侯的烦恼。阴阳不调和,寒暑不顺时,伤害农作物;诸侯暴乱,擅自攻伐,残害人民;礼乐没有节度,财用穷困匮乏,人伦不上轨道,百姓沦于淫乱;这些是天子执政者的烦恼。


现在你上没有君侯执政的权势,下没有大臣主事的官职,却擅自修饰礼乐制度,制定人伦规范,以此教化平民,不是太多事了吗!并且,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不可以不明察。


不是自己的事却要去管,叫做包揽;没有人理会却还要进言,叫做逞舌;揣摩别人的心意来说话,叫做谄媚;不分辨是非就说话,叫做阿谀;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叫做,叫做谗言;挑拨朋友,离间亲人,叫做贼害;称赞出于狡诈虚伪,借此诋毁别人,叫做邪恶;不分辨善恶,两边都讨好,暗中获取自己的利益,叫做阴险。


这八种毛病,对外会搅乱别人,对内会伤害自己,君子不与这样的人做朋友,明君不用这样的人做臣子。


所谓的四种祸患是:喜欢办理大事,改变常理常情,以此谋求功名,叫做放肆;仗恃聪明而擅自行事,侵害别人而师心自用,叫做贪婪;有了过错却不肯改正,听人劝谏则变本加厉,叫做固执;别人与自己意见相同就认可,与自己意见不同就算是对的也说他错,叫做傲慢。这是四种祸患。能够除去八种毛病,不做四种祸患的事,然后才可以受教。””


这标准定得相当高啊!你先排除前面的八种毛病,后面的四种祸患。我们简单复习一下,哪八种毛病呢?我们直接讲他的意思:包揽、逞舌、谄媚、阿谀、谗言、贼害、邪恶、阴险。那做事情的时候有哪四种祸患:放肆、贪婪、固执、傲慢。


这八种毛病跟四种祸患,我们听起来就觉得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好像一个人没有这个毛病,可能有另外一种毛病。你要把它全部都去掉,然后才可以受教。所以他等于是考虑孔子的情况。孔子既不是国君又不是诸侯,也不是大臣,却担心天下的事情。你现在要跟我来学道,那我先告诉你条件:你把在人间可能出的问题先修练好。


其实这些问题,在庄子的思想里面可以这样理解,它都来自于认知的能力表现为区分,区分出来我跟别人的对立、对照。然后就设法,设法去谋求个人的私利,等于是损人来利己。里面运用各种巧妙的机智也好,才干也好,总是要设法得到自己的好处。


这一来在人间就不能够安稳过日子了,那你怎么样去受教呢?你想要悟道,你还要从区分提升到避难。光是避难,就需要长期的修练,知道说,你也许八种毛病,四种祸患,暂时可能有些好处、眼前的某些利益。但你要见利思害,你要避开灾难,就必须修练自己。然后到启明的话,那才真的是最高的境界,最后的成果!


那么,你要跟渔父学习的话,他当然希望你从区分提升到避难再提升到启明。所以这一番话对孔子来说,事实上我相信里面很多观点,孔子一定也了解了,他也一定拿一些观点来教导他的学生。但是你全部都去掉,你才能够开始去设法追求大道,也就是追求启明的智慧。这是渔父的意思。


那么,后面孔子如何反应呢?就是我们接着要探讨的。


下一集的主题是:害怕自己的影子,就去大树下吧。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之大盗

    人是始终未完成之人,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人真正自己活着是很难的,失眠、抑郁、自杀很多活着的问题都需要教育让人具备反思的能力来治愈自己,如果没有像孔子这样的圣贤老师们的弘道,哪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如果没有文明的教化,人的劣性就更肆无忌惮了。谢谢老师

  • 听友376468418

    在《庄子•渔父篇》中才是庄子真心对世间圣人孔子真实形象的客观评价:“生来持守忠信,努力实践仁义,修饰礼乐制度,制定人伦规范。对上效忠国君,对下教化平民,想要以此造福天下。”

  • heart1965

    八疵(包揽,逞舌,谄媚,阿谀,谗言,贼害,邪恶,阴险。)四患(放肆,贪婪,固执,傲慢。)

  • 寿大美

    道,也是修道,普通人要修行一辈子。

  • 听友376468418

    道家的庄子则认为:学道要由圣人达到至人的境界,还必须要修练到从自己内心中彻底根除了“八疵四患” ,就是“圣人法天贵真”,消除了二分法的分别思维模式,才能真正地悟道,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