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毛主席让曾志照顾怀孕的贺子珍,曾志说:我没时间伺候她

1929年,毛主席让曾志照顾怀孕的贺子珍,曾志说:我没时间伺候她

00:00
20:07

曾志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革命家,她早在井冈山时期就与毛泽东相识,并由此开始了与他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他们两人在革命的烽火中结下深厚的战友情,其间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曾志,原名曾昭学,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的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她天资聪颖,生性倔强,13岁便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她在读了两年书后,由于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又考进了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改名为“曾志”,意为“争志气”。

当时与曾志一同考入讲习所的有20余名女生,但只有曾志一人在严格的军训和斗争中坚持了下来,由于她表现突出,她在1926年10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曾志从讲习所毕业,担任了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并与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长夏明震结婚。但不幸的是,夏明震在1928年的“湘南暴动”时牺牲,曾志的第一次婚姻就如同一朵轻拂而过的白云,美丽而短暂。

夏明震牺牲后,曾志调到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委工作,并结识了党代表蔡协民,蔡协民也是湖南人,他1924年入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曾志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不久以后,两人就结合了。

1928年4月,曾志跟随第七师向井冈山转移,当时她已经怀孕,当部队行进到酃县时,她已非常疲倦,正靠在蔡协民的肩头休息。此时一个洪亮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蔡协民同志,老蔡,老蔡在里面吗?”

这位陌生来客很快走了过来,他见到蔡协民后,开玩笑说:“哟!金屋藏娇嘛,老蔡,好福气哟!”

蔡协民连忙向曾志介绍说:“这就是我经常跟你说起的毛泽东,毛润之!”

蔡协民曾在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受训两个多月,曾志早就多次听丈夫说过毛泽东,对他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她仔细端详着毛泽东,发现他一头中分式的黑色长发,清瘦的面颊,智慧的双眸,举止潇洒自信,表情亲切而深沉,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这给曾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井冈山会师后,部队进行了整编,蔡协民任红四军第32团党代表,曾志也调到了团党委办公室工作,她在井冈山很快和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成为了好朋友,贺子珍大曾志两岁,井冈山的老俵和红军将士们,把曾志和贺子珍夸赞为红军的两朵花。

井冈山时期,红军战士们吃得最好的就是红米饭和南瓜汤,有时甚至要饿肚子。有的战士就发牢骚说:“咱们吃得这么差,毛委员肯定吃得比我们好,他肯定有肉吃。”

曾志听了这话以后,也半信半疑,于是她曾两次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来到毛泽东家,并掀开锅盖看他家做的是什么饭,结果两次都发现毛泽东和战士们吃得是一样的,她才知道毛泽东是真的和大家同甘共苦。

后来曾志给毛泽东买了一双袜子,毛泽东穿了好久。几年以后,曾志在福建漳州再次见到毛泽东时,发现他还是穿着自己给他买的那双袜子,但是却已经变得又薄又稀了,毛泽东发现她盯着自己的袜子看,就对她说:“这袜子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底了,袜面也太稀薄了,经不起洗了。”

1928年8月中旬,毛泽东来32团视察部队时,发现曾志已经怀孕5个多月,肚子也大了起来,他考虑到大战在即,于是提出让曾志马上离开前线,到后方留守处去,并提出用自己的马送她回井冈山。

曾志回到井冈山以后,在11月中旬生下了一个男婴,贺子珍知道以后,专门买了一只鸡、几斤蔗糖和半斤盐去看望她,这让曾志非常高兴。

当晚贺子珍留了下来,和曾志同睡一张床上,说了大半夜的话,曾志对贺子珍说,鉴于斗争环境这么艰苦,她想把孩子送给别人,贺子珍起初有些吃惊,但她仔细思考后,觉得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于是也同意曾志这么做。

曾志在产后第26天,便毅然将小孩送给夭折了两胎的石礼保连长夫妻,然后回到了前线,担任了“红光”医院党支部书记。

不久以后,敌人集中重兵围攻井冈山,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红四军前委决定只留一小部分部队守山,主力则向赣南、闽西进军,蔡协民和曾志都跟随部队下了山,曾志主要负责沿途的宣传工作。

有一次曾志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毛泽东表扬她工作热情,但也指出她的工作方法简单了些,曾志有些不服气,毛泽东则笑着递给了她一张表格,并对她说:“你要是把表格里的内容都准确详细地填好,你的调查研究就不简单了。”

曾志看表格里详细地列出了部队哪天出发、到什么地方、经过什么道路等条目,她这才明白,毛泽东是要她学会分析判断,同时工作要有针对性,这样宣传才能有的放矢,效果才会更好。

1929年6月,毛泽东在红四军的“七大”上落选前委书记,离开了前委领导岗位,来到了苏家坡治病休养。毛泽东家和曾志家住得很近,据曾志回忆,毛泽东养病期间,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本《模范英语读本》,开始自学英语,他读音不准,又夹带很重的湖南腔,所以总是逗得曾志哈哈大笑。

曾志在学校期间学过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因此毛泽东总是抓住一切机会请教他,但毛泽东越是认真,她就笑得越厉害。

当时蔡协民任红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三纵队党代表,成天在外忙碌,毛泽东也闲不住,因此贺子珍和曾志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多,此时贺子珍已有几个月的身孕,她有曾志的陪伴,自然是十分开心。

毛泽东见曾志天天陪着贺子珍,便对她开玩笑说:“曾志啊,你老在我家里,协民不会酸溜溜的吧?”曾志知道他是在开玩笑,所以也并不怎么在意。

但有一次,毛泽东的玩笑开过了火,他对曾志说:“曾志呀,子珍说你很漂亮,我很喜欢你,你说是这样吗?”

曾志这次真的生气了,她瞪大了眼睛怒视着毛泽东,毛泽东却被她的样子逗得大笑,这时贺子珍连忙过来为丈夫解围说:“我是说过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润之说你漂亮没有错呀!”曾志听到贺子珍这么说,才不再生气了。

1929年11月中旬,陈毅赶到了苏家坡,接毛泽东回红四军主持大局,当时贺子珍已经怀孕6个多月了,不便随军,于是毛泽东临走前对曾志说:“曾志呀,我回部队去了,子珍是走不了的,留在这儿,你负责照顾她。”

但曾志却误解了毛泽东的意思,她以为“照顾”,就是让自己离开工作,专门去护理贺子珍,于是她生气地说:“我有我的工作,哪有时间伺候她生孩子?”

毛泽东也生气了,大声说:“就是要你照顾!”

曾志也大声说:“就是不照顾!”

毛泽东又坚持说:“一定要你照顾!”

曾志说:“我是党的干部,我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哪能成天去护理她呢?”

毛泽东这才明白是曾志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缓和了语气说:“让你照顾她,不是说一天到晚护理她,不过是要你多关心一些嘛,你紧张什么?”

曾志也明白刚才是自己搞误会了,于是也不好意思地说:“哎呀,我没听懂你的意思,你去吧,子珍离生产的时间还早着呢,你不说我也会照顾她的!”

但曾志并没有照顾到贺子珍生小孩,1929年12月,蔡协民奉命调到福州,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秘书长,曾志也被调到省委担任机要秘书,她只能和贺子珍依依告别了。

1932年1月,毛泽东率中央红军攻占了漳州,当时蔡协民和曾志也在漳州工作。不久以后,红军退出漳州,而蔡协民则被任命为漳州中心县委书记,蔡协民和曾志启程的那天,毛泽东专门设宴为他们饯行。

当时毛泽东的生活非常清苦,天天都是豆芽加白菜,但那天他却让警卫员买了一只大火鸡,还打开了一听从江西带过来的牛油罐头,这让曾志非常感动。

1934年7月,蔡协民在漳州不幸牺牲,不久以后,曾志和陶铸结成了夫妻。1939年,曾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延安,她安顿下来后,马上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见到他。

两天后,曾志收到了毛泽东的回信,信上说:“曾志同志,你来延安学习,实是高兴,你明天就来我这里,我让中组部派人去接你,见面再长谈!”

第二天毛泽东就派人把曾志接到自己住的窑洞见面,这距离他们在漳州分别,已有7年了。

当天晚上,毛泽东留曾志一起吃晚饭,饭菜很简单,只有一碗白菜、一碗豆芽和一碗加了几片肉的烧土豆,毛泽东还对曾志说,以后她可以经常来自己这里吃饭和看书。

后来曾志便经常抱着两岁多的女儿陶斯亮去毛泽东那里聊天,曾志心里一直惦记着贺子珍,但当时贺子珍已经去了苏联,毛泽东也和江青结了婚,所以她一直不敢提起贺子珍的名字。

但有一天,毛泽东却主动和曾志聊到了贺子珍,他还感慨地说:“我同贺子珍还是有感情的,毕竟是十年夫妻呀!”

这句话让曾志非常感动,毛泽东能对她说这样的心里话,足见对她的信任,但是她又能说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和丈夫陶铸都在广州工作。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曾志被广州市推举为人大代表,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却把她的名字划掉了,而是换上了方方的夫人苏惠。

对此陶铸的说法是当时中央认为方方不适合在华南工作,把他调到了北京,为了照顾一下他的情绪,还是让他的夫人当个人大代表。

但曾志却觉得这样毫无道理,她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反映此事,毛泽东看了以后笑着说:“善人受人欺,良马任人骑。”最后还是让她当了人大代表。

1956年1959年,曾志在中央党校学习,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也总是和她聊一些学习的情况。有一次毛泽东问曾志是否还在坚持学习英语,曾志回答说:“我已经46岁了,记忆力也不好,英文要靠熟记,哪能学得进去?”

毛泽东却说:“我60多岁了,还请英文老师教我英文,每天学一至两小时英文,你才40多岁,就没有信心吗?”

还有一次,毛泽东在和曾志谈到自己学马列的体会时,他说:“一些吃过洋面包的人不信我,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1932年开始我没有工作,我就整天读马列著作,硬是读了两年书。”

在毛泽东的启发下,曾志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她还积极联系实际,多次去大学校园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

1959年夏天,庐山回忆召开期间,曾志跟着陶铸上了山,会议期间,曾志得知贺子珍住在南昌,便专门过去和她见了一面。

两人见面后,曾志发现刚过50岁的贺子珍已经显得很衰老,头发花白,身体也很瘦弱,她的心里感到很难受。

曾志回到庐山以后,心里总想着贺子珍,她希望能够促成毛泽东和贺子珍见一面,而从能改善她的境遇。于是有一天曾志趁着毛泽东高兴,对他说:“主席,贺子珍住在南昌,我见到她了。”

毛泽东说:“我晓得她住在南昌嘛,你见她当然好。”

曾志趁机说:“主席,能不能请你也见她一次?”

毛泽东想了想,最后说:“见一见也好,毕竟是十年的夫妻嘛。”

曾志听到这话以后,总算松了口气,毛泽东又对她说:“你跟汪东兴讲一下,乘江青还没有上山,把贺子珍接来。”

1959年7月9日晚上9点多,毛泽东在庐山会见了贺子珍,两人大概谈了45分钟左右。曾志非常关心他们谈话的内容,于是后来壮着胆子问他:“主席,这次久别重逢感觉如何?”

毛泽东摇摇头说:“大失所望,看来他的精神还是不正常,我吃的安眠药,她一把抢过去,还说有人放了毒,唉!”

1972年,曾志被调到陕西临潼干休所,她感到自己的组织、工资、医疗和供给关系分别由4个地方解决,很不方便,就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报告,提出了转归军队、每年发一套军装的请求。

毛泽东看后作出批示:如曾志愿意留在西安,就由陕西省委安排工作,如不愿意,可以调回北京。

回北京,这是之前曾志想都不敢想的,在毛泽东的关心下,她总算顺利回去了,并享受离休的待遇。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9月10日,曾志满含悲痛地向他老人家的遗体作了最后的告别,向她的指路人表达最后的、永远的敬意。

1977年12月,曾志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82年9月,在中央十二大会议上,她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任中顾委临时党委副书记。1983年7月,曾志正式离休。

1998年6月21日21时39分,曾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48883qagc

    有血有肉的毛泽东

  • 半杯緣

    片面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