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经典,体会圣贤真实义(白话文)

深入经典,体会圣贤真实义(白话文)

00:00
08:38



在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中,历代圣贤,犹如一盏盏璀璨的明灯,引领照耀着千秋万世后代子孙的道德方舟。


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以通达明了经天纬地的言论,揭示了自然的人伦大道、天地真相。“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在世时即有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紧随学习。他睿智洞达、因材施教,针对弟子们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


夫子过世后,他一生的教言被弟子们汇集成典,流传千古而不失光华。以《论语》、《孝经》等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千百年来成为无数志士仁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典,教化万邦,历久弥新。


北宋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老夫子的教言更被中国历朝历代奉为瑰宝,遵行不怠,因此成就了一个个康平盛世的朝代。然而,由于时过境迁、物换星移,不要说是三千年后的今人,即使是孔子亲自教授过的学生,要正确理解夫子教言的真实义,合理运用于处世治邦,也非易事。一旦曲解或断章取义,往往会适得其反。


今天和您分享的文章,讲述的就是在孔子过世后,他的弟子们对于夫子在世时教言的理解产生争议的一段记述。究竟谁的理解更接近夫子?请听今天的故事……


有子,名若,字子有,是孔子的弟子。有一天有子问曾子说:“你听过夫子说到有关失掉官职禄位以后的事吗?”


曾子说:“听说过,夫子曾说过:‘失掉禄位要贫穷得快,死了要腐烂得快。’”


有子说:“这不应该是夫子的话。”


曾子说:“我的确听夫子这么说过。”


有子又说:“这不应该是夫子的话。”


曾子坚持说:“我和子游都听到的。”


有子反问道:“是吗?那么夫子一定是另有原因而这样说的。”


曾子把有子的话告诉了子游,子游称赞说:“有子太厉害了!他的话实在很接近夫子的本意。从前夫子在宋国的时候,看到桓司马为自己做石椁,花了三年时间还没做好。夫子说:‘像这样的奢侈浪费,死后还不如快些腐烂的好。’夫子所谓的‘死了要腐烂得快’,这是针对桓司马而说的。


还有一件事,南宫敬叔失掉禄位后,每次回国总带着许多珍宝去朝见鲁国国君。夫子便说:‘像这样的行贿,失掉禄位后还不如快些贫穷的好。’所谓的‘失掉禄位要贫穷得快’,这是针对南宫敬叔而说的。”


曾子把子游的话告诉有子,有子说:“是啊!我本来就说这不应该是夫子的话。”


曾子说:“那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有子说:“夫子治理中都时,曾定下法度,棺要四寸厚,椁要五寸厚,因此,我知道夫子并不希望人死后腐烂得快。夫子在失去鲁国司寇官职后,打算到楚国去,因此,就先叫子夏去表明意愿,接着又叫冉有去再次重申,因此,我知道夫子并不希望贫穷得快。”


听了上面的故事,我们感到十分庆幸,正因为有了有子这样的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夫子的存心和用意,才不会把夫子对个别人的特殊教导,作为对大众的普遍教诫去宣导和践行。


众所周知,夫子之所以能被诸侯各国誉为“天纵之圣”,乃是因为他确实做到了《大学》开篇上所讲的“明明德”,即对天地真理通达明了。也正因为如此,夫子才能审时度势,针对不同的社会状况和不同的人给出相应的指教。对于同一问题,夫子有时甚至会给出截然相反的开示。而受教者,依照夫子的教言躬身践行,无不获益。因此,唯有正确理解夫子教言的真实含义,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行之有法,动之有则。


今天,谨以《古文观止》所选《礼记·檀弓》里的这篇文章,作为对孔老夫子及古圣先贤的追思与纪念。古德云:“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愿我们都能够通过深入学习经典,体会到圣贤的真实义,让超越时空的千古经典,散发出灼灼的光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