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卷上 徐爱录 7 精一博约之问

传习录 卷上 徐爱录 7 精一博约之问

00:00
11:12

7、精一博约之问


【原文】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①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②,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③,《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④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⑤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注释】
 
①“止至善”句:达到最高的境界。语出《礼记·大学》。
 
②朱子“格物”之训:语出朱熹《大学章句》。
 
③博约:语出《论语·雍也》。
 
④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学生。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学生。
 
⑤“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语出《孟子·尽心上》。
 


 
【翻译】
 
徐爱问:“昨天听先生讲‘止至善’,觉得有了用功的方向,但细想起来总觉得和朱熹‘格物’的观点有不一样的地方。”
 
先生说:“‘格物’是为‘止至善’下的功夫,既然明白了‘至善’,也就明白了‘格物’。”
 
徐爱说:“昨天用先生的学说来推究朱熹的‘格物’学说,大致上理解了。但是朱熹的观点有许多依据,例如《尚书》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孟子》中的‘尽心知性’,因而对您的学说我才不能坦然接受。”
 
先生说:“子夏十分相信圣人的言论,相反曾子则选择相信自己。相信圣人固然不错,但远不如自己反省探求来得深入。在心里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你怎么可以选择因循守旧,而不自己想办法去探究正确的答案呢?朱熹同样尊崇和相信程颢,但是当他心里不明白的时候,又何曾盲目信从?‘精一’‘博约’‘尽心’,与我的学说本来就是相互吻合的,只是你还没有想明白罢了。至于朱熹‘格物’的观点,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并不是真正‘格物’的宗旨。求精是达到根本的功夫,博览多学是达到简洁的功夫。既然你已经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一句话就可以把它说清楚了。‘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人能够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能够做的事;‘天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能够做得事。朱熹会错误地解释‘格物’,是因为他颠倒了前后的因果关系,认为‘尽心知性’就是‘物格知至’,要求初学者去做‘生知安行’的事,怎么可能会做得来呢?”

解读


朱子认为“穷理等于至善”。人心都是有“知”的,天下的事物都是有“理”蕴含其中的,我们对事物不断的探求,不断的琢磨,只要功夫到了,这个“理”自然就明白了。这个努力琢磨的过程,就是物格。


只要不断的琢磨,努力的探求,量变到质变,突然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所有的“理”就全明白了。这个“理”也包含做人的“理”,朱子说的“格物做到极致”。意思是这个人技术(术业)做到特别精湛,心地就一定会非常善良。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物”的方向做的特别好的人,和这个人心地善良是没有直接关系。穷理不等于至善。现在的一些专家教授,心里面真不见得比门口卖菜的大妈心地更善良。把技术专精和心地善良划等号,朱子这个讲法两边脱节了。


天理究竟在哪里呢?天理就在我们内心里边! 


老百姓经常会讲一句话:“你这么做事,太没天理了"。意思是说你这个事情干的忒不像话了,是没有良知的。儒家文化已经很深的深入我们的社会,百姓日用而不知,天天在用这些东西,但是你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他说不出来。


心学中的“格物”的“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正的是心中的一团气,为什么叫心里一团气呢?


比如我们经常说“我心里头堵得慌”,“听到你这话,我心里头很暖和”,“今天不用吃饭了,已经气饱了”等等。心里就像一团气充盈着。“气机流行”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是很粗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让初学者容易理解。


《周易·系辞》中,孔子讲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就是物,精气展开了说就是心里的七情六欲和贪嗔好恶。“格物”就是把我们心里的七情六欲和贪嗔好恶归正了。不会产生负面效果,不遮蔽天性中的良知。心体充满良知的时候,就是至善的状态了。知道“至善”是什么,实际上就已经知道“格物”是什么了。


“格物”心法入门基本分四点:
第一,你要了解心体是如何运行的,初学者很容易想当然的把心体的运行理解成逻辑和思维模式,这样就偏了。我们可以借用一个西方引过来的概念--“潜意识”来类比一下,我们知道潜意识是不可控的,它不是靠思维来控制的。这种解析同样比较粗糙,但可以帮助初学者了解心体是如何运行的。
第二,“至善”的工夫是自内向外的修行,自己的心体才是核心,每个人的盖棺定论,最有资格评价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
第三,“为道日损,为学日增”,意思是说学具体技术和知识的时候,要每天勤奋,日积月累,最后的水准会达到很专精的程度:而修身这个事情,不是让你见着谁有好的东西就去学,你本心里这些好东西都有的,只是杂质比较多,你要每天去除杂质,做提纯的功夫,即使每天进展很小,但随着日积月累,心最后就变的越来越纯净,最后达到纯洁无瑕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良知充盈满心体,就是至善。
第四,修行是下学才能上达,修心性不是背几个口诀,找本秘籍就行的,修心性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触摸到心体之后,时时刻刻不可间断地把良知留存心体中,应对入世的人情事变,有一天突破到质变的程度,就是“上达”了。


徐爱接着问先生,你昨天讲“格物”,我大概懂了,但是朱子“格物”这方面的表述,在《尚书》 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和《孟子》中的“尽心知性”,是能相互印证的。这部分朱子和您说的也不一样,我想来想去,还是没想明白。


“精一”源自我们中华文明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传习录》里会反复提到这十六个字,“精”字的意思就是“熟、纯”,“精一”的意思,就是对事物的道理研究到非常精细的程度。


“博约”出自《论语·雍也》,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学于文”,意思是广泛地吸收各种道理:“约”是简化、约束的意思,“约之以礼”是把学到的道理简化到人和人相处的礼节行仪等,用礼节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地方“礼”有“理”的意思,引申意思是学到这么多道理,所作所为应该符合天理秩序。


“尽心知性”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百度上很多解释都是值得商榷的。


孟子按照人的天资悟性不同,把人分成三类:
 第一类 尽心知性知天 生而知之
 第二类 存心养性事天 学而知之
 第三类 天寿不贰修身以俟 困而知之
 第一类人是尽心知性知天,这类人凤毛麟角,生而知之,悟性特别高,一点就透,已经完全知道天理是什么。
第二类人是存心养性事天的人,这类人对天理是雾里看花的状态,能看到天理是什么样子,但还达不到,要时时存养良知在心中,时时提醒自己。比如今天做一件事情,私欲在心头一涌动,一感觉到了,马上提醒自己这不对,立即导正方向。我们说“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这类人。反省自己的行为,学而知之,不断的学,不断地反思自己。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属于第三类人。天寿不贰,这里指短寿和长寿,修身以俟,坚持修身等待天命的到来。这类人天资不高,对天理究竟是什么,是看不清楚的,但坚持做自己认为好的事情,比如心有善良,那就坚持做自己认为是善良的事情。努力做到“天寿不贰,修身以俟”,遇到苦难,勉力前行,还必须不以穷通天寿而改变初衷,“不贰”指立志坚定,不二心,天寿引申的意思是对人境遇的形容,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坚守志向。“修身以俟”,是在修身砥砺品行时,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俟”这里有待时的意思。


朱子显然对这部分理解是有问题的,把顺序搞反了,把“尽心知性”和“格物”等同了,这就等于让天资悟性很一般的人,马上就达到洞悉天理的水准,无异于扔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一本微积分考题,并且要求这个小学生能做出来。这个搞法无疑会让初学者直接崩溃,无从下手。


先生回答徐爱“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在修心方面子夏只信奉圣人之学,曾子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子夏和曾子修身成就都是很高的。子夏天资不高,人比较实在,有自知之明,既然知道自己悟性不高,对天理看不清楚,就跟定一个圣人,他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懂得就问这个圣人,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曾子明显悟性要高的多,所以曾子不完全听圣人的话,圣人说的事情,曾子听完之后就会去实践,实践之后,再根据内心得到的东西,反过来判断圣人的说法,认为可行的就吸收,认为不可行的就放一边。


先生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徐爱,即使像子夏曾子这样的人,也是要根据自己的天资悟性如何,才决定怎么去做的。


任何道理都要用实践检验一下,不能完全盲从。前面领路的人如果是对的,跟着他走自然是阳光大道:但如果前面这个人犯错误掉沟里边了,你也跟着掉沟里去了。“反求诸己”相当于带着眼睛跟着走,带路的掉沟了,你及时止步。


人的天资悟性是不一样的。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材料,学东西的时候不能太过于教条。朱子讲的对天资悟性特别高的人,确实是对的,但对我们这种资质很一般的人,就值得商榷了。先生这里举了个反例,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但二程讲的东西,如果和朱子想的不一样的时候,朱子也没有完全按照二程说法去做的。


先生总结说,“精一”也好,“博约”也好,《孟子尽心篇》也好,实际上和我说的是一样的。


朱子讲的有点牵强附会了,以尽心知性’为'格物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相当于要求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把车开到可以参加汽车拉力赛的程度,这显然是很离谱的。按朱熹对“格物”下的定义,要初学者就要“尽”此心去“格”外物,这不是太荒唐了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04490byuh

    讲的太快其他还好

  • zhulei1977

    夭寿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