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个谜,陀思妥耶夫斯基如何解开苦难与救赎的谜底?
精华笔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一本广受各界人士喜爱的文学经典名著,据说是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最喜欢的书之一,而中国作家鲁迅更是直接将《罪与罚》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称它们是很多作品望尘莫及的经典。
顾名思义,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犯罪和惩罚的故事。小说以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首都彼得堡为背景,讲述了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排斥国家和法律,信奉极端个人主义,而后自创了“超人理论”,并在这种理论的支配下,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妹妹。拉斯柯尔尼科夫本以为自己的行为能够拯救自己、拯救穷人,但是犯罪后的他良心始终无法安宁,遭受了比法律制裁更严重的精神惩罚。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娅的感召下,他选择去投案自首,在流放的苦难中重获新生。
小说主线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与罚”,即他犯罪前后的思想斗争,以及他所受到的良心的惩罚。
小说一共六章,第一章详细叙述了主人公的犯罪过程。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法律系大学生,他英俊有理想、聪明好学,但是由于父亲早早过世,母亲和妹妹只有微薄的抚恤金和薪水,很快他就交不起学费辍学了。后来,他又丢了教书的工作,失去了生活来源,租住在彼得堡的一间小破屋里,衣衫褴褛,境遇窘迫。小说开头就写他没有钱交房租,房东停止供食,就连女仆也不来打扫房间,他想要出门还得小心地躲着房东老太太,避免催债和责骂。
拉斯柯尔尼科夫急切需要寻找一个出路。出身于法律系的他,整日冥思苦想,一个怪异的念头,渐渐在他脑中不断盘旋。之前,拉斯柯尔尼科夫听说有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后来他去找阿廖娜抵押,看到一个性格怪异、爱财如命、心肠歹毒的女人。拉斯柯尔尼科夫离开时,想着她那双精明又恶毒的眼睛,她的刻薄狡猾、咄咄逼人,她靠高利贷换来的住宅,渐渐萌发一个大胆的念头:这个老太婆靠高利贷压榨穷人,对社会毫无用处,杀死她取走她的钱,可以解救亲人,资助千千万万的穷人,可以为全人类和公共事业服务。用一个人的死换来一百人的生,这是一件非常合算合理的事情。
回家的路上,拉斯柯尔尼科夫遇到了喝醉的九等文官马美拉多夫,目睹了马美拉多夫一家人的凄惨生活;第二天,拉斯柯尔尼科夫收到了母亲的来信,得知妹妹准备嫁给一个45岁的律师卢仁;在一家小饭馆,拉斯柯尔尼科夫又无意间听到一位大学生说杀死阿廖娜这样的人可以救助很多穷人;之后路过干草市场,拉斯柯尔尼科夫听到了老太婆的妹妹丽莎维塔和商贩的对话,得知明晚七点只有阿廖娜一人在家。拉斯柯尔尼科夫觉得,这是上天的旨意,他要好好实践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把阿廖娜杀了,又把碰巧进来的丽莎维塔也杀了。
从整个犯罪过程看,似乎每一件事都在推动着主人公行凶;其实不然,主人公在不断坚定犯案的同时,也产生过无数次质疑和摇摆。直到斧头砍向老太婆阿廖娜之前,主人公的心理反转还在继续。拉斯柯尔尼科夫之所以不停摇摆,在于他的犯罪动机,也就是他的超人理论,其实并不完善,而他自己对此理论也并不坚定。根据这个理论,他认为自己属于“不平凡的人”,而不平凡的人能够“发表新的见解,推动这个世界”,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比如夺取妨碍者的生命。
但是自己到底是不是不平凡的人呢?拉斯柯尔尼科夫并不确定,他急切想知道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杀害阿廖娜,实际上是对超人理论的实验。他想看看自己能否僭越法律、破坏原则,能否不为自己的杀人罪行感到良心上的责备?归根究底,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统治者、真正的主人?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这个超人理论,与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无关联。1865年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社会阶级、思想方面都发生巨变,人民的苦难却并未减少,新旧交替之间倍感迷茫。而此时的西欧,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等的影响,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的西方思潮传入俄国,影响了许多处于困顿中的俄国民众。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法律系的高材生,他生活窘迫寸步难行,自身和外部悲惨的现实,让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超人理论”更快地发酵起来。
显然,“超人理论”是主人公在生活和社会重压之下,产生的一种畸形理论。自从这个理论支配下的杀人想法出现以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在坚定和动摇中纠结不定,不安、惊惶、自责、惭愧等各种情绪缠绕着他。
接着,小说的第二到第六章表达了“罚”的主题,讲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之后,并没有像“不平凡的人”那样安之若素,思想斗争反而更为激烈。
由于情绪波动过于频繁,拉斯柯尔尼科夫患了严重的热病。情绪反复无常、人格分裂,这种良心的惩罚远远比刑罚更痛苦。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个名字,在俄语中就是“分裂者”的意思。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了人后,内心挣扎不断,如过山车般反反复复,饱受痛苦。这种痛苦的根源,不仅在于超人理论本身的不完善,更重要的原因是主人公内心的逻辑不自洽。杀一人可以救无数人的超人理论,是建立在暴力犯罪基础上的。而拉斯柯尔尼科夫天性善良,有着浓重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与暴力犯罪格格不入。
因此,他杀死了阿廖娜和她的妹妹的同时,就像杀死了自己,杀死了原本人道的自己。双手沾满的鲜血,让他感觉彻底离开了自己原先的世界,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爱自己的亲人,与原先惺惺相惜的朋友之间更像是有了一堵墙。那种自我封闭的孤独感,使他处于一种近于疯狂的濒死状态。
其实,小说的“罪”有两层含义,如果说杀死阿廖娜姐妹,是违反社会法律的第一层罪,那么拉斯柯尔尼科夫还犯下了第二层罪,那便是杀死了原本善良、人道的“自我”,如小说中所写的,“他仿佛拿了一把剪刀,把自己和一切人、一切事截然剪断了”。
在拉斯柯尔尼科夫处于精神危机之时,索尼娅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小说把她作为了人类苦难的象征来描写,并在她身上体现了极致的爱与宽恕。
拉斯柯尔尼科夫发现,这样一个纤弱的女子,为了养活父亲、继母和弟弟妹妹,她甘愿跳进卖身的火坑;面对脾气暴躁、虐待她的继母,她不但毫无怨言,反而怜悯起她来;她被迫掉进了耻辱的泥淖,但仍保持内心的纯洁。对于索尼娅的逆来顺受,拉斯柯尔尼科夫无法忍受,甚至对她的懦弱感到愤怒;但是实际上,索尼娅的内心并非全无抵抗,她为自己的卑贱深感痛苦,在绝望中已经无数次想到自杀,但是对上帝的虔诚信仰一直在支撑着她,让她在苦难中一直保留着人性的温度。
第二天马美拉多夫的葬礼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再次访问了索尼娅,他向索尼娅坦白自己杀人的行径。面对如此惊悚的事实,慈悲的索尼娅只是轻声喊了一句"主啊",便紧紧地抱住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她毫不犹豫地为他指出了一条赎罪之路:去自首,去受苦赎罪,以换得上帝的宽恕。她说:“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
实际上,索尼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指出的道路,未尝不是后者内心某种潜意识的映照。拉斯柯尔尼科夫承认,自己杀死阿廖娜,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试验所谓”超人理论“;他可能是个功利主义者,但是他不是为了自己;就算他为了自己,他也不是为了物质,而是为了思想。此时的他,只有回归人性,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拯救。而索尼娅为他指出的赎罪之路,帮助他止步于冷酷无情且自鸣得意的暴力者阵营,回到上帝的仁慈之所。
这样,三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审判紧紧抓住了拉斯柯尔尼科夫。一种是来自主人公内心的道德反省,一种是来自现实社会中刑事法律的审判,一种是来自上帝之爱的代表索尼娅。
可以说,索尼娅的“信仰基督,受苦赎罪”的精神核心,是指引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重要力量。他最终承认自己的“超人理论”破产,怀着痛苦的心情去自首了。鉴于拉斯柯尔尼科夫主动伏案,他被判流放到西伯利亚服八年的苦役,索尼娅也收拾好行装随他去了西伯利亚。
自首后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仍处于焦虑的痛苦中。一想到超人理论破产,想到自己的信仰居然是如此虚假,他就苦恼不堪,觉得自己应该自杀。然而承认超人理论破产,正是拉斯柯尔尼科夫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他的未来人生需要新的支柱。
有一天,拉斯柯尔尼科夫从枕头底下拿出了一本索尼娅给他的福音书,索尼娅曾经读过里面拉撒路复活的故事给他听,这时一个念头从他的脑海里掠过:“难道她的信仰,现在不应该成为我的信仰吗?”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找到了救赎自己的道路,那就是信仰上帝,承受苦难,从而重获新生。
书 名:罪与罚
作 者:[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主 讲 人:皮野
主讲人简介: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俄
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
策 划 编 辑:周向荣
总 编 辑:徐苑
为了物质才能死几个人,为了思想才可怕。
读了这么多感觉怎么样
文史哲
文学,历史
名著
这一集播讲得有缺失,好多细节忽略了
好喜欢主播的讲述👍🏻
喜欢
下集呢?
主播的声音是我听过最好听的声音,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