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餐 - 妄人卡扎菲与他的利比亚 - Z
 13.13万
试听180

加餐 - 妄人卡扎菲与他的利比亚 - Z

00:00
43:21

哈喽,大家好,这集呢,我们跟大家聊一聊卡扎菲这个政治狂人和利比亚。

我们要了解整个中东历史的话,利比亚和卡扎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这段历史也特别有意思。



利比亚这个国家

利比亚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实在没什么存在感。很多人是因为卡扎菲,知道了利比亚。直到卡扎菲的出现,才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利比亚是北非环地中海的一个国家,与对面的意大利和希腊半岛隔海相望,地中海上的贸易商船都要从他前面经过,因此确实是个战略要地。

历史上这个地方一直都是以大国附庸的身份存在,希腊帝国时代,亚历山大的将领托勒密统治过这里,汉尼拔和罗马人打战的时候,他是迦太基人的领土,后来迦太基被打败,又成了罗马的一部分,再后来16世纪中叶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两百多年后的一战时期,意大利趁着土耳其深陷巴尔干战争的时机,打跑了这里的奥斯曼人,控制了这片地区。终于听到意大利军队打胜战了啊。

意大利人为什么要占领这里,倒不是因为这里有石油,而是因为占领了北非就控制了地中海。法国人动手最早,先占领了阿尔及利亚,意大利本来想去离的最近的突尼斯,可是刚过去,法国人已经占了,哪凉快哪带着去,意大利知道打不过,没关系,吃不到全家桶,吃个煎饼果子也可以,那就利比亚了。

历史上这地方非常穷,除了沙子不缺,啥都缺,以前这里的人基本都是靠海盗谋生,地盘是不小,但是都是沙漠,176万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一百万。这么软的柿子正好适合意大利。

利比亚这个名字是意大利人给起的。腓尼基人在这里建造了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地区音译过来就是的黎波里,利比亚的首都。Libia是意大利人给起的名字,实际上是一个希腊文,意思是埃及意外的非洲。

意大利人在历史上没打过几次胜战,占领了利比亚就开始飘了,二战时期又跟希特勒混到了一起,加入了法西斯轴心国,结局是被英法美一顿胖揍,于是,顺理成章,利比亚这个曾经意大利的底盘也被英法分割控制了,后来英法直接扶持一个傀儡国王,伊德里斯,他是利比亚历史是第一个国王,也是最后一个。利比亚成了一个联邦制的王国,为什么这么点国家还建联邦制,就是因为利比亚的政治基础,比地上的沙子还要散,到处都是部落,所以这个国家的最初的形态其实是一个无数部落的拼多多。

利比亚虽然独立了,这个国家本来是一穷二白,除了沙子不缺,啥都缺,可是结果没想到 1959 年,突然发现了大量的优质石油,老祖宗显灵,终于可以骆驼换摩托了。可是这个亲西方的老国王伊德里斯,年迈昏庸,搞得这么多黑色黄金都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弄走了,看人家那头的沙特,有了石油后,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利比亚的老百姓不干了。

这个时候,猛男卡扎菲出场了。卡扎菲现在已经死了十多年了,但是中东一直还流传着他的传说。当年整个中东有一半的新闻都与他有关。

可以这么说,整个人类历史上妄人有过很多,但是能够像卡扎菲这样狂傲至极的妄人,还能这么走运的人真不多。

卡扎菲这一辈子,可以说,打架没赢过,吵架那绝对没输过,标准的IBM,怼天怼地,跟美国干,跟西方干,号称反美斗士,跟以色列干,甚至后来跟俄罗斯,跟中国杠,五大常人理事国,别他怼了个遍,甚至直接在安理会发言的时候,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应该改名叫恐怖理事会,指着联合国秘书长的鼻子骂,并当场撕掉了联合国宪章。


最终他也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亲身验证了那句经典名言:NO ZUO NO DIE啊


卡扎菲生平

1942 年,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苏尔特以南沙漠中的一个小部落里。老父亲60才生了他,祖上也没啥本事,靠养骆驼为生过着游牧生活,所以卡扎菲一直对骆驼和帐篷情有独钟。

卡扎菲的老爹虽然没钱没文化,但是这辈子就做对了一件事,送卡扎菲上学。

后来卡扎菲也不负众望,一直读到了班加西大学,先学了历史后学军事,后来还去英国进修,直到 1963 年参军。当时对于穷人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参军是唯一的一条出路。

卡扎菲回到家里,成了名人,当年养骆驼的,现在成了大学生,还当了军官,鸡窝飞出凤凰了,当时利比亚大部分部落里的人都没受过教育,基本的学历都是胎教。


卡扎菲上中学时,埃及纳赛尔发动自由军官组织革命,不仅推翻了埃及的法鲁克王朝,还从英法手中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并且在和以色列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虽败犹胜。给阿拉伯人好好地长了一回脸。卡扎菲成了纳赛尔的迷弟,视纳赛尔为自己的偶像。


纳赛尔对卡扎菲一生的影响极大。

即使后来当上了国家元首,自己最高军衔只是上校,就是因为他的偶像纳赛尔的军衔只是上校。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卡扎菲比金正恩元帅还是低调了很多。

这时利比亚国王卡扎菲虽然只是个小排长,连长都不是,但是他很会钻营,疯狂追求当时哈利德将军的女儿,法蒂赫。果然凭借死缠烂打追到了手,借着老丈人的威信,卡扎菲也成立了一个自由军官组织。

兵不血刃,革命成功


背景:伊德里斯国王老迈昏聩,利比亚石油收益绝大多数都被英法拿走。睡在金山上,却只能当个矿工,这是我们家的东西凭啥你吗英国人得便宜,看人家旁边的沙特,发现石油后,那小日子过的。国内矛盾越来越激烈。

1969 年,卡扎菲和军官团的其他成员们,一商议,这个国家得靠我们拯救,趁着老国王出国看病的时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有革命才能救利比亚。

定于 1969 年的 3 月 21 号动手,不过到了约定的日期,行动突然推迟了。咋了。 3月 21 日那天,号称中东麦当娜的埃及著名女歌手乌姆·库勒松姆来班加西开演唱会。

哥几个一商量,革命要革,演唱会也不能耽误,于是经过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看演唱会更重要,推迟就推迟吧,正常理解,也就推迟个一两天吧,可卡扎菲决定革命推迟到6个月后再说。估计是革命的小火苗被演唱会给浇灭了。

终于1969年9月1日这一天,月黑风高,哥几个准备动手。卡扎菲后来回忆说自己为这个行动,已经规划了几年,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决定从电台和军营一起动手。

我们来听听这个计划有多周密。卡扎菲先是派自己的助手米海什去首都的黎波里联合那边的几个小伙伴控制军营。

自己带一伙人去班加西控制电台。好向全国通报革命成功的消息。

结果米海什到了班加西机场,发现自己时间记错了,错过原定的航班。想坐下一班飞机,结果第二班飞机票卖光了。好在他认识机场的朋友,给他走了个后门,让他上了飞机,不知道人满了,怎么还能上去,估计是搞了个站票一路到了的黎波里。

到了的黎波里以后,没有一个人来接他,只好打了个滴滴,不对,打了个出租,到了军营。这一路紧张的,终于到了军营了,到了目的地以后,人家问,你带的宣传文件呢,“坏了” 落在机场了。

大哥,我们在革命呢,能认真点吗?我觉得简直能拍一部喜剧电影了。

另一头,卡扎菲的心腹接管防空部队。

结果六百人在临出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手里一共只有 1050 发子弹,平均一人不到两发子弹,还没有敌人的数量多。

卡扎菲出门准备和去找贾鲁得的部队会合的时候,刚出门就被两个宪兵叫住了,要他帮忙修摩托,卡扎菲怕引起注意,足足跟他们修了几个小时才脱身。

好不容易找到了贾鲁德部队,已经是半夜时分,卡扎菲带着他们发动了起义,很快他们就发现此行的最大问题——他们找不到政变的目标地点班加西电台。因为电台离市区比较远。

据当事人回忆,当时黑灯瞎火,班加西的街头没有一点光亮,伸手不见五指,卡扎菲这帮人就像街溜子一样四处游荡。

按说卡扎菲发动政变时,利比亚发现石油已经十年了。作为第二大城市的班加西基建居然差到没有路灯,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经过严密计划的卡扎菲,被天黑这件事给难住了,给卡扎菲创造了很大的麻烦,他带着部队转来转去,好不容易找到电台,转头一看发现,我靠,自己成光杆司令了,因为后面的大部队已经在找路的过程中走丢了。

卡扎菲到了电台楼下,摸了摸腰间只有两颗子弹的枪,看了看电台门口的好几个卫兵,他一咬牙一跺脚,利比亚的历史就在这一瞬间改变了。

守卫电台的卫兵发现了他,卡扎菲给他们敬了个礼,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没想到门口的卫兵以为他是来办事的,就让他进去了。

卡扎菲顺利地进入了主播间,掏出枪来说,革命的,伊德里斯王超已经结束了,我要用电台向全国广播,说着拿出兜里的收稿,指着一个女播音员,你给我念,女的拿着稿子,手抖得没法念。卡扎菲说,算了,还是我亲自来吧,就这样卡扎菲占领了国家电台。没有任何抵抗,很淡然地帮卡扎菲处理好机器,卡扎菲政变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

在首都的黎波里,虽然政变部队人均不到两发子弹,火力都比不上太平天国,但奈何政府方面压根没人抵抗。
政变者很顺利地接管了首都各大要地。

当时利比亚老国王人在国外,国内看家的是王子哈桑。政变时这位王子酩酊大醉,一觉醒来,自己的王国没了,完全没有任何抵抗,真实喝酒误事啊,也不知道啥菜把他喝这样。

早晨六点半,卡扎菲宣布伊德里斯王朝结束,利比亚人们站起来了。



他在政变前甚至连讲稿都没有准备,激动之下,他说自己为这场政变准备了十年。说真话,计划了十年还执行成这个样,您这水平也就这样了。

这就是所谓的卡扎菲的九月革命,是他后来反复夸耀的功勋,
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荒唐的一次革命了。

这时候的卡扎菲只有27岁。

翻脸如翻书

卡扎菲上台了,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结发之妻,哈利德将军的女儿给休了,你老爸之前是将军,现在是我手下了,现在咱是一国元首了,咱们着不得找个年轻漂亮的。

对老丈人如此,对其他国家当然也一样。

卡扎菲一上台,为了赢得国际支持,宣布尊重外国公司权力,保护外企财产安全。西方一看,可以啊,年轻人很上道,于是纷纷来利比亚投资,结果没想到,卡扎菲翻脸比翻书还快,一年后站稳了脚跟的卡扎菲,立刻宣布,没收美国在利比亚的空军基地,6000多名美军被赶回了家,两年后的1972年,卡扎菲废除了之前的一切协议,没收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您出门慢走不送,连句“下次一定”都不说,一点情面都不給。

革命政变,没收基地和企业,这不就是当年埃及的纳赛尔干的事吗?果然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了油田,有了企业,利比亚的日子马上富起来了,可是老百姓真不敢高兴,都在给卡扎菲捏着把汉呢,美国人就那么好惹吗?美国导弹是吃素的吗?

可是没想到,美国除了谴责了几句,还真没啥动静。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卡扎菲傍上了另一个大哥,苏联。不仅用卖石油的钱,从苏联买了大量军火,还直接把美国建的基地,直接送给了苏联。美国人气得鼻子都歪了。

“突袭”苏联领空

卡扎菲甚至与苏联玩起了“突袭”游戏。1978年春天的一个深夜,苏联国土防空军的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庞大黑影,几经联系“不明飞行物”毫无反应。苏联两架歼击机紧急起飞拦截,飞行员得到命令 “坚决XM入侵者!”

在确认“不明飞行物”为利比亚客机后,苏联方面通过利比亚驻莫斯科使节获悉,机上乘坐的正是卡扎菲,他宣称要去莫斯科紧急会见勃列日涅夫。苏联人不敢怠慢,连夜叫醒了第一副部长,库兹涅佐夫,去机场迎接。

一小时后,飞机降落。舱门打开后,没有一个人出现,只听里面有人探出个头来喊“卡扎菲主席到了”,“勃列日涅夫兄弟来了没有”?幸亏勃列日涅夫不在,卡扎菲比人家小将近40岁,叫爷爷都够了,当着面喊兄弟。

库兹涅佐夫苏联翻译上前回话,勃列日涅夫安排卡扎菲先去国宾馆,明天再会见。

话音刚落,卡扎菲生气了,专机舱门“砰”的一声关上。其后两个小时里,苏联前来迎接的官员冻得瑟瑟发抖,机舱里却没有任何动静,期间只有几名利比亚驻苏使节忙不迭地把成箱矿泉水装上飞机。这种产自斯大林老家的矿泉水据说能治疗多种慢性病,很受阿拉伯领导人追捧。

就在大家不知所措之时,卡扎菲专机突然启动引擎,呼啸而去,留下苏方官员面面相觑,喝了一箱矿泉水,这,这就走了吗?

在苏联大哥的怂恿下,卡扎菲举起了反美的大旗,被反美国家称为称为反美斗士,被美国总统里根称为“疯狗”。

卡扎菲问,美国人凭什么这么嚣张,因为他们有核武器,那么我们就不能搞核武器吗,结果稍微了解了一下,这东西缺少听难的。卡扎菲,那就买吧。苏联人有核武器,可是人家不缺钱,不愿意卖咱,有人说,中国也有核武器,而且中国不仅还缺钱,而且这个时候跟美国苏联都不对付,很需要盟友。

给我联系,我要派人出访中国,由于利比亚当时和台湾建交,没有和大陆建交,卡扎菲派自己的二号人物,贾鲁德,坐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法庭的飞机才来到中国。中国政府对贾鲁德的到访很重视。周恩来总理亲子接见了他,没想到,这家伙开口就说:“我们想买一枚原子弹,贾卢德说道:“卡扎菲主席对购买原子弹的事情极有诚意,利比亚之所以想购买原子弹,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苦难的巴勒斯坦同胞干掉以色列,如果中方愿意出售原子弹的话,利比亚不但马上跟蒋伪政权断绝一切‘外交关系’,而且会给中国一大笔外汇。”

周总理都坚定的表示中国不会出售原子弹,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慑,绝对不是用来出售的。

总理将贾卢德的话向毛主席作了转述,毛主席对此十分震怒,对周总理说道:“

中国再缺钱,也不能为了和利比亚建交就卖原子弹,这么讨厌的卡扎菲,太狂妄了!

卡扎菲当时的心态就是一个暴发户心态,卡扎菲从骨子里觉得中国就是个穷国家,非常的嚣张。

1982年,这是卡扎菲唯一一次来访中国,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已经病故,小平同志是国家的一把手,亲子接待了卡扎菲。

卡扎菲的表现,十分的傲慢。现实一直不给中国安排接待的人员具体的时间,给中方接待造成很大困难,到了中国后,安排好了第二天和邓公见面,卡扎菲临时改变日期,原因竟然是这天是他的一个女保镖的生日,还蛮横地要求,中国的大厨给他们制作阿拉伯菜庆生。



邓公没跟他介意,的会谈也非常尴尬,我方提了几项合作项目,卡扎菲只字不提,还在要买的核武器的。中国人当然不同意,我们就是再想要项目,也不能给你卖核武器。

卡扎菲因为这个事情,一直对中国耿耿于怀,从此和中国结下了梁子。


纳赛尔作为阿拉伯世界的武林盟主,卡扎菲对他崇拜的是五体投地,恨不得给他系鞋带,不止一次的向他提议,把小弟收了吧,利比亚要与埃及合并。成立一个泛阿拉伯联盟,纳赛尔死后,卡扎菲哭的几度昏厥。大哥啊,你走了谁来扛旗阿拉伯民族的大旗,举目四望,好像只有我卡扎菲了。那就当仁不让了。

从此阿拉伯世界一有什么事,卡扎菲就冲在最前面,俨然一个老大哥的姿态,卡扎菲为了当上阿拉伯盟主,痛骂美国是阿拉伯世界的头号敌人,但是即使这样,阿拉伯国家个个腰粗胳膊壮,伊拉克,沙特,埃及,没人理他,跟人家站一块,卡扎菲的个头还是矮了不少。

于是卡扎菲开始转向非洲,哎,咱是非洲国家,我要带领非洲实现统一。 为了这份荣耀,卡扎菲导演了一出加冕仪式,200多个非洲酋长,给卡扎菲授予万王之王的称号。

在国内,实行收买人心的政策,利比亚因为石油收益,当时是非洲最富的国家。前面我们说了利比亚的政体一直以来部落林立,一盘散沙,就像当地的土质,捏不到一块去,个个部落酋长权力很大。那卡扎菲上来后,想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是拉一派打一派,当然无非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卡扎菲有钱,有武器,那些归顺自己的部落,给提供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就不用说了,一人再发一套房子,年轻点的,家里人多的,发别墅,多生孩子,有钱就是阔绰。福利区域的老百姓对卡扎菲顶礼膜拜,巨幅的卡扎菲画像满街都是,卡扎菲也生活在这个虚幻中,直到卡扎菲死的时候,他还认为利比亚的老百姓是爱自己的。

但是这样做对社会生态的极大危害,首先是社会公平破坏,那些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过上好日子的人,会怎么想,那些想要靠勤劳努力挣钱的人会怎么想。

加上卡扎菲也残忍的打压异类,实行恐怖统治。这些部落和族人,就成为了后来利比亚发政府力量的核心。

自信心极度膨胀卡扎菲开始不再满足于打嘴炮战了,老子这么多武器,不干点大事,怎么能有存在感呢?

1986年,乍得"民族团结联合政府"开始反对利比亚,利比亚失去了在乍得军事存在的理由。乍得在利比亚南部,哈布雷认为统一全国的机会来到了,1987年1月2日,双方在乍得北部城市法达展开激战。

卡扎菲说好啊,结果自己派去的300多辆苏制T-55坦克,正在乍得耀武扬威的行进途中,突然远处一片黄沙袭来,还以为是沙尘暴,拿望远镜一看,原来是一千多辆丰田皮卡,上来之后,将这几百辆坦克围起来转圈,黄沙漫天,卡扎菲的指挥官一开始根本不在意,没多久就开始为自己的轻敌而叫苦。那些丰田皮卡如同非洲鬣狗,土狼一样,四处乱窜,T-55坦克的100毫米火炮根本没有锁定目标的可能。更可怕的是,在这些丰田皮卡逼近之后,纷纷开始闪出亮光,似乎是朝着利比亚军队发射了什么东西。是导弹—法国秘密援助的便携式“米兰”反坦克导弹。

悲剧了。利比亚十余辆坦克和步兵战车被击中起火。余下的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飞驰的丰田机动部队贴上了身。乍得的战士快乐地坐在丰田皮卡上,将一辆又一辆利比亚坦克就像罐头一样,被“开了罐”。笨重的坦克和步兵战车在完全跟不上高速移动的丰田皮卡,又挡不住反坦克导弹的近距离攻击的形势下,除了等死,只有奔逃。

于是,有坦克装甲作战史以来最为奇特也最为屈辱的一幕出现了:1987年1月2日,乍得北部沙漠,上百辆坦克和步兵战车被一群辆丰田皮卡追着打。丰田皮卡打坦克,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首次。历史上把这次战役叫做“丰田战争”

在以后几个月,乍得军队连战连捷,1987年9月,双方签署协议,宣布停火。在此以后,有争议的"奥祖地带"的归属问题也开始解决,最终由国际法庭在1994年判给乍得。 

可是卡扎菲不服,他认为乍得的胜利是因为西方的支持,皮卡不可怕,可怕的是米兰反坦克导弹。


1986年卡扎菲在西柏林的一家美国士兵经常参加的舞厅,制造了爆炸,200多人被炸死,里面有很多美国士兵。 里根彻底怒了。

1986年4月14日傍晚,卡扎菲正蒙着脸在办公室思考问题,这时候海港上出现了3搜航母和上百架战机,美国人开始对利比亚进行轰炸,美国人以为卡扎菲还在帐篷里住,只给公寓大楼投了两枚炸弹,结果卡扎菲逃过了一劫,但她的幼女被杀,而卡扎菲买的那些防控武器基本没发挥作用,平时缺少训练,反应太慢了,但他本人逃过了灾难。

为了报复美国和西方,两年后卡扎菲制造了著名的洛克比空难。打不过美国航母,就炸美国航班,拿美国人出气。

1988年12月22日03:03分,洛克比空难。航班上25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幸存,地面上11名洛克比居民死于非命,史称洛克比空难。

卡扎菲成了恐怖分子的幕后主使,英国一些报刊亭里出售骂卡扎菲的杂志,卡扎菲就派恐怖分子把好几个报亭给炸了。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凭借高科技的武器,碾压伊拉克。连中东小霸王萨达姆都被打败了。卡扎菲一看,风向变了,加上苏联被美国搞垮了,卡扎菲小眼珠子一转,不行,此一时彼一时,看来现在美国是老大了。卡扎菲说中国有句俗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可不能当萨达姆,于是利比亚在卡扎菲领导下与西方关系改善。
1、2001年“9·11”爆发了,卡扎菲一反常态,强烈谴责恐怖活动,成为当时最早谴责恐怖主义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之一,拉登说,你卡扎菲就是一个恐怖主义的头号人物,你还谴责我;
2、同时卡扎菲同意对洛克比空难遇害者,赔偿,出手阔绰,拿出27亿美元,相当于每人一亿人民币了,有记者问卡扎菲,那是不是承认洛克比空难是你指示的,卡扎菲当然不是,我赔偿是因为,被抓的疑犯是利比亚人;
3、并高调宣称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

为了讨好美国,卡扎菲还处处给中国使绊子,和李登辉会面,还向联合国告状,递交了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制造核武器的带着中文的材料,可是他不知道,巴基斯坦造核武器,是五大常任理事国过都一致通过的,目的就是是为了制衡印度,不至于南亚军事天平失衡。

卡扎菲背叛俄罗斯,怒怼中国,投靠西方,确实和美国以及西方关系得到了缓和,但是也彻底得罪了俄罗斯和中国。

2009年9月13日,卡扎菲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来了,执政四十年来首次被邀请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参会,并且安排参加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卡扎菲做了充足的准备,他要开始他人生巅峰的一次表演。


到了纽约,卡扎菲又开始作了,联合国给安排了五星级酒店。不住,我要住帐篷。什么,住帐篷。随从人员,这是纽约在,哪里有帐篷住啊,不行,你们给我租一个大草地,安保人员也见怪不怪了,卡大佐就这毛病,这比上次去法国见萨科齐的时候好多了。


2007年12月,受法国总统萨科齐邀请,卡扎菲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据报道,卡扎菲当时带了400多名随从、不仅要有帐篷,还空运了一匹骆驼,从小,他们家就是养骆驼的,没有这股膻味,睡不着。

得知足吧,这次没让咱们空运骆驼就谢天谢地了。

我看还有很多人说卡扎菲,一生节俭,只住帐篷。这是节俭的事吗?所以大家看新闻不能人云亦云。

到处找,招了半天,可是谁都不愿意给卡扎菲租,最后终于有一个美国富翁,原意把自己的一块地租给卡扎菲,但是价格也不菲,这个人叫唐纳德·特朗普,卡扎菲的安保人员,是几天几夜没睡觉,累的眼睛冒花花。

到了会场,该卡扎菲发言了,会议规定每个领导人发言不得超过15分钟。

卡扎菲穿着一身棕色的袍子,衣襟往后一甩,表情严肃地走到台上,开始了他滔滔不绝的演讲,从气候变化到经济危机、从粮食危机到国际人权,把所有大国骂了个遍。


卡扎菲在讲话中说,联合国不过是个放空炮的地方,五大常人理事国,在这个位子上多久了,干过人事吗?我们非洲50多个国家,应该给我们一个理事国的席位,联合国就是给常任理事国服务的空架子,安全理事会应该改名叫恐怖理事会。

本来中午刚吃完饭,大家都困了,卡扎菲这么一演讲,一个个都精神了,我滴妈呀,真敢说啊,卡疯子这是被狗咬了么,怎么见谁咬谁啊。



接着历史性的一幕出现了,卡扎菲义愤填膺,转身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鼻子骂,潘基文眼镜都吓掉下来了,差点叫保安了,只见卡扎菲从兜里举起准备好的联合国宪章,当场撕掉。在场的人全都傻了。


但这也成了卡扎菲最后一次刷存在感的表演。

在此之前他还有过几次表演,

比如卡扎菲去意大利访问,胸前挂个牌子,不知道是啥,媒体拍下来放大一看,下了一跳,原来是当年被意大利殖民者杀害的利比亚民族英雄穆赫塔尔的照片,照片中正是穆赫塔尔被绞死的场景。




接见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帐篷里,还光着脚伸到人面前,在布莱尔面前故意放响屁,羞辱英国人。


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席卷非洲,卡扎菲求锤得锤的日子来了。反对卡扎菲的迅速集结,开始推翻卡扎菲的战斗,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并不会因为现在表现好点了,就忘了曾经给西方留下的伤疤,恨不得处之而后快,而联合国在对利比亚卡扎菲动武进行表决的时候,15个安理会理事国,没有一个反对的。


2011年10月20日,穷途末路的卡扎菲被人从一个废弃的下水道里给薅了出来,遭受残忍的虐待后,脸上挨了一枪,肚子上挨了一枪死掉了。

如何评价卡扎菲

有人说卡扎菲是枭雄,但是我觉得他可能还不如萨达姆,老萨人家一直跟美国杠到底,且不说,卡扎菲一开始举着反美斗士的大旗,最后却主动认怂。越是没本事,越是窝里横,卡扎菲的豪横就是窝里横,连个游击队都打不过。

卡扎菲和许多历史人物一样,他的人生是分几个阶段的。

一开始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有一腔革命热情,看不惯西方强盗的行径,想要改变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但是当他带上那顶万王之王的王冠后,心态就开始变的不一样了,对于他来说,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太顺利了,27岁就成为国家元首,而且貌似打败了西方,打败了美国,给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不就是救世主吗?

从他后来怼天怼地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因此不是英美法打败了卡扎菲,不是反对派害死了卡扎菲,而是他自己一步步走进了自己掘出的坟墓。

有人说,好歹卡扎菲给老百姓免费的医疗,教育,住房,利比亚在他的领导下称为了非洲首富。没错,但是不要忘了,不是卡扎菲给了人民财富,而是利比亚的石油,卡扎菲也是收益者在给人们财富的同时,自己家族横征暴敛,几个儿子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前面说了,卡扎菲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拉拢人心。而那些被他排挤的反对派,最终成为了他的掘墓人。

老百姓选择了卡扎菲,选择了短暂的幸福,也迎来了持久了战乱。本来好好的日子,坐拥金山,如今却战火连天,生灵涂炭。是你,你会怎么选?

所以,我只能用妄人两个字来评价卡扎菲的一生,一个足够幸运的的,狂妄的理想主义者。

他的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撑起他的野心,他的智慧也不足以实现他的理想。他注定成为不了纳赛尔,他也并不是一个斗士,在临死前一刻,他还在求饶。但是不管我们喜欢比喜欢卡扎菲,他确实是北非这片土地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也给历史留下了一段特殊的记忆。


感谢大家的收听,喜欢我们节目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


下期节目再见!


精选用户评论
  • 懒散箭友

    纳赛尔的故事是埃及的一曲悲歌,能哭死你。

其他用户评论
  • 解三四年级翟佳沂

    准备再听一遍,太好了

    知识厨房 回复 @解三四年级翟佳沂: 内容有点长😊😊

    木棉树_yy 回复 @知识厨房: 谢谢老师,超喜欢你的节目

  • 西里大大

    老师,我收藏了噶

    知识厨房 回复 @西里大大:

  • 雲韵小阅

    加餐的钱花的太值了,精彩!

    知识厨房 回复 @雲韵小阅: 谢谢

    猫眼_rb 回复 @雲韵小阅: 太爱听了,谢谢麦可 精彩

  • 1381409uznb

    都死翘翘了

    知识厨房 回复 @1381409uznb:

  • aowu0622

    谢谢老师的大餐

    知识厨房 回复 @aowu0622: 谢谢,你是沙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