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朋友打击敌人——读关于国内国际新形势的谈话和文章有感
从卢沟桥事变开始的抗日战争进行了两年多,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顶住了日寇的猖狂进攻,终于使得战争有条件的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在国内,抗日统一战线发挥巨大力量。敌后根据地顽强斗争、生存和扩大,对敌人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根据地的威胁,敌人在华北等沦陷区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扫荡”,于是就不能投入足够的兵力执行正面进攻。正面战场的抵抗则使得敌人有限的兵力难以继续推进。国际方面,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协定。这个协定在欧洲打破了英、法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反共集团对于苏联的包围;在东方,则牵制和震慑了日本,援助了中国,增强了中国抗战派的地位,打击了中国的投降派。主席认为,这些国内和国际新形势,共同构成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条件。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中国正面大规模军事进攻的可能性不很大了;但是,它妄图灭亡中国的根本目的没有改变,更是将其触手全面伸向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方面。
政治上日本加紧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在中国培植亲日势力,不仅利用国民党中汪精卫派公开的亲日分子,而且利用蒋介石派的力量来牵制抗战最坚决的中国共产党。
经济上日本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在中国的占领区内实行残暴的经济掠夺,用以供给它进行侵略战争的需要。
军事上日本在其占领地实行疯狂的军事“扫荡”,逐渐集中主要兵力进犯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所到之处,极其野蛮地实行烧光、杀光和抢光的政策。
国际方面,日本与英国等国讨价还价,企图利用他们压迫中国投降。
日本转移军事重心,加大政治攻势,这使得中国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减轻,但是却极大地加重了中国部分投降和分裂的危险。中国坚持抗战的任务仍然非常严重,不可丝毫大意。
为了应对战略相持阶段的新形势,打退敌人的政治进攻,主席号召抗日军民加强政治抵抗,坚定政治立场,那就是: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进一步,主席又提出一条政治原则: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表面看来,这条原则似乎有些绝对。实际上,这条政治原则适用于敌我之间的政治斗争。如果硬要把这条原则往其它方面去套用,就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而要犯下教条主义的错误。
这条原则的前提是分清革命事业的敌和友。在这之后,这条原则告诉我们如何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团结朋友、打击敌人的原则应用在国内,首先针对头号汉奸汪精卫。汪精卫是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敌人,他有三个口号:反蒋、反共、亲日。抗战中的共产党和国民党不是敌人,不应该互相反对,而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协助。所以我们的口号一定要和汪精卫的口号对立起来,而决不能和他相混同。他要反蒋,我们就要拥蒋;他要反共,我们就要联共;他要亲日,我们就要抗日。
可惜的是,国民党一方采取了限制朋友、配合敌人的策略和行动。抗战两年来,国民党逐渐加紧反共活动,秘密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在这些反动的文件里,规定采用法西斯统治的方法,限制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分子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破坏一切抗日的群众组织;甚至在华中、华北各地,布置对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军事进攻。这些倒行逆施,实在是令亲者痛仇者快。最终结果,国民党反动派失尽了民心。
团结朋友、打击敌人的原则应用在国际政治斗争,则是团结苏联,反对德意日法西斯。
苏联受到德意日三国《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威胁,中国更是已经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反抗外敌,保卫国家这一点上,苏联和中国是朋友,德意日法西斯则是共同的敌人。所以,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中国共产党也支持苏联维护其本国利益和安全的行为。最终,苏联与中国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同样可惜的是,英国和法国采取的是“出卖朋友、收买敌人”的策略,多年来纵容德意日三国不断对外侵略扩张,企图把祸水引向东方。但是事与愿违,德国在吞并了几个小国之后,并没有象英法希望的那样去进攻苏联,而是首先灭亡了法国,又把英国打得摇摇欲坠。最终,法国侥幸复国,英国则失掉了世界霸主地位。
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不禁再次想起《毛选》开篇的第一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智慧,大智慧!!!
不错
给力
非常好
不错不错
不错
还有人读这个的
听友188439576 回复 @沧桑的年华: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任何時候都不會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