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 ①便便言,唯谨尔。 ②侃侃如也。与与如也

乡党 ①便便言,唯谨尔。 ②侃侃如也。与与如也

00:00
13:23

乡党篇第十①-②

①孔子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②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乡党第十,到了乡党篇,讲了孔夫子很多日常的生活和态度。比如说,对待君主是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行为?面对乡党,也就是邻里乡亲,是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上大夫,面对下大夫,面对大夫,也就是面对上级,下级和同级,是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行为?讲什么样的话语?当面对老者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话语和行为?面对年轻人,面对瞽者,也就是盲人,是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

所以整个这篇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让我们懂得在生活当中,面对什么样的人?面对什么样的场景?穿什么样的衣服?讲什么样的话?说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生活当中不同的人群。

这就是懂得变通,所以很多人对儒家文化并没有了解全面,就会认为孔夫子是不是很古板的人。其实决然不是,他是守礼的人,重道的人;但是面对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场合是很懂得变通的。

孔子乡党,恂恂如也。这里讲了孔夫子在两种场合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讲话方式。孔子在乡党,就是和邻里乡亲在一起的时候,“恂恂如也”,温和恭顺的样子。“似不能言者”,这个“似”用得很传神,好像不太能讲话的样子,好像不会讲话的样子,面对乡里乡亲的时候很温和、很恭顺,但是好像不太会讲话的样子。

我们从当中来思考这句话,面对自己的邻里乡亲,只要保持温和和恭顺就可以了。要不然讲什么呢?讲你的“道”,人家不一定喜欢听讲;讲你的工作,人家不感兴趣;家长里短又没有什么可聊的。所以去想一想我们自己生活当中是不是如此,我们在外面参加工作,或者我们在外面讲学;当回到自己的家乡,面对邻里乡亲的时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如果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就保持温和恭顺的样子就可以了。

似不能言者但是这里的“似不能言者”的前提是“恂恂如也”。如果我们面对邻里乡亲,不是温和和恭顺的,再不讲话,就会有什么感觉?“这个人怎么这么冷漠呢?这是在外面混得好了,回家你看板着一副面孔,给谁看呢?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前提是“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我们看上去很温和的,是笑脸相迎的,很恭顺的样子,好像又不太会讲话,这样就可以了。

但是在生活当中,好像很多时候我们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在外面有一些权势,有一些财富,生意做得还不错。我们回到家乡,可能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会温和的、不会恭顺,甚至看着谁都不太顺眼。所以这实在不是一个君子之风范,我们是一个修身的君子,我们做一个躬行君子,就要保持“恂恂如也”的样子,见到任何人都是温和的,都是恭顺的。有什么话讲、有共同语言我们就多聊一聊;如果没有“似不能言者”,轻轻的、淡淡的这种状态就可以了。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宗庙:是在祭祀的活动当中。朝廷:是在上朝之时。如果延伸到我们现在,就是参加活动和在公司工作的时候。“便便言”,便便:是形容善于言辞,表达流畅,说话很明白、很通达,这叫便便言。

当我们参加活动的时候,在工作场合之时,我们就要善于言辞,要表达流畅了,否则就是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我们参加活动之时,肯定我们要讲话的,我们要讲明白我们所要说话的内容,讲明白我们工作的内容。在工作当中我们要善于和他人交流,起码自己本职工作的内容我们要交流清晰,要表达流畅。“唯谨尔”,瑾:谨言,说话很谨慎。

我们再来看整个这句话,和邻里乡亲相处的时候,保持温和恭顺,“似不能言者”,没有太多话可讲,但是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和蔼的、可亲的、恭敬的。在活动场合,我们讲话是流畅的、是善于言辞的。“在其位,谋其政”,做好自己工作本分的事情,讲好自己工作上该讲的话。“唯谨尔”,但是要谨言,要懂得什么话该讲,什么话不该讲,要保持稳重的样子。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朝:就是在朝堂之上。这里孔夫子讲了三种与他人讲话的态度,第一种与下大夫言;第二种与上大夫言;第三种君主在的时候,呈现出来的状态和样子。

朝堂之上有卿、有大夫、有士,通常卿是有爵位的。比如说三桓被称为上卿。孔夫子那个时候在做大司寇,被称为大夫,也就是下大夫。卿称为上大夫,通常上朝的时候位轻者先到,位重者后到,也就是大夫先到,上大夫后到,最后君主才到。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下大夫是先到的,所以孔夫子和下大夫言,也就是同级之间侃侃而谈。侃侃:形容温和的、快乐的样子。接下来卿到了,就是上大夫。

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訚訚:指的是正直、中正、恭敬的状态。我们与领导讲话了,与领导讲话的时候通常中正的、恭敬的;与平级讲话很温和、很快乐,侃侃而谈。

想一想工作当中我们也正是这个样子,比如说现在准备开一个会议,我们同事之间先到,领导还没有来,就是侃侃而谈的,大家很温和、很快乐、很愉悦的在这里交流。这个时候发现上大夫到了,也就是我们的领导到了,领导到了以后,我们就不能再侃侃而谈了,开始要中正、正直、很恭敬的样子,把这种状态呈现出来。

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这个时候君主来了,踧踖:是指的恭敬、拘谨,有一点不安的样子。再加上“与与如也”,与与:又是从容不迫的样子。我们来体会这两种感受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是局促不安的,这是不够的,太过于拘谨;如果只是从容不迫的,又缺少了一份敬畏之心在其中。

所以我们来体会一下这种感受,我们在这里开会,一开始和同事在交流,侃侃而谈,温和快乐;领导来了,我们要表现出中正的、恭敬的样子;这个时候公司的老总又进来了,我们有一点局促不安,但是又有一点从容不迫,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取其中。从容不迫,我们是很安详的,步履也是安详的,走路也是很从容的,坐在这里仪表也是很端庄的,但同时又有一点局促不安,随时准备聆听的感觉,这个就是那个度。

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处处要用到这种感觉,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要呈现出来不同的状态。比如说我们和朋友交流也是一样的,通常都是温和的、快乐的,侃侃而谈,轻松自在。

但是面对一个我们觉得比较重要的人,这个时候开始我们要收起温和快乐的状态,否则显得不庄重、不恭敬,所以我们开始遇到一个尊敬的人,调整自己的状态,遇到一个在我们更加敬重的人,就是最后的这种状态“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这两种状态取其中,就是我们要呈现出来的样子。整个这一句话在讲礼仪,周礼那个时候是有明确的规定的,见到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行为,到了我们现在没有具体的礼仪规定。

但是我们学习《论语》注重的是内在的义理,我们去体会这中间的感受就可以了。比如说和朋友交流、和同事交流,我们要保持的是温和、快乐的状态,侃侃而谈,轻松自在;见到一个领导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侃侃而谈了,要让自己庄重、恭敬、中正,这个时候给他人的感觉才是值得信任的。

我见到一个公司的老总,或者说一个长辈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有一种拘谨不安的感觉,随时聆听对方的训导,并且还从容不迫、威仪适中,取中和,取中间的分寸就可以了。

其实我们在一个家庭当中也是一样的,在朋友聚会当中也是一样;在生意场合也同样的道理。和我们平级的时候侃侃而谈;我们尊敬一点的领导,我们开始保持中正和恭敬;再有一些德行的、有智慧的,或者身份地位比我们高很多的,就是“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取其中的这种状态,这就是“礼”。

同时这也是一份敬意,我们内心的敬畏之心,遇到不同的人,这个“敬”所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