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从军行
李颀 〔唐代〕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作者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祝郦师中秋教师双节快乐
先生好!秋安
祝愿先生教师节 中秋节双节快乐~
郦老师早上好佳节又中秋,祝您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西雅夜未央_ 回复 @西雅夜未央_: 我这里的听课笔记不见了
先生安好
人为关怀里的理性批判~我咋还在22年里啊……
先生,中秋月圆人安幸福团圆。先生,教师节快乐,吾师之风,山高水长,此生幸得此声,永不倦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估计李颀读史时也会这样感慨吧,所以其实《古从军行》是借古讽今。“纯粹理性批判”的李颀和亲自上战场的诗人为什么笔下呈现的不一样?我想大概立场不同吧。亲自上战场的诗人是站在坚定的敌我的“我方”立场,“我方”怎能不昂扬呢,岂不知再而衰,三而竭?李颀站的是普世的人文关怀的立场——战争起,百姓苦……
sapphire2003 回复 @sapphire2003: 祝双节快乐!
辛苦了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