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记识古代书迹也是书法的基本功

7、记识古代书迹也是书法的基本功

00:00
04:52

4.记识古代书迹也是书法的基本功 


汉字的数量与时俱增。现在所见最早的殷商甲骨文,按社科院考古所编辑《甲骨文编》的统计,单字数约在 4500 左右(已辨认出近千字)。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据滕壬生所编《楚系简帛文字编》统计,字头为 4621个(含异体字)。随着记录语言的需要,人们不断造出新字,东汉《说文解字》收录单字达9353个。千年之后的清朝,《康熙字典》收录单字 47035 个。
古人留下大量书迹,不但数量巨大,而且体态多样,风格各异。对于常人而言,识写较为困难(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些学者激烈主张废除汉字的重要理由,也是20世纪提倡简化汉字以普及国民教育的动因)。但书法家则不惧汉字的繁难,反而喜闻乐见,因为古代书迹是书家取法的资源,所见书迹越多,作书的视野越是开阔。
记识古人字样是书家必备的本领。清初书家陈奕禧说:“一字之样无穷,总以博闻强记为主。古人有许多样子,不去看,又不学,只写自己无样子字,吾未如之何矣!”(《绿荫亭集》)个人的记忆有限,不常用的篆书字、草书字尤为陌生,于是各种书法字典应运而生。较早有金人张天锡所编《草书韵会》(《草书集韵》),清朝以来尤多。康熙年间,陶南望辑录古代名家草书编成《草韵汇编》。乾隆朝,书画家石梁编有《草字汇》;文字学家、书家桂馥收集汉魏印文,编成《缪篆分韵》。嘉庆时,袁日省将汉代印文编为《汉印分韵》。今人洪钧陶影印历代传世碑帖、名家手迹、考古出土书迹,编成《篆字编》、《草字编》《隶字编》。
当代学者编辑的古体字典也很多,如孙海波《甲骨文编》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容庚《金文编》、高明《古文字类编》、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以及罗福颐《增订汉印文字征》。
这些专门的字典,有摹写,有影印,不但是古文字学者使用的工具书,也是书家印人作书治印所需的图形资料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