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12

饥饿的盛世12

00:00
02:47

摘要:文学如何反思科学技术的黑历史,如何照见未来?


1、科学技术的“黑”历史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张勇,欢迎收听我主讲的《诺奖文学课》。

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单元。大家一定还记得,今年围绕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国际社会形成了很大的争议,至今仍然在继续。这些争议主要集中于一点,就是核废水经过处理之后安全了吗?日本方面称,这些废水经过处理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的排放标准,甚至达到了可以饮用的标准;有些国家,主要是日本的邻国中国和韩国反对,认为这些核废水将污染我们的海洋,会危及人类子孙的健康。因为核废水中含有62种放射性元素,其中有一种叫做“”,是目前人类技术无法排除的。这看上去似乎纯粹是个技术问题,其实背后主要的问题还是技术与人类福祉的关系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技术本来是为造福人类的,会不会适得其反,给人类带来灾难?

所以,在这个单元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学对于技术的反思。我们选取的是托马斯·曼的《魔山》、大江健三郎的《广岛札记》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三部作品看上去差异很大,有小说,也有随笔和报告文学,《魔山》是虚构作品,而《广岛札记》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则是真实记录。但是它们都以不同的形式思考了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魔山》思考的是技术对人的精神统治,而《广岛札记》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都与核技术有关。放在一起看,就会产生一种恐怖的感觉,技术不仅可以控制我们的精神,还可以毁灭人类的肉体,而且还会留下无穷无尽的后遗症。

技术本来是人发明的,也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但是当它变成一种狂热、一种迷信时,就会成为一种精神统治。技术会被误用,也会出于正义的目的,却导致了非正义的结果。我们这里举个X射线的例子,《魔山》中技术统治的一个工具就是X光,男主人公卡斯托普还从他暗恋的女人那里得到了一张胸透照片作为留恋。

X射线又称为伦琴射线,它的发现者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伦琴也因为发现这种射线而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后来还催生了25项的诺奖研究。但是,X光的黑历史也触目惊心。1896年,X光刚发现,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就尝试X光的应用,他制作了一种头戴式的X光观察仪,有点像我们今天发明的VR眼镜。结果,他的助手因为长期暴露在X光之中,先是出现手部和脸部损伤,后来因为癌变截掉了右手的四个指头和整个左手,接着是截掉了两只胳膊,后来不久就去世了,年仅39岁。爱迪生后来终止了X光的一切研究,对X光闻之色变,说“别和我提X光,我怕它”,并且至死也不愿接受X光检查。

在科学研究之外,X光还被迅速被应用到生活领域。人们制造了X光试鞋机,将X射线用于脱毛,用于外科手术、牙科手术。X射线还被用于选美,看谁的脊柱直,在评分中甚至占到了50%的比重,获奖者最后都高高兴兴地跟自己的X光照片一起合影,仿佛验明正身一样。当然,在这些X光的使用者中,用得多的人最后都成了X射线最初的小白鼠。比如那些使用X光脱毛的爱美人士,会患上皮肤癌,症状与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症状很相似,因此也被称为“北美广岛少女综合症”。射线辐射的危害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长达数十年后才表现出来。从伦琴发现X射线,直到1960年代都还有人热衷于应用这个新鲜玩意儿,比如美国最后一次X射线选美是在1969年。

X光风靡一时,最狂热的时候连欧洲各国的国王、王后也纷纷召见科学家,要求他们示范X光实验。X光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呢?它得以流行和误用,原因有两点:一是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技术的魔力,就像变魔术一样,让人们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背后所依托的正是人类的好奇心和技术崇拜心理;二是人们并不清楚它潜在的危害。假如我们把一个婴儿放在一条眼镜蛇旁边,他是不知道恐惧的,他可能只会被眼镜蛇那美丽的花纹迷住。

那么,我们如何防止技术崇拜和技术的误用呢?首先就是呈现其中的真相,对它潜在的危害和后果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如果把魔术背后的真相揭示出来,人们还会被它吸引吗?

还有一点,要时刻铭记,人类在广阔的未知世界面前,始终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每一步探索都可能是试错,可能要付出代价。有了这些认识,就不会陷入迷狂。比如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本人对于这一发现就非常冷静,他多次拒绝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种射线。

X不正代表着未知吗?也许直到今天它仍然有很多我们未知的属性。真正的科学家,是知道对科学未知领域心存敬畏的,他们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浩瀚宇宙中极其有限的一点东西。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所说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真正的文学家也应当如此。我们在这个单元的三部作品中,看到的就是技术的真相以及技术误用的毁灭性后果。


2、“聪慧而刚愎的人类”


技术误用的根源在于人。因此,培养特定品质的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才与这个问题息息相关。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宗教与科学》的最后一句话中,使用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词去形容人类——“聪慧而刚愎”(intelligent but wayward)。人类的问题不在于聪慧,而在于刚愎,为什么会刚愎呢?就是因为聪慧,因为聪慧才自以为是。

但是,真正的科学是谦逊的。我们需要把科学与技术稍加区分。科学非常古老,与文学一样古老,它们都代表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技术呢,简单地说就是对科学的应用。科学如同海洋,而技术不过是运用了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小部分。也许正因为技术比较狭小,它才自以为是吧。罗素指出,科学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实践家具有完全不同的气质。“科学的精神气质是谨慎、试探和琐碎的;它并不认为自己知道全部真理,或者说,连自己最佳的知识也不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理论科学中发展出了科学技术,它根本没有理论的那种试探性”。“应用科学技术的实践家们,尤其是雇佣这些实践家的那些政府和大公司,获得一种与科学家们完全不同的气质:一种充满无限的权力感、傲慢的确信感,以及甚至对于操纵人才的快乐感的气质。这种气质与科学的气质是绝然相反的,但也不能否认,科学一直在助长它”。

当然,并非所有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实践家”都有权力感和傲慢的确信感。比如,诺贝尔奖的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就是很好的榜样。他是一位化学家,但是他更是一位优秀的发明家。他的主要发明都跟硝化甘油炸药有关,先是用于工业、民用领域,后来还发明了可以用于军事领域的无烟炸药,用来制造炮弹、手雷和弹药。他也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了他那个时代的大富翁,被称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因为他的足迹经常遍布欧洲各地,又是个单身汉。诺贝尔一辈子赚了3300多万瑞典克朗,这些钱所产生的利息就是后来的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根据诺贝尔的传记作者埃里克·伯根格伦的说法,诺贝尔是“一位绝然矛盾的人”,“尽管作为一个炸药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却厌恶暴力和战争,并且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他表露出富于想象力的诗人和作家的很多品质,但同时又具有一个天生的商人那种清醒的现实与预见感及筹划能力”。我们可以说,正是这种矛盾性成就了诺贝尔。

诺贝尔除了发明研究之外,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文学,他自己还写过诗歌、短篇小说和戏剧。他喜爱的文学是理想主义的文学,最热爱的是英国诗人雪莱。正是理想主义和对现实的批判态度,让他没有成为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尽管从他的成就来看,他有充足的理由自满和傲慢。

有一种说法认为,诺贝尔之所以设立和平奖,是为了减轻内心的愧疚,因为他发明的炸药被用于战争和其他暴行,所以他试图以和平奖去弥补这一破坏性的结果。不过,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伯根格伦在《诺贝尔传》中指出,诺贝尔曾多次宣布说,“如果能将炸药在技术上完善到一种可怕的破坏程度的话,那么,它就会成为遏制战争的东西。他争辩说,只要知道还有这种可怕的炸药存在,就将制止人类使用它们作为战争的武器,从而也就促进了和平”。

诺贝尔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乐观的,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本上还是建立在对人类理性的信心的基础之上。他所说的“将炸药在技术上完善到一种可怕的破坏程度”在他去世半个世纪之后实现了,就是原子弹的发明。但是,原子弹发明之后的大半个世纪,这个世界上也仍然是战争不断。原子能固然可以用于和平目的,用于造福人类,但是也导致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悲剧。


3、文学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明亮得像一千个太阳”。据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传记作者杰克·隆美尔说,当原子弹试爆成功的那一刻,奥本海默心中想到的是一首印度诗歌。诗中写道:

如果一千个太阳的强光将在一瞬间在天空燃烧,

全世界就如同沐浴在万能之神的光辉中,

……

我将成为死亡之神,

世界的毁灭者。

巧合的是,奥本海默把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核试验基地取名叫“三一基地”,灵感来自于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十四行诗,“三一”指的是三位一体,就是上帝。原子弹让人想到的就是上帝,是万能之神,是死亡之神。

“明亮得像一千个太阳”的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是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原子弹不是炸完就完了,还遗留了无穷无尽的核辐射问题,这个世界上只要原子弹还继续存在,哪怕它不爆炸,也始终是个威胁。因为铀的半衰期长达四亿五千万年之久,这大概比我们语言中所说的“地老天荒”还要永恒得多。

这时候整个人类似乎都无能为力了,文学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在大江健三郎对广岛人的走访中,在阿列克谢耶维奇对切尔诺贝利受害者的采访中,经常能看到的就是人们的沉默。这些沉默的意义非常丰富,它代表了一种无可言说,即使在灾难过去多年以后也仍然无法表达其中的复杂况味;它也代表了一种无能为力,既是对过去的无能为力,也是对现实走势的无能为力。中国当代诗人海子说,“诗歌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至少我们还能用沉默来表达无声的反抗,至少我们还拥有文学。

或许我们该庆幸,希特勒没有抢先制造出原子弹。德国战败之后,同盟国才了解到德国很早就中止了原子弹的研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德国科学家担心这个毁灭性的武器一旦落入希特勒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故意提供了假资料,让研究计划搁浅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良心。

大江健三郎在《广岛札记》中提到,美国陆军少校萨利曾在原子弹轰炸广岛前,开飞机观测广岛上空的气象情况,当时萨利是机长。12年后,萨利患上了精神错乱,医生认为,萨利的精神错乱来自对于广岛的负罪感。这是军人的良心。

此外,我们看《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会发现爱因斯坦晚年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毁灭性的武器的存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他寄希望于一个世界政府,“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其实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间的关系没有多么紧密,他只是在理论中预见了释放原子能的可能性,此外就是在朋友的邀请下,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的必要性。

原子弹被制造出来之后,爱因斯坦意识到,“在我们的时代,军事主义的精神状态比以前更为危险,因为进攻性武器越来越比防御性武器厉害”。原子弹作为进攻性武器,目前还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防御性武器。如何防御呢?只有去制止人们去使用这种武器。用什么方法呢?爱因斯坦想到了宗教、艺术和科学,“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看法也与爱因斯坦相似。他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指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知识专门化的问题,专业化往往忽略了事物的价值,他举例说,“你理解了太阳、大气层和地球运转的一切问题,你仍然可能遗漏了太阳落下时的光辉”。怀特海想到的补救办法就是艺术和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出一种审美观念的习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具有审美情操和习惯的人,也就具备了不去毁灭美的良心,还具备了创造美的主动性。

在这个单元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托马斯·曼的《魔山》,看看现代技术社会、专业化是如何让人们失去价值判断力的,我们还会跟随大江健三郎和阿列克谢耶维奇,在那些普通而坚韧的广岛人、切尔诺贝利人身上发现伟大的人性之美,无论什么时候,这些伟大的人性都是我们对抗技术时代和原子弹威胁的最后法宝。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

本集提及的其他作品:

《宗教与科学》,伯特兰·罗素

《科学与近代世界》,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诺贝尔传》,埃立克·伯根格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霞霞_d01

    涉及的点很多,非常喜欢

  • 月亮出来了吗2020

    么么哒

  • 如禾星星

    聪慧而刚愎,科学而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