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丨《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皇帝与秀才之辩,一本奇书的诞生与毁灭

历史丨《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皇帝与秀才之辩,一本奇书的诞生与毁灭

00:00
26:17

皇帝与秀才之辩,一本奇书的诞生与毁灭。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一书根据大量史料中的记载,通过客观的叙述还原了曾静谋反案的来龙去脉,以及《大义觉迷录》的成书过程。同时,该书结合逻辑展开大胆的推断和想象,展现出当事人的内心状态,对其中的关键因素作了详细分析,并提供了解读清朝文化政策的新视角。

一、曾静策动岳钟琪反清及被劝返的经过


1. 曾静图谋策动岳钟琪反清


湖南读书人曾静受激进思想家吕留良影响,写书信一封;并派学生张熙前往陕西,送交川陕总督岳钟琪。曾静在信中罗列雍正皇帝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等所谓十大罪状,怀疑他继位的合法性;并认为清朝统治者是蛮夷,希望岳钟琪带头造反,把清朝推翻,恢复汉人昔日的荣耀。


2. 岳钟琪上报、曾静落网


因有人看见岳钟琪收了张熙的信,加之其为岳飞后人,且因受雍正皇帝重用而遭人嫉妒;故岳钟琪请人旁听自己对张熙的审问,并将情况上报雍正皇帝,希望将张熙送往北京,由雍正皇帝派遣善于审讯的亲信来审问张熙。生性多疑、害怕有人造反的雍正皇帝决定顺藤摸瓜,搞清事情原委。他对岳钟琪展开指导,令岳钟琪成功诱使张熙供出曾静。不久,曾静落网。


3. 严惩吕留良及劝返曾静


雍正皇帝认为曾静谋反的根源在于吕留良的反清思想,而吕留良的反清思想发自内心深处,加之吕留良又对整个满族进行攻击;故雍正皇帝严惩吕留良及其家人和学生,将其或处斩、或流放。同时,他又决定劝返曾静,以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雍正皇帝向曾静展示有关奏折,显示自己与岳钟琪之间的亲密关系,以使曾静明白岳钟琪不可能反清。进而,又令曾静阅读和摘录自己批示过的文件,彰显勤政爱民的作风。最后,雍正皇帝又以问答等方式就吕留良的身份、“夷夏之防”等问题阐述自己的主张,欲从思想层面令曾静折服。他认为吕留良曾考取清朝秀才,实际已无明朝遗民身份;而“夷”、“夏”之分也是相对的,只要能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任何民族都可顺理成章地统治天下。通过上述措施,雍正皇帝最终成功劝返曾静。

二、《大义觉迷录》的编纂


1. 《大义觉迷录》的诞生


雍正皇帝下令将与曾静谋反案有关的材料编成《大义觉迷录》一书。此书分多卷,第一卷首先批判曾静在给岳钟琪信中的观点。随后转为雍正皇帝和曾静二人之间的问答,直至第二卷结束。第三卷开篇为其他官员与曾静之间的问答。随后,内容转为雍正皇帝与大臣们讨论如何处理曾静。雍正皇帝最终力排众议,坚持要放了曾静,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甚至表示愿意独自承担后世人的所有议论。第四卷则收录了雍正皇帝严厉指责吕留良及其学生思想的谕旨。整本书以曾静表示忏悔的《归仁说》一文作为结束,从而与第一卷中记载的曾静最初的观点进行对比,从而展现其思想变化,以此教育老百姓。

2.《大义觉迷录》的效果


雍正皇帝下令将《大义觉迷录》广为散发,以使老百姓普遍受教育。不积极发放此书者,将受严惩。然而,效果却适得其反。有人因此对曾静的谋反主张表示认同、如杭州人陈诠便吹嘘自己和曾静有交情,还知道官府都不清楚的许多秘闻,最终被终生圈禁在家。有人不满对曾静和吕留良的处理,认为有实际谋反行为的曾静都可被赦免,则吕留良更不应被严惩。有官员于公开场合张贴“大字报”,抒发此种不满。更有人因此书而遭遇厄运。例如,因书中透露岳钟琪曾自称藏有反清思想家屈翁山的书籍,令岳钟琪被查抄所有家产;屈翁山之子屈明洪也因此遭流放。至于书中所批判的各类谣言,更是为人们所深信不疑。

三、《大义觉迷录》的收缴


1.乾隆皇帝收缴《大义觉迷录》


由于认为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败坏皇家名声;故乾隆皇帝继位后下令收缴《大义觉迷录》,以致此书几乎销声匿迹。曾静和张熙也被凌迟处死。


2.收缴《大义觉迷录》的效果


老百姓对书中所记载的谣言日益深信不疑。直到清末,革命党人在日本发现流传到当地的《大义觉迷录》,并从中寻找曾静、吕留良的反清言论,作为攻击清朝的材料。


3、《大义觉迷录》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


(1)老百姓普遍有强烈的“吃瓜”心理,对于“内幕”、“秘闻”等有天然的新鲜感,并通过添油加醋式的讨论令事情离真相越来越远。雍正皇帝希望让谣言不攻自破,但老百姓只记住了谣言,却忘记了皇帝的苦心。


(2)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没有彻底改变,“夷夏之防”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具体而言,当时的人觉得明朝那么先进,为何就被落后的清朝给取代了呢?因此,人们思想深处对清朝普遍存在反感,热衷于听到和讨论对清朝不利的传言。

四、结语


根据《大义觉迷录》的记载,雍正皇帝在和曾静辩论时,用的都是儒家的理论,比如所谓“君臣大义”等汉族礼仪。正是因为接受了汉文化,许多汉族知识分子才愿意为清朝效力。但是另一方面,乾隆皇帝禁绝《大义觉迷录》又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他并不同意自己父亲的文化改造论,而是倾向于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也强化满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其实,清朝的政治模式并不是民族国家,所以无法建构单一的族群的认同意识,而是让满、汉、蒙、藏等各种文化并存,维持各个族群的文化特质,并将各族的政治精英吸纳进清朝的统治集团中。因此,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也成了清朝的一个重要特点。


书名:《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作者:史景迁

撰稿人:顾亚欣(高校青年教师,历史学博士)

编辑:枫窗

主播:石头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之艺

总编辑: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onorlily

    真相需要时间的淘洗,而谣言只需要人的偏听偏信。皇帝辟谣都如此之难,何况普通人。

  • heseing

    能让天下普通人相对过的好点的就属于明君了,雍正相对不错。

  • 老约翰中药店_

    这里面雍正好可爱明明那么大权力,非要跟你摆事实讲道理,让你心服口服

  • 焱艳123

    我很喜欢这位播音主持的声音

    老师举个栗子 回复 @焱艳123: 不急不躁,不沉不浮,中气十足

  • 艾妮_4i

    我觉得是不是少推些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书,不适合用作国人学习了解历史的途径。

    心之所向便是光_e32 回复 @艾妮_4i: 其实咱们国人写自己写的历史更不可靠

  • 非强力型奶爸

    清朝历代帝王中,属雍正最为充满了神秘

    诺芙桃 回复 @非强力型奶爸: Ogod ko IIIOIIOO i ooo

  • 万年灵

    雍正辟谣记,皇帝大权在握,这么努力的辟谣,最终还是败给了吃瓜群众。

  • 雅士_we

    清朝皇帝用心良苦,但是社会浅薄,世人和后人都看不懂。这应该跟当时宣传技术跟不上有很大关系。

  • 4cx1oafgk12e334gxr8n

    自古人心各不同,何必强求一抹平;是非当下无公论,吹尽黄沙见金星。

    万年灵 回复 @4cx1oafgk12e334gxr8n: 哪有啥金星,但求无怨无悔即可

  • 英姿勃勃的Iris

    雍正真的自我感觉太良好了,特别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