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高林:滔天洪水-一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上)

15高林:滔天洪水-一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上)

00:00
16:43

本集介绍 



随堂讨论

你是否认同“美国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这个观点?


节目文稿

大家好,我是高林。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推荐理想国译丛,今天我推荐的这个本是《滔天洪水》。


《滔天洪水》这本书我不知道你们看到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反正我的第一印象是“又大、又厚、《辞海》那么厚的一本,名字看着还有点吓人。”看了前言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真正主题,其实是1916到1931年之间美国与世界的互动。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比较准确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 


如果那时候你问我:“这本书到底怎么样啊?”我恐怕还会有点迟疑。一个明摆着的问题是,1916到1931年之间十五年的历史,写的跟《辞海》一样厚?真有这个必要么?而且这还是对我来说并不太熟悉的十五年。为什么我应该花时间读这么厚的一本书去了解一段只有十五年的历史呢?


不过公平地说,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快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当我读完它的时候,我得承认这真的是一本非同凡响的书。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期”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1916到1931年之间的这段历史觉得有点陌生。但其实所谓1916到1931年之间的历史是什么呢?无非就于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说到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尽人皆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冷门一点但也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为什么卡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所谓的“战间期”的历史却没人知道呢?


而且你们想想看,其实这段历史离我们非常近啊。二十世纪是既往的“诸世纪”里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亲身经历过这个世界。但我们却觉得它的历史“遥远”、甚至“陌生”。


书里所展现的这十五年的历史当中,只有六年我们可以说“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但剩下的九年其实还“生年不满百”!也就是书里的很多内容,对一百年前的人们来说其实还是“报上的新闻”。甚至它还可能更可怕,它是等待着这些人的未来。


一百年前的人们其实跟我们很相似。他们虽然没有机会看电视,没有机会上网,但他们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是生活在“疯狂的二十年代”的一群人。经济的高增长、技术的进步、还有惨痛的战争带来的信仰的崩溃、伦理的开放,让他们成了第一批现代人在二十年代越来越多的人会开车出去兜风,在餐馆里吃饭、到酒吧、舞厅里碰碰运气。带姑娘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喝杯酒、喝完一起在爵士乐里跳舞已经成了一种随处可见的生活方式。他们虽然没有移动互联网,但他们可以看报纸啊。他还会跟我们一样听音频,只不过他们听的是当时还方兴未艾的广播、用的是当时还非常奢侈的收音机。


【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爵士酒馆跳舞的青年】


那你想想看,当这样的一群人,在报纸读到、在收音机里听到,这本书所讨论的那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比如说一百年前的一个美国人,叼着根烟坐在福特车里拿起来报纸,看到上边说:“法国人不愿意还我们的钱,除非德国人能向它们支付赔款!”他会不会问:“凭什么啊?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啊?”


再比如说1930年的一个美国银行职员(当时正是美国银行纷纷破产的紧张时刻)他跟一群同事聚在收音机前边听新闻,结果听到的是《杨格计划》真的把美国私人贷款的优先支付权给废除了。他会怎么想?


这些一百年前的人在精神、气质、趣味、生活方式上都跟我们差不多,但他们却生活在一个过山车式的时代里。1929年以前经济的繁荣让他们可以把香槟当水喝,把最舒适、精致的享受当成平凡的日常生活,但1929年之后,所有这些他们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东西,却水银泻地般的消失了。


当这些人经历书里这些大事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感到困惑?他们该不该感到害怕?因为作为后来人,我们非常清楚。所有这些新闻,最终都会导向一个结果,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书作者认为二战的源头并不在法西斯?

这个事实背后隐含着二十世纪历史上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明明打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明明付出了一代人的生命做代价、明明你们说要从此终结一切战争,结果换来的却只是二十年的休战!


对这个问题其实历史学家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但他们都非常小心翼翼地局限在特定的领域里。比如说欧洲的国际局势、德国的金融与财政、德国的“保守革命”、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治、日本军部的崛起,等等。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爆发,我们很清楚每一个“战争策源地”是怎么形成的,也可以从任何一个领域里给战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我们却没有一个整体的回答。没有人能用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那《滔天洪水》就是这么一本书,作者亚当-图兹对整个二十世纪最大的灾难形成的原因给出了一个整体性的解释,而且还一句话就能说完,那就是:之所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只有二十年的休战,是因为美国构建全球秩序的尝试失败了!


这是一个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的观点。如果要给第二次世界大战找一个原因,我们怎么也找不到美国头上。毕竟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采取的是孤立主义,不愿意介入任何欧洲或者亚洲问题。


但你看看这本书就会发现,当时每一个站出来想要改变现状的人,其实都是在挑战当时的国际秩序。而如果一个人想要挑战国际秩序,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假想敌,其实都是美国。在序言里作者就提到,墨索里尼也好、希特勒也好、甚至托洛茨基也好,其实都把整个世界的秩序看作是美国的工具。当他们觉得世界秩序不公平的时候,虽然立场各异、主张不同,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都认为自己必须冒险,这个险就是挑战美国。


为什么“不在场”的美国成了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一个奉行孤立主义的国家,一个态度坚决地要置身事外的国家,却成了整个灾难的带引号 的“罪魁祸首”呢?这是一个带有浓厚的柯南味道的问题。《滔天洪水》这本书回答的刚好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你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看这本书,会更容易找到它那种抽丝剥茧般重新梳理整段历史的乐趣。因为“凶手真的是不在场的那个人!”


那么图兹这本书到底都讲了些什么呢?具体细节我觉得还是需要各位自己去看。但我想说几个点,可以方便大家不要迷失在这本《辞海》一样的书里。


 (1)美国总统说:大家都输了=我赢了

《滔天洪水》这本书讨论的是1916到1931年之间的历史。但它的观察角度跟既往的讨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个所谓的“战间期”的历史著作都不一样。在这本书里图兹用了一个特别简单的两分法,那就是把美国看作是博弈的一方,把剩下的整个世界看作是另一方。从这个角度出发,你就会发现很多其他著作里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一个完美的解释。


比如说为什么罗伯特-格瓦特在《战败者》这本书里要把战间期欧洲的革命、冒险、法西斯运动都总结为“战败者的无奈之举”。原因在于有人希望所有的欧洲强国都变成战败者。这个人就是伍德罗·威尔逊。


威尔逊作为美国总统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你想想看,如果美国总统说“我觉得你们都应该输!”那谁赢了呢?当然就是美国赢了。而且你们想想,威尔逊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他是在灾难性的1916年之后说的这句话。



【美国第28任总统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2)1916年全世界都很惨

1916年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还是一场19世纪的战争。那么到1916年这场十九世纪的战争,怎么看都应该结束了!因为所有能用的办法都用尽了。从军事上说协约国原本希望1916年是休养生息的一年。我们在战场上减少交战,减少消耗,把开战以来就居高不下的伤亡和损失降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积蓄实力。协约国的实力是不断增长的,而同盟国的实力却随着英国的海上封锁变得越来越虚弱。只要能够坚持到1917年,协约国就可以对同盟国形成决定性的优势。那时候英国、法国、意大利、俄国从西线、南线、东线,对中欧同盟国按顺时针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进攻,就可以一举结束战争。


但德国人也不傻,自然不会等到协约国攒出足够的实力。他们选择趁协约国没准备好之前先发动进攻。这就是1916年2月的凡尔登战役。德国的进攻给法国人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那协约国就必须跟着采取行动。所以1916年上半年,英国在西线发动了索姆河战役、俄国在东线发动了“布鲁西洛夫攻势”。德国甚至还在海上搞了“日德兰大海战”。所有能用的人力、物力都用尽了。士兵的勇气、吃苦耐劳、军官的恪尽职守和聪明才智,在1916年都被消耗一空了。但结果呢?


结果是1917年年初的欧洲战线和1916年年初差不多。战线没有太大的变化,士兵却被大量的牺牲了,武器弹药也被消耗了。而无论是人还是武器弹药,补充起来都需要钱。对同盟国来说,因为英国的封锁,有钱也没有地方用。1916年的冬天是所谓的“大头菜之冬”。德国、奥匈帝国的人民没有煤可以取暖,也没有东西可以吃,只能靠大头菜来维持生存。协约国的局面比他们好很多,对英国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来说世界大战就意味着买不到糖霜蛋糕。同时巴黎的餐厅咖啡馆也还在营业。但所有这些充裕的物资在成百上千万“适龄男子”被送上前线的时候其实都是靠进口做到的。而这些进口都需要付现金。


协约国的外汇储备早就枯竭了,所以他们一直依赖华尔街对协约国的贷款。到1916年协约国的财政部提醒决策者注意,如果战争继续持续、继续以现在的规模向美国贷款。即使战争胜利,协约国政府也会失去财政自主性。也就是说战争结束之后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的政府都会变成向本国人民收税偿还华尔街的贷款的收税机器。这个提醒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战争还要继续么?”


(3)1916年世界在酝酿转变

事实上1916年也是欧洲各国最高决策者前后交替的一年。在德国,公开表露出失败情绪的总参谋长法金汉将军,被更著名的兴登堡、鲁登道夫二人组取代;在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逝世,更开明的卡尔皇帝继位;在英国,倾向于妥协的首相阿斯奎斯和外交大臣格雷一起辞职,被主张战斗到底的劳合-乔治代替。


从军事、财政、到政治,1916年都是命运攸关的一年。在“趁不可收拾之前结束战争”,还是不计代价、不惜成本的战斗到底之间,欧洲强国最终还是选择了战斗到底。而它们之所以选择战斗到底,对同盟国来说是因为恐惧,而协约国则是因为寄希望于美国。两年多的时间里因为英国封锁了大西洋,协约国是美国唯一的贸易伙伴。协约国从美国大笔贷款,它们已经让美国在自己身上下了太多的赌注。它们知道只要美国参战它们就能取得胜利。


(4)1916年也是美国命运攸关的一年

有趣的是,1916年对美国来说也是命运攸关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美国的选举年。而美国选举的最大议题实际上也是“战争”。围绕美国要不要参战、美国到底要不要加入协约国,美国选民发生了严重的撕裂。威尔逊之所以能够当选,看起来是因为他坚定的捍卫和平,主张我们应该尽可能“远离战争”。但事实上虽然有大批民众投票给威尔逊,但在选举人票上他的优势却很不明显。在很多摇摆州,他的优势微乎其微。大家甚至开始考虑如果最后选举结果发生逆转,威尔逊应该怎么让位给竞选对手才能防止美国分裂。


1916年的选举让威尔逊有机会站出来说世界大战应该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但也说明美国人民对战争的态度。虽然精英阶层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参战,但美国的下层阶级却并不这么看。协约国的采购让美国的工业家、农场主都大发其财。但对普通工人来说协约国大量采购粮食,让他们的生活费用上涨,收入却没有显著增长。所以战争没有给美国的普通人带来什么好处,但上战场却可能让他们送命,这就决定了美国这个民主国家围绕战争问题的撕裂。


世界大战把美国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给美国提供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机遇,但美国民众却对此表示拒绝。这个反差实际上是《滔天洪水》这本书最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反差所揭示的并不仅仅是1916到1931年之间的历史。它是我们理解整个二十世纪历史的一把钥匙。



下集预告

为什么作者会把二战的起因归咎于美国?美国构建全球秩序的野心是什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无用学

    今日随堂讨论:你是否认同“美国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这个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般若自在天 回复 @无用学: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 wandersummer

    音调高、飘,像在愠怒地抱怨。压一下、稳一些会更好

  • 白兰安安

    音效调为:超重低音。我感到悦耳些

  • 勤奋者健强

    美国人是如何登上世界霸主地位,又是如何当这个世界霸主的。这个问题也许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

    流放布拉格 回复 @勤奋者健强: 美国是怎么成立的,美国为什么可以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才?

  • 小米粥ww

    高林老师越讲越自如了。

  • 锐杰锐杰

    听一集睡觉 晚安

  • 风浪_9a

    “美国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这是把 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搞混了

  • Di_Wu呼和

    太精彩了。今天买了书。

  • 丸尾同学

    来了

    杨飞飞飞 回复 @丸尾同学: 打卡!跟上!

  • 一川烟草04

    找到这本书了,这真是理解现在世界格局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