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02】:压力增加,红利消散,韧性依在

【秦朔02】:压力增加,红利消散,韧性依在

00:00
13:00

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讲了一句话:树立底线思维,准备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的底线在哪里,任老爷子说:底线是活下去,活都活不下去什么都没有乐观。但是关键是我认为识变,应变,求变,这个非常重要。


从全球来看情况非常的严峻,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我们看上面写到了去年全球增长6.1%,中国是8.1%,但是中国和去年两年合并是5.1%,今年预计是3.2%,不断调低,上半年是2.5%,换句话说:如果下半年没有比较大的进步,我们今年的增速还达不到全球平均水平。


明年预计更难,明年预计2.9%,这是讲经济。除了经济以外,信任的问题,治理的问题,很多国际治理的解构,经济治理的方式都遇到了很大的冲击,原来很多机制都无法正常工作。和平的赤字,战争的问题,发展的赤字,现在大量贫富分化,很多欠发达地区没有办法解决很多基本的问题,现在全球都在出现各种挑战,而且短期似乎走不出来的一个困难里面。


中国过去20年在中国入市的时候,按照国家总的经济总量所谓GDP,那个时候是美国的1/7,20年以后是它的3/4,是它1/7的时候他非常欢迎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但你越来越大,2008年你是它的1/3,2016年美国大选年你是它的60%,接着特朗普打压了四年,从60%涨到73.5%


秦朔:变局中的中国产业创新_04.png


这两年由于人民币相对贬值的原因,以及美国复苏,中国增速下降,就追的没有那么快,但是毕竟20年时间从1/7做到3/4,这就是历史的证明。谁看到旁边有这样力量的崛起,而且跟他有那么多的不同,肯定要千方百计的抑制,所以我们看到有贸易战,最近的芯片法案,在疫情中有更多的疏远,我们也看到全球化在回潮。


过去全球的供应链是讲究高效的,哪里的供应链性价比最高,交货最及时,质量最稳定就给谁,但现在供应链出问题了,很多的国家在强调所谓友岸的供应链,过去做生意就看你能帮我的忙就给你做生意,现在看是否合规,到了第三个阶段要看跟谁做生意,跟谁做生意就变成所谓友岸供应链,从价值链贸易变成价值观贸易,我们觉得我们在一起比较放心,哪怕你的效率再高我不一定用你,当然不会那么短暂,中国供应链太强大了,但是从一个趋向看已经出现了。


第二个所谓的近岸供应链,供应链不要离我那么远,万一出现问题我的供给跟不上。所以像墨西哥这样的地方未来的机会就会多一点,从放心的角度,有些供应链就放在越南,原来我们觉得越南也好,印度也好,墨西哥也好,马来西亚也好,泰国也好,很多,远远没有办法跟中国供应链竞争,我自己多年调研制造业,问过很多的企业,为什么他们替代不了我们?他的工人没有我们勤劳,没有我们准时交货,质量不稳定。但现在情况在发生一些变化,因为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以及供应链上诸多企业都慢慢聚集在那里以后,有些地方的供应链也慢慢的完整了,所以苹果也可以到越南生产了,也可以到印度生产了,到印度只不过比中国晚两个月,他为什么可以在越南生产?越南原来就有三星、因特尔,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去了,慢慢就形成了整个一个基本配套的完善。


我也曾经问过宁波著名的企业申洲国际,最早去越南和柬埔寨的时候是因为那个地方有成本优势,出口到美国、日本的关税比从中国出口要便宜,本地需要创汇,所以创汇的退税也特别多,当时觉得那里要形成整个供应链没有那么快,事实不是如此,越南人也很勤劳,柬埔寨人也很勤劳,慢慢的从面料、染色、鞋包慢慢都起来了,再往上就是棉花,棉花在澳大利亚种植直接就过去了,慢慢有可能形成不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供应链了,这方面的压力其实是在增加的。


因此对于中国来讲,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压力,内部传统红利也消散了,传统红利主要指的是人口红利,今年有可能比所有的人口学家都预测的更早,原来大家预测是2025—2030,到今年就有可能出现人口总量的净下降,人口总量不再增长了。2010—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中国整个人口比重下降,现在会接着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下降,今年就有可能出现的是人口总数的下降。前两个礼拜我在东北晓波老师非常熟悉的企业飞鹤今年会发布他们的年报,他们遇到一个挑战,5、6年前中国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有1500、1600万,去年是1082万,大概如此,今年可能更少,这就是传统红利变了。


很多为什么过剩,过剩是有效需求不够,有些有效需求不够,可以通过调结构,可以通过改变提升,但有些有效需求不够可能是永久性,慢慢这个市场就变成存量市场了。所以我们的增速也在逐级下降,2011年还有9%,接着7%,6%,5%,到现在已经2%多了,今年全球不会只有2%多,因为下半年会有复苏,但是看现在疫情,如果还是这么困扰,复苏我觉得也是有限的。


由于整个经济的压力,所以我们就业压力也变大了,还有很多虽然是灵活就业状态,但其实也有间歇性的歇业状态,工作岗位减少,这么多人辛苦,他的支出肯定也要减少,肯定更多要储蓄,所以上半年我们国家的储蓄还增加了10万亿,为什么说中国经济韧性还在呢?我们现在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5,我们国家不可能就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就结束了,我们有1.52亿市场主体,还在那么拼搏,就像你们从全国各地在这样的不确定疫情环境中还跑到这里吸取正能量往前冲,有这样的市场主体,怎么可能到这里就结束了呢?除非你不发展经济了,我们都躺平了,否则根本就没有可能。


从我最近看7、8个省市、自治区来看,大家还在非常努力的干,还在拼力的搏,还在勇敢的担当,所以不可能到这样一个水平就结束了。我们虽然总的人口不再增长了,但是我们80后出生的人口已经占整个人口55%以上,预计着未来新的一些消费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新的一些消费会展示出跟以前代际不太一样的一些方向。


另外大家可以想一想到今天为止,几乎在所有的行业里面,中国公司的竞争力是强了还是弱了?绝大部分的行业里面只要中国公司进入了,只要我们民营企业在里面发展了,竞争力都是越来越强,相比国际上的这些品牌。今年亚马逊全球大会也请我去做演讲,我看了他们提供给我的数据,在亚马逊向中国卖家开放22个站点上,几乎所有的站点里面绝大部分的品类,中国公司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中国公司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再是性价比路线,是品牌路线,是设计路线,是技术路线,我们有些企业的销售价格也就是比这个世界有一些特别顶级的还低一点,但是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我们看到很多是真真实实的竞争力在提升,靠天天会倒,靠水水会倒,但是靠自己不会倒,只要自己竞争力一直在增强,你有什么好怕的呢?当然我们竞争太激烈了,太内卷了,大家都非常辛苦,但是正像一位投资家所说的,如果在中国,你不会卷输,在全世界,你会卷赢。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开放,为什么不能和世界割断,中国能力必须要有世界的大舞台,中国的资源也需要从海外去进口。


现在网上有一些很不健康的声音,动不动就是我们多么厉害,动不动别人都是不行的,要真的如此下去,跟外界切断了以后,中国石油80%都是进口,中国的天然气50%要进口,中国的大豆80%要进口,为什么要进口?因为我们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太少了,进口国外的大豆就意味着进口国外的淡水和国外的更低,中国的GDP占全球17%左右,中国的制造已经占了全球产能的30%以上,这么多的产能如果不出口到哪里去?如果这些产能都不出口,都在内部消化,消化的了吗?这么多人还有这么多就业岗位吗?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的韧性其实是依然存在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市场观和国际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